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国宝”朱鹮时隔三十年重返浙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6 14:57:08 2007), 转信

  30年前,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在浙江消失

  30年后,要回到德清下渚湖安家

    http://bbs.sjtu.edu.cn/file/ZheJiang/117478942943670.jpg

  一切顺利的话,再过一两个月,你去德清下渚湖湿地游玩时,将能看到国家一级保护
野生动物、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稀世珍禽——朱鹮。

  根据鸟类学家考证,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就在浙江消失踪影。这
次,它是重回故乡安家落户。

  湖州市林业局昨天证实,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有关专家上周专程来
到德清,商讨朱鹮在德清下渚湖湿地放归事宜。

  现在双方达成共识,初步计划在四五月间进行放归,回放数量暂定为5至6对。

  下渚湖湿地适合朱鹮生长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我国陕西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
较广泛分布,但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我国现在重新发现的朱鹮种群,是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发现的,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
群,数量仅7只,其他国家基本绝迹。

  经过严格保护,以及对朱鹮进行人工饲养,朱鹮现在数量已发展到400只左右,人工种
群开始稳定。国家林业局决定选择适当时机和地点进行朱鹮野外回放,以促进野生种群恢
复重建。

  省林业厅介绍,这次国家之所以选定德清下渚湖湿地,主要是因为,德清下渚湖是华
东地区目前最大的保存完整的湿地之一,面积有近10平方公里,原生态保存完好,有山、
有水、有岛……湿地动植物资源很丰富,野鸭群息,湿地条件相对比较适合朱鹮生存。

  “客观上也说明德清生态良好了,朱鹮这个种群可以回‘娘家’了。”湖州市林业局
一位负责人评价道。

  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方盛国说,此
次选择下渚湖湿地公园回放朱鹮,主要是想利用这里良好的原生态条件,便于管理和科学
研究,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考证湖州市的生态条件。

  省林业厅表示,目前朱鹮回放数量上暂定为5至6对,如果回放比较成功,以后数量可
能将逐步增加。
 

  “国宝”朱鹮

  朱鹮别名朱鹭,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
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
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

  2000年10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日本,赠送日方的珍贵礼物中就有朱鹮。
而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将访日,赠送礼物同样有朱鹮。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