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odarling (lovely horse),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以粮换生态":我国今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Feb 10 11:00:49 2002) , 转信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10日电(记者柴海亮 裴闯)在此前3年试点的基础上,中国今
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专家指出,试点成效表明,这一“以粮换生态”的做法是
中国生态建设的最理想模式。 

  据国家林业局介绍,今年一年,中国就计划退耕还林220多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
造林面积260多万公顷。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在生态恶化严重的地区实行的生态建设工程。中国政府期望利用
大量的库存粮食和投入一定资金,换取农民把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出来,改种草木。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试点以来,已经涉及20个省区的400个县,共有16
00万农民受益。据统计,两年多来,中国政府已累计投资210多亿元,完成退耕还林
120多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0余万公顷。绿色开始在广大的中国乡村蔓延。
 

  “与其它生态工程相比,退耕还林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考虑到了农民期望得到的近
期利益,因而深受农民的欢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说。 

  据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中国政府分别对不同区域以每年每公顷2250公斤和1
500公斤的标准无偿提供粮食给农民,并免费供应农民所需的种子和苗木,按照每年每
公顷300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用。这些补助政策,退耕农户可以享受5到8年。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敖包梁乡敖包梁村退耕还林示范区,农民敖喜小指着自家的退耕地
对记者说:“这些地,就是好年成,一公顷也打不了750公斤粮,而国家一给就是15
00公斤,还给钱,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 

  在过去的两年间,敖喜小总共退了1.6公顷耕地,全部种上了树苗和灌木。虽然野
外天寒地冻,但他每隔两天就要到退耕地去转一转,看一看苗子的保温设施是否被风吹开
了。“如果活干不好,馅饼也不会给你。”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专家王利文认为,退耕还林提高了中西部的土地利用效率
,当地农民可以把以前用在坡耕地上的生产资料集中用于基本农田建设。而有了国家补助
的粮食保障,农民就有时间和精力在家搞副业增收,或外出打工。 

  “由于充分考虑了农民的自身利益,农民也就不再把国家组织的造林行动当作‘任务
’,而是自觉积极地去实践。”这位专家说。 

  据国家林业局2001年对全国17个省和新疆建设兵团退耕还林核查结果显示,全
国退耕还林合格率为92.28%,高于其它生态工程。 

  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生态工程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既让荒山绿起来,又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无疑是最理想的生态建设
模式。”高锡林说。(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