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ngzh (小黑帽),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纪实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21 11:29:22 2002) , 转信

大学不能只有大师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储召生

 
   和北大、清华如诗如画般的校园相比,人大真是太寒碜了。校园建设上的时断时续和
规划上的不尽合理,曾经使这所全国著名的大学显得拥挤不堪——   

  如果你近日再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你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和一年前相比,
如今的人大校园变化真是太大了!从2000年10月,人大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要抓好“学科
建设和校园建设两个规划和建设”,到2001年2月,一场以校园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校园
建设攻坚战正式打响,如今人大的校园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境整治势在必行 

  说起名师名家、学术研究、讲座报告、学生活动等,人大人可以自豪地与国内任何高
校“较量”,但如果谈起校园建设的硬件环境,人大人只能是暗自叹气。没去过位于中关
村的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一年前这所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不仅没有像北大
、清华那样如诗如画般的校园,校内连几个像样的雕塑都找不到。连接学校东、西门的校
园主路——春华路,时宽时窄,坑坑洼洼,被学生们戏称为“断肠路”。座位不到800个的
“八百人大”竟是人大最大的礼堂,内部设施也很落后,让一些到校演讲的社会名流很是
惊讶。一些破旧的平房、危房也仍在作为教学用房使用。 

  不仅如此,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人大校园的西区进驻了空军营建大队、二炮、北京
造纸六厂等多家单位,还形成了一个远近有名的便民集贸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
人员日益复杂、私搭乱建现象十分严重、外来人员混居其中”,对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术
氛围影响极大。一位大一新生曾告诉记者,“高中同学让我寄几张人大的照片给他,我挑
了半天,就是找不着一张好看的。连我的同学都不相信,这就是堂堂的人大。”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应该说,拆除校内的危楼旧房、整治校园环境,一直是人大各届领导班子的梦想。但
由于这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不仅牵涉到部队与地方、学校和外单位的关系,还要花费
许多资金,这项工作也就只好一拖再拖。人大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校园建设即被列为学
校的两大重要任务之一。 

  校园环境整治的第一步是取缔校内凌乱的小商点。这些分布在教学楼、宿舍楼和家属
区的几十个小商点,有的是学校有关部门开的,有的是教工个人开的,取缔会牵涉到方方
面面的利益,但学校还是坚决取缔了。随后,影响到校容的校医院旁的矮墙、学生活动中
心前的公共厕所、物资处的家具库、基建处的水泥仓库、西门附近的便民集贸市场等也相
继被拆除。 

  最困难的要算拆除三处、四处、六处和北五楼等危旧房。所谓的“处”,其实就是成
片的几排平房,每一片称为一“处”。而北五楼,也就是五栋简易的楼房。这里居住的人
员情况十分复杂,既有校内的正式住户,也有外单位人员,还有一些承租户,其中许多是
“文革”停办期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扯皮扯了几十年也扯不清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历届
领导最头痛的“硬骨头”。针对这些情况,人大有关部门精心研究了各种应对方案,既要
照顾到这些拆迁户的利益,又要避免学校宝贵的拆迁资金流失。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拆迁户
的思想工作,避免一些影响到学校教学、科研秩序稳定的事件发生。为做好拆迁工作,学
校专门成立了拆迁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仅北楼临街那家红
火一时的“静宜包子铺”的拆迁,校产处负责人就先后跑了6次,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
工作。而对于二炮原住户的拆迁问题,校长纪宝成和书记程天权亲自给二炮负责同志写信
,二炮有关部门给予了积极配合,双方相关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1年2月到2001年8月,人大校园整治中最艰巨的危旧房屋拆迁
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共拆除危旧房屋建筑两万多平方米,搬迁住户130余户。人大职工
高兴地说:“过去拆一个栏杆都困难,今年一下子拆了这么多房子,却没有一个人闹事,
真不容易!” 

  必须要有人文氛围 

  拆迁是为了重建。在重建人大校园的过程中,人大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魄力和缜密
的思路,其目的是要勾画出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营造出一个充满浓郁人文氛围
的新校园。为此,他们请来了同济大学的建筑设计教授,重新对校园进行了规划;邀请了
园林专家,对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他们还充分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调动大家重建
校园的积极性。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著名高校,人大这一次更加注重营造其独特的人文氛
围。2001年9月10日,人大老校长吴玉章“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大型塑像,出现在行政楼前
苍松翠竹之中。9天之后,由香港礼教学院院长捐赠的一座高3.3米、重约1吨的孔子像又在
新图书馆南坪落成。而在过去便民市场的原址上,一座寓意深刻、文化气息浓郁的“百家
园”目前已初具规模。过去近两万多平方米危旧楼房所在之处,如今已旧貌换新颜,在不
到一年时间里,人大在此新建了汇贤园、宜园、凝园、雅园等绿地。对此,一位大三的学
生不无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不会忘记小饭馆、便民市场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但
我们更喜欢一个有着宁静和肃穆,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人大的未来不是梦!”(本报记者
 储召生) 

  《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18日第2版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0.17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