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I (鱼急了也咬人hiahia),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全国土壤现状调查情况综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Dec 29 17:39:14 2006), 转信
先要查清家底——全国土壤现状调查情况综述
徐琦 2006-12-28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本是老百姓最朴素、最根本的需求。但曾几何时,餐桌却成了最不安分的地方,毒大米、毒蔬菜的惊呼不绝于耳。随着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正式启动,土壤污染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
“看不见的污染”难以逆转
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其他污染形式可以通过污水横流、黑烟滚滚、臭气熏天等外在表现形式向人们敲响警钟,而土壤污染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这种危害极大的污染就在这样的“温床”上趁机蔓延开来。
事实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已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一是土壤污染程度加剧。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二是土壤污染危害巨大。据估算,全国每年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将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目前,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导致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还存在空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也未形成。资金投入有限,土壤科学研究难以深入进行。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和企业界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认识,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更令人忧心的是,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治理成本高且很难彻底根除。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专家刘晓端告诉记者,土壤中的重金属天然分布十分广泛,多具有不可逆性,不能降解,但可能转化为金属有机物或在有些生物中高倍富集,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毒性。
地质工作为环保服务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质工作的目标早已不再仅限于挖土找矿,正在向多目标转变。”随着农业安全问题逐步从保证粮食数量向保障食品安全转变,土地管理从量的管理转变为质的管理,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勘查地球化学这一学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勘查地球化学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是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至大气圈、水圈,下连生命圈和岩石圈,我国对各类型土壤进行大规模联动、高密度、高精度测试等,是迄今为止世界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它不但可使勘查地球化学在环境、农业、土地质量、海洋、矿产勘查等领域中做出成绩,而且还为学科思路理论、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鲁安怀表示,通过调查,已发现我国一大批城市、农村甚至对我国整个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调查组提出了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21个省(市、区)的调查,发现各种局部生态地球化学问题,如地方病高发区、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工矿企业环境问题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评价研究工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地图”值得期待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土壤普查。这两次土壤普查的目的都是针对农业生产而进行的,主要是了解土壤肥力,而对土壤污染“说不清”。而此次由国家拨款10亿元开展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总体目标是: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原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筛选并试点示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调查将于2008年结束,重点调查区域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主产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重点区域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平原、渭河平原以及主要矿产资源型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拟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
而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是,我国将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北平原、沿海经济带、西部地区等六大区域近300万平方公里国土进行土壤普查,“十一五”期间将在106万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调查100万平方公里,而全部工作预计将于“十二五”期间完成,届时将把各区域情况汇总,拼接为“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图”,届时,我们才会对全国的土壤污染状况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
来源:中国环境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27.70.18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