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临●举轻若重),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我国能源问题日益严峻 国内清洁能源蓄势待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22 21:39:17 2007), 转信



  国家发改委相关专家指出,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应考虑改变能源消费的
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将满一年之际
,记者采访了来自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等三个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和专家,从各自
的角度来回顾并展望国内清洁能源的发展。

  太阳能:降成本迎挑战

  企业视角在西班牙的旅游胜地穆尔西亚,一座装机容量为6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正
在由中国企业建造。负责该项目的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公司总经理朱元昊告诉记者,
这是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最大的项目之一,更重要的是,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带
有“上海电气Topsola”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标志。

  2007年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将不同寻常。众所周知,德国是国内光伏企业的主要
市场,随着该国政府每年对可再生能源降低5%补贴措施的实行,国内企业将面临不小冲
击。朱元昊表示,“穆尔西亚项目的顺利开展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今后我们将开拓更多
的西班牙项目。”据了解,交大泰阳驻西班牙代表处和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之中。

  而在技术方面,明年交大泰阳将加大对薄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研制的投入,逐步降
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成本。对于方兴未艾的国内光伏市场,朱元昊则认为,“降低成
本和出台具体的激励政策应当双管齐下。”

  专家观点 “明年,原料紧缺将严重影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生产,薄膜太阳
能电池板产量的年增长速度将超过晶体硅。”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崔容强教授对2007
年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动向做了判断。

  目前,光伏发电系统有三类电池板,包括晶体硅、薄膜和聚光。其中晶体硅电池板
占据产品主流,但薄膜的发展速度更快。而学界对于是否发展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还存
在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聚光装置可有效地减少硅晶体电池板的面积,从而降低成本。
但崔教授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聚光装置不能利用天空中的散射光能量,加上传动
装置的维护费用和能耗,反而会增添成本。从长远来看,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
仍有巨大的降价空间,而现有的聚光材料已不太可能大幅度降价。

  对于最近“德国光伏市场趋于饱和”、“中国光伏企业可能遭遇寒冬”的报道,崔
教授认为,德国的光伏发电量还不到该国总发电量的1%,“现在只是在某个高位价格上
出现了饱和的假象”,他说,“如果产品价格降下来,包括德国在内的国际光伏市场将
进一步扩大。”他充满信心地表示,光伏发电产品的成本正以每年5%到10%的速度下降,
而光伏转换效率则以每年0.2%左右的速度在递增。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太阳能发
电必将走进千家万户。

《文汇报》2007-1-19


--
过去的都过去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1.2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