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angs (AirMark),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国家环保总局解析淮河缘何再度受到污染(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8月06日11:32:39 星期一),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ailer 所发表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8月06日05:48 中国青年报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淮河各主要支流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急剧恶化。90年代初,
淮河的16条主要支流,有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质超过国家5类地表水的标准,丧失了任何利
用价值,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90年代,淮河被列入国家重点整治的“三河三湖”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为之先后召
开多次现场会及制订整治计划,并发布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
行条例
》。至今年1月,淮河基本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2000年达标目标,即:干流COD(化学需氧
量)浓度基本符合3类水质要求,主要支流COD浓度符合4类水质要求,淮河治理至此实现
阶段性目标。
  但缘何达标后却再度出现重大污染险情?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樊元生对此进
行了解析。
  樊副司长说,所谓淮河的达标,求实地说,仅仅是“低标准的达标”。经过前一阶
段治理,淮河水质COD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成为淮河达标的主要指标。但淮河污染仍较
严重,主要污染因子是水中的氨氮。而氨氮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排放及农业面源污
染。
  来自污控司提供的资料表明,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工业污染负荷减少
的同时,生活污水的比重却在加大,其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污水。而按照淮河流域水污
染防治规划,流域内应建城市污水处理厂52座,眼下,已建成11座,在建28座,未动工
13座。污水处理进展缓慢,自然直接影响淮河水变清。
  与此同时,淮河流域人口及耕地均占全国的1/6,属我国主要产粮区,而水资源总
量却仅为全国的3.4%。流域内农村农药、化肥污染相对较重,此为水污染的一大重要污
染源。
  专家分析认为,淮河是高度人工控制的流域,流量大小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近年
来,淮河流域在夏季均持续干旱,各闸坝都关闭,淮河处于断流状态,增大了河流的污
径比,使水体自净能力极度下降,部分闸上水质极易恶化。此次特大污水源的产生,正
是由于持续干旱,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上游蓄积的水体污染而引发。
  樊元生副司长认为,淮河治污面临新形势,水污染防治任重道远。他说:“要从根
本上解决淮河污染问题,一是需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
放量;二要重点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尽早形成污水处理能力;三是农业面
源污染控制必须尽早提到日程上来;四要进一步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特别
是北方河流更要注意生态环境用水,在兼顾生产生活用水、防洪抗旱的前提下,如何保
证河道合理水量和流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淮河水污染治理,只有采取全方位综合
治理,才能得到真正改善。”据透露,上述整治思路及措施,已列入正在制订中的《淮
河治理“十五”规划》。本报记者 陈娉舒
  

--
好朋友简简单单,
    好情谊清清爽爽,
        好缘份久久长长...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riee3.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5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9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