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永远的吐火Godzilla!),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3 04:53:07 2004), 站内信件
新绛县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
,汾、浍二河穿境而过。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南北
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 583)州治从玉璧迁至今县城处
。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新绛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远眺绛州城从西至东“绛州三
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雄踞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
间,“创造了生动而变化的城市轮廓与风貌”,这组古建筑群成为古绛州的重要标志。
古城原为“卧牛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南为嘴背为臀,东西天池为牛眼,角塔为
牛犄角,惟一的南北大街为牛脊,左右62条巷为牛肋,宝塔为牛尾。古城不同一般州县城
制,抛弃了方城十字对称中轴的格局,而是“临川笼丘”因地制宜,街、楼、塔、园、寺
、庙、碑,三关五坊,两门62巷,皆依其自然,穿插其间就地而建,形成整体而活泼的建
筑群落。虽历经一千四百余年,受到各个时代的冲击与潜化,仍然较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形
制,是一座唐代古州城,其丰富的内涵在城建、交通、文化、艺术、科学、建筑等方面都
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悠久的历史为新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目前,全县已发现各级文物
古迹169处,其中旧石器遗址1处,新石器遗址22处,春秋战国墓群2处,汉代墓群3处,其
他名人墓葬17处,古建筑64处,碑碣刻石32处。革命文物8处,古树6处,化石5处,仅2.
5平方公里的县城就有各类名胜古迹33处。
在已发现的文物古迹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有四处,属于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
有15处。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 596年)的“绛守居园池”,是目前全国惟一的时间最早
的官家园林;创自于唐代的“绛州大堂”,昔日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是堂
进深五间,面阔七间,为全国州府大堂之最;龙兴寺内的“唐代宝塔”,其迭涩而出,直
指蓝天,塔顶曾多次腾烟,青云直上,一连数日,千年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这个谜,时下
尚未能解开。名闻遐迩的唐代“碧落碑”,小篆俊秀,书写特异,笔法工整,布局严峻,
后人难以认读,为我国书法史上的珍品;保存完好的十二卷本宋代“绛帖”,系全国四大
名帖之一,再现了历代书法名家的风貌;以“悬塑”出名的唐代“福胜寺”,完好地保存
了几代民间艺术家精心创作的4O余尊彩塑,成为我国美术苑地中的奇葩。以古代农业为题
材的明代《秸益庙壁画》,名震华夏,似可与“永乐宫壁画”媲美;创建于元明的“绛州
三楼”,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国少有;金代天德三年铸造的万斤巨钟,钟声悠扬,静夜可
闻30华里;传说“七星坡”的“石星”子夜可以发光;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战国玉璧”
、“金代钞版”等等,永远折射着五彩缤纷的民族之光。
绛守居园池在新绛县城西隅高垣上,绛州古衙署后部。隋代绛州井水碱咸,既不宜饮
用,又无法灌田。内将军临汾县令梁轨于隋开皇十六年(596)修筑渠道,引九原山鼓堆泉
水灌溉绛州,余水放衙署后部蓄为池沼,又建亭阁于池畔,始有园池。唐宋时多次重修,
曾遍植竹木花草,园门与衙署相连,名虎豹门。园地中部有一南北向小土丘,可通静观楼
,楼前有甬道,两侧筑有花墙,名子午梁。莲池在园西,与蓄水池(又名苍塘)有渠道沟
通,渠上架拱形小桥。池西有冬景亭,池南有洄涟事。子午梁东侧有叠石假山,还有影壁
六角拱门、春景亭、八卦亭、拙亭、燕节楼、望井台、苍塘风堤和孤岛等景物。唐宋著名
文人学士如岑参、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等皆曾驻步其间,吟诗作赋,赞美园景。绛守
居园池是我国较早的、保护完好的园囿建筑之一,为研究我国园林艺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号称“晋国三城”的古绛州,不仅物华天宝,而且人杰地灵,从春秋以来,一直是山
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历代帝王将帅在这里活动频繁,文人墨客多有赋
诗歌咏。“赵氏孤儿”忠心保国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唐太宗李世民屯兵柏壁,大战叛将刘
武周;这里是唐代名将张士贵挂帅,薛仁贵投军之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寓居绛州“龙
兴寺”;唐宋两代王通、王勃、岑参、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樊宗师、司马光等文人
学士都曾驻足绛州,留下不少诗词文赋。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转赴
延安时也曾途经新绛县寓居天主堂;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汾阳洞”卧薪尝胆修整三月有
余;贺龙元帅曾率 120师路过新绛,亲笔题词为房东留下贺婚对联;越南著名人士黄文欢
曾在乐楼舞台上进行抗日演讲;王震司令员曾率359旅住宿在天主堂……
除这些人文景观之外,遗留在民间的各类民间工艺品更是繁华似锦,五彩纷呈。刺绣
、剪纸、皮影、木雕、石雕、云雕、漆器、木版年画应有尽有,《新绛民间剪纸》的出版
,绛州鼓乐《秦王点兵》,打到太原,登上中南海“怀仁堂”舞台,获得了全国“金奖”
,成为近年来杰出的国乐表演。
传统产业中深受国人喜爱的“梅花点舌丹”、“小儿七珍丹”、“绛州澄泥砚”、“
贡笔”、“贡墨”、“云雕漆器”。这些产品驰誉海内外,为世人所钟爱。近年文博副研
究员蔺永茂父子通过十年精心研制的“绛州澄泥砚”产品,获“94中国名砚博览会”金奖
,全国各大报纸均进行了报道,《人民画报》以15种文字向全世界进行宣传,此砚已成为
国人争相收藏的热门产品。
为了保护和弘扬新绛的历史文化,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为发展振兴新绛经济,1994年
一月国务院将新绛县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3.10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