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永远的吐火Godzilla!),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3 04:59:07 2004), 站内信件
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
皖赣铁路穿越而过。歙县四周连山列嶂,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湿润,物产丰美,有史以来
即为新安江上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东南邹鲁”的美称。
歙州古城,即今县城,原为汉末山越首领毛甘屯兵处,隋末汪华于其址建吴王府,并
定为歙州州城。现尚存城离开残段和谯楼、西月城等。原附郭的县城现留有城门两座及部
分城墙,还有宋代始建的紫阳书院和文庙。县城中的头山街的民居,墙、洞门、漏窗、小
青瓦顶,厅堂轩敞,庭院幽雅,集中反映了徽州明代民宅的特色。
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境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
到处可见,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主要景点有太白楼、新安碑园、许国石坊、
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等。
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
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片,古今名人楹联佳句。相传,唐
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
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
新安碑园紧邻太白楼,此景区将碑园与园林溶为一体,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多式花墙
、漏窗、洞门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蜒200多米。高处立亭,洼处蓄池,竹影婆娑,为
徽州私家花园的风格,其园筑于披云峰上,有峰有楼有水,虽然咫尺之地,却是博大胸怀
,饶有山野情趣。碑园的廊龛中,陈列着歙县明万历年间收藏家吴廷收藏、镌刻的《余清
斋帖》,以及歙县明崇祯年间收藏家吴桢所刻的《清鉴堂帖》。这两套碑帖共200余块,收
集自晋至明历代中国书法大师代表作,精心雕刻,人称稀世珍本。 日本藏有这套碑帖的完
整拓本并视为法帖。
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
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
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博得皇上“加恩眷酬”。
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形,石柱、梁坊、栏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
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
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 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12只倚柱石狮,神
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石坊所有题词,均出自许国门生著名书法家董
其昌之手,使得整座石坊更显得豪放、华丽、威严。斗山街坐落于歙县城内。这条古街集
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
陶行知纪念馆、行知公园均在歙县城内,纪念馆旧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宋庆龄
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词称之为:“万世师表”。歙县城内还有两座,一为南谯楼,俗称24根
柱,据方志记载,此楼建于隋末,宋、明二代多次重建。现存的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
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东谯楼又名
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这两座谯楼咫尺相望。
1986年国务院公布歙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3.10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