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aspirer∵(FΟG),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秘境追踪:远古乌托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2 08:05:18 2005), 转信
亚特兰蒂斯,一个传说中高度文明的国度,一个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帝国。
几千年以来,关于亚特兰蒂斯是否存在,众多的历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而考古工作者始终在寻找它的踪迹。
那么是什么原因吸引了人们如此关注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呢?
公元前350年,一本叫做《对话录》的书在古希腊被人们争相传阅,书的作者是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他以提倡仁爱政治哲学著称,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在对话录中,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第一次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国度:亚特兰蒂斯。
传说,最早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赛冬,也有人也把它叫做大西洲。
柏拉图在书中写道:亚特兰蒂斯不仅有华丽的宫殿和神庙,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坛。
柏拉图说亚特兰蒂斯人拥有的财富多的无法想象。亚特兰蒂斯人最初诚实善良,具有超凡脱俗的智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亚特兰蒂斯人内心开始充满了膨胀的野心,他们开始派出军队,征服他们周边的国家。
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腐化,无休止的极尽奢华和道德沦丧,终于激怒了众神,于是,众神之王宙斯一夜之间将地震和洪水降临在大西岛上,亚特兰蒂斯最终被大海吞没,从此消失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
柏拉图在书中只用了18页的篇幅,描述了亚特兰蒂斯这个神奇的国度,而这个故事却引起了考古学家、科学家以及史学家的浓厚兴趣,那么,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是真实的故事吗?他又是根据什么写出的这个故事呢?
历史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其实,柏拉图并不是亚特兰蒂斯故事的首创者。
早在柏拉图撰写这个故事的两百年前,古希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梭伦就曾经讲述过过这个故事,而梭伦又是从埃及的一位牧师那里听到的,那个埃及牧师告诉梭伦,这个故事是真实可信的。亚特兰蒂斯的故事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到柏拉图的时候,已经存在了9千多年,虽然柏拉图只是根据传说记述了这个故事,但他坚信亚特兰蒂斯是真实的历史,书中对亚特兰蒂斯天堂般的描述也使当时的人们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确存在。
到了19世纪,一些自称是能够看到过去的神秘预言家,告诉人们,亚特兰蒂斯不仅存在,而且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这些充满想像力的描述更增加了亚特兰蒂斯神秘的氛围。
寻找这个消失帝国的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1931年,德国纳粹就曾经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探险活动,寻找亚特兰蒂斯,而这次探险活动的指挥者就是德国纳粹军官希姆莱。希姆莱认为,如果找到了亚特兰蒂斯,就可以凭借它超自然的力量称霸世界。
1932年,德国纳粹的人类学家被派往世界各地,寻找这个传说中的优等民族,结果一无收获。
早在19世纪70年代,凡尔纳赛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在世界各地非常流行,在这部小说中,乘坐潜艇的探险家们发现了亚特兰蒂斯的废墟,书中这段神奇的描述,引起了美国人康纳利的极大兴趣,这一兴趣使他确定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寻找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1882年,康纳利的新书出版,书名就叫做《亚特兰蒂斯》,这本书是康纳利十几年研究亚特兰蒂斯的成果。
康纳利坚信亚特兰蒂斯的确存在,他在书中详细分析了亚特兰蒂斯沉没后的状况,他认为从亚特兰蒂斯岛上逃出的难民,逐渐散落到世界各地,他们在当地创造了许多的文明,而这些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金字塔现象。
埃及人的金字塔,玛雅人的金字塔和柬埔寨吴哥窟中类似金字塔的建筑,虽然建造的时间前后相差了几千年,但是在建筑风格上都出现了惊人的相似。
康纳利指出,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里曾经提到,亚特兰蒂斯就有许多高大的尖锥体的建筑。所以康纳利认为,世界各地的金字塔都起源于亚特兰蒂斯。
但是,一些历史地理学家对康纳利的“金字塔继承论”并不认同,他们认为,上述的地貌特征和建筑风格相似,只能是一种巧合,并不能让人信服,而且问题的关键是,究竟在哪里可以找到已经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只有找到亚特兰蒂斯,一切才有可能真相大白。
为此,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柏拉图描绘的亚特兰蒂斯很可能就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下的提万纳库。
提万纳库位于安第斯山脉之间的广大平原上,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皇宫寺庙和城市花园。提万纳库人有精湛的建筑技术,这些技术是提万纳库建造出最令人惊叹的建筑物,这里表面好像是一个丘陵,但是挖掘显示它地下有一个梯状的锥体建筑。
考古人员推测,它可能是一个皇室成员的陵寝。柏拉图说亚特兰蒂斯的王宫到处都装饰了黄金,提万纳库宫殿及庙宇也都装有黄金,在建筑的表面几乎都能看见用黄金装饰过的痕迹。
然而,对于这种观点,一些考古学家提出提万纳库是在柏拉图死后数百年后才发展成为强大的帝国,柏拉图不可能把提万纳库当作亚特兰蒂斯。
瑞典地理学家埃理森则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亚特兰蒂斯就是爱尔兰岛,他认为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的疆土范围以及山川平原与现在爱尔兰岛有着惊人的相似。
但细心的人们发现,爱尔兰的地理位置与柏拉图书中描述的亚特兰蒂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
有人试图从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寻找答案。在亚特兰蒂斯这个名字中,似乎就隐藏着它真正的地理位置,因为在英语的发音中,亚特兰蒂斯与大西洋的发音相似,两个字都源于同一个词根,柏拉图似乎在告诉人们亚特兰蒂斯就在大西洋。
而另外一些专家认为亚特兰蒂斯不过是一个流传下来的神话。
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相似的是一个来自希腊的神话,公元前700年,希腊著名的诗人荷马在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得塞》都描述了特洛伊城毁灭的故事。古代希腊人认为,荷马书中所写的是真实的故事,但是历来的学者也认为这只不过是一部充满幻想的文学巨著。
19世纪60年代一位德国的业余考古学家斯林曼认为荷马讲的特洛伊城确实存在,并断定出特洛伊城在土耳其的撒利克。
十几年后,他开始组织挖掘。1873年夏天挖掘进入了高潮,这一天斯林曼发掘出了大量的金银首饰,后来他把其中最漂亮的王冠戴在了他妻子的头上。考古学家相信他挖掘出来的那座城市很有可能就是特洛伊,斯林曼因这一发现而一举成名。
斯林曼的成功使神话和传说变为了现实,也激励着考古学者和科学家去寻找传说中的另一个地方――亚特兰蒂斯。
那么亚特兰蒂斯究竟在哪里呢?
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根据自己的考察结果,提出了40多个被怀疑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中公认的可能性较大的有三处地方:一是地中海的锡拉岛;二是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三是巴哈马群岛。
锡拉岛是爱琴海上的一座小岛,然而几千年前的一次灾难使它和亚特兰蒂斯联系到了一起。
三千多年前,这个岛屿毁于一次破坏性极大的火山爆发,它会不会是一夜之间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呢?
但锡拉岛上的米诺城,被火山灰掩埋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900至1000年,长久以来,对于亚特兰蒂斯到底是毁于9000年还是900年,专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专家认为锡拉岛的故事从埃及传到希腊时传述中产生了错误,有人将900年错写成9000年,很多人相信锡拉岛就是亚特兰蒂斯,柏拉图很有可能是根据锡拉岛的火山灾难写成了亚特兰蒂斯的故事,以警示后人。
虽然有的专家认为亚特兰蒂斯在地中海的中部地区,但是经考证后,地中海没有一处地区完全符合柏拉图的描述。柏拉图说在大西洋海域,过了海神之柱的地方就是亚特兰蒂斯。
一些考古学家们相信,根据柏拉图书中的暗示,亚特兰蒂斯就在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一带,这里恰好是直布罗陀海峡之外。
但是,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而亚速尔群岛都是荒无人烟的岛屿,没有发现任何文明遗迹。考古学者推断,亚速尔群岛不是亚特兰蒂斯。
一个久远的神话故事,让考古工作者找到了一丝线索。
研究人员从世界各地收集到600多个神话,这些神话都讲到了在远古时代,发生了全球性的大洪水,这场洪水毁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考古学家相信,大洪水的传说是对上个冰川末期的真实描述,这些神话还提到幸存的人们乘坐船只逃离洪水,并在新的土地上定居下来。
这些神话故事是不是亚特兰蒂斯的末日真实描述呢?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被水淹没的文明,那么它的遗迹应该就在海底的某个地方。
1968年,美国两位飞行员在墨西哥的巴哈马上空飞行时,发现巴哈马湾的海底的地势有些奇怪的造型,他们将目睹的情况写成报告,交给了考古学者范文坦博士,范文坦对这个报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范文坦博士和他的考古小组经过勘察认定,海底的这些建筑是由不同的长方形和多边形石块铺成的石道。从海底的石块圆滑的情形来看,石块沉入海底已有相当长的时间。
6年后另一位亚特兰蒂斯的研究学者大卫精克博士在对石块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海底石块成丁字形,犹如一个人工建造的港口。
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海底同时出土了一些在古文化中追查不出来源的手工艺品。考古人员推测这些文物至少在6千年以上。
然而巴哈马群岛发现的海底巨石,并不是惟一的水下人工遗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在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海域以及佛罗里达半岛等附近海底都接连发现过轰动世界的奇迹。
2004年11月,美国考古学家罗伯特.萨尔马斯和他的科考小组发现了亚特兰蒂斯存在的有力证据,他们在塞浦路斯和叙利亚附近海域发现了水下人工建筑。它是一段长约3000米的城墙,城墙的不远处还有战壕。萨尔马斯认为,这是一座被淹没的城市,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
我们现在无法断定,萨尔玛斯发现的这个水下建筑就是亚特兰蒂斯。如果这些人工建筑确实出自于亚特兰蒂斯人之手,那么人类文明的历史要比我们想像的早了数千年。
--
男 儿 何 不 带 吴 钩
扛住三座大山,曙光就在眼前.Hold on!
日落是沉潜,日出是成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