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中国海洋研究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11日12:12:0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中国东南两面濒临海洋,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
治区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余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渤海、黄
海、东海和南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总面积达473万多平方公里。

    在辽阔的中国海域,大小岛屿6000余个,总面积八万多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
地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海域自北纬3°~41°,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
气候带,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近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浅海滩涂是
建场晒盐、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古人很早就已从海洋收取“渔盐之利”和
“舟楫之便”;同时不断地观察和认识海洋,积累了大量的海洋知识。其中,对一
些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没落,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的研究进展缓慢。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逐步
展开,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振兴经济,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古代中国对海洋的认识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已开始海洋捕捞。在山东省胶县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汶
口文化遗址中,有大量海鱼骨骼和成堆的鱼鳞。经鉴定,它们分隶于鳓鱼、梭鱼、
黑鲷和蓝点马鲛等三目四科。说明约在4000~5000年以前,中国沿海先民已能猎取
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鱼类,人们对海洋鱼类习性的认识已有一定的水
平。

    记述公元前11~前6世纪周朝情况的《诗经》中,多次出现“海”字,并有江
河“朝宗于海”的认识;西汉时期,已开辟了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航线;据记载,
三国时出现了中国第一篇潮汐专论《潮水论》;唐末时期,中国的潮汐研究已达
到很高水平;明代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区性海产动物志《闽中海错疏》。


    1405~1433年,明朝郑和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和
马达加斯加岛,比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而且在航海技术水
平和对海洋的认识上,也远远超过当时的西方。可见,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在世界上是居于前列的。

    中国古代对海洋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潮汐和海
产生物四个方面。同时,为了利用滩涂和抵御海洋自然灾害,在海岸防护和围垦工
程方面,也取得许多成就。

    战国时代,齐国的邹衍曾提出一种海洋型地球观——大九洲说,阐述了世界海
陆分布的大势。他认为世界很大,像中国这样大的陆地有81个,彼此被“裨海”相
隔,又都被“大瀛海”环绕,再外面才是天地接壤之处。这里所说的“裨海”和“
大瀛海”,分别相当于今日的“海”和“洋”;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一书中,提
出“东海三为桑田”、明确地表达了海陆屡有变迁的思想。

    中国古代主要采用地文导航,所用的水路簿、针经和海图,均尽可能详载航线
上可用于导航的地貌:山形、水势、岛屿、暗礁、港湾和海底泥等。例如明代胡宗
宪《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登莱辽海图》,《郑开阳杂
著》中的《万里海防图》《海运全图》,茅元仪《武备志》中的《海防图》和《郑
和航海图》等。其中,记载海洋地貌最为详尽的是《郑和航海图》,该图是中国传
统绘图方法绘制海图的高峰,较正确地绘有中外岛屿846个,并分出岛、屿、沙、
浅、港、石塘、礁、硖、石、门、洲等11种地貌类型。

    中国古代有关海洋气象知识的书籍很多,仅《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西汉时海
中占验书就有136卷,其中《海中日月彗虹杂占》有18卷。至元、明两代,人们把
水手和渔民的天气经验用五言和四言的韵语表达出来。如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中
记有“乌云接日,雨即倾滴”“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断虹晚见,不明天变,
断虹早挂,有风不怕”等。

    在海事活动中,风是至关重要的天气要素,所以古代对风的认识较为深刻。中
国古代水手、渔民知道用各种方法预测海洋风暴。他们把一年中海上常有风暴的日
期记下来,称为“暴日”或“飓日”,并总结出暴风季节发生的规律和暴日在不同
时节的频率,从而找出海上活动的危险期和安全期。

    中国很早就以风作动力,用帆助航。东汉时,利用季风航海已有文字记载,把
每年梅雨后出现的东南季风称为“舶抖风”;唐、末以后,利用季风航海十分广泛
;明代郑和七次出海,多在冬、春季节利用东北季风启航,又多在夏、秋季节利用
西南季风返航,说明他们已较充分地认识和利用了亚洲南部、北印度洋上风向和海
流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在航行途中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出没和位移、风向、天色、
云状、霾雾、气温及洋面波涛的变化,预测海洋气象、水文潮汐的变化趋势,保证
了航行的安全。

    中国殷商时代已出现“涛”字,这个字后来被解释为“潮”字的同义词。现存
最早对海洋潮汐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东汉王充。他在《论衡·书虚》篇中提出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对潮汐和月亮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西晋杨泉,唐朝窦叔蒙和封演,宋代张君房、燕肃、余靖、沈括,元末明初史
伯睿等,坚持发展了王充的理论。东晋葛洪和唐代卢肇还引进了太阳在潮汐中的作
用。

    中国古代对喇叭形河口涌潮的成因,也有深刻的认识。王充在批驳关于伍子胥
冤魂驱水形成涌潮的迷信说法后,指出潮汐在大海中只是“漾驰而已”,进入殆小
浅狭的河口后,才激起涌潮。葛洪则提出潮汐的“力”和“势”。卢肇提出江水和
海潮在狭窄的河道相遇,激而为斗,形成涌潮。燕肃则更确切地提出,钱塘江涌潮
是由于河口存在拦门沙坎所致。清代周春注意到钱塘江潮有南潮、北潮之分。两潮
交叉重叠处正好在海宁塘靠岸,因此海宁成为观潮的胜地。

    实测潮汐表在中国发展也很早。东汉马援在琼州海峡两边建有“潮信碑”;北
宋吕昌明于1056年编制的“浙江四时潮候图”,曾被刻成石碑立于钱塘江畔供渡江
用,它比欧洲现存最早的潮汐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13世纪的“伦敦桥涨潮时间表
”早得多;明清还出现许多潮汐实测表。

    中国古代对潮汐的研究,至宋代达到高峰。由于古代潮汐研究的论述很多,流
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也较多,仅专论就不下数十种。其中,清代俞思谦编辑的《海潮
辑说》、翟均廉《海塘录》等收录保存了古代不少潮汐著作。

    中国古代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研究,多集中在物种的形态、生态、分布和利用
方面。其中,不少种类的名称沿用至今。从远古时代至16世纪,中国有关海洋生物
的知识,主要散见于医书和沿海地方志中16世纪末以后,出现了叙述海洋生物的专
著。

    对海洋生物生态习性的了解与掌握,促进了中国古代海产养殖业的发展。据已
发现的文献记载,早在宋代就已养殖牡蛎、珍珠贝和蛏,鲻鱼的养殖历史也很悠久


    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风暴潮灾十分严重。据史载初步统计就有213次。
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发展农业生产,古代沿海地区普遍修筑起海塘,其中以江浙海
塘气势最雄伟、技术最复杂。它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起成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
程。

    海塘起源很早,史载东汉已开始有江浙海塘,唐代具有较大的规模。以后,技
术不断改进,先后出现板筑法、竹笼实石法、坡陀法、纵横叠石法等,并出现备塘
河、坦水等附属工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历代工程基础上,动员较大人
力修建了从金山卫到杭州的石塘。

    中国古代出海河口常设潮闸。北宋时修建的莆田木兰陂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建陂前溪海不分,潮汐往来,泻卤弥天,农田旱涝频繁。建陂后,下御咸潮,上截
淡水,灌田万余顷,至今仍发挥着水利效益。

    山东蓬莱古水城,水城内有小海,风平浪静,为末元明清海防要地,至今犹存
.它始建于1043年,扩建于1376年。水城有平浪台、防波堤、水门等,彼此配合,
有效地遏止涌入水门的潮汐和风浪。水城码头高程设计也很合理。

近代中国的海洋研究

    近代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开创中国近代海洋研究的学
术团体主要有:中国地学会、中国科学社、中华海产生物学会和太平洋科学协会海
洋学组中国分会,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也开展过一些海洋研究活动。

    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从地学科学的角度,对海洋地理、海洋地质、海产
生物和海洋气象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其会刊《地学杂志》,宣传海洋科学知识;
1914年创办的中国科学社,为促进中国近代海洋科学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中
华海产生物学会是中国专事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学术团体,1931年7月在厦门大学正
式成立,每年暑期在厦门举办研究活动和海产生物讲习班;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
组中国分会于1935年4月10日在南京成立,丁文江任主席,该会是综合性海洋科学
研究团体,拟定了研究发展计划,但多数没有实现。

    1922年,海军部设立海道测量局,中国的海道测量工作开始起步。至1935年,
该局共绘出图30余幅,编有《水道图志》一册。建于1928年的青岛观象台海洋科,
是中国第一个海洋水文气象和生物观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筹建的青岛水族馆也
由该科管理。海洋科主办刊物《海洋半年刊》。

    1937年下半年至40年代末,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绝大部分陷于停顿。1941年4
~10月,由马廷英、唐世凤等组成的福建东山海洋考察团,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内惟
一的一次海洋考察。

    这时期研究的学科多偏重于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地质和海洋水文气象方
面。当时有两个研究中心,南方集中在厦门,北方集中在青岛。

 

当代中国的海洋科学

    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在青岛成立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于1959
年1月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随后,陆续建立了一批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1964年建立了国家海洋局。

    中国现代的海洋科学研究,主要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着海洋物理
、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等领域进行的。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始于70年代初。先后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约4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讲行了多次海洋污染综合调查、专题专题调查和监测调查
,基本掌握了中国近海海域的污染范围、程度和变化趋势。同时,对沿海地区污染
源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了中国近海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入海途径和入海量
;对海洋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和污染源的相关性也进行了调查研究。

    70年代初,在进行近岸海域污染状况调查中,同时进行了部分测试方法的研究
,编写了统一的调查和测试方法手册。1982年,中国颁布了《海水水质标准》。接
着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使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走上了
以法律为准绳的科学轨道。

    随着海洋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中国现已形成了一支门类比较齐全的海洋调查
技术队伍。中国研制生产的调查观测设备和仪器,基本上保证了海洋科学工作的需
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