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大卫·哈维:地理学实证派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26日10:50:0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战后西方地理学中先后出现了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流
派,其中后出现者往往是对先出现者批判和扬弃的产物。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大卫·
哈维(David Harvey)是一重要人物,其早期著作《地理学中的解释》(中文版
由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96年)是一
座里程碑。
地理学中的地学传统和人地关系传统历史悠久,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和李特
尔分别是这两种传统的继往开来大师,开创了地理学群星灿烂的时代。后来德国地
理学家赫特纳将这两种传统综合起来,形成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美国地理学家
哈特向于20世纪40、50年代先后发表《地理学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
从经验主义哲学高度总结了区域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一大主流,统治了40~
50年代的西方地理学。正如哈维在《地理学中的解释》中指出:“地理学执着于目
的的特殊(独特区域的描述)和解释形式的特殊(独特的方法),结合成一强大的
正统派,使地理学者们难越雷池一步”。到了50年代后期,新一辈地理学者再也不
满足区域学派与现代科学的格格不入之状,于是出现了“数量革命”和“空间科学”
运动。最早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加里森领导的一班人马首开数量研究之风,认
为地理学的研究主体是地球表面的空间组织,强调发展理论并应用统计学和数学。
60年代,数量研究的潮流遍及整个西方地理学界,英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布里斯
托尔大学的哈格特、哈维和剑桥大学的乔利成为这一新潮运动的开路先锋,被称为
新地理学的“三剑客”。数量运动冲破了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上多年沉闷、停滞的局
面,是地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然而,其中也出现了偏离地理学主旨、纯粹玩
弄技巧、滥用甚至误用数学方法等错误倾向,传统派抓住这些把柄,新老两代发生
冲突,以至一时阵脚混乱。对此,哈维意识到必须从哲学和方法论高度总结数量运
动,以明确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于是,他在进行多年地理学方法论教学和研究的基
础上,写成了《地理学中的解释》,1969年初版,以后又多次重印。
正如哈特向的《地理学的性质》总结了地理学区域派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方法论一样,
哈维的《地理学中的解释》总结了作为空间组织研究的实证主义地理学哲学和方
法论。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构筑地理学理论,哈维指出:“寻求解释就是寻求理
论,理论的发展是一切解释的核心”。如何构筑理论?哈维认为:第一,要有科学
方法;第二,要建立地理学的法则和抽象命题,只有在恰当抽象的基础上,数量化
、模型化才有地理意义,才不会背离地理学的主旨;第三,要打破地理学方法论的
孤立主义,把当代科学哲学思想系统地引进地理学的方法论思考中;第四,要借助
模型建构途径进行理论建设。《地理学中的解释》按照上述思路展开论述,笔者曾
有一篇论文(“地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载《地理研究》1990年第3期)对此
书有较全面、深入的评论,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阅。哈维本人对这本书的内容作了
简明概括,这里照引如下:“第一编和第二编试图参照物理学、社会科学和历史学
中的解释,概略地说明解释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第三编考察诸如理论、假说和法
则等概念的意义,考察地理学理论的性质;第四编关注解释语言的意义,注意数学
语言,尤其对地理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的空间语言(几何学)和概率语言加以详细
考察……第五编和第六编深入论述前面已勾勒出的解释模型框架,并在地理学背景
上考察每一种模型的性质和作用。”
《地理学中的解释》出版后,立即好评如潮,被称为“新(理论)地理学的圣经”
,是“对地理学实证主义方法论第一次作出的充分说明和论证”,“是自哈特向的
经典著作《地理学的性质》发表以来,关于这个主题最权威、最富教益的论述”,
“是地理学中若干年来最重要的著作……不愧为这一领域向理性化发展的里程碑…
…不仅对地理学者,而且对任何‘软’社会科学和历史学中关心理论建设的学者,
都是一本必读书”。西方迄今凡论及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文献,无不把它作为引经
据典的对象,大有不言哈维此书就无资格谈论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之势。早在该书中
文版出版之前,已有了多种语言的译本,其中1974年的俄文译本改名为《地理学中
的科学解释:普通科学方法论和地理学方法论》。
《地理学中的解释》关注方法论,哈维宣称他的科学方法论依赖于分析哲学家和逻
辑实证主义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源自物理学,其目的是:建立普遍性法则
来概括各学科所关注的经验事件和客体行为,从而使对孤立事物的知识联系起来,
并对未知事物作出预测。这就是五、六十年代不满传统经验方法的地理学家们所神
往的“科学方法”,它无疑加强了地理学的科学化。可是以地理学研究对象(人类
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之复杂,适用于物理学的方法未必能胜任。过于看重形式
的“科学化”,往往会脱离实际。所以后来关注人类社会实际问题的地理学家常常
放弃逻辑实证主义而寻求其它哲学武器,于是出现了行为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
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等流派。
哈维的兴趣也转向了实际社会问题,关注福利分配、贫困、社会公正、城市化、农
村发展、妇女地位、规划决策、人类精神和知识与发展困境的相关等。他的思想立
场转向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诉诸历史唯物主义。哈维后来发表的专著《社会公正
与城市》和《资本的局限》,论文“人口、资源与科学观念”、“资本积聚地理学”、
“论地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宣言”(已由笔者译成中文,见
《地理译报》1990年第3期)、“从模型到马克思:关于‘重塑’当代地理学计划
的说明”、“全球化中的地理知识”等,都是地理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作,
也是当代地理学的经典。
哈维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变化,似乎重蹈了马克思的历程。马克
思青年时期也神往数学方法,认为一门学科的最高境界是能用数学方式表达。但成
熟时期的马克思放弃了单纯的数学迷恋,用恩格斯的话说:“自然界不是数学”。
人类社会也不是数学,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地关系”更不是数学。马克思有一句
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哈维和马
克思一样,走的正是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道路。
哈维对地理学的贡献得到广泛的赞扬。1972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他“吉尔纪
念奖”,以表彰他“对理论地理学的诸多贡献”。1982年,哈维得到美国地理学家
联合会荣誉奖,嘉奖他“在发展人文地理学分析方法和行为研究的哲学基础方面,
以及在应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城市地理现象提供新的解释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
哈维在1995年又获得“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此奖被认为是地理学的
诺贝尔奖,评选也严格按照诺贝尔奖的程序进行。1981年英语国家出版了一本书,
名为《大卫·哈维的地理学(David Harvey's Geography),哈维的影响之大,由
此可见一斑。
《地理学中的解释》集地理学实证派之大成,但后来当人们要与哈维讨论此书时,
他却说“从来没有读过”。这固然是玩笑话,其实反映哈维已放弃了实证主义立场,
他成了地理学实证派的终结者。这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
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5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