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岛屿密布的水泊 坦噶尼喀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31日20:20:0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东非高原的断层陷落湖坦噶尼喀湖,像一条绿色的带子飘落在东非大断裂谷的南段。
坦喝尼喀湖南北纵向呈条状,长670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东西宽48~70
公里,面积32900平方公里,在非洲的湖泊中,仅次于维多利亚湖。湖面海拔774米,
湖区最深处达1470米,是非洲最深的湖泊,也是仅次于俄罗斯贝加尔湖的世界第
二深湖。湖区分属四国:东岸大部分属坦桑尼亚,北端一部分属布隆迪,西岸属扎
伊尔,南岸及东、西岸南端的一小段属赞比亚。湖水由马拉加拉西河、鲁齐齐河以
及许多溪流汇入,西经卢库加河转入刚果河,泄入大西洋,从而成为世界上分属国
家最多的排水湖。湖底地形主要包括南、北两个深水盆地。1470米最大深度是在南
深水盆地测得出的,而北深水盆地的最大深度为1310米。坦噶尼喀湖的湖岸线蜿蜒
曲折,滨湖平原也很狭小,许多地方,陡峻的山坡直插水中,形成笔直的悬岸峭壁。
湖岸附近常常是深渊。
坦噶尼喀湖不仅是世界上最狭长和最深的湖泊之一,而且是著名的潜洼地之一。它
的湖面海拔774米,最深处与湖面高度之差,也就是它的最深处湖底位于海平面以
下696米,居世界上湖底低于海平面的潜洼地的第四位。如果取坦噶尼喀湖底的平
均深度也比世界大洋面低200多米。
关于坦噶尼喀湖湖名的来历,曾流传着许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主要有:一是1858年
英国人理查德·伯顿及其伙伴到该地考察,认为湖名来源于班图语,在班图语中,
“坦噶尼喀”意为“汇合”或“聚集”,是指无数溪流在此汇合以及许多部落群居
在沿湖之滨;二是在斯瓦希里语中,“坦噶尼喀”意为“岛屿”和“平原”,用做
湖名意为“由岛屿和平原组成”,是指湖中岛屿密布,湖岸草原广阔;其三是有人
认为“坦噶尼喀”是湖中生长的一种荸荠的名称,这种植物飘浮水面,大片聚集,
鲜嫩翠绿,果实可食,用作湖名是指这里为荸荠汇集的地方。
坦噶尼喀湖如同大海一样,气势磅礴,变幻无穷。当风和日丽的时候,站在湖畔,
湖面波光云影,白帆片片;极目远眺,可以望见湖对岸连绵起伏的群山,依稀可以
看到缕缕上升的炊烟,风光格外绮丽。在阴雨天,满湖烟雾腾腾,浪花飞溅,就像
置身于海边。落日西坠时,湖面浮光闪烁,人们可以欣赏湖上美丽的夕照。每到周
末,椰树婆娑的沙滩上出现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人们在湖边游泳、钓鱼、晒太阳,
水上俱乐部的摩托快艇在宽阔而平静的湖面掀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坦噶尼喀湖那
迷人的自然景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给沿湖国家的旅游事业带来兴旺发达的景
象。
坦噶尼喀湖沿岸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植物生长繁茂,野生动物成群出现,这里是
考察野生动、植物的广阔天地。湖面平静如镜。湖中多鳄鱼和河马,周围有大象、
羚羊、狮子、长颈鹿等非洲的特有动物。湖中鱼类和各种水鸟丰富,是良好的天然
渔场和鸟类群集之地。山坡上丛林密布,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湖中。这里的山光水色,
使它成为诱人的旅游和休憩的场所。
坦噶尼喀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仅鱼类就有300多种,而且这些鱼形态多样,大的
特别大,小的异常小。有一种名叫恩达加拉的小鱼,长仅8厘米,重约8克,但肉质
细嫩,味道鲜美,是沿湖居民爱吃的佳肴。夜晚,在湖滨悠闲散步,时而可以看见
远方的湖面上闪烁着一簇簇光亮,来回摆动,那是渔民们利用灯光捕鱼。湖面上有
许多捕鱼的轻舟,船头上装有一盏油灯,诱引鱼往网里钻。清晨,湖边欢声笑语,
异常热闹,渔夫们收网清船,而渔妇则顶着一筐筐鲜鱼去市场出售。
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鸟类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
有白胸鸦、红喉雀、斑鸠、白鹭、黄莺、灰鹳、鹦鹉……等等,久负盛名的还要
数红鹤。红鹤的脖子和双脚细长,嘴巴粗短而略带弯曲,全身白白的羽毛闪着一层
淡淡的粉色的光泽,它像仙鹤一样清瘦,但比仙鹤更为秀丽。每天晨曦微露,红鹤
放开歌喉,千啭百啼,奏起了一支快乐而富有生气的晨曲。烈日高照,晴空万里,
红鹤成百成千地飞翔在蓝天间,只见它们首尾处在一条直线上,翅膀摆在同一水平
线上,上下翻飞,左右盘旋,齐崭崭地一横排,蔚为壮观。而当红鹤成片成片歇落
在水面上时,简直如九天飘降的粉红云霞,在湖面上浮动。它们时而浮身水面,悠
闲地徜徉;时而弯下美丽的颈脖,在水中觅食;时而又拨开清波,向远方游去,真
像一只只白色的轻舟,在碧水中荡漾、飘泊。
坦噶尼喀湖四周地区森林茂盛,各种热带林木竞相生长。最引人注目的是香蕉林连
绵不断,郁郁葱葱,那一串串沉甸甸的香蕉令人垂涎,一座座农家茅舍就掩映在香
蕉林中。香蕉不仅是当地居民的主食之一,而且用香蕉酿制的香蕉酒是当地居民的
传统饮料。香蕉酒度数不高,味道香甜可口,酒量大的人一天可喝上两三斤,有的
地方的人还以香蕉酒当水喝。另外,还有一种形状奇特的树,这种树与一般的树不
同,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修长而结实的树干顶端,长着长长的翠绿欲滴的阔
叶。这些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它们只是整齐地向两侧伸展,既像
开屏的孔雀,又似展开的扇面,这就是有名的旅行家树,也有人叫它“孔雀树”、
“扇子树”。这种树最初生长在茫茫的沙漠上。当商旅和行人在满目黄沙、寸草不
生的古漠中艰难行进时,热沙炙烤,烈日曝晒,疲惫不堪,干渴难熬,来到这种树
下,不但可借浓荫纳凉,小憩片刻,驱除疲劳,还可用刀在树干上划出一条口子,
流出清凉可口的汁液用来解渴。正因为这种树对人类有特殊的贡献,尤其是沙漠旅
行者不可缺少的朋友,故被称为“旅行家树”,又名“旅人蕉”。
旅行家树适应性很强,它既能生长在干燥贫瘠、漫漫沙漠的不毛之地,也能繁殖在
土质肥沃,气候相宜的闹市、乡村,于是被人们纷纷移植,如今它的子孙已遍布非
洲各地,及至世界很多地方。在这湖光山影、花红柳绿的坦噶尼喀湖畔,风姿飘洒,
落落大方的旅行家树给慕名来访的游客们增添了不少清幽、高雅情趣。
狭长的坦噶尼喀湖的东西两岸是2000米上下的高山,高山夹深谷,使这里常年炎热,
雨水也少。但由于有许多溪流从山流下来注入湖泊,并且带来了不少肥沃的冲积
土,使这片地方成为重要的农业地区。湖滨四周——布隆迪、扎伊尔、坦桑尼亚和
赞比亚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当地居民在湖滨地带种植稻米、木薯、番
薯、高粱、小麦、谷子和豆子等,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棉花、油棕、烟草、
除虫菊、腰果、剑麻、蓖麻等,尤其是剑麻种植地区广,收获量大。位于湖东岸
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坦噶尼喀大陆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剑麻产地,素有“世界
剑麻之乡”的称号。
剑麻又被人称为西沙尔麻,最初产于墨西哥,主要是通过墨西哥的西沙尔港出口的,
所以叫西沙尔麻。这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叶子粗壮肥大,有1米多长,笔直地向
四面伸展,尖端带有刺,像一把把锐利的宝剑,故称为剑麻。种植剑麻一般要经过
先育苗后栽种的过程。先让幼苗在苗圃里生长一年左右,待长到一尺多高时再移植
到田里,两年后便长出一片片肥壮的叶子,这时便可开始收割了。剑麻适应性强,
生命力旺盛,生长也很快,单株成熟后可连续收割10年左右,每株可收割300来片
叶子。将收割后的剑麻进行加工,可得到一种乳白色的纤维,这种纤维长1米以上,
拉力极强,抗腐蚀,耐水浸,是制作缆绳的上等原料,广泛用于航海业,也可以
用来制作上等的纸张、绝缘板、麻袋等。用这种纤维织成的衣料柔软、通风、吸水
率强,是夏季理想服装。制纤维后剩下的废液可提取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
的主要原料海柯吉宁;那些余下的叶粕还可用来制作肥皂、酒精、酸类、果胶、
农药、炸药、饲料、肥料等。
据考查,剑麻于1845年开始传入东非地区,并在短时期内得以广泛传播。坦桑尼亚
于1892年开始移植,由于坦桑尼亚生长的剑麻制作的纤维纯白无疵,一直在国际市
场上很有声誉,使得坦噶尼喀专区成为世界上优质剑麻的主要产地,年产量最高时
曾达到20多万吨,占当时世界产量的61%,居世界首位。
殖民统治时期,殖民当局把剑麻列为“重要战略物资”,在坦噶尼喀地区推行单一
经济,强行大面积栽种剑麻,并将剑麻生产权控制在外国种植园主手中和垄断国际
剑麻市场,从而残酷掠夺和剥削非洲人民。独立后,坦桑尼亚政府及时将剑麻生产
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建立自己的一套剑麻管理机构,牢牢地掌握剑麻的生产和出
口,并有计划地开设国营剑麻种植园,同时,也鼓励个体农民积极种植剑麻,使得
剑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剑麻产量逐年提高。近些年来由于旱涝灾害,以及国际市
场上尼龙缆绳竞争激烈,剑麻价格大幅度下跌,造成坦桑尼亚的剑麻产量有所下降。
但是,坦桑尼亚政府及时发起“重振剑麻运动”,采取扩大投资,增加剑麻工人
工资,加强种植管理等措施,使剑麻产量开始逐渐回升,现在坦桑尼亚仍然是世界
上最大的剑麻出口国之一。
坦噶尼喀湖四周有很多美丽的港口城市,其重要的湖港城市有卡莱米、基戈马和布
琼布拉等。
布琼布拉是布隆迪共和国的首都,地处坦噶尼喀湖的东北端,面向大湖,背依青山,
具有朴素而又迷人的风光。坦噶尼喀湖像一条银带从西边和南边环绕着这个美丽
的湖滨山城,城市的东边矗立着一脉高山,峰峦重迭,森林茂密。这座山名叫埃吉
皮拉,在当地基隆迪语中为“森林”的意思。它向北一直伸展到卢旺达共和国境内,
成为非洲西部的刚果河流域和东部的尼罗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布隆迪这个国家
被人们称之为“非洲的心脏”。
当飞机穿过云层抵近布琼布拉时,俯视下面的大湖,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向前望
去,整个城市就像一片绿海,一栋栋不同色彩的房屋点缀其间,在阳光下晶莹闪烁,
像是撒在绿海中的五彩贝壳。布琼布拉城区并不大,东西仅长5公里,但市面整
洁,繁华兴旺。总统府、政府各部门办公大楼、银行、商店分别坐落在市中心的行
政区和商业区。这里虽然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但那些一、二层的房屋,不论在造型
上,还是在色彩上,都别具一格。市区通往机场的公路两旁,是繁华的商业区,商
业区附近还有咖啡加工厂、轧棉厂和碑酒厂等。新的居民住宅区建筑在山岗上,一
座座排列整齐的别墅掩映在繁茂的热带树木花卉之中,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花园。
城中林荫大道两侧是苍翠葱茏的树木,有的傲然屹立,有的枝如华盖,生机焕发,
花果累累。马路两旁是修剪整齐的松墙和平坦柔软的草地。很多庭院的围墙都是花
树组成,一簇簇,一丛丛,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城中到处都能听到飞鸟嘀鸣,即
使在繁华的市区也是如此,布琼布拉人民一年四季都是生活在花香鸟语之中。
布琼布拉的历史不长。1896年,入侵布隆迪的德国殖民主义者修建军事哨所和码头,
他们从东非招募来一批工匠和奴隶,这便是布琼布拉的第一批居民。长期的殖民
统治,给布琼布拉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布琼布拉人民从来也
没有停止过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1962年7月1日,布隆迪宣告独立。在殖民统治
时期,布琼布拉被称为乌松布拉,国家独立后才恢复了原来的民族名称,即布琼布
拉。
在布琼布拉,游客会发现布隆迪人特别喜爱鼓。他们在几百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王
国,并把鼓当作古老王国的象征。布隆迪人民平时就喜欢敲鼓,遇有隆重的节日,
更是鼓乐喧天。布隆迪国旗上,中间是一面鼓,周围是红、绿、白三种鲜明的颜色。
在布琼布拉市区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独立纪念碑,碑上刻着一面鼓和一个狮子头,
周围是几支利箭。这鼓代表布隆迪古老的王国,狮子头表示国家的强大力量,而利
箭则意味着人民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的信念。
布琼布拉人总是这样对来到这里访问的异国人说道:“没有坦噶尼喀湖,就没有布
琼布拉。”因为布琼布拉的发展是和坦噶尼喀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从前,布隆迪的首都设在基特加。基特加四周群山阻塞,交通极其不便。而在布琼
布拉不仅有国际机场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大湖也是一条方便的水上通道,布隆迪
4/5以上的出口物资都是通过湖面运输线运送,再转坦桑尼亚铁路出印度洋的。由
于布琼布拉地处湖滨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它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如今已是一个拥有15万人口的新兴都市。
如果说坦噶尼喀湖沿岸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的话,那沿湖居民的生活习惯更会叫你
终身难忘。当你来到这个地方,会遇见上了年纪的人叫年轻小伙子或姑娘为“爸爸”
或“妈妈”的现象,整天在你耳边响个不停的“爸爸”、“妈妈”的一片叫声,
会使你大为惊讶、晕头转向。原来,在东非许多民族里,流行着这样一个根深蒂固
的传统习惯,父母可以给自己的儿女起祖父、祖母或其他长辈的人的名字,而在当
地又是忌讳直呼他人的名和姓的,因为这样做会被众人视为不懂礼节的举动,这样
一来,如果祖父与孙子同名,祖母与孙女同名,做父母的不能直呼儿女的名字,只
能以传统方式用“爸爸”和“妈妈”来称呼,这就出现了父母称自己的儿子为“爸
爸”、称自己的女儿为“妈妈”的奇异现象了。
坦噶尼喀湖对沟通非洲内陆国家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非国家许多进出口物资
从坦桑尼亚经坦噶尼喀湖运往各地。除坦赞铁路外,中非许多国家尚无铁路,靠公
路运输往往要跨越崇山峻岭,时间长达2~3个月,这样坦噶尼喀湖就成了中非内陆
国家交通要道。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3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