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西非的母亲河 尼日尔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02日10:07:3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在非洲西部地区,有两个国家的国名十分相似,一个是尼日利亚,一个是尼日尔。
造成这种相似的原因,是这两个国家的国名都是从尼日尔河而来的。
尼日尔河是西非最大的河流,也是非洲第三大河。它发源于几内亚佛塔扎隆高原海
拔910米的深山丛林里,源头距大西洋仅250公里,却蜿蜒曲折地流经4197公里,滋
润着西非2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干流统经几内亚、马里、尼日尔、贝宁和尼日利
亚王国,最后注入大西洋几内亚湾。它的小系支流还遍及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
乍得和喀麦隆等国。
“尼日尔”这个名字是从法语一词音译而来的。关于尼日尔这个名称的含义有多种
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是“河流”的意思;另一种认为是“黑色”的意思,即“黑
人地区的河流”。但尼日尔河源远流长,两岸又居着多种民族,这些民族出于对尼
日尔河的热爱和赞美,又都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对尼日尔河赋予了各种美妙动听的
名称。如在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境内,豪萨族人把尼日尔河称之为“库阿拉”河。在
豪萨族,“库阿拉”意为“巨大的河流”。又例如几内亚和马里人称之为“朱莉芭”。
“芭”是河的意思,而“朱莉”则有两层意思:即“伟大的血液”和“伟大的
歌手”。前一种含义为尼日尔河犹如一道防卫的屏障横躺在撒哈拉大沙漠的面前,
恰似一条跳动的大动脉为辽阔133的西非干旱平原带来了宝贵的水源;后一种含义
是尼日尔河千里奔放,好像一位引吭高吟的歌手,向人们诉说那悲壮的过去,歌颂
充满希望的未来。
尼日尔河从河源至马里的库利科罗一段长800公里,为上游。在河源地段,激流飞
瀑,滚滚而落,岸畔高山密林,古木参天,藤蔓绕枝,云遮雾障,莽莽苍苍,景色
十分绚丽,妩媚姿容,简直让人美不胜收。同时又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据说,
时至今日,这个地方还是一块人迹罕至的地方。
尼日尔河上游在几内亚境内接纳了两条重要支流。一条是发源于马森塔的米洛河,
另一条支流是发源于达博拉附近的廷基索河。前一条支流在年丹科罗汇入尼日尔河
,后一条在锡吉里附近汇入尼日尔河。上游地段,两岸的居民大部分是渔民,他们
靠捕鱼为生。由于常年累月生活在尼日尔河上,同风浪搏斗,跟各种鱼打交道,练
就一身过硬的捕鱼本领。每逢渔业丰收,渔民们还要以村为单位在一起举行公共鱼
宴,家家现场做鱼味烹调比赛,然后相互品尝,看谁家做的鱼味道最鲜美。男女老
少,边吃边谈,有说有笑,年轻人还要即兴跳起节奏欢快的舞蹈,场面热烈隆重。
马里的首都巴马科位于尼日尔河上游,市区背靠库鲁巴山,面向尼日尔河,是重要
的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牲畜、棉花、花生的贸易甚盛。近年来,巴马科成为马里最
大的工业中心,发展了机车修理、食品加工和轻纺工业,还以金银加工、象牙雕刻
、彩饰和皮革制品而闻名西非。在巴马科以南150公里的散卡腊尼河上,修建了塞
林格电站,年平均发电1.810亿度。强大的电力,加速了巴马科工业的发展。
尼日尔河从库利科罗至尼亚美为中游,全长约2000公里。河道的形状呈大弧形,跟
中国黄河河套相似。关于它的成形,在马里还有一个传说:
古时候,塞古以北的地方非常干旱。后来有一条大蛇,从西南边爬过来,把头伸向
塞古北方。它呼风唤雨,浇灌着大地。于是人们来到这里,在那耕耘、插种,创造
着财富。可是,一天大蛇得罪了国王,愤怒的国王把蛇头砍伤了,蛇向东北方向逃
去。从此,塞古以北地区,又干旱了,荒芜了。这个神话反映了尼日尔河中游河道
变迁的情况。
由于地壳的变化,在塞古以北40公里的马卡拉附近,形成了大约100万公顷的内陆
三角洲,由于常年干旱,逐渐干涸荒芜了,因此被称为“死三角洲”。尼日尔河从
马卡拉向东北,经过马里中部的重镇莫普蒂,到北方直达古城廷巴克图附近,在尼
日尔河河套两岸360万公顷的广大地区,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源充足
,土地肥沃,是马里主要农牧区,被称为“活三角”。每年雨季,河水泛滥,三角
洲地区成了天然蓄水库,数百公里之遥全成一片汪洋。每年旱季水退之后,青草繁
生,是优良牧场。每年河水泛滥之前,三角洲的几百万只牛群要渡河北上,水退之
后又渡河南下,那万牛齐鸣结队渡河的景象,实为壮观。
尼日尔河自尼亚美以下,在流经尼日尔与贝宁交界处之后进入尼日利亚,这一段为
下游。它汇入了最大之流贝努埃河。它全长1000多公里,除干季外均可通航。贝努
埃河中下游地区是尼日利亚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又是传统的产盐地。
尼日尔河在奥尼查以南,就进入了尼日尔河三角洲。三角洲和附近的大陆架上蕴藏
着丰富的石油,使尼日利亚成为非洲产油最多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主要出口石
油的国家。
尼日尔河两岸,很早以前就是可可、咖啡、香蕉、花生等农作物的盛产区,加上河
中多鱼产,素有“西非鱼米之乡”的称号。
尼日尔河从容不迫地流过西非的心脏地区,为西非人民哺育了中世纪马里、贝宁等
黑人王国,创造了灿烂丰富的古代文化和物质文明,像一位无私的母亲一样为两岸
的千百万人民提供了生活的资源,被西非人民誉为“伟大的母亲河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