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平湖一望水连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an 25 10:21:44 2005), 转信


    一、洞庭天下水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 32°20′,东经110°40′~113°10′。湖面海拔34.5米,湖区面积1.878万平方千米,天然湖面为2740平方千米,另有内湖1200平方千米,蓄水量178亿立方米,当汛期所有蓄洪区都打开时,面积和蓄水量都要增大1倍多,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素以宏伟、富绕、美丽著称于世。

     在历史上,洞庭湖的名称有多种。一说为"九江"。因湖水汇集了浙、沅、无、辰、酋、叙、资、湘、澧等9条河流,所以,《禹贡》篇中就称作"九江"。一说为五渚。因有长江和湘、资、沅、澧5条大河汇渚之意。《战国策》就曾记载:"秦与荆(即荆楚,指楚国)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史记》、《 水经注》也称之为"五渚。"

     至于洞庭一名,则来源于湖中君山。民间传说,君山是神仙的洞府,所以又称为"洞府之 庭"和"洞庭山"。古人就借"洞庭"之名来命名环绕君山的一片水域,称为洞庭湖。

     洞庭湖目前被分割为三个部分:岳阳与华容之间的东洞庭湖,其前身为巴丘草湖;岳阳与湘阴之间的南洞庭湖,前身为青草湖;沅江和常德、南县之间的西洞庭湖(又分为七里湖和目平湖两部分),前身为赤砂湖。其中,东洞庭湖是洞庭湖现水域中最宽的一个,面积1091 平方千米有奇。

     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长江,为过水性湖泊。其北面为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调弦口于1985年建闸堵口)四口,东南、西南有四水汇注,形成不对称的向心水系。其中,湘江和沅江都是长江的大支流,每年平均水量都超过700亿方立米,一江四水都在洞庭湖里调蓄,最后又从湖东面城陵矶附近的洞庭湖口流入长江。

     洞庭湖每年吞吐的水量,将近3000亿立方米,比鄱阳湖多得多,因此,它对长江调节洪水的作用,也比鄱阳湖大得多。每年汛期,长江的部分洪水,从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池入湖里暂时储存,可以减轻洪峰对下游地区的压力。有人说它是长江的一个"胃",是颇为形象的。洞庭湖好比一个天然的大水库,起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蓄作用。

     由于荆江北岸各口均已堵塞,江汉湖群与长江完全隔绝,荆江河段超过安全泄量的洪水主 要靠洞庭湖调蓄。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湖泊比较,洞庭湖具有三大特点:

     1、来水面积大。总计来水面积130万平方千米,其中四水及洞庭湖水系面积26万平方千米,长江干流枝水以上的来水面积104万平方千米,分别为鄱阳湖和太湖的2倍和46倍,入湖水量"南四水"占58%(其中沅江最大,占23%),"北四口"占42%(以藕池河最大,占18 %)。年平均总入湖水量约2500亿立方米,总出湖水量约2140亿立方米,蓄留水量约360亿立方米,出入湖总水量之比为1.04~1.15,二者接近。

     2、入湖泥沙多。众水汇聚湖中,而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1951~1980年平均年入湖泥沙达1.42亿立方米,其中四水输入0.24亿立方米,占入湖沙量的16.9%,四口(现为三口)输入1.18亿立方米,占入湖泥沙量的83.1%,而由城陵矶输出泥沙0.36亿立方米,占入湖泥沙的25.1%,每年约有1.06亿立方米泥沙留在湖中(四口、四水控制水文站以下区间输入的泥沙尚未计算在内),淤积率达74.9%,鄱阳湖输入泥沙只有0.15亿立方米,年出湖泥沙约为0.08亿立方米,只有0.07亿立方米左右泥沙存留湖中,为洞庭湖的7%左右,大量泥沙淤积的结果,使洞庭湖面积急遽萎缩,湖面和湖容仅为鄱阳湖 的76%和71%。

     70年代以来,松滋、太平、藕池三口门淤高,入湖水量减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长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达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东洞庭湖注滋河口东伸,飘尾延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 功能趋向衰减。

     3、洪枯水位相差悬殊,年径流量相差较大。洞庭湖位于我国中亚热带的北缘,年平均气温为16.7℃,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400毫米。但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54年)为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年)1990亿立方米。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四水"入湖流量4~8月为旺季,占全年入湖总量的68%,其他时间为淡季,占32%;"四口"入湖流~10月为旺季,占入湖总量的90%,其他时间为淡季,占10%。每年4~9月为湖水盛涨期,进水量大于出水量,部分来水贮留湖内,湖面扩大,水位上升;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时,出水量大于进水量,水位低落,湖面缩小,享有"洪水 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

     洞庭湖水位变化大。如岳阳历年最低枯水位为1706米(1937年),最高洪水位34.82米(1954年),洪枯水位差高达17.76米,分别为鄱阳湖和太湖的1.3倍和11.3倍以上。'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编著:《湖南省农业区划》(第1 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 6年版,第224页。〖ZW)〗而根据鹿角水位站的统计,洞庭湖平均水位为25.57米,但变差较大,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13.61米(1962年),最小水位变幅为9.29米(1972年),绝对水 位变幅达16.29米。

     这些特点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使洞庭湖缩小,变迁。只有在长江和四水上游植树造林,搞 好植被建设,并在三峡建库拦洪,才能延缓这种自然演变的趋势。

     "湖广熟,天下足"。享有盛名的洞庭湖及周边流域,至今仍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库。仅占湖南省1/7面积的洞庭湖区,却产出了全省60%的棉和40%的稻谷,工农业总产值也占全省的1/3。湖内鱼类资源丰富,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洞庭 鱼》一诗中咏道:

    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

    闹若雨前蚁,多如秋后蝇。'

    可见鱼之多。如今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湖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洞庭银鱼历史上享有盛名。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 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 之珍。

    二、洞庭湖的变迁

    全新世,特别是历史时期以来,由于内外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洞庭湖经历着一个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即由河网割切的平原地貌景观,沉沦为"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的浩渺无涯的湖沼景观,最后又淤塞为陆上三角洲占主体的平原-湖沼地貌景 观。

    近几年的钻探资料表明,洞庭湖的第四纪沉积层下,普遍垫伏着第三纪至白垩纪河流湖泊沉积生成的砂页岩,并与湘西的沅陵至麻阳红色盆地相连,由此证实洞庭湖区曾经是燕山运动所形成的地堑型盆地,形成过广阔的内陆湖泊群。整个湖区在平面形状上,呈现一马蹄形盆地的地貌。随着湖盆的构造凹陷,四周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卵石,源源不断在湖盆堆积充 填,到第三纪后期,堆积的地层厚度已达5~6千米。

     第四纪早期,四周山地抬升,湖区普遍下沉,在多组不同方向断裂的分割下,形成一个呈不规则四边形的断陷盆地。湖盆不断扩大,湖水连成汪洋一片,其范围北到华容、石首,东至岳阳、汩罗,南达益阳、桃源,西抵常德、临澧,形成以洞庭湖为中心,北与长江沟通, 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的向心水系网,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

     迄今为止,在湖区尚未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迹,也未找到陆地生存的第四纪脊椎动 物化石,因此可以推断,晚更新世晚期(距今10万年),以前,洞庭湖是一片深水湖盆。

     晚更新世以后,洞庭湖区带有普遍陆生的特征,湖相沉积消失,盆地呈现一片河网割切的地貌景观。全新世以来,人类开始进入这一地区。今天广泛分布于湖区之内的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据。据湖南省博物馆初步调查,湖区范围内的安乡、南县、华容、沅江、湘阴、汨罗等县,均有遗址发现。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湖区中心的大通湖农场的各个分场 ,在地表以下7米左右均有遗址发现,石器甚多。

     新石器时代以来,虽然随着湖盆地区缓慢下沉,形成一些局部性小湖泊,整个平原景观开 始向沼泽化方向发展,不宜人类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湖区腹地普遍缺失商、 周文化遗址的原因,不过,整体而言,仍是河网交织、湖泊星散的地貌景观。

     东晋以后,随着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兴筑,荆江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萎缩,在公安油 口下游的荆江南岸,出现了景口、沦口两股长江分流汇合而成的沦水,进入洞庭平原,开 始干扰洞庭水系,原先直接入江的四水受荆江分流的严重影响,分别流注湖中,洞庭地区由沼泽平原形态迅速演变为众所周知的汪洋浩渺的大湖景观。南朝时期,洞庭湖方圆500余里,《水经注·湘水》描绘说日月仿佛出没于其中。南朝诗人阴铿《渡青草湖》诗:"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墙。滔滔不可测 ,一苇讵能航?"便是对这一时期湖泊景象的生动杌妗?

     唐宋时期洞庭湖水域向西拓展,达到方圆七八百里,而且是洞庭湖最深的时期,"八百里 洞庭"开始频频出现于这一时期的诗文中,如唐僧可朋的"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宋 梅尧臣的"风帆满目八百里,人从岳阳梦上看",等等。

     洞庭湖的潋滟澄波和壮丽景色、恢宏气势,激发起诗人的无限诗情。唐代张说诗曰?quot;平 湖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诗曰:"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惟余水共天"。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均有描绘洞庭湖的名句千古传诵。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诗曰:"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杜甫形容浩渺洞庭为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白居易的"猿攀树立蹄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元稹的"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宋朝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极得后世赞赏:"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正因为湖水幽深莫测,浩浩无涯,使人们产生了奇妙的幻觉和神奇的想象。唐人李朝威在他的《柳毅传》中,便将洞庭湖描绘成"白璧为柱,青玉为墙","台阁相向,千门千户,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的洞庭龙宫。

     南宋初年,金兵肆虐,北方民众再次南迁,继续沿江筑堤御水,扩大湖滩垦殖,著名的荆江大堤就是这时形成的。不过大江南北为了排泄江水,尚留有众多的穴口,如采穴、油河、调弦、郝穴、新冲等万历《湖广总志》卷33《水利志》"开复荆承二府属穴口疏" 。仅公安县沿江就有十数口。同治《公安县志》卷首"雷思霈序"。

     元朝以降,随着荆江穴口的堵塞,江北大堤连为一体,长江中上游及湖南山区开发加快,荆南分流及四水入湖量增加,而且含沙量上升,在来水有增无减,湖底淤高情况下,于是,洞庭湖进一步展宽,形成了西、南洞庭湖。唐宋时期七八百里的洞庭湖,至清雍正年间达到八九百里,道光年间更发展到鼎盛,"日月皆出没其中"。据道光《洞庭湖志》附图计算,全盛时期洞庭湖的洪水湖面可达6千平方千米,约为现在湖面的2倍。湖区华容、安乡、汉寿、沅江、湘阴、岳阳等县县城均矗立湖岸;层山、古楼山、寄山、凤山、明山、君山、扁山、赤山等均成湖中岛山,甚至澧县东7.5千米的嘉山,也濒临湖岸。"八百里洞庭入嘉山"就是这一时期湖区扩展的生动写照。

    图11

    惟此时由于湖底不断淤高,湖深反不及唐宋时期,统一的湖面在平水期分化瓦解为若干区域性湖泊,除巴丘(在岳阳西面,因岳阳古时叫巴丘而得名)、青草(因冬春青草弥望而得名)、赤砂(因湖底多赤砂而得名)三湖外,尚有大大小小湖泊几十个。三湖的形成,使八百里洞庭不再是"水尽南天不见云"了,而开始呈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另一番景象 。

    三、洞庭湖的萎缩

    千百年来,洞庭湖一直是人们的骄傲。八百里渔歌被我们先人吟颂了上千年。公元1044年, 范仲淹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更随这篇奇文而声名大振。

    然而,近100多年来,洞庭湖由6000多平方千米(1825年)萎缩至2700平方千米(1983年 ),其原因有自然与人为两方面。

    清咸丰三年(1852年),荆江马林工溃决,形成藕池口,据说是因"民力拮据",竟未加堵筑,至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发大水,在原溃口下冲成藕池河;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黄家浦溃决,雌诠螅浼佣轮こ滩萋剩镣问辏?873年 ),复溃不塞,形成松滋口及其分流松滋河。

    藕池、松滋两口形成后,加上原有的两口虎渡与调弦,荆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荆江泥沙 约45%,通过四口排入洞庭湖。从此,洞庭湖进入历史时期演变最为剧烈的一个阶段。

    正因为荆江四口分流入湖的洪水与泥沙同时俱来,汛期湖面的扩大与湖中泥沙淤淀相伴产 生,因此,紧接在四口入湖形成初期短暂的湖泊回春,湖面扩大之后的,是湖泊的严重淤积 和湖面再度萎缩。史书记载:

    〖HK34〗自藕池溃口,江流倒灌以后,大量泥沙随水而入,以致湖底日见升高,湖面日益 狭小,加以湖中洲岛,星罗棋布。〖ZW(〗1924年王恢先《湖南省水利问题之研究》,《水 利月刊返?卷第5期。〖ZW)〗〖HK〗

    同治、光绪之际,在华容、安乡、汉寿、常德几县交界地段湖区淤垫出一个面积达100余 千米的"南洲"〖ZW(〗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96《岳、常、澧道履勘南洲札》。 〖ZW)〗,这就是后来的南县。

    咸丰以后,洞庭湖区新淤洲滩的围垦进入高潮,湖泊面积随之大减。从1825年到1949年的 124年间,其湖泊面积由6000平方千米缩减至4350平方千米,共减少1650平方千米,年均缩 减133平方千米。

    建国后,洞庭的厄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加重。过度的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的30~40%下降到今天的10%左右;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36.4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20.2%,上升到今日的近57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310.5%,而其中的91%又集中在上游地区。对长江起着调蓄作用的洞庭湖,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的泥沙汇聚,每年递增的洲土达到6万亩。1949年尚有4350平方千米的洞庭湖,到1983年仅存2700平方千米,年均缩减48.8平方千米,如今则只剩下1659平方千米,枯水期则为645平方千米,曾是泽国一片的西洞庭,今已基本上淤为陆地,再难寻觅那浩淼的风范。蓄水量从1949年的293亿立方米减少到1983年的174亿立方米,缩减了119亿立方米,即减少了41%,年均减少3.5亿立方米。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照此推算,总有一天,"八 百里洞庭"将不会存在。

    四、巴陵胜状迷人醉

    较之古代,如今的洞庭湖湖面虽大大萎缩,但仍相当宽广,尤其是夏季,水天一色,渺渺似 海,自古风光卓绝,胜迹无数。其中当推荡漾湖中的君山和耸立湖畔的岳阳楼最负盛名。

    追索岳阳楼的前身,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训练水军阅兵、点将之处。唐开元四年( 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始建,初名南岳,后易名岳阳楼,迄宋庆历四年(1044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文学巨子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之后?quot;楼以文存" 、"文因楼传",岳阳楼更闻名遐迩。

    君山,古称湘山,又名洞庭山,是湖中一个晶莹如碧玉的小岛,呈椭圆形,上有数十个山峰,较大的有十二峰,峰峦盘结,沟壑回环。君山面积虽仅0.96平方千米,但在一湖浩荡的活水映衬下,显得无比秀美。历代文人名士对它吟咏不绝。宋代黄庭坚的名句"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其欣羡之情,溢于言表。唐代刘禹锡的诗:"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最为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君山的美 。

    云雾缭绕,孕育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的君山古迹遍布,可供观赏的,有二妃墓、封山印 、柳毅井、朗吟亭、酒香亭、射蛟台、传书亭、龙涎井、飞来钟等。

    洞庭秋月,是萧湘八景之一。浩月辉映下的洞庭胜景,是那样使人心醉,曾让无数诗人为 之折腰。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八景诗·洞庭秋月》中写道:"李白曾携月下僧,烟波秋醉 洞庭船,我来更欲骑黄鹤,直上高楼一醉眠。"

    碧水共天,沧溟空阔的洞庭湖,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遭受谗言,被放逐到沅、湘一带的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君》中"吾道兮洞庭。"《湘君》、《湘夫人》诗篇中,屈原根据民间传说,把洞庭湖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一对美貌的恋爱之神,乘着轻快如飞的桂舟,吹着娓娓动听的排箫,游弋在秋风袅袅的洞庭碧波上。湘君以洞庭一带特产的荷花、香芷、杜衡、紫贝、桂树、木兰、辛夷、薜荔,构造一幢芳香四溢的水中宫室 ,以迎接湘夫人的到来。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63岁的屈原得知秦兵攻破郢都,纵火焚烧了楚国王陵,决心一死以殉国,而怀沙自沉于洞庭湖边的汨罗江(清澈的汨罗江,从湖南、湖北、江西三边交界处的黄龙山脉,奔突而出,蜿蜒曲折流经200多千米,切开凤凰山注入湘江北,直下洞庭) 。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宋·文天祥)相传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即源起于洞庭人民对屈原的悼念方式。从此 ,诗星永照洞庭……

    古人云:"四渎长江为长,五湖洞庭为宗。"意思是说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水,以长江最长,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湖五大淡水湖,以洞庭地位最重要,这不仅是从当时洞庭湖面积最大而言的。当也与洞庭湖文化史上的地位有关。洞庭湖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李商隐、孟浩然、范仲淹等名字永连在一起了。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