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飘泊于长江的杜甫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an 26 11:52:59 2005), 转信
“唐,盛朝也,以李、杜鸣。”李白被尊称为“诗仙”,杜甫则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 。杜甫经历了所谓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全过程。杜甫一生的创作,是和他的时代息息相关的。
杜甫(712—770),祖籍今湖北襄阳,生子巩县(今属河南)。他的祖父,便是以诗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而声名大噪的诗人杜审言。也许是良好的遗传因子起了作用, 7岁的杜甫竟能写咏凤凰的小诗了。他曾在《壮游》诗中颇为得意地回顾说自己“七龄思即 壮,开口咏凤凰”。他十分自豪地宣称“诗是吾家事”,把诗歌看为杜家的专业。在度过了一段书斋生活后,为了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交结友朋,增长才识,并于20岁时开始漫游吴越。他从洛阳出发。来到长江边,过金陵下姑苏,渡浙江,泛剡溪,寻禹穴,赏鉴湖,登天姥,遍览了长江流域的秀丽山川,名胜古迹。抱有盛唐时代青年诗人所共有的浪漫情怀,读过千卷书,行了万里路,24岁的杜甫于是心高气傲地来到洛阳考进士。孰料,竟落选了,这无异于给了他当头一棒,但是,具有坚强性格的杜甫,经受住了这次挫折。第二年,他又东游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并在漫游中结识了李白、高适等大诗人,三人情趣契合 ,一起登高怀古,访道寻幽,赋诗论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杜甫在这前后3次、历时10年的壮游中,接触到了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河山,扩大了视野和心胸。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等豪壮诗句。
35岁时,杜甫再次来到长安,满怀希望而参加“制举”考试,却又落选了。不过,这一次是权相李林甫怕应考者揭露自己的劣迹,玩弄各种手法使应试人全部落第,还以此标榜“ 野无遗贤”,遂使考试成为一场骗局,杜甫是这次骗局的受害者。李林甫万万没料到考生中后来还出了个诗圣杜甫,这真是绝妙的讽刺。这时杜甫的生活日益穷困潦倒,急于在政治上寻求一条出路,以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于是,他一再直接向皇帝献赋、上表,希望引起最高统治者的注意,然而杜甫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困守长安长达 10年。生活磨砺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10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逐渐打破了对盛世的幻想,“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预见到盛世下隐伏的危机 ,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
就在这时,安禄山事件爆发了。杜甫流亡颠沛,欲投奔肃宗,竟被叛军俘获,后机智地逃离长安,来到肃宗皇帝所在地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的忠诚感动了皇上,因此被授予左拾遗之职。然而,杜甫在权力中心仅仅待了不到两年,便因言事触怒皇上, 被放还探亲。
作于“安史之乱”中的这首《春望》,真切地抒写了动乱给唐王朝造成的巨大破坏、给人 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诗人爱国思家的深沉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前后,他像屈原那样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的创作精神。写出诸如抨击腐败的裙带政治的《丽人行》,描述百姓受兵役之苦的《兵车行》、《三吏》、《三别》,以及反映民生疾苦的《哀江头》、《悲陈陶》、《北征》、《羌村》、《后出塞》等等。杜甫的这些诗几乎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全貌,体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这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 精神的诗篇,使之达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高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759年,已经48岁的杜甫,到达长江上游的成都,开始他人生最后10年“漂泊西南”的生活。到达成都的第二年春天,他在朋友的资助下营建了草堂,生活总算暂时安定下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在环境幽美静谧的新居,他经营药圃,栽种芋栗,与农民朋友为邻,互相往来。大自然以它和平而宁静的美,抚慰着诗人饱经丧乱的心。于是,在这漂泊的10年间,他竟写了 1000多首诗。又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杜甫在锦城定居之后,便走谒武侯饲堂,写下一首 《蜀相》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
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茅庐”的故事,千古流传。人们敬仰诸葛亮,除了他智慧过人、用兵如神之外,大概更重要的还在于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杜甫,满怀对诸葛亮的崇敬,向武侯伺堂寻来。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但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再往近看,阶前碧草,叶间黄鹂,周围环境竟是如此寂寞荒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句,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钦敬。诸葛亮早年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晚年辅佐刘禅,竭忠尽智,惮精沥血,却宿志未酬,遗恨长眠,令后人感慨伤怀。想到此 ,诗人不禁老泪纵横了:诗人的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
杜甫在成都留住了5年,由于生活安定和环境优美,写了许多动人的、情致高远的、吟咏 巴蜀山水的诗。诗人围绕着草堂风光,写了一些精妙的绝句。看这三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诗人的笔下,巴蜀风景是多么明净绚丽: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休憩 的鸳鸯,真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再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
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红得似火的朵朵鲜花,多么绮靡,多么灿烂!巴蜀的春天是这样的温馨宜人,而巴蜀的冬天又是那样的令人陶醉,黄鹂啼鸣,白鹭成队,诗人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岭千秋雪岭,再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来自东吴的万里船;诚然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诗情画意,融会一体。又如他的《春夜喜雨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 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写于成都草堂建成之时,充分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一岁四行役”的流离转徙生活后终于能在成都定居的愉悦心情。全诗通篇于“喜”字,其喜“雨”之情却溢于言表。诗中所描绘的灯火耀眼的江边小船,繁花盛开的锦官城,如同一幅绚烂美丽的风景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句,富含理趣,多为后人引用。再录两首如下: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 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水槛遣心》其一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这一时期,诗人也并没有完全陶醉于山水吟咏之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祸害,特别是精神 上的痛苦,使他仍将笔触伸向了社会现实。他因自己的那间茅草房被秋风吹破,想到天下所 有的处在饥寒交迫中的人们,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 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宁愿“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忧民之心!读之令人震 撼不已,感喟不已。这正是杜甫伟大之所在,崇高之所在。他还有一首《登楼》诗,更能表 达他爱国伤时的情怀: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诗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将锦江、玉垒的蜀川江山同古往今来的变迁、忧国忧民的心事熔为 一炉,即景抒情,借史发感,充分体现了杜诗境界壮阔而又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
广德元年(763)正月,延续7年多的安史之乱,至此基本结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悲歌了一生的诗人写出了情绪欢快而感人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真是一气贯注,奔流直下。它的每一个音符乐里,都跳动着喜悦的感情。他欣喜若狂,正准备携全家离开蜀州时,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便打消了出蜀念头,由于严武的推荐,他被任官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就是后世称他“杜工部”的由来),不久,严武病死,诗人失去依靠,便带着全家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沿途都有吟咏长江的诗作。在渝州(今重庆)至忠州(今忠县)的途中,他写下了寓情于景的名作《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 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大地一沙鸥。
风吹岸草,江中孤舟,星垂旷野,月涌江流,如同一幅浓郁的水墨画卷。“飘飘何所以? 天地一沙鸥”,这不正是诗人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么?途经四川云阳时,他作有 五律《长江二首》: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孤石隐如马,高萝 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沉。未辞添 雾雨,接上过衣襟。
这两首诗极力描写了长江瞿塘峡之险峻和波浪掀天的惊心动魂的场面,以及江流浩荡、百川归海的气势。触景生情,诗人那种爱国忧民和盼望国家统一的情感,亦从诗里行间流露出 来。 大历元年(766),杜甫到达夔州。白帝城和夔门就在这里。此地依山临江,气势雄伟。诗人在夔州朋友的帮助下,安居下来。“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此时,杜甫已认定写诗是自己对社会对人民唯一可以作出的贡献。于是,他倾力作诗,将长江天府之国的壮丽山川、名胜古迹同自己蹉跎岁月的感慨结合起来,诗笔悠悠,诗作甚丰。试看《白帝城最高楼 》: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睡,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全诗在先极力描写城楼之高后,接着描写气象万千的江峡景象,由近及远,由实转虚,又 极力状写长江之远,天地之高,突出了白帝山上的白帝城楼挺拔无畏的雄姿。晚年的杜甫,流徙于长江三峡一带,高江急峡遂成为他诗中描写的主要意象。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瞿塘两崖》
西南万壑注,京力敌两崖开。地与山根裂,江从月 窟来。……
——《瞿塘怀古》
这些诗,生动地描绘了连天耸立的峡山,细致地刻画了穿峡奔流的水态,把长江瞿塘峡的 险绝千古的奇观呈现无遗。再看以下诗句: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香。(《白帝》)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初飞。(《解闷》)
将三峡一带的景物描绘得如此生动细致,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杜甫的《忆昔》、《壮游》、《遣怀》、《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这时期的优秀诗篇。在这些诗里,抒情的成分更浓了,七律运用得更广泛更成熟了。在漂泊于长江流域的岁月里,杜甫从容不迫地去精雕细刻长江山水,使诗歌的艺术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江流、孤舟、急峡、险滩、危城……这一切景物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如名作《秋兴八首》云: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州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茄。请看石上藤萝月,己映洲前芦荻花。
……
全诗八首写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江间的波浪、塞上风云、夔府的孤城、蓬莱宫阙、瞿塘峡口等景物。时代的氛围、个人的遭遇、长江的萧瑟、奇丽的景物,全都浓缩在一组诗里,情景交融,雄深变幻,深沉苍凉。从整体看,诗人身在夔州,心寄长安;暮年飘零、羁旅江上,发出的是对国家盛衰的感叹:从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又回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流露的是今昔对比的哀愁。这是他自经战乱以来,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组内容相连、感 叹身世、忧国伤时的诗歌,鲜明地体现出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登高》,也是这时期把咏江与抒情结合起来的杰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里写到秋天里长江的急风、高天,两岸的猿啼、飞鸟、落木,无不饱含着诗人的悲秋之 情。诗人将一生郁结心中的哀愁悲痛,倾泄于滚滚长江,读之令人肺腑感到烧灼,心灵受到 震撼。
杜甫在长江上游漂泊了八九年,在今湖北、湖南又漂泊了两三年。将沿途所见所感赋诸于 诗,留下了不少的诗篇。768年,杜甫飘泊至长江、汉水之间的湖北公安,作有《江汉》一 诗: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 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此诗表现出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次年秋天,老迈的杜甫来到岳阳,拖着疲惫 的身子,迎着瑟瑟的秋风,登上岳阳楼。此时的秋景,令他迷醉?还是令他伤情?他百感交 集,洒泪吟出动人心魄的不朽诗章《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 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时,诗人虽已老病孤苦,但其诗章雄视天地、气盖古今,绘出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较之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其形象的内涵更 为丰厚。试体味这地坼东南,天地飘浮的形象,难道仅仅是对洞庭湖的夸张形容么?
大历五年(770),杜甫滞留潭州(今长沙),以舟为家,于衰病愁苦、孤寂辛酸之中, 写下生平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他仍不忘于时局: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杜甫就是这样为祖国,为人民忧虑了一生,歌唱了一生,直到病倒在湘江中与他数载相依 为命的破船上,才永远停止了歌唱,时年59岁。
唐代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都从屈原所居而伴屈原诗魂,同卒于一江水,这莫非是屈原精神和长江文化传统不可抗拒的感召?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由于他的忧伤和痛苦和他所生活的时代有着深刻的联系,其诗篇记载和浓缩着唐代社会由极盛走向大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的社会景象
,因而被称为“诗史”。它敢于在诗歌领域高扬现实主义的大旗,直面惨淡的人生,勇于表 达自己对社会的忧虑和不满,是真正的史诗。中唐以后兴起的“新乐府运动”及晚唐刮起的 批判现实的诗风,都直接受益于杜诗。
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杜甫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他那赤诚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还在于他是一个把巨大的创造性劳动贡献给了艺术事业的诗人。“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杜诗高度的语言艺术更能显示其卓越才华之处的,还在于他的追求创新。在当时,大多数诗人都只擅长于一种诗体:或古体或近体,或歌行或乐府,或五言或七言,或律诗或绝句。杜甫却能众体皆善,实不多见。后世的人们,包括许多杰出诗人在内,都把杜诗奉为学习的典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当之无愧的,杜甫是中国诗坛的骄傲,更是长江诗坛的骄傲。
“李、杜不再鸣,唐诗也渐衰变。”中晚唐的诗人虽然层出不穷,却再无望李、杜之项背者。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1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