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皖中明珠巢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31 02:53:22 2005), 转信


    一、三面青山一面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的中部,长江北岸,湖面辽阔,东西长约78千米,南北宽约44千米,总面积为820平方千米,湖泊蓄水量为36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水面有2/3 属于巢县管辖,其余1/3为肥东、肥西和庐江三县管辖。湖面轮廓似一只两角菱;又如鸟巢 ,故有巢湖之名。

     巢湖属于长江水系,承受巢县、合肥等8县市诸河来水,入湖河流呈向心状分布。河流源近流短,区内地势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洪径流的汇流过程,使河川的径流量呈现急剧变化,表现为山溪性河流的特性。巢湖流域的水系分布很不对称,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店埠河、柘皋河、炯炀河等河流,全部来自西部及北部山地,其中以杭埠河、丰乐河、南淝河为水系的主流,约占整个巢湖流域面积的70%;南部河流更短,水量也少,有石山河、 谷盛河、盛家河、槐林河及兆河等。

     巢湖年平均水位为8.2米,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4.56米(1969年),最小水位变幅为1.44 米(1966年),地表径流的年补给水量一般为20~30亿立方米,最大年补给水量为51亿立方米(1954年),年平均总水量为39.8亿立方米,其汛期与诸河降水季节大致相吻合,多出现在 5~8月。此期间内,由于降水集中,洪水来势较猛,不过,巢湖容积量大,最大容积量可达 48亿立方米,这就大大缓和了水势,减轻长江的压力,不愧是安徽良好的蓄水滞洪的天然大 水库。

     巢湖接纳诸河来水后,过巢湖闸,由东南出东关,经裕溪河注入长江。

     裕溪河原名濡须水,是巢湖今日唯一外泄通道,经裁弯取直后,现长46千米,在东关至海子口分为二支;东支系老河,又名后河;西河系新河,又名前河,相传汉代时为缩短航程而开挖。1960年在巢县西南的巢湖出口处建成了巢湖闸,1967年5月在离裕溪河口4千米处还建成了裕溪闸枢纽工程,包括节制闸、船闸和鱼道等。巢湖闸和裕溪闸组成了巢湖、裕溪河梯级水利枢纽,使巢湖流域220万亩低圩农田免受长江洪水的威胁,提高了圩区排涝标准,并初步解决了沿湖丘陵地区328万亩耕地灌溉的水源;同时,由于保持一定的水深,使巢湖包 括裕溪河的入江航道能够维持常年通航。

     巢湖水产资源丰富,长年栖息着90余种鱼类,是我国的主要淡水鱼区之一。主要的经济鱼有梅鲚、银鱼、鱼白、鲤、鲫、鳊、青、草、 鲢、鳙等,尤以银鱼著称。银鱼是巢湖鱼中的"皇后",长不到一寸,周身透明,洁白晶莹,遨游水中如银梭织锦。传说孟姜女寻夫途经湖边,她的串串泪珠掉进水中,变成了无数小 银鱼。

     巢湖鱼产量变化较大,50年代保持在600~800万斤之间,60年代以来,100~500万斤之间,以梅鲚为大宗。巢湖闸和裕溪闸建成后,隔断了回游性和半回游性鱼类以及河蟹的回游通道,致使巢湖鱼产量下降。1972年在裕溪闸建了鱼道,且进行人工放流,水产资源才有所恢 复。

    二、典型的构造湖

    据地质学家考证,巢湖是由于地层局部陷落潴水而形成的,为一典型的构造断陷湖。从其形态看,至少由四组断裂所组成,其中以北北东、北西西两个方向的活动性断裂为主。巢湖区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我国东部巨大而著名的"郯城(山东郯城)--庐江(安徽庐江) 断裂带"正好斜贯巢湖而过,很可能是巢湖形成的主干断裂。

     追溯到大约7000万年前,巢湖一带白垩纪沉积盆地的产生,就明显地受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和北西、东西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形成了古河、肥北和古城等断裂凹槽。凹槽好比是水库,沉积物好比是水库中蓄的水,凹槽断陷越深,沉积物堆积越厚,反过来沉积物的厚度,基本上就可以代表当时地壳断陷的深度。据钻探资料,古河凹槽中的白垩纪地层厚度达1~2千 米,说明当时断陷是十分强烈的。

     到了约2500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时,这种构造控制更为突出。在上述凹槽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长条状的花岗凹槽或肥东凹槽,沉积了湖相红色砂砾岩和火山岩等。据钻探证实,在肥东梁园镇南边,第三纪地层厚640米,在肥西花岗,第三纪地层厚度达1800米,都充分证明当时这些凹槽断裂下陷的深度。近代巢湖的形成,就是在这些凹槽的构造基础上发展的。杨志坚编者:《四海五湖话沧桑》,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第208页。

     喜马拉雅运动对本区有一定影响,沿构造断裂有安山岩系喷发,局部地区还有辉长岩侵入和玄武岩喷发。第四纪初由于受到气候变迁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盆地上升为剥蚀区,同时形成红色剥蚀面。第四纪中期,构造盆地下沉,成为附近山地的集水洼地,然后汇水成为一大水体。直到晚更新世棕黄色亚粘土堆积后,巢湖盆地受拱曲掀斜运动,地面产生不等量下降。滨湖地带经河川切割,形成波状起伏的岗冲地形,巢湖至此才告定型。 王洪道等:《我国的湖泊》,第136~137页。

     从巢湖区域内断裂作用、地震活动、温泉出露种种现象均说明直到今天,地壳的这种升降 运动仍然还在继续,只是表现比较缓慢而已。

     初始形成的巢湖湖盆比今天的湖区要大得多,西可能到六安的双河镇,北近合肥,南与庐江的白湖水域串连相通成一体。以后,由于湖盆内不断接纳了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肥水等带来的大量泥沙,还承受了湖区周围山地洪水期挟带的大量泥沙,致使湖区不断被充填淤塞。堆积填淤的泥沙,主要来自巢湖的西部和西北部,湖盆内河流三角洲发育,所以湖盆的面积西部萎缩也最快,最显著。据《庐洲府志》记载,肥西县三河镇1855年以前,还只是河流入湖口刚出现的一个小沙洲,而到1907年,它的位置却远离了湖滨,而现在与巢湖相隔已有十五六千米了。这里的填淤速度平均每10年推进1千米,十分惊人。这也是现在巢湖水 西部浅东部深的原因。

     目前,巢湖的主体有不均衡的缓慢下沉趋势。如北岸中庙一带,已北移数百米,原来沿岸 的村庄、农田已没入湖区;而南岸却又相对上升,湖岸线弯曲不齐。

    三、"景物自成诗"

    巢湖不仅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而且风光绮丽,景色宜人。辽阔的湖面,时而风平浪静, 时而波涛滚滚,近处白帆片片,远处天水相连,湖山相映,气势磅礴。宋人刘分攵《游巢湖诗》云:

     天与水相通,舟行去不穷。 何人能缩地,有术可分风? 宿露含深墨,朝曦浴嫩红。 四山千里远,晴晦已难同。

     巢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巢湖湖中有山,山中有水,妩媚多姿;湖岸峰峦,参差错落,姿态万千,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似雄狮昂首,有的形似银瓶,有的状如香炉。这山水之胜,林壑之美,自古以来吸引着文人雅士前往寻幽探胜。难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诗 吟赞曰:"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

     湖中心的姥山,是个飞红流翠的小岛,远远望去,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凝望着滔滔湖面上的儿山。关于姥山,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巢湖水域本是陆地,一夕之间将陷为湖。一位老妇人焦婆预先得知,和儿子一起通知人们逃脱,使他们幸免于难。但儿子因告诉乡邻误了时间,自己未能脱险。焦婆也因想去搭救儿子而跑掉了鞋。所以姥山南边不远处有一座鞋 山。人们为了怀念焦婆,在姥山上修建了圣姥庙。

     姥山长1210米,宽710米,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为巢湖水上的天然避风港和古代巢湖水战 的停泊处。岛上三山九峰,为1亿年前火山喷发所形成,最高处海拔104米,耸峙碧波之中, 巍峨秀丽。

     "姥峰清似髻,砥柱立中流"。整个姥山处处似花园,满目皆佳境。山顶矗立着望湖塔,初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现在的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出之于李鸿章的倡议,工成,李鸿章作《姥山塔碑记》刻于石。塔高51米,7层,塔体呈八角形,飞檐翘角,造型优美。登塔凭窗远眺,万倾波涛,岚影环抱,宛如一幅"一出桃源路,中流别有天"的画卷。

     与姥山遥遥相望、号称"湖天第一胜处"的中庙,始建于唐,以后又屡经修建,现存殿阁 为晚清建筑。中庙盘踞于湖北岸凤凰台的矶石上,三面临水,楼台巍峨,颇有气势。

     延绵于巢湖南岸的银屏山,为石灰岩构成,峭壁嵯峨。因山上有一大石,色白如银, 形 似花瓶,故又有"银瓶"之名。银屏峰海拔508米,为群峰之冠,攀临山颠,俯瞰全湖,但 见碧波远涵,极目水天无际。

     在银屏山麓有仙人洞,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此修炼。这个地下溶蚀石灰岩形成的溶洞,可容千人,洞前洞壁垂挂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前的峭崖绝壁上,岩石裂缝中,生长着一株苍翠奇特、亭亭玉立的白牡丹,盘旋而出,奇妙动人。逢谷雨季节,牡丹花开,洁白 如银,艳丽芬芳。慕名而来的观赏者络绎不绝。

     在巢湖汤山之麓的泮汤温泉,有两口泉,一为烫泉,一为冷泉。两泉水相合,融为泮汤温泉。此泉为一断层接触泉,从奥陶纪山仑山灰岩中流出,流量每小时约6吨。泉水清洁,无色透明,有硫化氢味,水中含有各种化学成分和适量的氡气,有近30多种活性元素。水温58摄氏度左 右,四季常温,是一个含放射性氡气碳酸盐--钙质泉。

     温泉具有良好的医疗效果,对患关节炎、神经炎、皮肤病等慢性病者,效果显著。早在秦汉,此处温泉就为人们发现和利用,被古人誉为九福之地。唐代诗人罗隐游览泮汤温泉后, 曾写下"饮水鱼心知冷暖,濯缨人足识炎凉"的诗句。现在这里已成为一处驰名国内的疗养胜地。疗养院的楼房、亭榭掩映在苍松翠竹间,温泉涌出的热气,像袅袅青烟缭绕于曲径山 道上。

    四、亟待解决的污染问题

    千百年岁月沧桑,巢湖以它博大宽广的胸怀,哺育着皖中平原,给一代又一代江淮儿女带来 丰收、温饱和希望。人们记忆中的巢湖是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沙鸥翔集,白帆点点,如同 洒落皖中的明珠。

    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尤其是到了80年代以后,巢湖却开始步入噩梦:湖盆淤积,水质恶化,全湖平均水质仅达地面水5类标准,地表水分类标准:1类水为清洁,2 类水为较清洁,3类水为尚清洁,4类水为轻污染,5类水为重污染。总氮、总磷含量严重超标。1998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1997年五大淡水湖泊环境质量,五大淡水湖已经全部污染,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巢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昔日璀璨的 "明珠"如今恶病缠身,污染,淤积,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巢湖的污染造成的恶果已经是"罄竹难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水质变坏。水质恶化后湖区动植物结构发生变化,昔日"鱼米之香"不见鱼儿,湖边大型水生植物相继衰败乃至灭绝,而上百种以摄取湖水营养物质为生的藻类却寻隙觅缝,疯狂地滋生繁殖。资料显示,自60 年代开始,巢湖里的浮游植物蓝藻水衣(俗称湖靛,主要构成是铜绿微囊藻和鱼腥藻)每年成倍递增,逐步从西半湖铺展到整个湖泊,层厚最深处达水下1.5米。蓝藻的迅速增长和死亡腐烂,使得湖水呈墨绿色,浓浓腥臭熏人欲呕,严重的甚至水波不兴,舟舴难行。以巢湖为主要饮用水源的合肥、巢湖两市居民和巢湖流域的620多万人口更是首遭其害,自来水龙头中流出来的是绿胆汁一般的臭水。合肥市一、四水厂曾因水源污染严重被迫停产。1994年新建投产的五水厂和巢湖市自来水厂虽经几次改工,取水口分别伸入湖心1.5千米和3千米, 但每年7~10月,供给水仍然臭味扑鼻,居民怨声不绝于耳。

     追溯污染之根源,我们可以看到,巢湖污染的急剧增长曲线是伴随着工业尤其是80年代以 来乡镇企业超常发展而不断上升的。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似孪生兄弟一样,存在着正比关系 ,只是污染扩大速度要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

     巢湖全流域共有3000余家工矿企业,由于多数企业技术含量低,管理欠科学,单位产值的的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量高,每年约有1.4亿吨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中。湖西庐南化工区有一条长7.8千米的失曹河,每年将300万吨含有高浓度砷、铅等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排向巢湖,河里鱼虾绝迹,两岸2.5万亩农田、1.4万亩水面和8000亩芦苇平均减产5成多。而合肥市最为严重,工业废水排放占总入湖量的80%以上。

     另外,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跟不上而直接排入湖泊,造成湖水高营养化,恶化水质,仅合肥、巢湖两市,每天就有50万吨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巢湖,据卫生部门测算,巢湖单位湖泊容积中的废水接纳量为五大淡水湖之最,比太湖、洪泽湖高出一倍,超过洞庭湖 、鄱阳湖10倍有余!而农业污染也加剧了巢湖的污染。

     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使巢湖目前调节能力奄奄一息。巢湖入湖河流33条,多数发源于山区,由于森林植被屡遭破坏,水土流失面积达1773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19%,每年进入湖内的泥沙200万吨以上。此外,湖岸崩塌每年入湖泥沙57万吨,致使巢湖淤积严重,湖容降 低,水体纳污和自净能力逐年减弱。

     50年不到的时间,巢湖这个美丽富饶的"丽人"变成了令人诅咒的"魔鬼"。

     什么时候巢湖周围620万人的噩梦才能成为过去?巢湖当地有一首民谣:

     50年代淘米洗菜, 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陈庭榔:《中国五大淡水湖在控诉》,蔡竹青:《巢湖 :620万人喝了自己的"洗脚水"》,《焦点》1998年11月号。

     那么,90年代?下个世纪呢?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