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水天一线的河口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31 02:56:11 2005), 转信
一、奔向大海
长江自江苏江阴以下进入河口段。江阴北临大江,城东北黄山西端的鹅鼻山,突出江中,与江北的孤山对峙,形成江阴附近狭窄的江面,约1.4千米,至此恰似一个瓶颈,所以被称为长江的"咽喉"和"锁航要塞",长江进吴淞口后的第二道"江海门户",军事上有"黄山要塞"之称,历代都在这里屯战舰,操水军。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这里修筑了炮台,防止帝国主义炮舰沿江长驱直入;1912年,孙中山先生视察黄山后,"土炮台"换成了"洋炮台",加强了防守能力;1915年袁世凯称帝,著名革命党人杨公秘密来此,策动起义;19 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过大江,黄山蒋军官兵起义,活捉国民党要塞司令,迎来了解放大 军的滚滚洪流。
一过江阴,江面豁然开阔,水流自然舒展,不久便被江心洲--双山沙分成南北两支。在双山沙后面是水深域广、岸线稳定的张家港。它距海口仅162千米,是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入江出海的港口,由于长7千米,面积13.4平方千米的双山沙的天然屏障作用,成为一 个天然避风港。
过了张家港,江流进一步展宽,愈往东去愈宽阔,至南通市天生港后,江流折向东南流, 很快抵达南通港及狼山。
南通在长江江口段北岸,隔江与太湖低平原相望,背负苏北大平原,东近黄海,扼通扬通 吕二运河入江之口,是江苏省沿海南北交通的咽喉。南通之得名,就是肇因于她的位置优越 和交通形势优越。
苏轼《游金山寺》诗一开头就说:"我家江水初发源(苏轼家在四川,故有此说),宦游直送江入海";王平甫也有"天末海门横北固"之句。在人们的印象中,总觉得群山万壑江入海,到了镇江,也就差不多了。其实,辞别了镇江三山,还有黛色青青的南通狼山在平原 尽处伫立着,相送大江东去呢。
在南通东南长江北岸,从西北向东南延伸,依次为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和军山 ,绵延2.5千米,襟江负海,统称狼山,或狼五山。狼山以及其他四座山,本来都生长在大 江之中,多少年来的潮升沙涨,它们终于缓缓地上了岸。
狼五山的名胜古迹和风光景色,主要集中在狼山。登临其巅,可西眺市区,北览平原,南望大江,景象蔚为壮观。狼山得名,相传山上曾有白狼出没;亦有人认为是山形似狼,故名。宋朝有个地方官吏嫌狼字不雅,改"狼"为"琅";后来又因为狼山的石色是紫的,把它 改名为"紫琅山",这也是南通市雅称"紫琅"的由来。
长江过狼山,奔腾东南涌,达于江口时,即江苏省启东县蓼家嘴角与上海市南汇县南汇角间宽度达91千米,形成一个纵深200多千米的喇叭形的河口。唐朝诗人李白的名句?quot;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这一壮阔景色的写照。当人们乘轮过此,登上甲板举 目远眺,但见水天一色,犹如置身大海。
长江在入海口内侧,受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阻滞,分为三支:崇明岛与北岸海门、启东间称北支流,因受泥沙沉积而淤浅;崇明岛与长兴岛间称北港水道;长兴岛与南汇间称南港水道。南港水道现为从海上进出上海市的主航道。长江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060立方米/秒,年入海总径流量为9793.53亿平方米,约占全国各流域径流资源总量的37.66%。
河口段入江支流,除南侧的太湖水系入江诸港和北侧的江淮平原水系入江河港外,当以由 江都县三江营汇入的淮河入江水道和由上海市吴淞口汇入的黄浦江为主。
淮河,古称淮水,为古代四渎(江、淮、河、济)之一。它原本是一条独流于海的河道,水清流畅,无雍决之患。流域之内,沃野千里,农业丰盛,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曾有"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之说。但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以后,黄河多次夺淮入海,致使淮河流域水系紊乱,灾害连年。明清二代更施行"蓄清刷黄"和"引淮济运"的治河策略,以维护漕运的通行,大筑高家堰,使洪泽湖成为一大滞洪水库。咸丰元年(1851年)洪泽湖水终于冲决湖东南侧老三河口的礼河坝,洪水遂经礼河坝(后称新三河)入宝应湖,出湖后汊流多而曲折,北达白马湖,南入高邮湖,邵伯湖经江都县六闸入里运河,再出金湾河、凤凰河、太平河等河道,由芒稻河、廖家沟南下,至三江营入长江。汛期 常溃堤东侵,对里下河平原为害严重。
1949年后,为了治理淮河入江水道,在洪泽县东南部洪泽湖大堤上、原古礼河坝所在地,修建了三河闸,用以调蓄洪泽湖的洪水量,还兴建白马湖隔堤,以防水害;1958年在凤凰河修筑堤防,建东风闸;1962年在廖家沟建万福闸。1969~1973年扩大入江水道工程全面开工,先后建三河拦河坝、大汕子隔堤和淮南堤,使新三河改道直入高邮湖,不再危害宝应湖地区。后又拓浚归江河道,废草坝10座,建节制闸。经扩大改建后,现淮河入江水道上段自三河闸起经金湖县黄和⒗璩恰⑹邸⒔鸸荡锸┘馊敫哂屎?5千米,河宽2~3千米。中段从高邮湖到邵伯湖六闸,全部属湖区,长55千米。下段自六闸起经运盐、金湾、太平、凤凰、新河等水道,汇入芒稻河、廖家沟、夹江至三江营入长江,长45千米。此外为解决沿线地区洪涝灾害矛盾,发展综合利用,还在金湾河和太平河上兴建节制闸和一系列配套工程。
二、历史演变 (返回顶部)
长江河口段,江流浩荡,而河床比降甚小,平均比降仅0.005‰,流速平缓,加上受海潮顶托影响,长江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沙洲和沙坝,在两岸形成沙嘴。河口沙洲出现的位置,取决于河流流量和进潮量的大小,据研究认为,当两者比值小于0.02时,河口沙洲位于口门以内;大于0.1时,河口沙洲位于口门之外。长江流量与潮流的比值为0 .256,故沙洲多分布在口门之外。
河口沙洲的出现,使河道分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主流往右偏移,使河口的南汊道刷深,扩宽,呈发展趋势,北汊道则日渐淤浅,束窄,呈衰退趋势。当南汊道成为长江径流主要通道后,新的沙洲、沙坝发育,使河道再次分汊,继续向东南偏移。随着河口汊道的 发展演变,河口三角洲便不断向海延伸。
事实上,影响长江口河道演变的因素十分复杂,除上述受地球自转影响主流右偏外,径流 、海潮、泥沙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河床冲淤变化等,均会导致长江口河道的演变 。
历史上,长江河口段的演变还是较为频繁的。五、六千年前的大海侵使长江河口退到镇江、扬州一带,镇扬以下成为海湾,以上才具江型。秦时,扬州为广陵县治,于是"广陵观涛 "成为两汉以来的盛事。(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往观涛乎 广陵之曲江"。晋郭璞《江赋》云:"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赤岸指位于扬州城西20千米的赤岸湖,柴桑即今九江。可见晋 时涌潮形成于江口的扬州,而潮区界顶则远及九江。其时海湾北岸沙嘴由今江都向东北伸展至海安李堡附近,与岸外沙堤相合,形成里下河洼区;南岸沙嘴系自江阴以下,沿着常熟的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嘉定的外岗、黄渡、青浦的盘龙镇、松江的漕泾一线,向东南入海,至杭州湾中的大金山、王盘山以后,由于受到杭州湾的强潮作用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产生向西的泥沙流,迫使沙嘴折而向西,形成反曲现象, 并与正在发展中的钱塘江口北岸沙嘴相连接。
自东吴征服山越和晋室南渡以后,由于大量山地得到开发,长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大了固体迳流,泥沙逐渐在河口沉积。长江口南岸沙嘴,开始向东推进。至唐代已推至今宝山、吴淞附近,今上海市区除杨树浦东端和复兴岛那一部分外,都已经成陆。宋代海岸又向东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达川沙、南汇一线。宋代以后的江岸,向东伸展的速度不大。这是因为14~18世纪,长江主泓在崇明岛以北的北支入海,长江口南岸因泥沙不足,外涨趋势缓慢。(见图8)。此图转引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第188页。
长江北岸江口段及位于江口的崇明岛,在历史时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迁。这一变迁与长江主泓道的南北游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主泓道所经的江岸及岛岸,一侧受江流和潮汐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崩坍;另一侧由于水流较平稳,泥沙容易淤积,岸线向外延伸。历年来,长江的主泓是不固定的,长江口岸段与崇明岛也就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据历史记载,早在7世纪时,今崇明岛以西有两个十几平方千米的小沙洲,名为西沙和东 沙。五代时,吴越王在西沙设崇明镇,崇明这个名称即由此而来。
11~14世纪时,江流主泓道在南,引起南坍北淤,宋天圣三年(1025年),与东沙接壤处出现了"姚刘沙",建中靖国初(1101年以后),在其西北25千米处,又出现了崇明沙及三沙。后姚刘沙及三沙岛逐渐向北淤涨。而偏南的东西二沙则在11世纪相继坍没。
到了14~18世纪,主泓道摆向北支,沙洲也随之北坍南涨,姚刘沙及三沙岛北面土地大量坍失,面积缩小,以东以南出露马家滨、平洋沙及长沙。以后,随着泥沙的大量沉积,各沙洲逐渐相互连接,明末清初,已是"南北长百四十余里,其东西阔四十余里",《读史方舆纪要》卷24,江狭种荨こ缑飨亍3醪焦钩山袢粘缑鞯旱幕韭掷? 。
18世纪中叶以后,长江主流重入南泓道,北面江岸沙洲大涨,今日启东县即淤垫于此时。而在潮流作用下,崇明岛向西北方向伸展,1954年,崇明岛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千米,在80 年代已达1083平方千米。目前它仍在向海门、启东靠拢中,最窄处只有1.5千米左右,江底堆积的沙洲也不断增高,已有部分露出水面,其北岸大有与苏北陆地相连的趋势。至于崇明岛的南岸,两百年来则处于不断的崩坍中。解放以来,由于修筑了200多千米的环岛大堤与 一千多条丁字坝,才使南岸的崩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由于18世纪后,长江南汊发育迅速,泥沙淤积形成了中央沙、长兴岛和横沙岛,它们把南支分隔成南港和北港两个汊道。随后,南港汊道淤积形成九段沙,又把南港分隔为南槽和北槽。其中,南槽原为长江主泓道,近年来,又发生变化,南槽淤积增加,水深变浅,北槽出 现刷深趋势,长江主泓已渐渐转向北槽。
目前长江泥沙主要经南支向东向东南沿海输移,入海泥沙的分布情况大致为:60%左右在口门外向东扩散,扩散范围一般限于东经123°以西,相应水深50米左右,已形成面积为1万平方千米的长江水下三角洲;20~25%左右的泥沙沿海岸向南运移,夏季因台湾暖流西偏,浙闽沿岸流受偏南风影响贴岸北上,长江南移泥沙受阻,主要沉积在杭州湾以外,部分被潮汐拥入杭州湾内;冬季台湾暖流退缩东移,浙闽沿岸流受北风吹送影响南下,长江泥沙向南可达浙南、闽北沿海;余下15~20%左右的泥沙向北运移不远,因受苏北沿岸流阻挡,反被潮汐拥入崇明岛以北,沉积在长江口北支内,故长江向北部沿海的输沙量甚少。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3.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