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回肠九曲说沱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13日19:10:0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友人》


(一)与众不同的曲江

  沱江是四川一条与众不同的大河。它是长江左岸流域全部在四川境内的一级支
流,从“沱”这个字可以看出,它从来就与岷江有着“血缘关系”,因为古代的“
沱”,是指从大江出来的水最后又回到大江去,沱江正是这种情况,古老的地理著
作《禹贡》里,就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话。正因为如此,沱江流域就成了
四川省内唯一的“非封闭型”流域,不论是计算流域面积,还是计算来水量,都有
一定困难。到了最近,沱江的上源各支流,大部被从岷江引水的渠道切断了,因此
这种奇特的情况就更比以前突出了。

沱江进入四川盆地,穿越的是基本水平的软硬相间岩层。河道碰上软岩,就冲成深
沱;硬岩,就露出石滩。这种滩沱相间的河道,河底凸凹不平,给行船带来一些困
难;可是沱江却是历史上较早通航的河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使人更加缅
怀古来开发航运效能的先辈。

  尽管沱江穿过的地表,大都是四川盆地内的红岩,但它却能在基岩中深深地刻
成婉蜒曲折的形象,使人为之惊叹。照河流动力学的说法,蜿蜒性河道大部发育在
平原地区松散覆盖层中,凹岸受冲,凸岸被淤,于是河道才越来越弯曲,丘陵起伏
基岩出露的地区,也出现了蜿蜒河道,好象解释不通但地质学家们却有很好的解释:
原来沱江的年龄老得惊人,在形成这种蜿蜒曲折的体态时,是在它那青年时期,
当年的河道所经之处,全都是比较平坦的松散覆盖层,几百万年过去之后,松散的
砂泥,凝结成沙岩和泥岩,但沱江还照老样子在它们当中曲折流行,所以,九曲回
肠的沱江,是聚砂成岩历史的见证。于是,有些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嵌入深切曲
流”。
 

  沱江也和它的兄弟姊妹一样,源远而流长,发源于盆地北部的九顶山中。它又
和许多发自深山的大江一样,河道里自古出产沙金,历代都有些做黄金梦的人到江
边淘金,希望能发一笔横财。沱江曾经是鱼类的乐园,据晚近的调查,那各形各色
的鱼类,分别属于6个目、15个科,一共87种。除了鱼类之外,河蚬、虾、蟹、鳖
这些水族,也在江流中栖息过,同时还有许多水生植物生存着。本世纪50年代里,
沱江的水色除了夏秋暴发山洪的季节带着橙黄以外,大部分时间绿得澄净可爱;沱
江的水量也是丰富的,除了春耕前后农业用水旺季江流稍小以外,总是给人一种“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印象。

  沱江携带着无限生机,从深山走进成都平原,又跨进盆地丘陵区,最后汇人长
江,洒向人间都是爱。因此,在它的沿线,发育起许许多多繁华的城镇,几乎连绵
不断。沱江著名的城市,有果都金堂,重地简阳,名镇资阳,古府资中,甜城内江,
酒市泸州。著名的乡镇,一个连着一个,象赵镇、淮口、养马河、石桥镇、临江
寺、归德乡、银山镇、白马庙、牛佛渡、狮市、赵化镇……是些辇辇大者。因此,
无论是江中江岸,自古以来都是交通热线。建国以来,把沿江的大路变成了公路,
后来又沿江延伸起铁道来,水陆交通并行发展。

沱江流域又是卧虎藏龙之地,自古人才辈出。最早的天文家苌宏出在资中,汉代黄
河堵口立功的王延世出在资阳。明代文人杨慎出在新都,近代画家张大千出在内江
……。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用这两句熟话赞美一下沱江,好象并不为过。

  可是,最近的情况却大变了。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用水量与日俱增。沱江古来那种水量
丰沛的形象渐渐淡化,除了洪水期以外,水源渐渐有些捉襟见肘。航运事业遭受到
水量不足,铁路公路方便地并行,水利水电工程制造了一些门槛的重重冲击,终于
萎缩下来。工业污水倾入江中,使西子蒙上了不洁,沱江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受
到直接威胁的首先是江里的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沱江的澄绿已经不见,变成
灰黑一片,许多知名的鱼类逐渐绝迹,天然水资源受到明显的破坏。

  这条“嵌人深切曲线”,真有点不堪回首话当年。
  环境保护专家们一再发出呼吁:救救沱江,救救四川的江河!
  现在应该是我们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二)沱江的历史和地理

  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又名茶坪山。这座山里的东、中
、西三处分别流出许多溪流,逐渐汇成三条较大的支流:西边一条湔江,长139公
里;中间一条石亭江,长141公里,东边一条绵远河,长180公;它们汇合在金堂赵
镇附近,才正式成为沱江干流。因为绵远河最长,所以现在把它定为沱江的正源,
另外两条上源支流就算旁支。
沱江上源的三支,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目。中国正史中最古老而又系统的地志——
《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它们的情况。当时湔江称为湔水,出自绵县玉垒山
;石亭江称为雒水,出自雒县章山;绵远河称为绵水,出自绵竹县紫岩山。这三条
河从深山走出的地方,都形成比较大的冲积扇,我们的祖先们就模仿岷江都江堰那
样,让水流象一把摺扇似的分成许多股,化为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湔江山出口处
名叫堋口,在历史上水流曾被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最多时竟一分为九;清末民初
就建有湔江堰;石亭江出山口处名叫高景关,清代就将水流引作三股,建成朱家堰
、李家堰、火烧堰,民国时合称朱李火堰,绵远河出山口处名叫汉旺场,清代形成
绵江堰,以后发展为官渠堰、宋家堰、硼砂堰,民国时合称官宋硼堰。这些引水渠
,与平原上的河道差别不大,经常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变化多端,与现代引水工
程有很大的不同。
 

  本来,一条江河总有它自己的流域。所谓流域,是指这个区域里的水流,全都
汇集到这条河里去,因而流域的周边,总是被连绵不断的分水岭所包围着。沱江西
北的九顶山,分水岭很分明,东北有绵竹与安县分界线上的山冈一直延伸到德阳罗
江,与龙泉山脊相连,再向南伸往乐至、安岳、大足、荣昌,把沱江与涪江水系隔
开,分水岭也很清楚;但西南方的成都平原上,由于地势平坦,分水岭不够分明,
留下一个大缺口。两千多年前兴修都江堰引水干渠时,自西向东开了几条人工河道
,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是蒲阳河的下段青白江和柏条河的下段毗河,它们在金堂赵
镇汇人沱江;于是就把岷江的水,源源不断地送到沱江里来,使沱江成为混血儿。
而沱江流域的北部西缘,这张大口,使“流域”这个概念受到了大大的冲击。

  四川许多树枝状的河流,上源经常是三股,好象三叉戟一般。本来沱江上源也
是一把三叉戟,但西边又从岷江射来两股箭,使它变成五大股。它们从东到西是绵
远何、石亭江、湔江、青白江、毗河,其中前三条是纯种,后两条是异族,最后汇
合到一个大家庭里,江名也就定为沱江。这时,它遇到了横梗在面前的龙泉山,就
一穿而过,形成一道名叫金堂峡的知名峡谷。有些地理书,怕读者弄昏了头脑,在
讲到沱江时往往只从金堂峡谈起,避开了水源杂交的上一段。
 

  古往今来,沱江的上源五支有许多不同的名字,如毗河又叫郫河、毗桥河和前
江,湔江又叫半淙水和中江;石亭江又叫妥江、沉犀江和后江,绵远河又叫绵阳河
。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不少传说。毗河流域里的新都繁阳山,据说是汉代道教
天师张道陵修炼的地方,上面还有浴丹池、通仙井和麻枯洞;石亭江南边七里,有
着东汉孝子姜诗的家。姜诗的老母爱喝石亭江的水,因为那水甘冽可口;爱吃石亭
江的鱼,因为那鱼鲜美无比。姜诗夫妇每天总让小儿子去挑水捕鱼,供奉老母。有
一天,这可怜的孩子失足落水,淹死在石亭江中,姜诗夫妇忍住悲痛,瞒着母亲,
亲自挑上供水供鱼的重担,只说儿子到成都求学会了。到了冬天,还假装缝制棉衣
,送往成都,实际上是把棉衣和泪水一齐抛向江里。姜诗夫妇的孝心,终于感动了
上帝,他家们口忽然涌出一股情泉,味道和石亭江一样的甘甜,每天早晨,泉水里
还蹦出一对鲤鱼,让姜诗维持母孝之道。至今,这个孝泉还在,但鲤鱼早已没有,
泉池周围形成了一个大集镇,名叫孝泉镇。

  沱江在金堂峡河段:古代称为金堂江,以下又称中江。过了金堂峡,进入汉代
叫做牛县的简阳,所以江名又称牛水或牛江,唐代那里又称雁水或雁江。接着,江
流通过资阳、资中县境,古代又有资江之名。资中县东南江边有个唐明渡,相传安
禄山造反时,是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亡摆渡的地方,这段江流又称珠江。接着,沱
江又流过内江,包围城市绕了半圈,留下李白的著名诗句。接着流过富顺县,那里
的江名又称金川,宋代方志上称力釜川,釜就是锅,说江流环绕县城,很象一口锅
。沱江两岸崩落的大石留在江心里,叫作“三台七曜石”,实际上那是七块巨石分
为两层,也算是古代的一处名胜。接着,江流到达泸州,汇入长江,在泸州那里,
晋代《华阳国志》提到江中有“大阙、小阙”,那可能呈十分巨大的礁石。柏传沱
江汇人长江之处,江面十分宽阔,夏天涨起了洪水,“两江环合,弥漫浩渺”,好
象大海一般,泸川人把这种景色称为“海观”,而且曾在江边盖起了一座海观楼。
据说《封神榜》里的周朝大官尹吉甫就生在那里。尹吉甫的儿子尹伯奇,因为忍受
不了后母的虐待,曾在山腰一块大石上作曲弹琴,抒发心中的悲愤,最后跳进江中
自尽。那块石头后来称为抚琴台。由于诸葛亮《出师表》里有“五月渡泸”这句话
,于是后人在泸州江边上修起了一座渡泸亭:东面的堡子山。又称得功山,相传是
诸葛亮渡江前扎营的地方,山下有条小溪,名叫马谡溪,相传马谡的部队就驻扎在
那里。不过,从宋代起,考古家们研究过孔明渡泸的地方,大家都认为他渡的是金
沙江,而不是这条沱江。
 

  现在再从沱江干流转到它的支流。

  沱江最大的几条支流:发源于简阳东境龙泉山的绛溪河,古称绛水、赤水,长
75公里,在简阳县城处从右岸汇入沱江:发源于金堂东南龙泉山的资水河,又名阳
化河,古称资溪,长114公里,在资阳县北昆仑渡从左岸汇入沱江,发源于仁寿县
北境龙泉山的球溪河,古称珠溪,长140公里,在资中县球溪口从右岸汇入沱江,
发源于安岳西境山丘的蒙溪河,古称大蒙溪水,长120公里,在资中县东南蒙溪口
从左岸汇入沱江;发源于安岳县南山丘的大清流河,古称清流溪、玉带溪,长122
公里,在江内县郭北乡从左岸汇入沱江,发源于荣县北境尖山子的釜溪河,上游称
荣溪河、旭水河,到自贡又称盐井河,古称荣溪、荣川,长146公里,在富顺邓井
关从右岸汇人沱江,发源于大足县北境山丘的濑溪河,过荣昌县后称胡市河。古称
耶水、龙溪,岳阳溪,思晏江,长238公里。是沱江最大支流。在泸县胡市从左岸
汇人沱江。
 

  分析一下沱江支流的古今河名,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内涵。绛溪河之所以称“
绛”,因为水色带红,特别在洪水期间更是如此;资水河居然借用了古代干流资江
之名;球溪河的名字好象从天上掉下来似的,找不到什么依据,很可能是古名“珠
溪”的误写,釜溪河显然是借用了古代干流名称“釜川”,据说在这条河的发源地
,古代曾有个荣隐先生在山中修道,并留下一个石洞,而濑溪河是因为它古代有条
支流叫作濑波溪。

  最后,让我们小结一下沱江的地理数据:它从绵远河的头算起,总长634公里
;计算下来的流域面积是2.78万平方公里;干流平均比降是3.35‰;天然落差有
2354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是455立方米每秒。汇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
共有60条。
 

  (三)指点江山形胜地

  沱江源头处的九顶山,属于北东向的龙门山脉中段,主峰狮子王高程4982米,
高出成都平原4400米以上。龙门山脉因为严格受着秦岭褶皱带、华夏系褶皱断裂带
的控制,山脉的排列走向与大地构造的走向完全一致,亦步亦趋。在地质史上距今
80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山岩被强烈地推掩,于是形成一系列“飞来峰”
,使山形更加特异。如果我们走进河源的深山中,就会领略到古人所描写的“群山
奔赴,万壑分流”,“高树翳天,崖积雪”.“峻岭急湍,四围翠合。”那山峰古
代称为玉山,不知有多少诗人为它吟咏过美妙的词句。杜甫诗中有:“锦江春色来
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岑参也曾高吟过:“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旷野
看人小,长空共乌齐。”
沱江上源三大支流顺着地势横切大地构造,由西北向东南进入四川盆地,挟带着由
龙门山前的大量砂石,堆积成了一层又一层的冲积扇,逐渐成为成都平原这块天府
平畴。在中低山区行进的上源支流一路上河谷狭窄,岩坡陡峻,有些河段水面宽度
只有10~15米,加上河道中跌水和深潭,一个接着一个,使水流十分湍急,一股劲
飞流溅沫、滔声振耳。江流出水以后,进入成都平原区,河谷突然展宽,水流突然
变缓,水中沙石停积下来,造成砂砾石河床,河谷的宽度有些段落达到一两公里。
河低比降以绵远河为例,平均是2.5‰;而下段沱江干流平均只有0.43‰。
  

  沱江上也有“三峡”,但不象长江三峡那样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上中下游
。上游的金堂峡,全长13公里,平面上象一个大“S”形,左边是炮台山,右边是
云顶山,两岸山岸高耸,江面最宽时也只有200米。峡谷里有座三皇庙,据说古代
庙里的神象满脸都是疙瘩,狰狞可畏,如今那庙字久已不存,只是在那里设立了一
座水文站,观测记录沱江水文资料。据学者考证,这座庙里供奉的神,实际上是春
秋时期的蜀王开明。相传那时蜀国受到严重水灾,民不聊生,这位蜀王左脚一蹬,
右脚一踹,打开了这道金堂峡,于是平原上的几尺深的渍水,全由这道口门排泄出
去,恢复成安居乐业的天府之国。现在炮台山和云顶山的半腰岩石上,一边还留下
一个开明的脚印,看上去比平常人的脚要大一倍。金堂峡的进口有个赵镇,出口有
个淮口镇,好象在为这道铁门坎担任守中游的一峡,名叫月亮峡,座落在资中登瀛
岩到归德乡一段,全长21公里。这里已是盆地丘陵区,虽然两岸岩玻陡峻,但山岗
不高,出露的岩层属于株罗系的砂岩与粘土岩互层。因为岩层基本水平,而砂岩所
夹杂着的粘上岩又比较软弱,风化起来更诀,于是抢先剥落下来,成为凹腔,上面
的砂岩层就成了空中楼阁,象顶板一样悬着,成为天然洞穴。砂岩内部本来有多裂
隙,在失去下部支承之后,往往因悬吊部分岩板重量太大,于是沿着裂隙崩坍下来
,流在江边,流向江心。于是江岩就堆积了一块又一块的巨石,大的比一间草房还
大。在月亮峡里,洪水时期间江面宽度只有130到200米,江上滩多流急,行船困难
。宋代诗人范祖禹写了一首诗描写过这种情景:五月江流万里滩,迅如飞电劈群山
,荆云峡雨须更过,白帝江陵朝暮间。这一峡里,也有一个登瀛岩水文站,负责水
文观测工作。

  下游的一峡,名叫石灰峡,又名青山峡,在富顺安溪场附近,只有一公里多长
,在沱江三峡中是个小弟弟。它切断平行薄刀岭、龙贯山的条形山体,形成峡谷。
但这里桌状山岗并不高峻,相对高差在200米左右,江流也比较开阔,谷宽300米左
右,因此看上去已没有前面两峡那种雄浑的气派。
 

  应当特别指出,沱江穿出金堂峡之后,进入盆地丘陵区,河道就一波三折,回
肠九曲。建国后修建的成渝铁路有一大半沿着沱江右岸行进,虽然步步不离江滨,
却要不断地裁湾取直。五凤溪车站前后、沱江就蜿蜒成一个“w”形,下面又接着
几个“S”形,养马河与石桥镇两个车站之间,铁道虽是一条直线,江道却是一个
大的“w”字;在简阳模范乡(黄家湾)猫猫寺,江流竟然曲折成为一个绳套,那
里的7.5公里长的大河曲,走直线不过是400米,现在已经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修了一
座猫猫寺水电站。在资阳忠义镇(访弘)王二溪那里,沱江不但弯成S形,而且两
边都有绳套似的河曲,4.5公里的河道,直线距离不到300米,现在那里也建成了一
座王二溪水电站。著名的内江城也是河曲所经之地,从三元井到号志口,直线不过
一公里,而沱江却一步三摇,绕行了11.5公里。

  有人计算过从赵镇到泸州沱江干流的弯曲系数,这段江流全长502公里,天然
落差有214米,弯曲系数平均是2.11;也就是说,河直全长要比走直线多出2.11倍
。在猫猫寺那一段,弯曲系数高达30;石盘滩到龙门镇这一段,弯曲系数是7.9。

九曲回肠的沱江,给行船多走了不少冤枉路,但也有些好处,对防洪、发电有所帮
助。因为河曲多,洪水不得不耐下心来随着它索回百折,渐渐减缓流速,所以河槽
就有了一定的调蓄能力,减少洪水向两岸泛滥的危害。1981年7月的大洪水,干流
河槽里每公里滞纳水量多达300~600万立方米,延缓了洪水传播的时间。洪涛从上
游的三皇庙,走到下游的李家湾,一共走了48个小时,这给下游城镇防洪赢得了防
御的时间,减轻了压力。
 

  沱江干流除了“三峡”是狭窄的V形河谷以外,其余段落河多半宽浅。资阳以
上,河谷的宽度起码是一公里;资阳以下,河谷渐渐窄狭,宽度大约减少了一半。
这种上游宽、下游窄的现象,有点不合常规。但到了下游,河谷又真正增宽。河道
上的边滩并不对称,最宽的边滩可以到200米。有些段落还有许多河心洲坝。沱江
还有一个特色是滩沱相间出现,遇到浅滩枯水时,江水只有1米深;可是遇到深沱
。水深一般是15米以上,最深的一处达到35米。浅滩的长度一般在500米以上;而
深沱长度一般不到200米。航运部门统计过,沱江干流上,光是险滩就有230处,内
江市所辖的河段,平均1.6公里有一处险滩。如果我们把沱江里的水全部抽于,沿
着河底走一趟,一定会大吃一惊地惊叹蜀道之难,那河底崎岖起伙,岭壑相连,与
人们习惯上所想象的平坦河底完全不同。

  名胜古迹在沱江流域里随处可见。新都有桂湖和宝光寺,广汉有三星堆古文化
遗址,德阳有庞统墓;彭县有龙兴寺斜塔:什邡有李冰衣冠墓,金堂峡里有条“金
龙船”,唐代以前的《蜀志》就有记载;资阳还是旧石器时期资阳人化石的发现地
。自贡大安近年又发现了恐龙化石群。古代石刻艺术也大都荟的在这个流域之中:
唐代石刻佛象在内江圣水寺、安岳都有发现;宋代刻制的荣县大佛规模仅次于乐山
;最脍炙人口的,要算大足石刻佛教造象,这个县的宝顶北山、南山、石门山、石
篆山都有唐代以来的石刻,大小佛象多达5万多尊,其中宝顶石刻佛象有1.5万尊,
建于南宋,造象规模宏大,雕刻技术洗练,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圆觉洞、华严三圣
。千手观音等是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使人叹为观止。
 

  (四)水资源漫话

  古人都相信,江中的洪涛是蛟龙造成的,因为蛟龙又能兴云作雨。其实,真有
一种无形的蛟龙,把江河湖海中的水量蒸发上天,再把它变成雨雪落下地,汇成江
河,这蛟龙实际上是气象因子和大气环流。
 

  沱江的源头,是著名的鹿头山暴雨区。每年6月到9月,说不定那天就有倾盆大
雨从天而降。绵竹汉旺场在7~8月里曾经纪录到24小时降雨440.3毫米,而在川西
高原干旱区,这些雨量要降一年。如果河源山区出现了暴雨中心,沱江上游支流里
就会发生大洪水,但金堂峡象一道铁门槛档住了洪水的脚步,起到明显的束水作用
,所以这时沱江下游干流的水量并不惊人。在干流上,常常出现上游流量大、下游
流量小的反常现象。沱江这条与众不同的河上。许多事情总是有点颠颠倒倒。

  如果暴雨中心出现在平原区,而且笼罩面积很大,那么,沱江干流就要发生大
洪水了。因为那里河道宽阔,尽管吞进很大一笔水量,有时还不致泛滥上岸;但如
果暴而下个不停,洪量十分集中,洪水就会泛滥成灾,使沿河城镇变成一片泽国。
翻开下游李家湾水文站的记录,冬季最枯流量虽只有12立方米每秒,而夏季最大流
量可以达到每秒18900立方米;大洪水时的水面,可以比枯水时的水面高出19~20
米之多,这样大的变幅意味着什么?很明显,一旦发生量级很大的洪水,滨江密集
着的大小城镇,全都要遭殃。
沱江中游的资阳,是经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方,近代史上1840、1888、1893、1981等
年都被洪水吞没过。资阳民合乡洞玉沟那里有块牛背石,上面就刻有宋代丙寅年的
洪水提记:“大元丙寅,五月二十四日,江水涨到东津市。水心高八尺。僧居清记。”
 

  资阳城里正东街17号楼下的粉壁上,留下了房主人郭春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写下
的墨书,详细记录了1898年沱江大洪水的事实:“光绪戌戎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大雨一天。涨洪水进城。至(自)申时涨至丑时,定(停)水。格(隔)楼三尺
五寸,上此楼。街上风言(封檐)口水。店面水平楼欠(堑)。十七日酉时,水消
出街上。十八日寅时,人下楼,主人字白。”

  这些文化不高的普通老百姓的洪水记载,虽然别字连天,但质朴地告诉人们。
要警惕啊。沱江虽然可爱,却也有可怕的地方!
水利人员算过一笔帐,一年当中,从沱江干支流里送下来的总水量是66.2到262.4
亿立方米。平均数是150亿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水冻成冰,就是一个长宽各2公里、
高4公里的立方体。这块立方体中,3/4的体积是每年6~9月洪水期间产生的。因
此江水在一年中是时大时小地流尚着,并不均匀。洪水期大得可怕,枯水期小得惊
人。洪水期间水流还夹带着大量泥砂,平均每年从沱江搬运出去的泥沙,有1350万
吨,发生大洪水的1981年,达到了3410吨。
 

  不但水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在空间也分布不均。这和降雨有很大关系。沱江
上游是暴雨区,流域的上部水量也比较丰富,可是中游地区却是四川盆地里著名的
低径流区,雨量小,径流少,经常受旱。简阳的许多老人,还记得壬寅年大旱带来
的苦难。就在这1902年,一连两三百天没下过透雨,沱江干枯,人们可以一步跨过
去。不用说,象降溪河、环溪河那就完全成了干河。人们为了吃水,要走几十里路
从大井泉中挑水。1977年大旱时,流域边缘地带的安岳、乐至,曾出动大批汽车,
到沱江边拉水进城,供应居民食用,每升水的成本高出0.1元。

  水资源时空不均带来的洪旱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解
决的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大兴水利。
 

  (五)水资源续话

  人类祖先早就开始利用沱江水资源了。江上自古就扬起风帆,轻舟巨舫来回穿
梭,沟通物资交流的渠道,开阔交通旅行的事业,为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宋代有个转运使韩寿,为了航道的顺畅,曾经彻底地修治过金堂峡航道。此后历
代都有些有识之上,组织群众,凿平滩险,整理航线,使这条黄金水道畅通无阻。

 

  在古代,人们很早就开挖了一些渠道,引沱江水来灌田。上游平原区的湔江堰、
朱李火堰、绵江堰等一系列引水工程,都是先辈治水业绩的结晶。就连丘陵区里,
这种引水渠堰也并不少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修建了人民渠。这条引水长龙的龙头浸在彭县庆兴
乡,吸的是青白江的水,自西向东横切沱江上游三支,沿途发出千支万脉,把岷沱
两江的水送往平原东北部,接着穿过龙泉山,进入涪江流域,使古老的天府陆海,
延伸到更远之处。
 

  把沱江干流的水,大规模地用到农田灌溉上去,那还是建国以后的事。因为沱
江沿岸的田地要比江水高出60~80米,千百年来,这种田高水低的客观形势,使沿
江人民望洋兴叹,尽管大旱之年田里干得裂开大口,禾苗干得垂头枯萎,人们望着
滔滔江水却无可奈何。60年代发展了机电提灌,才破天荒地地用离心泵、水轮泵把
江水抽到高高的山坡上去灌田。1967年,在金堂淮口九龙滩修成一座电灌站,安装
了5台310~380干瓦的电动机,相应带动了5台水泵,把沱江水一抽34米高。到了
70年代,把这里算作一级站,在更高的地方修了两个二级站,从一级渠道中抽水,
再提高13米。送入高田。不久,又在山顶附近建站,从二级渠道中抽水,使江水第
三次提高11米。这样,九龙滩电灌站就分成三级,一共把江水提高了58米,解决了
2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80年代里,在九龙滩那里修起了水电站,就不用再从远方
送来提灌电力了。

  除了九龙滩电灌站。在沱江干流上还修建了简阳的鸡公山,资阳的大洪场。内
江的圆山顶和白马等电灌站。值得一提的,是隆昌的石盘滩水轮泵站,它不但是沱
江干流上第一座河床式水轮泵站,而且还是四川省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新型提水工程
。1972年开始,在沱江石盘滩修了一道9.2米高的砌石拦河坝,把沱江拦腰截断,
左端设置一座船闸,让来往船支从这一孔道出入;在左岸下侧修建水轮泵站的前池
和泵室,一共安装了25台川100一15型水轮泵。利用紧束在引水道里的江中急流,
冲动泵底水轮,带动上部泵身抽水,把江水抽到73米的高处。工程在1975年建成。
按照设计,每秒钟可以抽水5立方米,在中等干旱年里,每年可以提水9057万立方
米,灌田22万亩以上。
 

  提水灌田,因为要耗费大量动力、能源或水量,一般面不是很大。所以,简阳
沱江两岸的大片农田,一直是个老旱区。建国后修建的东风渠,虽然引用都江堰水
源解决了平原区西南隅的灌溉问题,但因有龙泉山的阻隔,未能把水送到南边的旱
区来。1972年,简阳人民经过两年的努力,征服了龙泉山这只拦路虎,打通了长6
公里以上的龙泉山隧洞,实现了延伸东风渠到盆地丘陵旱区来的愿望。

  可是东风渠引采的水春季极少,一进入洪水期,水量就突然猛增;这就造成旱
区农田渴望水来的季节,偏没有水,农田并不需水的季节.水又大至。解决这种时
空不协调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修一个巨大的囤蓄水库来作储水的银行。农田需水
少而来水多的时候,让多余的水存入水库。等到农田需水多而来水少的时候,再从
水库里放水灌田。这个巨大的水库就出落在简阳三岔坝,那里的地势相对宽坦。周
边尽是连绵的山丘,好象一个天然的大盆,正是囤水的好去处。
 

  这三岔水库有一座大坝,18座副坝,将这大盆箍得水泄不通。蓄水容积总共达
到2.3亿立方米,成为省内数一数二的大型水库。水库的大坝是一种新型的“石渣
坝”,利用开山采石和开挖坝基出的带石渣土,采用震动碾压方法填筑而成。本来
水利施工中的这种渣上,一般是废弃不用,而现在却在大坝建设上找到了销路。因
为顾及渣上会有些浸水,所以在坝体上游又用粘土筑了一道斜墙,防止水流渗漏。
这座石渣坝从河谷底部算起,有35.5米高,坝底有990米长。1975年动工修建,
1977年基本完成。

  现在这座三岔水库,经过多年经营,库中高地已成为浮在水上的孤岛,上边密
植果木花卉,使库区变成一个新生的人工湖泊。湖光山色,吸引了不少游人。80年
代初辟为旅游区,命名“三岔湖”。简阳有位八旬老人曾吟诗写景,讴歌三岔湖的
诞生:
“湖水澄清绿满堤,砧声响处白云低,晓烟环绕蓬崃屿,杨柳依依影欲迷。”
 

  沱江流域内的知名水库,还有长葫两库,它们都座落在支流威远河上,70年代
中先后建成。上游一个是:长沙坝水库,蓄水容积4570万立方米,大坝是修建较早
的浆砌条石溢流拱坝,最大坝高52.8米,坝顶弧长174米,中心部分溢流段弧长
62.9米,长沙坝拱坝由四川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曾获四川省优秀设计奖。下游
一个是葫芦口水库,蓄水容积7580万立方米,大坝是浆砌条石重力坝,最大坝高
71米,坝顶长215米。因为坝底基岩中有一层易于滑动的泥化夹层,对大坝的稳定
十分不利,设计院在设计时曾采取了铺盖压重、错固、灌浆等多种措施来处理。由
于设计审慎,施工精心,曾被评为70年代全国水电十大“双优”工程,1983年又荣
获国家银质奖章。长葫两库的水,除了保灌自贡、威远一带农田以外,主要为四川
化工城自贡市提供了保贵的水源,使缺水的盐都增添了春色。

  水资源利用的重大项目,还有水力发电。水电开发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水
量,二是水头。沱江中下游河道比降不大,似于缺乏发电水头,但它回肠九曲,给
人以可乘之机,如果裁弯取直另开引水道,结合低坝引水,就可以把水头加以集中,
创造出新的开发条件来。于是从60年代起,曾经在水利规划的基础上,吹起了沱
江水电开发的号角。
 

  最早修建的干流电站是猫猫寺。这一电站1964年底动工,1966年7月第一台
25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运行,到1967年4月共装有3台机组,总容量7500千瓦。
1981年又增加一台650千瓦机组,容量达到8250干瓦,电站开发形式是修建拦江低
坝,同时利用河曲裁弯引水。拦河坝高4.5米,坝顶长324米,引水渠长300米,进
水口在河曲上游,发电厂房布置在河曲下游。电站设计水头6.2米,引用流量每秒
174立方米,年平均发电量接近5000万千瓦小时。

  与猫猫寺条件相似的干流电站还有五二溪,60年代曾经动工兴修,中间几次停
工,一直到1985年底才最后建成。建有拦河坝高13米,长323米,引用水头7.4米,
引用流量每秒110立方米,安装3200干瓦机组两台,平均年发电量。200万万千瓦小
时。

现已动工的干流电站,还有总容量7500千瓦的石桥、10800千瓦的南津驿、12000千
瓦的五里店、12800千瓦的黄蓄浩等。九龙滩电灌站、石盘滩水轮泵站也逐渐改造
成水电站。现在应该小结一下沱江水资源利用的最近成就了。
 

  沱江水系中的通航河道,除干流外,还有资水河、蒙溪河、球溪河、大清河、
小清河、釜溪河、马鞍河等支流,总通航里程超过700公里。一般是1~4月枯水期
减载,7~8月洪水期停航。

  沱江流域内建有各类蓄水工程12万余处,其中大型水库1处,中型水库28处,
小型水库1811处,石河堰7609处,山平塘11万多处。此外.还有电力提灌站4536处,
总装机容量20多万千瓦,其中干流上就有电力提灌站451处,扬程21~50米和51
~80米的各占1/3。

沱江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共有15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部分有26万干瓦。根据最
新规划,已提出干流上的23级开发方案,总利用水头172米,已经投入建设或建成
的现力8级。开发潜力仍然很大。

沱江历史上曾有个名字叫做“金川”,意思是液体金矿。回顾一下建国以来这段水
利开发的历史,真感到这名字太亲切了!
 

  (六)随着江流萦回

  让我们再随着江流萦回一转。
  沱江是长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九顶山南麓,全长702公里。河道平均比
降0.43‰。大的支流有60条,千支百脉,展布成一个不封闭的流域,这是因为西北
端有来自岷江的连通水道存在。

沱江流域形状瘦长,四边与岷江流城相邻,东边与涪江流域相接,总面积2.79万平
方公里。有19个市、县、区全部在流域中,另有17个市县部分在流域内。流域南北
长约380公里,东西平均宽只有73公里。自贡。内江、大足一线是流域最宽的地方,
大约有150公里;龙泉山一带最窄,只有49公里。流域里除北端出露古生代岩层
以外,其余地区都是三迭、侏罗、白垩系的砂岩、砂质粘上岩,粘土岩互层。地震
烈度不高。
 

  沱江流域北部上游是山区,出山就是平原,然后进入丘陵。地势自西北的东南
倾斜,地质构造简单,溪流水系发育,流域内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耕地集中,人
烟稠密,名城接踵,重镇连绵。整个流域中生活着1740万人,有着1694万亩耕地。
在利用天然资源方面,衣、林、枚、副、渔五业齐全;在农业种植方面,稻、薯、
麦、棉、麻、菸、蔗、玉米、花生种类俱备。金堂的柑枯,简阳的棉花,什邡的烤
烟,资阳的花生,内江的甘蔗,安顺的红麻,乐至的蚕桑,无论是品质和产量都十
分引人注目。置身于平原区,一望平畴,春来菜花金黄,新秧翠绿,田园境色,美
不胜收。放眼中下游丘陵区,梯田层迭,塘池交错,除了裸露的红色岩坡几乎找不
到一块荒废的土地,由于燃料缺乏,繁茂的草木已经采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但
勤劳的人民年年冬闲都要挑沙面上,把坡上冲到坡下的的泥上,一但一担地挑到原
处,每年总要把坡上田地重新塑造一遍。

  流域内交通发达,铁路公路常与江流伴行。稠密的交通网络,联接着果城金堂、
甜城内江、盐城自贡、酒城泸州。创造了工业发展的条件。提起井盐,谁都会联
想到流域中的自贡市,其实古代的盐业中心并不仅仅是自贡一处,从仁寿、简阳、
资阳、资中到内江、荣县、富顺,都曾经是盐业发达之区。仁寿古名“陵井监”,
就因为东汉天师张道陵在那里打了一口超级深井名“陵井”,这口井直到唐宋还在
大量出盐;内江有个地名叫做“三元井”,实际上是古代三口盐井的所在地,70年
代里有一次轻微地震,那里的一根水泥高压电杆突然坠落到地里无影无踪,就因为
那盐井的孔洞在作怪。
 

  提起沱江流域里的工业,那真算作是门类繁多。国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重
型机器制造厂设在德阳,规模最大的起重机、挖掘机厂设在泸州,流域中的东方电
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这“三东”,是西部能源的支柱。简阳还有着空
气压缩机厂和空气分离设备厂。现在,自贡市已经成了四川的化学工业基地,最著
名的大厂有鸿鹤镇化工总厂、张家坝制盐化工厂、碳黑厂等。泸州市是一个化工城,
因为那里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气矿,使天然气化学工业插上双翅。此外,我们还不
能忘掉自贡硬质合金厂、简阳农机制造厂、资中银山磷肥厂。什邡机制雪茄烟厂这
些举足轻重的轻重工业。

  自古以来,内江就在从事着甜蜜的事业。甘蔗在这个流域中成长壮大,早在公
元8世纪的唐朝就开始了。自康熙十年起,内江就有了手工制糖的作坊,从此糖业
生产就扩展到沱江上下。到了光绪末年,甘蔗种植由沱江这个基地推广到全省120
多个县,那时光是内江就有糖坊、漏棚1400家以上,甘蔗种植面积在周围曾达到
20多万亩,年产糖品达到7000多万斤。

沱江流域的地底下,也有着大量宝藏。煤、油、气这些宝贵的常规能源,那里都不
缺。著名的永荣煤田,北起铜梁、壁山,南到泸州,面积有5300平方公里,含煤地
层三迭系汤家河组岩层中,可采煤层有2~5层。资中、威远一带的煤储量大约是1
亿吨,其中保有储量就是0.7亿吨,开发价值很大,因此在这一带有着许许多多的
煤井。威远、自贡上下,又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诞生地,威远气田地跨威远、荣县、
资中、仁寿四县,成为潜在的能源基地。
 

  烟和酒,在沱江流域也十分著名。沱江上游自古就营种烟叶,什邡、广汉、彭
县的毛烟,绵竹的柳烟,很早就声誉鹊起。简阳、资阳一带也是烤烟的老产区。谈
到酿酒,那更是沱江上下游地区的拿手戏了。泸州老窖,蜚声百年,本世纪初在巴
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曾经一鸣惊人,获得金奖。现在绵竹剑南春酒厂又挖掘出唐时宫
廷贡酒的秘方,恢复了唐酒的老传统。泸州老窖和绵竹剑南春,现已走进国内名酒
“五朵金花”的行列。

  流域内的工艺美术品,更是身手不凡。饮誉中外的自贡竹编“龚扇”,全用细
如丝发的竹丝精心编织,薄如蝉翼。典雅美观。此外,自贡民间剪纸、扎染等技术,
隆昌的陶瓷工艺,都在今天大放异彩。流域中著名的土产也多,如临江寺豆瓣、
内江蜜饯、安岳凉席等,全部脍炙人口。
 

  水给了这片广阔的土地以无限生机,使沱江流域成为人间乐土。

  不过,时至今日,沱江干支流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一个是水量不足;一个是
水质污染。近年来水源紧张,支流枯期断流已是司空见惯,1986年5月沱江干流就
曾断流。近年对干流和8条支流作了水样监测,在42个监测河段上,有5个检出了汞,
6个检出了六价铬:17个检出了砷,28个检出了酚,33个检出了氰化物。不用说,
这些有毒物质的危害,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现在水利部门正着手在岷江上游修建大型调节水库。头顶上有了大的调节工程,
就可以使原来分布不均的水资源。在全年12个月中均匀化。不足的水量得到了补
充,于是航运有了水,枯季不致断航,发电有了水,可以增加出力;稀释污染有了
水,江流就恢复了明净。随着沱江干支流一系列发电梯级的开发,随着一系列保护
环境措施的落实,沱江流域的缺水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沱江,将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重新成为人
们生活游憩的胜地,鱼类自由遨游的乐园,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金川”!

--
    ≈^e▔~"ゝ    (:~-─÷^≈     _^_^≈    (、  ≈.^_^,
   ≈'  ))ヘ╯    ╰-ヘ-._.`≈   ╱   )≈    )) ≈(  ~ \   ╭≈'^-^≈
   ≈ ︶╰──╮﹀≈'   )   ≈-(_`╱︶ ≈─╮╯ ≈ ~╲ _)─╮   ee  )≈─╮ ≈
  ︽(   )   ( ㄙ_    ︽(_  )   (︶人  )  ( く    人   ︶ ( ㄙ   |╭╯≈ (├╯
◎  ╱╱ ﹀-'︶乁〗◎ ╱へ╯─╯~<< \<_--'>╱   /╱╱ ---'~乁〗(..) ╱-╯╲〗
  ◎                 ◎'         ╰" ㄟ〗Θ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5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7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