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四季常青的海南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7月04日15:28:03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在祖国大陆南方的万顷碧波中,坐落着我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它与祖国大陆
南端的雷州半岛仅一水之隔,它们中间是约2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站在雷州半岛南
端眺望南方,可以清晰地看见海南岛这块碧玉一般的土地。

  海南岛的长轴为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00公里,短轴宽约180公里,表面形态如
同雪梨一般,面积约34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18公里。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西汉王朝就在海南岛设置了郡县,称珠崖,开始治理
这块古老的土地。到了1000多年前的宋代开始叫海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海南岛
1988年4月建省,简称为琼,除本岛和周围岛屿外,还下辖南海中的西沙群岛、中
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海南岛是我国大陆岛中的第二大岛,与华南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母子关系”
和相同的地质构造,是地壳上升后又发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
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
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今4.4亿年前— 2.3亿年
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
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
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
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
;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
和雷州半岛还连在一起,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约更新世(
距今250万年前—l.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
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
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
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海
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
拔 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

  海南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季风海洋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
年平均气温在22~27℃,热带资源极为丰富,被称为我国热带资源的宝库。这里热
带作物,如橡胶、油棕、胡椒、香蕉、椰子等丰富多彩,四季常青。

(左图)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林北村南岭,在博鳖港入海,全长162公里,流域面积
3683平方公里.照片
(右图)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它位于海南岛中部偏东琼中县境内,是海南岛最
高的山峰,整个山体均由花岗岩构成。长期的强烈侵蚀,使得山体起伏呈锯齿状,
形成五座山峰依次排列,如同五指,故此得名。五指山是海南岛风景区,也是我国
南部沿海的名山之一。
为万泉河下游河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