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南阳]《南阳山水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09:24:15 2004), 站内信件
丹江口水库因位于丹江与汉江交汇口而得名,一九六八年建成以来成功的拦蓄了来自
汉江上游的五十八次洪水,发电近千亿度,把三百六十万亩旱地变成了良田。但是为此南
阳人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四十出头的老刘祖辈就曾耕作在这一片的下,当他十岁那年也就是六十年代初,水库
蓄水之前他们居家迁往五公里外的高地,也就是这一次,将近有二十万人和他一样离开了
故土,而不久的将来也许他们家又要搬迁,因为南水北调中线选中这里作为水源,水域面
积还将扩大,可远隔千里专家们为什么选择从这里调水。
丹江口水库的主体位于南阳市淅川县,与湖北陕西交界,是古来兵家必争的要地。19
80年中科院考古所在淅川境内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春秋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之多前所未见,
考证墓主为楚庄王三子。这就进一步证明了这里作为楚国国都的历史。可是强大的楚国为
什么把都城选在这里呢?专家发现气候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位于秦岭一线,是中国南北气
候交汇的地区,百分之八十的农作物都可在此生长,而且这里有非常好的水利条件,汉江
丹江在此流过,但也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是长江流域衔接华北最近的地区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两千年后,这里又成了南水北调的源头,这个一千平方公里的水库
将为一千公里外的人供水,不仅洁净而且自流。
丹江口水质纯净早已闻名,每到周末来自平顶山许昌甚至郑州的河南人都要到这里品
尝丹江鱼,这里的鱼肉质鲜美,绝无一丝腥味,用最嫩的柳树叶冲一碗茶,鱼汤上来后把
煎得酥脆的葱油饼往里一泡,就是地道的丹江农家饭。 据说著名古代商人范蠡曾在丹江养
鱼并著养鱼经,他也许就是看中这方好水,为了保持这一碧水淅川人付出了很大努力,传
说两岸曾是美丽的地方,但一条苍龙作怪引来了火神,他们把苍龙降服却把这一片烧成焦
土,科学的解释是这一带沙页岩不利植被生长加上长期垦殖水土流失,使这里变成不毛荒
山,要想绿水不浊必须青山常绿,退耕造林。
为了恢复林木,淅川上万农民离开了他们耕作百余年的土地,另一些虽留在山上却成
了造林人,数年间他们就住在偏僻的山窝里,把周围变得葱绿。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蓄水池,陶岔这个地方就是水龙头,从这里往下就是
输水干渠了。七十年代上万民工在这里用铁锹小车挖出了这条三十公里长的水渠,成为下
游的灌溉设施也为将来南水北调打下了基础,可是他们建好水渠后为了保持水质却必须举
家后靠,聪明的南阳人并没因环境的改变而惊惶失措,树草多了他们改种粮为养畜,战国
时期南阳人就擅养黄牛,而今更是找到了用武之地。南水北调沿途受益的城市与南阳结下
了剪不断的缘。它们合作开发优质的辣椒,使陶岔所在的香花镇成为全国重要的辣椒产地
,南阳人并不特别好吃辣椒,但香花辣椒市场的规模却全国第一。历史上大运河的开通曾
经托起了许多沿岸的城市,南水北调这条大渠将来又将为南阳带来多大的改变呢?
宝天曼
编导:刘竞 摄像:王蔚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阳境内,秦岭东段伏牛山腹地的内乡,南召县交界一
带。它南北长28。5公里,东西宽26。5公里,管理总面积九千三百零四公顷,宝天曼的地
质构造古老,地貌景观丰富,山高谷深,水流曲折迂回,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保存完整,参
天的古木,遮天蔽日,生物物种极为丰富。
采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朱学灵
“宝天曼从大的地理环境上讲,它处于我国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因为是过渡
区,所以它荟萃了东西南北的四方物种,宝天曼因为森林比较茂密,总面积达到100平方公
里,在林地内,上面有乔木,中间有灌木,下面有植被,形成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之内,各种物种非常协调地生长。”
宝天曼有中原植物王国的美称,这里林木繁茂,一派生机,正可谓是"野芳发而幽香,
林木秀而繁阴",宝天曼现已找到植物物种近3000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
9种,一些在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植物宝天曼也有发现,这些植物物种,具有极高
科学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宝天曼还是个动物的世界,这里的昆虫有3000余种,还有多
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其中52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采访:护林员 杨新芳
“动物经常见到,每次上山基本上都能看到野猪、青羊,獾子,果子狸和黄么狸,草
鹿,基本上都能看到,有时候成群,越来越多,今天就看到脚印,野猪拱的印,晚上都到
附近来回转。”
宝天曼还是南阳重要的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地,这里发源了汉水的主要支流湍河,流经
南阳市中心的白河,源头也在宝天曼。
解说:1980年4月为了保护中国中部这个极为宝贵的物种基因库和极具生态意义的森林
系统。在宝天曼建成了河南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宝天曼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各种保护工作逐渐展开并且日见成效。
采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朱学灵
“宝天曼如果从物种基因库这个方面讲,保护了宝天曼,实际上就保护了河南省70%
以上的生物物种,此外经过精心地保护,这个系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在涵养水源保
持土壤,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1992年2月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宝天曼为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的区域。2001年1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宝天曼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今天的宝天曼,各种管护措施正在
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多项科学研究已陆续展开,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资源监测和生态监测
以及专项的调查,随时了解掌握着保护区内物种的消长,种群的变化和森林中水的变化情
况,保护区可持续保护生态的机制也在加快建立,宝天曼这份大自然和先人们留下的绿色
遗产,今天正在受到南阳人加倍的珍视和最精心的呵护。
生态家园—白河
编导:高跃 摄像:周桂
到过南阳的人都会对这条穿城而过的白河印象深刻,作为长江流域汉江水系的一个支
流,千百年来她是孕育南阳盆地物产和文化的母亲河。白河的流域面积有一万两千平方公
里,穿越市区20公里的水面宽度达800到1000米。今天的白河不仅延续着对南阳人的养育之
情,也更以中国北方少见城市景观成为现代南阳人的骄傲。而眼前的这一切是南阳人通过
10余年的不懈努力得到的。
当白河流淌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阳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
化。此时南阳人的母亲河呈现出了不体面的样子,流量减少,水质污染使它面临着重大危
机。母亲河的命运牵动者南阳的政府与民众,为了使白河恢复昔日的风采,自20世纪90年
代起,南阳人行动起来了,从政府到民间由议论、呼吁到全面参与工程实施,一场波及全
社会的拯救母亲河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城市建设工程出现了。在过去的10多年里,围绕着拯
救母亲河,这座城市里出现了许多难忘的人和难忘事。当地的主要媒体《南阳日报》社保
留着当时大量的珍贵信息。
采访:南阳日报记者 窦跃生
“说到治理白河,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和人物,我回忆一下,就是有写白河的,有
拍照白河,还有画白河,另外为了治理白河,我记得还有一个是,第一个为白河捐款的人
,这个人是记不清了,还有呢,在白河治理中还有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的进度他们
年轻人推迟婚期等许多感人的故事,不过时间长了好像是93年、95年的事。”
在南阳日报社的资料室里,通过一番简单的查找和调阅,一桩桩当年的往事浮现出来
了,这里记录了南阳人对白河的一片深情,和在那过去的时间里,他们所做出的奉献。这
其中有人用画笔、胶片记录了白河的历史和演变,使今天的人能够形象地了解过去的白河
。在白河的治理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市民捐款,而这无数捐款的第一笔,始于一个叫王
洪兴的人。当记者找到位于新野县的王洪兴家时,得到了王洪兴有病在身的消息,疾患中
的王洪兴已无法完整地回忆10多年前的往事,他的哥哥替他回顾了那个署名为白河下游一
工人的第一笔捐款,那是他当时一个月的全部工资共200元。
对王洪兴而言,他只是做了件应该做的事,但是他绝没有想到,当南阳日报把他的第
一笔捐款报道出来后,这200块钱深深感动了热爱白河的南阳人,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声势浩
大的全面捐款行动,当时的电视资料记录了这些踊跃捐款的场面。
人与自然是现代社会在发展中必须面对的话题,而在南阳正是由许多像王洪兴这样普
普通通的市民,用他们朴素的行动表达了现代公民对城市与环境家乡与未来的思考和向往
,闫文然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几十年来他用胶片倾注了对白河的一往情深。而当年白
河工程的开工,触发了他对白河这一摄影题材的深层认识。
采访:南阳市市民 闫文然
“所以说我就下决心了,从白河开工,系统把它拍下来,我们过去南阳白河不行,群
众讲,像北京的龙须沟,现在南阳人要知道过去白河是什么样,过去白河仅仅有一个漫水
桥,一涨大水,大水一来,水太大了,两岸都断绝了,谁也不来往了,水小一点,上下班
的学生,都要推着车子从水里边推过去。这些镜头我都有记录,我认为这些对后人最有启
迪。”
几十年来闫文然用他的相机拍下了无数张关于白河的照片,今天这些照片已成为珍贵
的历史资料,向人们讲述着白河的历史和在过去的10年里,白河所经历的变化。
在这座城市里还可以寻找到许多以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赞美着母亲河的人。杨宝国是个
退休工人,1997年当他在退休生涯里开始学习绘画时,就以白河作为了他的描绘对象,直
至今天随着他绘画技艺的提高,他笔下的白河也愈发生动起来。
采访:南阳市市民 杨宝国
“为什么画她,她对我的感情是比较深的,我是在白河边长大的,也就是说我是吃白
河水长大的,因为她养育了白河两岸的一千多万人,她对南阳经济发展也是不可磨灭的,
为什么画她呢,就是把白河用钢笔画的形式去保护下来,把历史保存下来,留给下一代,
这也是咱南阳人,作为一个南阳人的责任和义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人也可以造就一方水土,历史上白河一向是南阳人生活中
的一部分,今天回顾南阳人在10余年的白河治理,也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母亲河的情感
和他们对家园生态的重视。可以说是白河凝集了南阳人的精神,也使他们对这座古城的未
来做出了共同的选择,而这一段历史也对未来城市的管理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启迪意义。
采访:河南省南阳市市长
“通过白河的治理,白河的吸引力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要加倍的爱护保护自
然,对我们的山,对我们的水,一草一木,都要爱护,人类破坏自然是会受到惩罚的,人
类保护自然会受到成倍的赋予,所以我们教育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群众一定要树立生态意
识,绿色的观念,使我们南阳的山、水、自然和人更协调,经济的发展更具有潜力和可持
续性。”
千百年来白河静静地流过南阳,她哺育着两岸的芸芸众生,也陶冶着这里人的性格。
可以说没有白河就没有古城南阳和她久远的文明,因此在今天她的存在兴废已不仅仅是一
个自然现象,它将决定一座城市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决定着公众社会生活的内容
和质量,因此在这座古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和营造绿色生态家园,将是她永恒的主题
。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