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一年之计(),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周口] 古城之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r 1 20:38:48 2006), 转信
这里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的大朱庄,这个地方有一个很神秘的高台,它大约有5米高、面积近百亩,老百姓叫它"平粮台"。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这个高台是怎么形成的?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去探究原因,人们更愿意相信这块土地上有神灵而虔诚地对它顶礼膜拜。
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一个破除迷信的时代。村民们不再相信有神灵存在,于是,村里制定了规划,要用高台的土烧砖。一时间,周围建了好几个窑厂,人来车往,搞得轰轰烈烈。
从那时起,不断有人捡到一些碎陶片和一些生了锈的铜器,缺乏文物知识的人们将陶片扔掉,铜器砸碎卖了换点日用品。1979年5月的一天,两个农民到台子上挖土,捡到了一把类似长剑的东西,这件事传到了县文物站的工作人员耳中。
越王剑的发现,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他们经过初步考察,认为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墓葬地。为了保护更多未出土的文物不遭到破坏,河南省博物馆决定在当地举办文物考古训练班,普及和提高人们的文物知识水平。
1979年4月,省文物工作队的曹桂岑领着周口市文物考古训练班的学员来到这里实习。他们选了一座东西方向的墓进行发掘,当寻找到墓坑时,突然发现墓内填充的夯土拐了弯,不像一座墓的形状,这让他们感到很奇怪。他们仔细分析比较了夯土的软硬程度,判断出这是另一座南北方向的墓打破了原来那座东西方向墓的墓道。从出土的文物判断,南北方向的墓是汉墓,而东西方向的墓是楚墓。在楚墓的墓室里,挖出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其中还有一把青铜剑。这把剑的柄已经残缺,从剑上的文字看,这把又是越王剑。这个发现让他们疑窦丛生。为什么越王剑会在这里多次出现呢?剑的主人又是谁呢?尽管一时还找不到答案,但是通过对将近十座墓的发掘,却证明了这里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战国到汉代的楚汉墓群。
河南省文化局决定对这处楚汉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出土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文物,在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具有楚文化风格的镇墓兽;在楚墓中,出土了大批玉器一百余件以及青铜鼎5件、青铜剑2把。发掘的丰硕成果使他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已往发掘的楚墓大都集中在湖北、湖南或河南的信阳,如今这一带却发现了大批的楚国贵族墓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里究竟还有多少墓葬?这个高台里还埋藏着多少秘密?一系列的疑问仍然有待于找到答案。
正当考古队准备进一步发掘古墓时,却迎来了1979年多雨的秋天。地下水位不断上升,他们的发掘计划只好暂时停止,此时一项原来没有顾及到的事情进入了视野。这些遍地俯拾而是的陶片,这些在墓葬填土中的文物碎片又是怎么一回事?
考古队决定在这个多雨的秋天暂停挖掘古墓,而改为在较浅的位置发掘龙山文化遗址。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一铲子下去却揭开了一个重大的秘密。
当他们挖出一个断面时,发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现象,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块,断面是花土,而且分出许多均匀小层,这是什么呢?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从郑州赶来的已故考古学家安金槐先生判断,这就是古代用于建筑的土坯。不久,在东南部,他们发现了土坯的房基。经过清理,原来这是3排建于夯土台上的土坯建筑。这个发现,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这个发现还给了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夯土技术,并且会筑台,会筑台就有可能会筑城墙。那么,这个地方会不会是一座古城址呢?
如果是古城址,就可能有城墙,找到城墙,就能证实这个推断。这个想法极大地鼓舞着考古队,他们在四周挖了多条探沟进行调查,终于发现了四边都有夯土层。经过判断,这些夯土层可能就是城墙的结构。
那么,城墙的范围有多大?它是怎样建成的?古城的始建和废弃的年代又是何时?等等疑问接踵而来。这时他们觉得,探寻古城的秘密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全力以赴。因此他们决定转换工作重点,把找墓转为找城。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城墙的范围和筑城的方法。从探沟中可以看出,城墙的走向是直线,他们分析这个城有可能是方形城。这个想法对不对呢?如果能找到城墙的拐角就能得到证实了。按照这个思路,他们在东北和西南方向果然找到了城墙的拐角,从而确定了城墙的范围。这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址,面积大约有5万平方米。城墙下部宽13米,上部宽10米,现存的高度约有4米。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这么高大的城墙,是怎么筑起来的呢?
古城的基本轮廓清楚了之后,新的疑问又产生了,城门在哪里?有几个城门?他们分析,门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城墙的缺口。然而由于东西这两侧的遗址破坏严重,已经很难发掘。令他们欣喜的是,在北墙的中段,发现了缺口和路土,他们认为这应该是城门。但是,按照今天坐北朝南的居住习惯,正门应该是南门,而不是北门,那么,这座古城是不是也有南门呢?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他们又在南城墙正中开了一条东西方向的探沟。快挖到底部时,突然碰到了坚硬的东西,顺着轮廓小心翼翼地清理出来,眼前竟然出现了几节灰色的陶制管道。这些管道有三根,呈倒品字形摆放。管道的平均直径大约有30厘米,一端粗一端稍细,节节套扣,埋在路土的下面。整个管道的铺设有一定坡度,位于城内的一端稍高,看来这是为了便于城内物体的排出。但是为什么管道是三根并且倒品字形摆放呢?从土质和管道的花纹上仔细查看,发现这三根并不是同时铺设的,可能是下面一根被泥淤塞后,又铺了两根。而陶制管道上烧制的花纹证明了这是四千多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器物。
虽然是几根管道,却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不少信息。首先从管道的直径和坡度可以算出它的排水量,而排水量反映了当时的居住人口和自然降水的多少,由此可以想象出远古时的气候以及先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
在寻找南门的过程中,更大的意外又出现在考古队的面前。在路土的两侧,发现了两间对称的土坯房的房基。这两间土坯房建在南城墙的缺口处,房门相对,两间房之间是一条向北延伸的道路。看来,这两间对称的土坯房应该是门卫房,而这里就是南城门,古城的正门。
在这之后,他们在城内又发现了房址10余座,陶窑3座,儿童墓葬16座以及灰坑二百多个。至此,这座古城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已接近尾声。然而,更大的疑问凝结在他们心头。是谁建造了这座城?
在城址发掘过程中,他们还注意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在夯土城墙的下面也有许多碎陶片,而这些陶片与后来城址中发现的陶片无论从颜色到花纹都有所不同。这说明,在建造古城之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对这些陶片和陶器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它们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遗存,据今大约有4700年。而在此之上建筑的古城,经C14的测定数据证实,它的建造年代在4500年以前。从城址内不同时期的文化层与城墙的叠压关系看,古城最后的使用年代在距今4100年左右。
按照考古文化命名的习惯,他们把这里叫做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然而在遥远的古代,这个城叫什么名字呢?也许,搞清楚古代的名字对于探寻它的秘密会有帮助。
据《淮阳县志》记载,"储粮台,在城东南五里,俗称平粮冢,高二丈,大一顷,有四门"。按照这个记载,无论从方位、特征来看都与这个平粮台非常吻合。然而,无论是储粮台、平粮冢还是平粮台这三个名字却都不像古代的城名。
根据考古工作者在80年代初期对淮阳县城的发掘资料,淮阳县城就是春秋时期的陈城,也是战国晚期时的楚都陈城。古文献中记载到"陈城南道东有宛丘,渐欲平",《诗经.陈凤》中也有"东门之纷,宛丘之栩。"这句话是说,从陈国出东门可到宛丘。这些记载中提到的宛丘,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诗经.陈凤》中还有一段关于宛丘面貌的描写,"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诗歌的大意是说,你在那宛丘的高处轻摇慢舞,我为你动了真情,却不敢抱有希望。在那宛丘的脚下敲起鼓来,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舞着那鹭羽毛婀娜多姿。在通往宛丘的道路上敲击瓦器,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舞着那鹭羽毛婀娜多姿。我们从这段陈国民歌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宛丘是陈国的一个地名,它的位置在城的东南方向,从陈城有通往宛丘的道路。从"宛丘之上""宛丘之下"看,宛丘是一个台地,有上下之分。宛丘上长满了"栩"树,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从这些记载中所描述的宛丘的特征和位置可以推断,宛丘就是今天的平粮台。
但是,为什么把这个地方叫做宛丘呢?根据古书中的解释,"丘上有丘为宛丘""四方高,中央下为宛丘",也就是说,宛丘的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碗底。而平粮台古城正是在自然的丘陵上,筑起高大的土城墙,远远望去象是"丘上有丘",方形的高大城墙与城内相比,"四方高,中央下"。这与文献中对宛丘特征的描述,非常吻合。也就是说,文献中记载的宛丘的特征,实际上是对一座古城的描述。因此,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在遥远古代的名字应该是"宛丘"。
从历史书籍中可以知道,古代在丘上建都,或者用丘字作为地名的不在少数。即使现在,在黄淮流域还有很多以丘命名的城市,如商丘、沈丘、封丘等等。把城称呼为丘,来源于古代东夷集团。而东夷集团的主要一支是太昊伏羲氏,他们的活动范围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那么,这个城究竟是谁建造的呢?考古学家们众说纷纭。
也有专家认为,平粮台古城的年代要晚于黄帝和太昊的时代,而与舜的年代相符合。
究竟这座古城是不是由太昊伏羲氏或者他的后代族人所建造,我们很难断言。然而,在他曾经活动和建都的地方的确发现了这么一座几千年前的古城。这座古城所拥有的先进排水设施和防御功能使我们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文明程度以及我们的祖先所拥有的智慧。不管怎样,通过平粮台古城,我们在一步步走近历史。正是淮阳这样的历史悠远之地,改写着华夏文明的新篇章。
--
只留十七个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