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是否有这样的基?(),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济源] 龙渠润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r 30 19:20:19 2006), 转信


  这是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的一条普通水渠,这条水渠与其他地方的水渠没有什么不同,它灌溉农田并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但这水渠的水却有渊源的,它是山西沁河的水.山西与济源其交界地处群山险恶之间,水是怎样引过来的呢?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济源缺水的历史,济源县地处太行山山区,从古至今都存在严重缺水情况,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代济源人就在沁河出山处开凿秦渠,引水灌田,以枋木为闸,故它的出水口又叫枋口,那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隔山引水工程,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弯道原理的水利工程,因此秦渠枋口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 


  “在秦代的时候,当时限于生产力比较低下,所以当时的取水口就取在土区的地方,比较容易开凿,见效也比较快。” 


  秦代的时候,人们就想到了要建一个能拦住水流的堤坝,他们在山上砍一些木材,再把木材制成木板和木桩,按自己的想象建了简单的水闸,其制作工艺十分简单,没有任何控制设施,虽然见效快却很浪费水,而且木桩在水里浸泡时间长了很容易腐烂。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水渠闸。 


  秦渠枋口自两汉、三国、隋、唐、至宋代都曾扩建,只有在明代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明代万历年间,在沁口附近相继开挖了利丰、广济、广惠、永利、和兴利五条水渠,形成了五龙分水之势,所以秦渠枋口又称五龙口。 


  说到智慧,得走进这间门口写着“禹后一人“的老房子里,当地老百姓正手端祭祀贡品祭奠他呢. 原来这里是当地人为明万历年间济源县的县令袁应泰所修的祠堂,这禹后一人的意思是:袁应泰是治水英雄大禹之后的又一治水英雄。 


  据记载,当年隔山引水的施工条件十分困难,全凭一锤一凿淘挖而成.石匠凿石有时卧着凿,有时蹲着凿,还有时需要向下附着身子凿,有的石头坚硬如铁极不容易凿进,袁应泰便提出用烈火烧,再用铁锤敲凿开.尽管日夜施工工程进展并不大,总长七十米的石洞工作进行了三年才全程贯通,山西沁河的水终于流到了济源. 袁应泰每天都亲临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他还根据地方的财力,确定凿洞方案,选派水工、石工等二十余人负责搬石凿洞、修建大石闸、架桥、分水石等工程。那次艰苦的引水工程后,当地百姓便提出建一座祠堂,把施工时的大小官员雕刻成像以告后人,这时已在京城做官的袁应泰得知此事便有了一个颇为惊人的决定。 


  时至今日,这一古老的水利设施仍然发挥着它巨大的威力,它的名字也由一开始的枋口变化到后来的五龙口直至今天的广利渠渠首. 遗憾的是广利渠的水只解决了部分济源人用水吃水的问题,而生活在另一个地区,也就是蟒河地区的人们却一直徘徊在旱涝之苦的饥荒日子里,在这里对过路人有这样一句民谣:宁给一个馍,不给一口水,原来呀蟒河是条害河,一到汛期危害就特别大,大雨冲垮河堤之后便是持久的大旱,大旱造成严重缺水,这里的人对一盆水的利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程序:先洗脸,再洗米,再洗衣,最后再饮牛。据当地人介绍他们家家户户都还有各式各样的储水器皿。 


  这条缠绕在群山腰际的河,一条人工开凿的引水河源。不足两米宽的渠墙向前看不到头,向后看不到边,抬头是陡立的峭壁,俯首是数丈高的悬崖,耳畔不时都能听到呼啸的山风和哗哗的流水。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样一条即使是今天看来都不可思议的空中河流呢?为了了解这条人工天河的由来,我们走访打听了好几个人,他们一致推荐去找一位叫李传清老同志. 李传清是当时引沁工地的副总指挥. 


  今年已经八十二岁的李传清是原济源县的副县长,当听说我们专程是从北京过来采访了解发生在六十年代的引沁济蟒工程时,老县长非常兴奋,他兴致勃勃地把我们带到他的资料室,原来呀从一九六零年开始老县长就对引沁济蟒工程进行调研,从那时起他就坚持每天做笔记,小小的斗柜里那些尘封了整整四十年的笔记本里会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或许关于那个对于济源来讲史无前例的工程该由这笔记本一一道来吧.笔记本中一直提到一个叫吓魂滩的地方, 吓魂滩,顾名思义是把人的魂吓掉的水滩,上有刀消的似的太行山,下有咆哮的沁河水,一个荒无人烟、鸟不生蛋的地方,李传清介绍说吓魂潭是引沁灌区最险恶的地方,而且他们当时在这里还立下了一个誓言:石头是铁人是钢,引不出沁水不还乡。 


  为了我们拍摄采访的需要,作为当时工程副总指挥的李传清电话约见了几位引沁济蟒工程时的老战友,约见地点就选定在吓魂潭。 


  他们见面时的热情和激动是我们没有料到的,原来呀,自引沁济蟒工程以后,他们各自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几乎很少见面,其中有的人竟然是29年没有见面。虽然在引沁济蟒的时候,他们是每天都并肩战斗在一起的好战友好同志。我们摄制组自然是期待着他们的相聚能给我们的采访带来意外的收获。 


  82岁的老县长哭了,看到了老战友他应该是想起了过去的那些个岁月,那些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吧。 


  和广利渠一样,引沁济蟒工程也是引沁河的水, 沁河是黄河的一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平遥县黑城村,流经济源市五龙口出太行峡谷后进入下游平原,全长485.5公里。(地图示意)沁河长年有水,且水量充足,是修建引沁济蟒渠的前提条件。可又有谁曾料到,就是这些原始而古老的工具,造就了引沁济蟒那条天上的水渠。六五年,距今已有四十年的时间,今天来到吓魂滩的这些英雄们曾经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工地,这里的一草一木勾起了他们对那些逝去岁月的回忆。 


  从南京土木工程设计学院毕业的丁怀谦是引沁渠工地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有一次上山测量回来的时候,走在悬崖边上,左边是万丈深渊,右边是山崖,每一步都有一个固定的脚窝,而且是倾斜的,只有20公分宽,就这么宽一个小路,我见这种险恶的山路胆怯,那个时候腿一软右肩碰到了山石上,一下子掉了下去.幸好他是掉在了悬崖边的一棵上,几经周折,同伴们才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宋玉温在引沁工地时是炮手,先后除险十几次,他被评为特等劳模光荣称号。他说他们每天上下工依靠一条绳,上下工大路就是一条绳,上工能上下工能下,有一天正在施工的时候,上头一个石头,那个石头有多大呢,就像一间房那么大,就在这个上头,人正在底下打炮眼呢,一看上头掉下石头,就赶快撤离. 


  徐卫伟回忆最使他难忘的就是城关营的一次工伤事故,从东潭指挥部顺着这条路刚走到这个下边的时候,听到山上放炮声,紧接着就从山上,急匆匆的抬下一个伤员,当时走到伤员跟前的时候,好几个人抬着,有人背着急救箱,当时看这个人满头都是鲜血,当时他心里感觉非常震撼,因为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只有在战场上才有,可是现在虽然这个引沁济蟒也是一个战场,它是一个没有敌人的战场,它照样有流血牺牲。 终于有一天,已成为当地有名画家的徐卫伟把自己在引沁济蟒工地的所见所闻画入了宣纸里,他说这幅十米长卷的题目叫渴望,渴望就是世世代代受着干旱的困扰、饱经缺水之苦的农民对水的渴望。穷则思变,正因为济源缺水,很需要水,所以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必须得找到水.看到最后,我们有些费解了,画里的这些人腰间被绳子绑着,手里拿着铁钩,绳子的另一头好像是拴在山顶上,总之他们是被悬在空中,可在空中能做些什么呢? 


  这是整个长卷当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这就是在描写吓魂潭,在悬崖除险的镜头,除险是最不容易的,因为底下的民工在施工以后,下面经常往下掉石头,怎么样把上面的险势除下来,就是因为这个悬崖很高,必须得从上面把它吊下来,吊下来以后,这个民工们,用这个铁钩把石头勾下来以后,底下人才能安全施工。 


  在引沁济蟒的工程当中,一支专门负责除险的队伍组成了,工人们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悬崖顶部,然后用钢筋组成坚固的三角套装,绳子经由套装缓冲后,另一端牢牢地系在除险人的腰中。对于每个除险队员来说,这项工作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以遵循,除险者不但需要具备熟练的攀登技术,更需要有过人的勇气和胆量。除险者像荡秋千一样借助绳索摆动的力量接近石壁,在与石壁接触的瞬间完成除险任务。山谷内山风呼啸,人悬在空中就像一只随风飘荡的风筝,在半空中团团旋转,绳子随时都有可能被山石绞断,除险人也有可能被跌入数丈高的山谷,而且一旦身体在空中失去控制就会与山壁撞个粉身碎骨。这种生死攸关的场景自然是我们今天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从吓魂潭回来的路上,那些老同志们要求我们去看看他们引以为荣的枢纽工程东方红渡槽。东方红渡槽横跨在虎岭河南北两岸100米的陡坡上,长407米,高五十米, 东方红渡槽是全工程中最高的一座渡槽。东方红渡槽是在数九严寒的冬天开工的,整个工程基本上都是依靠手工作业,因为人们求水心切,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预计两年才能完成的渡槽工程。 


  引沁济蟒工程完工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解决了四十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并使五十万亩农田得到灌溉.从六五年开始的十年间,济源人先后劈开300多个山头,跨越200多条河谷,闯过80多处险山恶崖,建成了总长达120公里"引沁济蟒"大渠。济源人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向我们展示着一份精致的关于水的报告,不管过去多少岁月,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引水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
enjoy academia+66
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坐着仰头看会儿星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