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荆州]“衣食笙歌楚国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10:27:45 2004), 站内信件
洪涛: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走遍中国,我们这一周为大家介绍的是湖北省荆州市,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两千三百多年前楚人的生活,首先为您介绍一下,到我们节目中
做客的嘉宾是来自湖北省荆州市的作家孙昌宇先生。
孙昌宇:你好。
洪涛:孙昌宇先生,一说到湖北人,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一个流传在中国民间的口头禅
,就是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我想您作为一个湖北人,您给我们先讲一讲,这个口头
禅是怎么来的。
孙昌宇:好的,这个口头禅其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九头鸟的来源,来源于宋代一个
笔记小说里面讲的一个神奇的故事,那个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一个太守,某一天捉到了一只
怪鸟,这只怪鸟有九个头,你斩掉一个,它又长出来一个,你斩掉一个长出来一个,后来
后人就把它附会到楚人跟九头鸟的关系。其实这句话不是贬义的,它是褒义的。
洪涛:除了您给我们讲的这以外,鸟类还有什么其他的故事吗?
孙昌宇:楚人关于鸟类的故事多着呢,我讲一个最有名的,这是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故
事,就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当时是内忧外困,当时在位的楚庄王耽于安乐,那些忠臣
就跟他讲了一个寓言,就是说,小臣在山上看见了一只怪鸟,这只怪鸟蹲在树上,三年不
飞三年不鸣,大王你说这是什么鸟,楚庄王也是聪明伶俐,楚庄王马上就想到了,他们讲
话的内涵,他说这只鸟是一只非常雄心勃勃的鸟,他三年不鸣叫,是为了要一鸣惊人,三
年不飞是为了一飞冲天。
洪涛:也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一鸣惊人的成语。
孙昌宇:对。
洪涛:看来楚人不仅对鸟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在观念上,精神上,对鸟类应该
说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是很崇拜的,在楚人的服饰上的,其实也是有所体现的。
琴瑟相参,钟鼓相伴。在这些宫女身上穿着的丝绸楚装上面我们找到了凤的图案。当
然,这是现在人们按照楚国的丝绸仿制的,真正的有着凤鸟图案的楚国丝绸来自于荆州的
地下。1982年初,考古工作人员在荆州马山砖瓦厂发现了一座已暴露的古墓,谁知打开棺
盖后,却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这个长2米,宽67厘米的大棺竟是一个丝绸宝库。
如今,我们可以在荆州博物馆看到这些出土的丝织品。
虽然各路专家学者费尽了心思也未能查出墓人的真实身份,但透过这些精美的丝绸制
品,不难看出她显赫的贵族身份。
这些“冠带衣履天下”的“国宝”,包括绢、纱、罗、绵、绣等战国丝绸织物的品种
,其中衣、裤、衾被及丝带等成品中的凤一直处于显眼和突出的地位。大概是楚人以凤为
神鸟,赋之吉祥,美好的化身。“天上取样人间织,染作江南春水色”,这些多姿多彩的
纹饰,显示出楚人丝绸品工艺的精湛和瑰丽。
采访:荆州市博物馆副馆长 彭浩
“封建社会里面,每一个贵族,每一级不同身份的贵族,他的衣着,帽都有一定的规
定,你必须符合这样的制度,才能显示你的身份,但是丝织品的生产,是非常耗费人力和
物力的一件事情,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记载里面,文献记载里头,一个织工,织一件普通
的丝织品,一天大概也就是二、三寸,做一件衣服耗费的丝织品可能是以丈为单位,若干
丈,你想想它耗费的人工有多少,所以反映当时贵族生活的奢侈,和对这种时尚的追求。
”
或许是墓中的人是个多情而浪漫的人,盖在她身上的这床大花纹棉被上有双凤顾盼生
辉,含情脉脉。这床棉被宽五十厘米,不仅织造精美,而且幅面的宽阔也前所未见。在这
里,凤的名义似乎又与情扯上了关系,凤在情里,情赋予凤中,或许是想让自己永远躺在
这情与凤交相辉映的妩媚色彩里。
采访:荆州书画院高级美术师 严良文
“这个图案的穿插,和他的设计来讲,几乎成一个,我们现在叫四方连图案,而且每
一个图案衔接给人一种很整体的感觉。楚人对凤的崇拜,对凤的向往,以至于形成楚人的
一个特有的审美观点。楚人的审美观点就是一个神秘的,浪漫的一种色彩。”
这条被专家誉为“第一条丝锦裤”,其面子为朱绢,里子是黄绢,裤腿前后也绣有凤
鸟纹。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见到最早的裤子。
洪涛:孙昌宇先生,看来这个楚人,在穿的方面,还真的是挺讲究的,刚才我们看到
服饰上有很多鸟类的图案,在他们的用品方面,有没有也有鸟类的图案。
孙昌宇:我刚才已经讲了,它是无处不在的,在这个里面,它的衣食住行上面都有鸟
的图案,但是这里面最让人惊讶的一种器物就是鼎,鼎上面的鸟的图案,那是巧夺天工。
洪涛:您说到鼎,我想起一个成语,问鼎中原,有这样一个故事,您给我们讲讲。
孙昌宇:这也是咱们楚人,非常引以自豪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公元前606年,楚庄
王率大兵饮马黄河,陈兵周江,就是周国的疆土,当时周王就派王成满来劳军,王成满劳
军以后,楚王就问,周王的鼎是什么样子,王成满非常愤怒,说鼎是皇权的象征,你有什
么资格问,你是诸侯,当时楚庄王就非常气愤,有什么了不起,我楚国的铜多得很,我所
有的兵士把兵器上的铜刮那么一小指下来,我就可以铸成多少个九鼎。
洪涛:看来楚人是赋予了鸟类超凡的功能,而且应该说,表现在他的方方面面,日常
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您刚才提到的鼎,我们很想知道,在鼎上鸟类的图案又是什么样的。
楚人崇拜凤,就是崇拜他们的祖先,楚人钟爱凤,就是钟爱他的氏族。鼎,作为祭祀
用的礼器,楚人仍然忘不了将自己的氏族图腾镶嵌其中,几乎每个鼎的表面都有凤纹交错
。楚人立国之初在青铜器的冶炼铸造方面是落后的。后来随着楚国国力的壮大,疆域的扩
展,楚国在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工艺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在青铜器的铸造方面
,中原是领先的。可是楚人一开始铸造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汲取长处,着意创新。
采访:荆州市博物馆馆长 张绪球
“我们知道中原的鼎一般都是圆形的,都比较深,楚国的这种鼎叫盛鼎,它的特点是
比较浅,底是平的,另外它腰部向里面收,这种鼎在中原是没有的,它是楚国特有的一种
形态的鼎。”
春秋时期青铜礼器仍是贵族身份的标志之一。最常见的组合是鼎、簠、壶及盘、匜。
鼎是盛肉食器,簠是盛饭器,壶是盛酒器。盘和匜是水器,用于洗手。水器归于礼器是因
为在贵族宴飨时要多次洗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器组合为鼎、敦、壶,身份较高的贵族则
配有成套的水器。
采访:荆州市博物馆馆长 张绪球
“在贵族阶层他们在用鼎方面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比如说天子可以用九鼎,诸侯只能
用七鼎,大夫只能用五鼎,士最多只能用两鼎,这在西周的时候,都有严格的规定,后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逐渐的强大,所以这项制度就慢慢遭到了破坏,执行的过程
当中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鼎用作礼器之外,楚人还用青铜铸造各种精美方便实用的生活用具,例如,熏香的铜
熏,吃饭用的勺子,盛饭的碗,蜡烛灯,蜡烛灯等等。
洪涛:孙昌宇先生,看来楚人的生活,还是挺不错的,而且挺会生活的,刚才看到那
些器皿,我觉得非常的漂亮,而且很精致,我就在想,这么讲究的器皿里面,装的东西是
不是也很讲究。
孙昌宇:对,你很富有想象力,一个人对外表这么追求,那么他的内容更加丰富,楚
人对于吃,可以说是别有新材,当年的屈原,因为他的身份是楚国的忠士,是宫廷的大臣
,它对于楚国当年吃的描述是非常真实而且是生动的,他有一个篇章叫《招魂》里面就集
中写到了楚人的吃。
洪涛:我想屈原的《招魂》诗,就在我们今天的人去读的话,就像是读一本非常精美
的菜谱一样,仍然叫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采访: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洪涛席 韩晏清
“有一个人有一次喝热滚的汤,嘴唇被烫了,以后见到了凉菜也要吹一口气,这虽然
说得是怎么样总结教训,但是真实的告诉我们,楚国人当时很喜欢饮食羹汤。”
《招魂》告诉我们,楚国的宫廷筵席食物已达以二十种之多,不仅洪涛食丰富,大米
、小米、新麦、黄粱(糯高粱)应有尽有;菜肴的制作也花样繁多,炖牛筋,叉羊肉,烧
甲鱼,焖乌龟;煮天鹅、卤肥鸡令人垂涎欲滴,面包、米饼、馓子、蜜糖等点心也摆上桌
面,冻甜酒,酸梅汤等饮料,加上调味品甜面酱,令人食欲大开。楚国的这些美食一直延
续到今天。
洪涛:看来楚人的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我想楚人他们吃得那么好,而且又那么会
吃,楚人是不是长得都很胖,而且很结实。
孙昌宇:不对,楚人对吃,和自己形体穿,都追求一个字,就是美,当年楚国人特别
是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就是瘦,细腰,这是最大的特点。有一句名言叫做楚王好细腰,宫
人多饿死,这就把当年追求细腰,不惜饿死描写到了极致,在我们历代诗人里,有很多人
在吟唱楚人细腰的美,其中唐朝的杜牧就有楚腰纤细掌中轻,可以在掌起舞,还有汪遵的
贪向春风舞细腰,它可以在春风里面,像柳絮一样飘荡着,舞她的细腰,这就把当时楚国
对于瘦,和细腰美的追求,描写得非常惟妙惟肖。
洪涛:其实现代人也是这样的,减肥热一浪高过一浪,应该说楚灵王的审美,倒是和
现代人的审美不谋而合。
孙昌宇:对,这叫古今一理。
洪涛:我们说楚人吃喝玩乐,吃喝玩乐,这吃喝都不错,娱乐也不错,据说楚人还有
乐器很不错,有一个楚系乐器的组合,很有特点。
孙昌宇:对,楚人对乐器的研究,是有独到之处,就是楚乐在当年,春秋战国时代,
在礼乐国里面是比较发达的,它不仅仅是金石钟謦,而且管弦丝竹,也很发达,当年楚宫
里面一旦钟磬齐鸣,丝竹齐奏,那是非常优美,非常壮观的景象。
洪涛:听您这么讲,很想看到当年在钟磬的伴奏下,这些杨柳细腰的美女在那翩翩起
舞,现在是看不到了。
孙昌宇:令人神往。
洪涛:不过现代荆州人,根据出土文物,他们编导了楚宫乐舞,我们通过看楚宫乐舞
,实际上也可以看到当年的娱乐生活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虎座鸟架鼓是楚国上层统治者常用的礼乐器之一。楚人为了使其乐器产生清脆悦耳、
高亢洪亮的音响效果,便借助双凤的身材高大,将鼓悬于其中;以虎为座,便于敲打时的
平稳。因此,既注意了悬鼓的形制美观,也注重了其音响效果和其实用性。所有这些,都
无不表达了楚人的聪明才智,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楚乐。
采访:武汉音乐学院 教授
“尤其是两只凤鸟的嘴巴,是微微张开的,给人一种在鸣叫的感觉,但是凤鸟上又悬
挂一个彩绘的鼓,也就是说,我们在演奏这个鼓的时候,你敲的是鼓,但是你听到的声音
可能是老虎在叫,可能是凤鸟在鸣,也就是把一种视觉艺术和一种听觉艺术巧妙地结合在
一块,这是一种现实洪涛义和浪漫洪涛义的结合。”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市多次发掘了整套青铜编钟,有的编钟重量达2500多公斤
,其中最大的一具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量小的一具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
编钟是迄今所见同类乐器中规模最宏伟的,至今仍未失去原有的乐声,它的音色丰富
优美,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律准确,其音响构成倍低、低、中、高四个色彩区。被美
国音乐家麦克·克来思誉之为世界第八奇迹。
对于这个古代楚音乐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大量的楚墓,挖出来的
乐器,音乐文物等等,这些音乐文物我刚才讲了,包括乐器,包括文字,还有图像,也就
是对我们综合的认识,古代的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实物的依据,在这里比如有编钟,有
编罄,有排箫,有篪,有瑟,还有笙,这个琴等等,很多很多,这些乐器有一个很重要的
特点,就是有声音,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两千多年前的,楚人的乐音的音高,音色,这是实
际的音响。
据说,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夫人擅长跳舞,跳的也是“翘袖折腰”之舞。这种舞姿正是
楚舞屈体长袖的风格。汉成帝宠爱的美女赵飞燕也十分擅长舞蹈,其态“体轻腰弱”,跳
的肯定也是荆州风格的舞蹈。据文献记载,赵飞燕腰骨纤细,身体轻捷,舞技超群,尤其
长于表演一种叫“踽步”的舞步,而这种舞步正是楚国巫女降神的舞步,轻柔飘逸如“人
执花枝,颤颤然”
采访:荆州市博物馆楚乐舞编导 刘燕
“楚王好细腰,从楚国的服饰和出土的文物体现出来,但是宫廷女子,为了博得楚王
的喜欢,都尽量使自己变得苗条,所以每个舞蹈动作也可以反映出来,像这个动作,洪涛
要体现腰部,胸部,臀部,三道弯,从手部动作也可能反映出来,您看,一道两道三道,
也是反映出三道弯。”
1970年3月发现于湖北江陵的楚国彩绘石编磬共 25件,这25件石磬第一件器身表面都
被用红、黄、蓝,绿4种颜色绘上了图案丰富的文饰,刻以类似浮雕的凹凸纹造型。这些彩
绘图案一般以1只到3只凤鸟为洪涛题,采取打破、拆散,然后重新组合的浪漫夸张的手法
布局和构图,作为洪涛题的凤鸟千姿百态活灵活现,这些凤鸟有的回首展翅振翅欲飞,有
的昂首远眺张口翘尾,有的身躯丰满线条清晰,有的却仅露首尾神态盎然。
采访: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很多外国的学者,和我在国外的时候,我们给它图片看的时候,他们都谈一个问题
,他说这个彩绘编罄上的图案,好像就是现代派的作品,不可能是古人的,我说为什么呢
,你看到那个编罄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同时也是非常美妙的美术作品,上面有红
颜色的,有黄颜色的,不同颜色彩绘的,所以那个彩绘罄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或者中国的
文化史上,它非常有它的个性。”
在这里,听觉艺术被赋予了突出的视觉效果,中原传统融入了鲜明的荆楚特征。它们
不仅反映出楚地民族崇高凤鸟的审美意识,而且寓意深刻地讲述着“听凤鸟之鸣,以别十
二律”的古老神话传说。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