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荆州]荆楚漆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10:28:04 2004), 站内信件
洪涛: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走遍中国》,今天到我们节目中做客的嘉宾依然是来自
湖北省荆州市的作家孙昌宇先生, 孙先生您好!
洪涛:孙先生,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两千三百多年前楚人的生活,我
想在楚人的生活里边还有一样东西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精美的漆器。您看桌子上摆了几件
,说到漆器我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我在想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在现在的生活中却没有人
使用它了呢?
孙昌宇:可以说中国是全世界的漆器大国,中国漆器生产的历史已经超过6500年了。
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生活用的材料和生活上考虑的经济价值、耐用的程度逐渐地发展了
,加上由于生态的逐渐地被破坏,木材包括生漆的来源逐渐地就减少了,所以到现在为止
,漆器比当年楚国的时候要减少了很多。但是漆器作为中国在工艺领域的一个杰作,作为
中国当年人们生活中一种历史的见证,尽管它逐渐淡化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它也是一种值
得人们永久保存的工艺品,而且它是人们聪明智慧的见证。
这是2000年2月16日荆州市天星观二号墓考古发掘现场,正如专家所料,在那一天有多
件珍贵的漆器从墓中出土。这就是那件从墓中出土的猪造型的漆器。洗去尘埃,显露真容
,整个器物造型上的巧妙别致,图案线条的流畅洒脱都叫人称道不已,看着它不难想象它
当初的精美。
同一天出土的耳杯,是楚墓中常见的酒具,相比之下它的漆色保存得更加鲜亮,两侧
的杯耳对称分布,造型简练厚重,与中间轻巧的椭圆造型相呼应。
然而这样的出土在荆州似乎并不能引起什么太大的轰动,因为在荆州这个历史上就盛
产漆器的地方,伴随着考古挖掘经常或多或少地有漆器出土,少则几件、几十件,多则上
百件。
很多保存如新的出土漆器距今都有一两千年的历史,它们不但能够欣赏,而且直至今
天依然结实、不变形,甚至达到可以使用的程度。在这些漆器中,楚国的漆器数量最多,
风格突出,对后来的影响也最大。
楚国就专门设了一个管理生产漆器的这个方面的官吏,比如说在历史上很有名的庄子
就是漆吏嘛,就是专门管理漆源的嘛,这个了不得,所以各方面的措施综合起来,它的漆
器很快得到一个大的发展。
出土的楚国漆器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漆器制造水平的高超。实用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
是楚国漆器的一大特点,同时受楚国文化的影响,那时的漆器洋溢着强烈的自由、浪漫和
神秘的风格。
豆是楚人盛放食物的容器,这是荆州楚墓中出土的鸳鸯豆,豆盖和豆盘相合,便形成
一只鸳鸯,鸳鸯曲颈侧视,两翅收拢,样子栩栩如生,造型既庄重又浪漫,富有想象力,
工艺水平和文物价值都相当高,被专家誉为楚国漆器精品中的珍宝。
镇墓兽,由底座、兽头和鹿角三部分组成,是楚人放置于墓中以确保墓主亡灵平安的
镇墓之物。镇墓兽口吐长舌,怒目圆睁,面目狰狞,恐怖而神秘。虽漆皮脱落,褪色严重
,但其独特的造型给人深刻印象。
鸟人,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头上高高站立着一个人,此人臀部长有尾翼,嘴和足部则
呈鸟状,这样的造型更加神奇,更加富有想象力,至于它的用途和其中隐藏的文化含义目
前还在研究当中。但无论如何,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开放、大胆、神奇的想象,这样的杰作
一定产生于一片充满自由精神和浪漫气质的文化沃土。
虎座飞鸟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葬所特有。底座是一只昂首翘尾匍匐于地的老虎,虎
背上一只大鸟似展翅欲飞,又似亭亭玉立,引颈高鸣,鸟背上插有一对鹿角,这种奇异的
组合造型浪漫神秘,有人说它是楚国神话传说中风神飞廉的造型,也有人认为它是楚人灵
魂升天时的引导神。
因为漆器,使得我们对楚国和它所处的那个遥远的时代充满了遐想。有一点可以肯定
,那就是这些精美的器物大多也是为当时的上层社会所享用,在楚国贵族的日常生活中,
在宫廷豪门的消遣娱乐中,甚至在战争、丧葬等方面,漆器都被广泛使用。在那时漆器是
一种时尚用品,也被视作财富、地位的象征,它与那个产生了灿烂文化艺术的时代相辉映
,至少从今天看来,漆器几乎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鲜明的符号,同时也被那个洋溢着激情
和浪漫的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洪涛:孙先生,看刚才那个节目,上面那些漆器的造型应该说是各式各样的,而且造
型很别致。另外漆器应该说从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想像力也是非常丰富的,另外它
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还有一个就是在节目一开始的时候,看到一个猪造型的漆器被尘封了
两千多年,在墓葬里边挖出来以后又是泥又是水的,但是经过清洁处理以后,当时专家就
说没有重新上色,但我们再看它的时候依然是光彩照人,而且有的可以说是有点像新的一
样。我就想问问您,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漆器经过这么多年还能够保存下来,保存这么好?
孙昌宇:这些楚国的漆器,它的工艺,当年生产的工艺非常之严谨,据我所知最好的
宫廷的漆器,上的生漆达到一百道,就是要上一百道漆。这是一个由于它当年生产的工艺
非常严谨,质量很高,所以它保存的期限就很高。这个漆器它不怕湿,不怕水 也不怕干,
它怕的是什么?忽干忽湿,又湿又干,楚地这个地方它的地域特点是地下水水位很高的,
地壳的变动不大,它能够保护漆器不受损失。在咱们这一带,由于当年在春秋战国,特别
那个时代在全国的漆器生产里面是产量最高的,那么产量最高的地方,留下来的遗物就最
多了,这三个原因加起来,相对而言在荆州出土的当年的漆器在全国是最多的,而且保存
的质量是最好的。
洪涛:历史上荆州地区的漆器的确是非常的漂亮,我就在想这么漂亮的漆器,是怎么
生产出来的,另外现在在荆州还生产漆器吗?
这里是荆州博物馆的漆木器精品展厅,从事精品漆木器复制工作的张运清、张卜军父
子二人是这里的常客,今天他们为了一件复制品木胎雕刻的刀法问题,特意来展厅观摩。
这里是他们工作的车间,精品漆木器的复制是荆州博物馆的绝活,这些人都是复制古
代漆木器的行家里手。漆木器的复制大体分为木胎雕刻、上漆和彩绘三道工序,张运清和
儿子做的就是这第一道工序。
荆州博物馆漆木器复制工场 木工 张运清:“首先你就把这个图纸画出来、外形画出
来了,画出来以后,通过一步步来把它修。先锯啊,胚子锯出来了以后再慢慢修。修的时
候,每一刀下去都要掌握一个火候,木雕不同于泥塑,一刀削多了还可以再贴补回去,而
搞木雕要是一不小心削多了,也许手中的胚子就要报废了。老张希望把大半辈子积累的经
验统统教给儿子,他说人要有一技之长,有一门技艺在手,一辈子就不愁了。基本功搞好
,再有一个还是要有个艺术概念,搞我们这个本来就是属于艺术,要多看多问多学多接触
。张卜军原本是学厨师的,就是因为从小接触多了,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欢并且干上
了这一行。”
因为用心肯学肯吃苦,张卜军的技术进步很快,对于靠手艺吃饭,他很自信。不过年
轻人跟父辈的想法不同,他并不想终生以此为业,对未来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我现在只想开一个美食城,因为我是学厨师的,学厨师以后改行,看这项蛮好啊,厨
师里面不也有雕刻吗?食品雕刻,就觉着是相通的,就跟着父亲学这个。
木胎雕好后就会送到漆工这里上漆。张晓从16岁开始到现在做漆工已经有整整十个年
头了,看似简单轻松的工作,却丝毫马虎不得,因为这是漆木器复制工艺中承上启下的环
节。
荆州博物馆漆木器复制工场 张晓 :漆工工序,有十道工序。打磨,开始要打底子,
打底子再打磨,打磨再上漆,再有还要上底子的,要补。平面的要平,弧面的要看起来让
他,要一看是弧形的,没有什么窝的,要没有颗粒,无流痕,那就算达到标准了。
要说这最费眼费神但也是最出彩的活儿就是第三道工序——彩绘。上过漆的黑木头,
在擅长描龙绘凤的画工手里仿佛渐渐有了灵性,颜色一点点地丰富起来了,图案花纹也一
点点地生动了起来,漆器的色彩之美,纹饰之美一一呈现。漆木器的复制需要下真工夫才
会学到真本事,否则很难成为一个复制的高手。画工王刚在这方面颇有些心得。
荆州博物馆漆木器复制工场 画工 王刚:“要屏住呼吸,把思想集中在这个地方,慢
慢地朝前走,笔、气都要把它调好,要是一步不到位的话蛮难得成的。炼心,像一个脾气
非常暴躁的,在这个地方经过好多年,没有以前那种暴躁的脾气了,跟下棋啊,钓鱼啊,
差不多,画画。”
孙昌宇:洪涛你看一看,这个就是荆州博物馆那个工艺车间生产的。
洪涛:真漂亮!我觉得古人还是挺会享受生活的,而且看这些我就想象楚国贵族的生活
一定特别精细。
孙昌宇:当年用现在的话来讲,这些漆器也是非常时尚的。
洪涛:您说它时尚,我觉得它现在也挺时尚的。因为您看它线条流畅,图案很漂亮而且
颜色也很好看,我觉得古人真的是很心灵手巧。
孙昌宇:对,洪涛,我发现你有古人之心,你的欣赏水平达到了楚人的高度。那么到底
是它的什么吸引了你呢?
洪涛:到底什么吸引了我?我也说不清,反正我一看见它就特别喜欢,要说起来可能还
是因为它的这种造型、图案,我觉得它有一个特点,您看它这个造型里面,大多都有鸟、
凤的图案,还有就是它的颜色大部分都是以红黑为主的,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
里面一定有什么讲究。
荆楚漆器除了造型多样、用途广泛以外,它的色彩也令它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这些制造于两千多年前的漆器,出土时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年老色衰
”,有些器物虽已变形、残破,有的漆皮斑驳、开裂,但它上面漆色的鲜亮程度往往依然
令人吃惊。
荆州博物馆研究员 滕壬生:“这种颜料都是天然颜料,矿物颜料,所以它不变色,红
的带有朱砂性质的,加上这黑颜色,看着深沉、稳重,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红黑为主的色彩搭配,对比鲜明,深沉中不乏热烈。对于红色,楚人是偏爱的,自
古就有楚人崇尚赤色的说法,据有关资料和考证,楚国以红色为国色,从宫廷建筑、朝服
,到战旗、棺木都是红色,那么对于当时发达的漆器制造业自然就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有专家认为楚人尚赤的风俗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色彩观念。
荆州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严良文:“除了有红色和黑色以外,另外还搭配一些颜色,
这些颜色也丰富了漆器的色彩变化。比如它通常用的有金色、还有绿色,还有黄色,那么
这几种颜色融合在漆器的图案里边,在古朴里又显现出一种华贵、一种丰富多彩。”
荆楚漆器上的图案也很丰富,其中凤、虎、龙、鱼、花卉、云纹、几何图案等等较为
常见,而且这些图案并不拘泥于程式,往往富于变化。拿凤来说,它是漆器上出现最多的
图案,这与楚人尊崇凤凰有密切关系,荆楚漆器上既有描绘细致的写实画法的凤,又有线
条简练的写意风格的凤,凤的图案经历了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画法上的演变,并且
渐渐发展到将凤的形象符号化。此外在线条、纹饰的运用上也是灵活、丰富,而且富于变
化。
荆州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严良文:“它甚至于几个图案,四方连续图案,边带图案和
散点透视的云纹图案,都可以综合地运用在一个器皿里边,给人感觉既丰富,又多彩,又
多变,同时又非常完整。”
漆器出土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褪色、剥落,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如何有效保护古代漆器是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面临的共同难题。荆州博物馆的专家们从上
个世纪70年代起便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启动了漆器脱水保护技术的研
究课题,经过多年的艰苦摸索、反复实验终于攻克了一系列难关,独创出了高分子脱水技
术,使大量珍贵的古代漆器从此得以妥善保护,能够长久珍存和展出,从而使今人有机会
通过亲眼目睹和了解漆器与遥远的楚国时代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楚人无论从文学、从艺术,从他的歌舞,从他的生活,他都是天马行空,一种浪漫主
义的表现手法,那么我们可以从楚辞,从屈原的《九歌》,从宋玉的文学作品里边,都表
现出楚人的浪漫主义的想像力,所以说楚国的漆器文化,实际上是对楚人文化生活一种具
体的表现。
孙昌宇: 你讲得很对,现在凡是到荆州去旅游或者是参观访问的人,都把漆器作为最
珍贵的纪念品带回去,荆州的人们也把漆器作为自己最自豪的一种代表物,可以这样讲就
是说,了解荆州应该从了解荆州的漆器开始。
洪涛:是呀,对于我来讲,因为荆州我记住了漆器,因为漆器我不忘荆州。
孙昌宇: 说得好,洪涛。
洪涛:不过孙先生,我的心里还是不免有一些遗憾。
孙昌宇:什么遗憾?
洪涛:我觉得这么好的漆器,如果现在我们能够把它们使用起来的话,那该多好,因为
又时尚,又有品位,我就在设想如果哪天中午,我上班的时候带盒饭,要是能够用一套非
常漂亮的漆器套盒来带,或者说鸳鸯豆的漆器盒里边我放上糖果,摆放在我们家的客厅里
招待客人,我觉得那是件非常不错的事。
孙昌宇:对,洪涛没准有一天,这个漆器也跟咱们的旗袍、唐装、中国结一样又火起来
了,又更广泛地流行了。有一句话讲得好:“流行的民俗就是流行的民族自信”,那么漆
器上代表的民族自信是非常非常鲜明的。洪涛你知道现在最流行的是什么吗?
洪涛:那还用问,中国印!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