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永州]九嶷山下觅舜踪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Feb 19 18:48:30 2005), 转信
在永州九疑山一带大部分人都知道三分石,但去过的人却很少。因为那里重山阻隔森林密布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传说伟大的舜帝就在那里升天。
在向导和挑夫的帮助下,经过七个小时的跋涉穿越了十公里的原始森林,远处就是三分石了,它拔地三百米高,俯览众山的确有传说中君王的气势,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英国的巨石阵,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这些史前文化的重要遗迹几乎都与巨石相关,虽然国外多是人工,而中国取自天然,但对巨石的崇拜却通行全球,难道舜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呢?
在尧舜禹的记载中洪水肆虐百余年,遍及整个人类所能到达的地区。这样规模的洪荒到底发生在什么时期呢?按照司马迁的史记推测大约发生在距今四千到五千年之间,然而地质历史学家的考证却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他们描绘了距今八千到一万五千年之间发生的改变世界面貌的大洪水。
对于这场洪水进行世界范围的考察之后伯列斯特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沿北纬三十度沿线的民族几乎都在各自先民的记忆中保存着有关洪水的详尽历史---詹姆斯。伯列斯特
尧舜禹正是生活在北纬三十度附近,此前的冰河时期,厚达数百米的坚冰曾经覆盖了整个地球, 然而距今一万年左右却开始融化了,侥幸从冰河期活下来的人类必须面对遍地的洪水,但是疯狂滋长的植物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品,一个治水与农耕并举的伟大时代从这里开始了,舜真的是那个洪荒时代,也就是一万年前的英雄吗?如果是那样他只可能是一个石器部落的首领,而不是传说中策骏马驾长车驰骋中华的国君,舜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永州九疑山祭祀舜帝的遗址贯穿各个朝代,其中最为古老的是太阳溪边白鹤观遗址,据说始建于夏代。
按中国的风水逻辑,认为这里背靠低山,面对迂回的河流,山水之间还有较为开阔的台地,风水绝佳,传说舜帝在这里安葬,但人类学家则认为他也可能正是舜帝生前生活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环境恰恰符合记载中他狩猎,采集,捕鱼,耕种的多种需求。
另外上古先民的特殊习惯,也让人们怀疑舜生活的地方可能离这里不远,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魂归故里.瑶族至今还流行着这样的传统,每当老人去世,后代要把他送回家乡安葬,再远再穷也要完成,那样老人方能安息。如果实在无法送达也要用一根白线从故去的地方牵到家乡。这样的传统在上古时期的各个民族中普遍存在。然而对舜这位君王的安葬却远离他生活的地方呢?
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贩于常阳---墨子,这是史前的奇迹还是后人的想象。
然而舜如果仅仅活动在永州这样一个两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而不是记载中驰骋百万平方公里,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被尊为整个民族的先祖呢?难道永州这个地方有什么与众不同吗?
一九九三年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发现为我们找到了线索。
那年秋天考古所正在永州道县对一个一万二千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进行考察,这个名为玉蟾岩的地方与以往的华南古人类洞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例行的发掘却有了意外的发现,袁家荣还清楚的记着那个难忘的下午。
第二次大规模的勘测开始了,考古学家、农学家甚至地质学家都汇集于此,百于平方米的地面掘地三尺,每一粒沙子都被鉴定过了。可是稻种却再没现身,这让考古队员非常尴尬。
又是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在一块厚厚的盖板的下面,农学家发现了让他日思夜想的东西,两粒珍贵的稻种。
这是一张拍虚了的照片,因为手抖得厉害,当时拍照的袁家荣面对一动不动的稻种竟然几次对焦都没有成功。
在电子显微镜下的鉴别确定他并非野生稻种而是人类长期驯化的栽培稻稻种。
人类在四百九十九万年的时间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但在最后一万年突然开始了农业,从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除了这两粒世界最早的粮食,同时还发现中国最早的陶器碎片,这些都证明永州很有可能在那个时代领先世界进入了农耕文明。如果舜真的是这个地区的首领,他的作为足以影响世界。
那是一个家族的伦常可以被拳头所打破的时代。忠孝尚没有进入人们的意识,因此父子相争,兄弟相残比比皆是,部族的王位更是争夺不休,在狩猎为主的时代这种环境曾让最优秀的人脱颖而出,然而进入农耕它却极大的破坏了生产的秩序.人们期望部落太平,家族的安宁。
舜担负起了这个责任,他与先前的君王完全不同,他不是通过征伐,而是通过牺牲自己来传达理念这就是孝与和。
舜的出场是以后母壬女和异母兄弟象多次想置舜于死地开始的,那时的舜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修房时被后母纵火,修井时被兄弟投石。若以原始的道德观念,舜完全可以把他们作为敌人而杀死,那是不会受到谴责的,但是舜机智的化解了危险同时以宽容的胸怀原谅了这些歹人,这种道德被后人总结为君父可以让臣子死,而臣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忤逆犯上的大忠大孝.成为古代中国道德楷模,二十四孝的头一位孝子典范.这些孝子引导华夏子孙进入了一个以家族伦理为基石的稳定的社会.这个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舜首先确立的。
永州人喜欢吃的一种食品被称为舜豆腐,是把螺蛳肉,糯米,猪肉和多种蔬菜切碎包裹在炸豆腐中做成的,各路食品相掺杂有和睦相处的隐含意味,它还是逢年过节孝敬老人的食品,永州人就通过这种食品传送着舜和睦忠孝的美德。中国的上千种民俗食品中有一半以上表达了同样的愿望。
与此同时帝王们对舜更加尊崇,传说大规模的祭舜从夏代就开始了,如果真是那样就会甚至早于皇帝和炎帝那些更为知名的先祖,这有可能吗?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历代王朝如此的崇拜舜,正是在于他们对忠孝的需求,在君王们看来只有广播舜的忠孝之德,君臣之礼方能稳定国家,中国许许多多稳定漫长的朝代证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他们的外交政策也完全遵循舜帝道德,这就是和,和睦,和平,和为贵直到今天它仍是中国内政外交的基础。
在历代祭舜的仪式上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参加,比如瑶族他们认为舜也是本民族的先祖。苗族也对舜尊爱有加。部族之间和睦相处是从舜的时代开始了。此前是一个什么时代,他的道德怎会与众不同?
传说在舜的时代,他所在的部族与另一个部族因为争夺渔场而发生纠纷,这在上古是经常发生的事,其解决方法就是欧斗残杀,通过消灭部分人口来达到资源与人口的平衡,这看起来是非常残酷的,但在渔猎时代里人们没有别的选择。
而此时,舜没有参加殴斗,他正在历山精心的耕耘,这是一种在当时人们还很陌生的生产方式,舜发现这里可以避免血腥争斗,因为那时有无数的荒地等待人们去开发,他无私的奉献出自己开垦数年的田地,教大家如何互相配合来耕作,开荒,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渐渐的感到合作所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争夺,无论是开荒,栽种还是修水利这里都需要大量的合作,舜亲和的作风开始流行了起来。<史记>载舜无咫尺之地,却聚合了无数人到他身边,这里一年就出现一个村落,两年就变成集镇,三年就和都市差不多繁荣了。
在舜的身边永州人们更是谦让有加,记载这里曾有一位状元,因为觉得老师比自己更有才竟冒犯龙颜,上书要求让贤,终被夺了功名.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舜的道德有如阳光一直照耀着农耕时代,他的影响随着农耕传播到了他从未到过的地方,他也就成为中华道德的先祖。
舜到底是怎么死的,是另一个千古之谜,记载中他是在巡视途中自然死亡,但后人却推测他很可能被敌人暗杀,也许是为了避免身后兵戈四起,弥留之际他嘱咐身边的人永远保守这个秘密.这是舜为和平作的最后一个贡献.
在舜去世后人们跑遍了九疑山,终于找到一块拔地三百米的巨石,作为他升天的纪念地,也许只有这伟岸的巨石才能代表人们对舜的敬仰.他矗立大地与天比肩,这大概就是世界各地巨石文化共通的象征意义了.
瑶族的节日里他们又唱起了怀念舜帝的歌,那个伟岸的身影,和他海纳百川,忍辱负重的品格伴随着中华民族久经磨砺,生生不息.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