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合肥]三度梅花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7 11:22:45 2004), 站内信件
当年一曲《天仙配》的选段,唱遍了全中国。直到如今,它的流行程度在戏曲选段里
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今天,很多唱它的人已经分辨不清它是戏曲还是流行歌曲了。
黄梅戏能在我国三百多种地方戏曲艺术中,异军突起,成为人称“五大地方戏曲”之
一,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当年它还很稚嫩的时候,浓浓的乡土气息,淡淡地韵律。博得
了包括合肥地区安徽老百姓的普遍喜爱。
黄梅戏是如何起源?它的最初源头是从哪里来的?至今众说不一。有这样一种说法:
明朝末年,湖北黄梅县发大水,迫使一部分灾民顺流而下,来到安徽境内,这些流落到安
徽的灾民带来了最初的黄梅调。
安徽沿长江一带山清多水秀,乡野百姓性情多风雅,加之徽文化又有包容的特点,黄
梅戏在这里找到了落脚的根基。黄梅戏在它生命发展的进程中,得到接纳和推送,一次次
获得补充和滋养,最终在某一恰当所在,融会成浩瀚大江大河。五十年代初是中国社会最
多彩,最具可塑性的一段时期,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众多的地方戏曲带来了新生,1953年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省会合肥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黄梅戏从乡间走上了大雅之堂……
1958年毛主席来到合肥视察,对黄梅戏作过高度的评价,他说:我喜欢家乡湖南花鼓
戏,黄梅戏更好听.
以《天仙配》为代表的黄梅戏深入到广大观众心中,黄梅艺术之花怒放绽开,迎来了
黄梅戏艺术成熟的第一个巅峰。后来人们把这一时期概括地称为:一度梅开。
和一度梅开紧密相连在一起的有这样一个人,她就是深受亿万观众喜爱的黄梅戏演员
严凤英。 30多年前,她过早离世。 30多年后严凤英相如以沫的老伴王冠亚。在耋耄之年
割舍不下的一件事,为爱妻严凤英写本书。 历经几年的寒冬酷暑,他写下了长达50万言的
《严凤英传》 后来,又写了15集的电视剧《严凤英》,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心愿
已了,他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妻子了。 当年《牛郎织女》鹊桥告别一场的唱段,始终萦绕
在王老的心头……
一生终老在人间,有谁知花正红时寒风起,再要回头难上难。 这段凄婉的唱词,不就
是严凤英一生的写照吗?
经过严凤英一代人的积淀,在80年代黄梅戏迎来了二度梅花开放的季节。第二代梅花
的开放是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的,这些演员当中都早已名闻遐迩,马兰、黄新德、吴琼、杨
俊、吴亚玲、袁玫,这些名字构成了黄梅戏二度辉煌的一束绚丽的光彩.
黄梅戏发祥于长江岸边,仿佛也具有了长江的品格。它吸纳百川,从不封闭,决不在
任何方位止步。它不拘形态,始终保持着可变性。纳入的,很快便溶入她自身的生命中,
“淡妆浓抹总相宜”.
黄梅戏是伴随着乡村劳动阶层的喜好而崛起的,踏着“近代”文明进步的节拍走入现
代社会的,因此,它是一种开放型的民俗艺术。根据可靠的资料证明,仅在合肥周边地区
就有二十几个黄梅戏剧团,可以说它们是黄梅戏辉煌的基石。没有这些基层剧团的艰辛劳
动,黄梅戏就不可能有今天繁华似锦的前程。观众的喜爱更是黄梅戏生存的动力,你看观
众中的小姑娘和小小子,你能说他们将来不会成为严凤英和王少舫这样的人民喜爱的艺术
家吗?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黄梅戏的历史说不上多么悠久,屈指算来也
却有数十年的繁荣。它之所以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跟人才的培养和人才不断的涌现有
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群众基础的艺术是长盛不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度梅花的盛开是
必然的。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