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合肥]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杨振宁的故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7 11:23:52 2004), 站内信件
1957年10月3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奖台,领取本年度诺贝
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是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杨振宁先生在颁奖庆典中用中文进
行演讲,他说:从广义上讲,我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产物。他认为,研究工作仿佛是
在黑屋中摸索一条出路,在某一个方向必定会有一扇门,引导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从
此诺贝尔奖的历史上第一次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杨振宁先生原来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所长。自从1999年退休以后
,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工作之余的他,经常回忆起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杨先生的家乡合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是兵家必争之地。它
的文化东西交汇,南北相融,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1922年10月1日,杨先生出生在合肥这座城墙西边的四古巷中,一个七进院的院落里。
他是杨家的长房长孙,按杨家的家谱:家、邦、克、振的排列,刚出生的孩子为“振”字
辈,当时孩子的父亲杨武之正在省城怀宁教书,所以父亲给他取名振宁,小振宁长着一个
大脑袋,一双大眼睛,十分招人喜爱。可是当他十个月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他们母子到美
国留学去了。
小振宁4岁时开始跟母亲学习方块字。母亲罗孟华是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妇女,读过一段
私塾,认识一些字,尽管有人告诉他,许多留洋的人娶了洋姑娘不再回来,但她仍一边思
念丈夫,一边努力培养好儿子,她把丈夫和儿子看做是她生命的一切。
小振宁5岁的时候,杨家请来一位教书先生,给他和堂兄弟们一起讲课。老先生教的第
一本书是《龙文鞭影》,这是中国古代的启蒙书,其中有不少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句式
整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小振宁很快背得烂熟,书名《龙文鞭影》的龙文是匹马的
名字,它只要见到鞭影,不用鞭策,就会不停在向前跑,这个故事在小振宁心里留下了抹
不去的记忆。每天晚上,小振宁都要在母亲讲的这些民间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
1928年,父亲杨武之从美国获数学博士学位归来,6岁的小振宁居然把今天许多初中生
都未必读得通的《龙文鞭影》给父亲背了一遍,父亲非常高兴,送他一支钢笔作为鼓励。
1928年夏天,杨武之受聘到厦门大学担任数学教授,小振宁随父母南下,第一次看到
了大海,在那里他向父亲学习了他三十多首唐诗和一些英文单词。
小振宁读初二的时候,正逢父亲在清华离职休假一年,到德国柏林大学进修。这期间
,他常给父亲写信请教难题,并寄去照片,父亲在照片背面写下,宁儿似有异禀。尽管当
时父亲发现儿子聪明过人,但他没有提前教他高等数学微积分,而是请来历史老师教他读
《孟子》。12岁的小振宁居然把三万多字的文章背了下来。后来,孟子的儒家哲学对他一
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7年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他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小振宁兄妹不得不随母亲
跟着“逃难“的人群回到家乡合肥,因庐州中学迁到三河镇,一家人又到了三河,这里是
母亲的出生地。原本只有三万多人的小镇,战争时期已陡增到7万多人。白天,杨振宁步行
一公里的路到中学读书,傍晚穿过南街这条一人巷旁的三进院,临时居住在这个房子里。
每天晚上,母亲陪伴着他在煤油灯下做功课,完成了他高二的学业。
1938年杨振宁家搬到了昆明,他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进了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念了四
年,38年到42年,然后又念了两年研究院。1944年得了硕士学位,并在那个时候考取了清
华第六届留美公费,在1945年日本已宣布投降了的时候,经过地中海,经过大西洋,到纽
约上岸留学。
第一次离开母亲到美国,陪伴着他的是母亲的嘱托:到美国要到世界一流物理学家那
里去深造。1948年,杨振宁以优异的成绩取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物
理讲师,他终身难忘著名物理学家泰勒和费米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教授们称赞杨振宁是一
位悟性极高、能举一反三的科学家。1949年,杨振宁先生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从事
学术研究工作,他所崇拜的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也在这座被称为“最成功的象牙之
塔”中工作,跟随世界著名的物理大师学习,使杨振宁先生博采众长,对学习方法有了自
己独到的见解。
1956年站在世界粒子物理学前沿的杨振宁与李政道一起推翻了人们长期沿用的“宇称
守恒定律”震撼了世界。新的“宇称不守恒”成为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67年杨先生
又和澳大利亚人一起研究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在统计力学方面做出又一个杰出的贡献。
年近80岁的科学家,晚年依然开着用过十几年的老车。他有着一个朴素而又幸福的家
庭,妻子杜致礼是国民党将军杜聿明的女儿。自从在普林斯顿的中国餐馆相遇,杨振宁的
人生旅途上,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夫人的身影。1964年杨先生一家5口人加入了美国籍,
毕竟根在中国。 1971年美国解除美国公民不能到中国旅行的禁令,杨先生立即回到阔
别26年的中国探亲,成为第一个访华的外籍华裔科学家。
回国见到童年时的伙伴邓稼先,如今已成为中国的两弹元勋,杨振宁感动得泪流满面
,从此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他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名誉教授。1999年,他又应邀
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他希望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国内地从事教
学与科研工作,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香港中文大学。杨先生讲到:从1966年开始,他在纽
约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了33年,退休之后,他愿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包括香
港在内的中国科研事业再出一点力。三十年来,中国三代领导人在会见杨振宁的时候,高
度评价了他的杰出的科研成就,感谢他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
为了创建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杨先生已经募捐到1500万美金,他把自己在纽约的别墅
捐给中心,那块地价值100万美金,并把清华大学给他的年薪100万人民币捐给中心作为日
常活动经费,他还经常回家乡,关注合肥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如今杨振宁已成为杨家教育后代的楷模。杨先生非常孝顺父母,他把母亲接到美国享
受天伦之乐,又在香港陪伴母亲安度晚年,他的这些故事,已在家乡广为流传。2001年,
杨振宁第一次回到母亲的出生地三河镇,受到当地父老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重返母校合肥一中,杨振宁先生特意去看望了当年教他的英文老师王道平。如今杨先
生的人生之路已成为校史的一部分,成为母校教育青少年的内容。
在人的一生中,难忘的是深深的母爱,尽管今天杨振宁先生已成为20世纪世界著名的
物理学家,但是对母亲的恋情依然挥之难去,矗立在家乡合肥杨振宁的铜像,诉说着他在
母亲身边的日子,是多么温馨、祥和,就是太平洋也无法阻隔他对母亲的牵挂。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