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九华山]闵园深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Feb 12 19:33:39 2005), 转信

  没有来九华山之前,就有朋友告诉我,在九华山有一棵神奇的树。1400多年的树龄虽然使她略显沧桑,但风韵犹存。也许由于它的独特,也许由于她的古老,有人把它喻为天下第一松。她那像凤凰展翅的树形,曾让许多人在此浮想连翩。 


  这棵树叫凤凰松,它矗立在九华山一个叫闵园的村子,很多人来到这里不仅是要欣赏这棵古树,更多的是要到这棵树所在的村子走走看看,因为在这个村子里生活着一群独特的女人。 


  闵园是个典型的南方村落,在这个仅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里,散落居住着六十多位在此禅修的比丘尼,现有尼庵三十一个,可算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尼庵群,这些尼庵散落在村子中,与周围的民居融为一体,甚至有些尼庵的建筑风格也与当地的民居没什么两样。 


  坐落在中闵园的胜蔓精舍,也叫安乐堂,建成于1917年,是第一个落户闵园的尼庵。这座庙宇,在这个村子里,就象是一个普通院落,很容易让人忘记了它的庄严和肃穆。 


  从安乐堂落户闵园开始,来此禅修的比丘尼是越聚越多,因此这里的庵堂也就越建越多了,最多时竟然达到四五十个之多,这种尼庵群落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村子里散步,我们随处可以看见,无论是在普通农家的门前还是在小小庵堂的院落前,出家的师傅和村民们就像邻居一样聊着天,自然而又亲近。 


  多少年来,这个村子的黎明都是伴随着这种木鱼声来临的,生活在这里的比丘尼每天早晨四点左右就开始诵经了,这是比丘尼们每天必上的早课。就是在这种声音的陪伴下,村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 


  如今漫步在闵园,不经意间我们就可以看到由来已久的佛教生活对这个村子的影响,给我们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最初几天在闵园的拍摄中,我们试图接触这些比丘尼,走进她们的生活,可是多次都被拒绝了,这让我们觉得也许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真的是更难不过的事情了。 


  在采访一度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只好求助当地的宗教部门。万稼祥是九华山宗教局宗教科的科长,他自小在闵园长大,他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叫香山茅蓬的庵堂。第一次见面,庵堂的主人对于我们的造访,她们即没有过多的惊奇,也没有俗人般的热情。 


  这个茅蓬的主人是亲姊妹俩,出家前,她们生活在安徽淮北一个小村庄。出家后,姐姐的法号称印山,妹妹称印静。印山来到香山茅蓬已有20个年头,印静晚姐姐11年,到今年也已是第九个年头了,在这里,她们不再以姐妹相称,而是师兄,师弟。多少年如一日,每天的下午四点是姐妹俩上晚课的时间,在征求了她们的意见后,我们记录了她们上晚课的部分内。 


  第一天与香山茅蓬姊妹俩的见面,应该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疑问带者很多的疑问,我们结束了第一天对香山茅蓬的拍摄。 


  香山茅蓬是典型的徽式民居,通往这个不大的院落要走过一片竹林,竹林一年四季的绿色给这条小路披上同一种颜色。南方的冬雨过后让我们感到阵阵寒意,在我们第二次走向香山茅蓬的路上,就听到了冰凌花敲打地面的声音。 


  在这样一个冰冷的天气,印静在静静地洗着衣物。远离尘嚣的生活,也远离了电器化的方便,姐妹俩的生活自然而又简单的。 我很想靠近她,和她聊一聊,但还是被她拒绝了,虽然是拒绝,但她脸上一直带着善意的微笑。 


  姐姐印山不再回避镜头,但是对于我的问题她还是有些紧张,有些不知所措。印山来香山茅蓬的二十多年来,几乎就没有离开过这个村庄,她说只是在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趟普陀山。当和印山的谈话一步步深入,我非常想知道眼前这位早已落发多年的僧人,出家前的模样。 


  院子里的这棵牡丹花比印山的年龄还要大,花开花落已有五十多个年头。印山从小生长在淮北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春天也有牡丹怒放,不知当时印山是否想到,有一天,她美丽的长发,会永远成为这牡丹花枝的肥料? 


  一年之中,牡丹只在春天怒放,而人只有青春最珍贵,可印山却偏偏选择了把青春连同她整个的人生都奉献给了她信仰的佛教,无怨无悔。 


  印山说她们姊妹俩出家完全是信仰的原因,父母都是在家居士,从小在家受佛教的影响就比较深,因此对于她们俩出家,当时家里人没有过多的反对 。 


  这是香山茅蓬门前的菜园,也是姐妹俩经常劳动的地方。其实闵园的比丘尼一直以来都是过着这种一边劳动一边禅修的生活,自己自足。 


  几天的拍摄,我们慢慢与印山姊妹俩熟悉了,她们邀请我们与她们一起共进午餐。姊妹俩在这里很少买菜,自己种的就足够吃了。印山说出家前在老家她就很喜欢吃辣椒,到了这里她仍然如此。今天为了招待我们,她们特地多做了几个菜,当然全是素菜。能坐下来和她们一起进餐,这是我们在拍摄前怎么也没有想到的。经过这种面对面的接触,印山姊妹俩渐渐向我们敞开了心扉。 


  印山回忆说,当时她们是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才来到这里的,但确实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苦。对于文化程度都不高的姊妹俩来说,熟练掌握早晚课的经文,她们费了不少功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木鱼声中,她们耗费了除了生活以外的所有时间。青灯古佛,枯守寂寞,这种在常人看来不可忍受的生活,姊妹俩却甘旨若怡,外面的世界对她们没有什么影响。应该说在闵园禅修的比丘尼都过着像印山姊妹俩,农禅并重的生活。 


  在印山平日诵经的房间,我们发现了一张已经很旧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清秀俊美,她是谁?这张老照片,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这张照片上的比丘尼就是这间房屋曾经的主人性妙师太,性妙师太是印山姊妹俩的师公,也就是她们师傅的师傅,这件房间是性妙师太生前居住的房间,印山完整保留了她。 


  性妙师太出家前是安徽霍邱县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俗名刘长珍,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婶娘将她代大。17岁那年,叔父给她定了门亲,但后来男方以她不识字而退了亲,长珍从此不想再嫁,并决定出家,但是遭到了叔父的反对,为了躲避叔父的看管,刘长珍女伴男装,离家出走。 


  出家后的刘长珍先后在南京、上海的寺庙修行。这张年轻时的照片是1935年在上海的留影,那一年她29岁。也就在那一年,她来到了香山茅蓬。在这里她潜心修行,礼佛颂经,靠种茶、种菜、砍柴维持生活。直到2003年去世,享年95岁。 


  在香山茅蓬的六十多年来,她几乎就没有下过山,就没有离开过闵园,就连近在咫尺的九华街,她都没去过。就在这狭窄的房间内,她安静地度过了她的一生。 


  六十多个春秋,是一个多么漫长的人生四季,又是一件多么让人不可思意的事情呢!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怎样的信念,怎样的毅力,促使她在这里孤守一生呢?也许在这里她并没有感到时间的寂寞与漫长,而是真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性妙师太的墓塔就在香山茅蓬的后面,印山姊妹俩经常会到这里来拜祭性妙师太。印山来香山茅蓬的时候,性妙师太已经七十多岁了,和师太相处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印山说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对她今后的禅修很有帮助。 


  这把藤椅是性妙师傅生前经常使用的,现在虽已破旧不堪,但对于印山来说却是个宝贝,如今印山经常回忆起与性妙师公朝夕相处的一幕幕场景,记忆犹新。 


  在闵园俗家人和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但 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与比丘尼你们共处的日子,但同住在一片山林,共饮同一条溪水,她们的相处是融洽而和谐的。 


  这户人家的主人在用当地一种叫枝子的野生植物磨豆腐,我们和她聊起了生活在她们身边的出家人。 


  这时从山下走来一位比丘尼,他们很自然地打着招呼。跟随着这位比丘尼,我们来到了她所在的华严洞。 


  华严洞依山势而建,是闵园地势比较高的一个尼庵。果觉师傅看上去年龄不大,但来闵园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她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在我们拍摄期间,正好一个邻居朋友给她送来了刚磨好的豆腐。 


  果觉上山下山总要经过邻居家的门口,有时累了,就在邻居家歇歇脚,聊聊天,这样时间长了,果觉与庙堂边的几户人家就非常的熟悉,这也使得他与临家的关系亲近了许多。 


  在闵园生活的出家人和俗家人,他们相处的就象邻居,也象兄弟姐妹。安乐堂的道广师太,是闵园远近闻名的人物,在比丘尼中有很高的威信,她说在闵园邻里之间相互关爱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她随口就能讲出几个故事来。 


  每年的年末,闵园的尼众们都会到养老院看望老人,这种事情是绝对少不了道广师太的,一大早,道广师太就约了几个其他庵堂的师太,准备到当地的敬老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 


  闵园人的生活一直深受佛教的影响,这个村子的很多户人家当时就是为了建造庙宇而居住下来的,因此这个村现在仍有一些人家是木匠或石匠的后代。余大爷的祖上是当地很有名的木匠,来到闵园也有近百年了,闵园大大小小的尼庵这些年他可是没有少去帮忙,因为如今做木工的少了,因此一些寺庙的维修就落在像他这样的手艺人手里。 


  如今余大爷也已是七十多岁了,但是干起木匠活还是那样的得心应手,现在只要是哪个尼庵来请他,他总是热情细致地把活做好。 


  在闵园几天的拍摄很快就结束了,夕阳下的凤凰松卓然而立,另有一种迷人的风姿,多少年来它一直保持这种展翅欲飞的姿态。凤凰依旧,闵园依旧,人们的生活依旧。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