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武夷山]武夷识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0 16:52:38 2005), 转信


  大竹岚,武夷山的一个普通地名。在这两万多公顷的山间谷地上,长满了翠绿欲滴的毛竹。 

  
 
  
  一位作家在游览大竹岚后写道:车行数里,绿!还是绿!一望无际的绿!连四周的空气,也水灵灵地仿佛轻轻一捏,就能挤出绿来……那一种空灵剔透,那一种清幽绝俗,那数不清层次的绿光、绿彩和绿意,这里,人成了绿囚。多美呀,绿囚!许多到过大竹岚的人,都会发出相同的感叹。 

  毛竹生长迅速,三、五年工夫,就从才露尖尖角的竹笋长成十多米高的大竹。有人把竹子称为廉价木头,在武夷山的乡村城镇,人们扎筏编篓、建房造屋都离不开竹子。武夷山的竹子有近两百个品种,植物学家把它们归为十七个属,武夷山人根据自己的喜爱称呼这些竹子。惊蛰时长出竹笋的,叫作雷竹,竹竿金黄色的,就叫黄金竹,还有更多的是根据竹子的形状起的名字:佛肚竹、高节竹和双杆竹。 

  武夷山的竹子多,千百年来关于竹子的故事也很多。武夷山号称中国道家的第十六洞天,是神仙居住的世外桃源。在武夷山景区,有一处称为毛竹洞的地方,传说就是神仙们聚会的场所。这里修竹茂密,溪水潺潺,浓密的翠竹遮住了丹崖下的洞口,确实是一处仙家修炼的去处。“洞里毛竹绿猗猗,枝干扶疏满洞垂。传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许外人知。”这是宋朝人李纲游玩毛竹洞时所作的诗。在唐宋两代,由于毛竹洞的名气太大,文人们甚至把它当成武夷山的代名词。 

  幔亭,位于九曲溪的下游,大王峰的北侧,这里曾是汉武帝派人祭祀武夷君的场所。传说秦始皇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0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武夷君与皇太姥在幔亭峰上设宴招待武夷山的乡民,为了便于乡民们往来,武夷君还在山峰上修建了彩虹桥,这便是武夷山盛传的幔亭招宴的故事。后来,因为一位年轻的村民对皇太姥傲慢无理,武夷君用手一挥,幔亭周围的毛竹上都生出了细小的毛刺,将幔亭团团围住,人如果被毛竹的毛刺刺中,就会中毒身亡。从此,幔亭脚下的刺毛竹,成为仙俗两界不可逾越的藩篱。 

  竹在武夷山是最普遍、最廉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直至今日,竹子在武夷山人的生活中依然处处可见。在喧闹的乡村集市上,到处都是竹子做成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用具。这些做工精细的竹帘、竹筷,它们的市场,远在大洋彼岸。武夷山的人们居有竹楼,用有竹桌、竹椅,至于其它用毛竹做成的东西,多得无法一一例举。 

  在武夷山,人们对竹子充满了感情。日常生活离不开竹子,农业生产也离不开竹子。竹子甚至还维系着武夷山人的安危。这个村子叫坜屯,村外有一片一百来亩的毛竹林。两百多年前,附近的黄柏溪发大水,转眼之间,洪水就冲毁了村庄。大水过后,村民们自发地在村外的河滩地上,种上了毛竹,用竹子构筑了一道防洪的堤坝。为了保护这片毛竹林,乡亲们还商定了村规民约:谁要是砍了毛竹林里的毛竹,就罚他为全村每家每户磨上两块豆腐。一年,一位村民真的偷砍了村外的毛竹,被人查到后只能认罚,在村里的豆腐坊订了十几屉豆腐,送给每一户村民。从此,村外的毛竹林越长越旺,再也没有人偷砍那里的毛竹了。“砍毛竹,罚豆腐”的村规,从两百年前一直延续到今天。 

  柴刀与竹竿的敲击,鸣响起原始的音乐节奏,时而迅疾,时而舒缓,时而迟疑,时而欢快,武夷山人也许就是通过这竹竿的敲击,向外界讲述着他们富有色彩的生活。 

  他叫张栋华,原来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后来不知不觉竟迷上了雕刻。张栋华不是武夷山人,不知道是武夷山的竹子还是武夷山的姑娘吸引住了他,张栋华留在了武夷山。后来,他到北京的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从此搞起了竹刻。 

  中国的竹刻艺术历史悠久,历来就有竹、木、石、瓷四大雕艺的说法,竹刻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经过近一千年的发展,到明代时,竹子雕刻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精湛的竹刻艺术品。 

  武夷山漫山遍野长满了青青的的翠竹,其中适合雕刻的毛竹更为丰富。张栋华就是看上了这里的竹子资源,才一心搞起了竹子雕刻。竹子的材质比木头硬,比陶瓷和石头要软,但是竹子的纤维粗,又受到圆形竹竿的限制,雕刻的内容要有所选择。 

  张栋华对竹雕的内容、形式精心选择和构思,在每一片竹子上面,他都要追求一种创作上的新意,追求作品的文化内涵。从1999年开始,张栋华的竹刻作品在中国竹文化节国际竹业博览会上,连续三届获得了金奖。他还多次参加新加坡、日本、香港的展出。2001年,张栋华在泰国曼谷举办了个人竹刻艺术展,这是中国竹刻艺术家首次在国外举办的个人作品展。开展当天,20多件竹刻作品就被收藏家抢购。 

  张栋华的作品博采众长,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他的作品融中国传统诗、书、画、印为一体,以历代的法帖和山水、花鸟画为题材,即古雅精致,又清新时尚。 

  每年的冬季,张栋华都要亲自进山寻找适于雕刻的陈年老竹,砍伐后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蒸煮,整形阴干,再根据竹子的形状和材质,破成不同的竹块,经过抛光、雕刻、浸漆等十几道工序,最后才形成一件竹刻作品。 

  多年与竹子打交道,他已经养成了爱竹、种竹的习惯。张栋华的工作室叫赋竹居,这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楼下就是他的工作间和竹刻作坊。小楼周围,种了几十丛他从山上移栽的竹子,窗前屋后拥绿抱翠,颇有几分“乡居偏隅竹为邻”的诗意。 

  张栋华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张筱惜,一个叫张筱之,中间都有一个筱字,也就是小竹子的意思。据张栋华讲,当时给第一个女儿起名字时,还没有想到从事竹刻,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的吧,自从有了个叫小竹子的女儿以后,他才一天天痴迷上了竹子雕刻。 

  现在,张栋华在武夷山的仿宋商业街上,有一家自己的竹刻艺术馆,除了展览和出售自己的 

  作品以外,还常常以刻刀结交朋友,相互交流竹刻艺术。他还准备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再建一个武夷山竹刻艺术中心,利用当地的竹子资源,开拓竹刻艺术更为广阔的市场。 

  竹筏最早是武夷山人的交通工具,当地人对它的称呼就一个字:排。汉朝人总结了南北地域人们的特点以后说:北人善车,南人善舟,也就是说,南方人更善于操橹划船。武夷山生产的毛竹,枝干粗大,七八根就能扎成一个竹筏,运载五、六个人或者三、四百公斤货物。 

  毛竹每个节之间都是密封的,这就好像现代轮船的密封舱,材料轻,吃水浅,所以在武夷山,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都会找到竹排的影子。武夷山的竹筏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这里的毛竹砍下来以后,要放置一段时间,阴干后再刮去老皮,经过炭火的烧烤、弯曲成型,在经过捆扎整理,成排后就可以使用了。 

  竹筏是什么时间成为游览的乘具,没有确切的记载。也许古代人游览九曲溪时,都是从崇阳溪逆流而上,时间很长,坐船更舒适一些。竹筏较早见于文字中间,是在清朝人钱澄之的诗里:“万年宫外筏初齐,缓棹言穷九曲溪”。看来,乘竹筏游九曲,最晚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很有规模了。 

  宋朝有一位名叫赵阅道的进士,写诗称赞这种水上游览方式,说竹筏形制古朴,更能体会武夷山神仙们的生活。一百年后,朱熹老夫子特意为泛舟九曲写下了《九曲棹歌》,惹得后人无数的附和。现代诗人郭沫若乘坐竹筏游览九曲溪后,也发出了“不会题诗也会题”的感叹。还是现代的游人更为直白,干脆就说“没坐竹排,等于白来”。现在,竹排已经成为武夷山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每年都有上千万人坐在用粗糙的毛竹捆扎而成的竹排上,随波飘荡,体会那种近距离亲近山水的无穷韵味。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34.33.10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