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无欲则刚),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南京] 明孝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29 21:49:37 2004), 转信
南京的阳山碑材是为谁开凿的?为什么没能派上用处?朱元璋的落葬在地点究竟在哪里?明孝陵究竟有都少谜还没揭开?它的保护程度究竟怎样?当年为他守陵的孝陵卫究竟在哪里?
这是一个古老的采石场,在南京东北郊大约25公里的阳山上,这里是明代开采碑石的地方。在阳山的山巅有三块粗粗开采出来的特大型碑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阳山碑材。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攻入南京,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为永乐,永乐三年,朱棣欲为其父朱元璋立碑,开采阳山近三万平米的石山,选得这三块碑材。
当时碑身、碑额以及碑座均已从山体中开出,也许是因为太大,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最终这天底下最大的石碑没能运出阳山。有人预测:如果把这座石被完整的立起来,可能要有73米高,大约是24层楼房的高度。
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 梁白泉:朱元璋的原籍是在江苏沛县,就是现在的南京郊区,好像还有个朱家巷是他的老祖宗,但是在的前二三代 四五代,他们就迁到了现在安徽的凤阳。
朱元璋出生的年代正是元末农民起义的前夜,他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由于他作战勇敢而且还有谋略,得到郭子兴的信任。此后,朱元璋一直转战在淮河流域,随着他的实力的增强,终于在 1368年1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
朱元璋在位31年,但是早在他登基前两年,他就下令兴建皇宫和南京城墙。1376年他开始着手筹建明孝陵。传说,建陵之前,明太祖曾与众将商议陵址,事先个人书写了陵址藏于袖中,后取出对照,竟然不约而同的选中了紫金山主峰之下的一个小山丘――“独龙阜”这个地方。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蒋赞初:有相当多的传说,认为朱元璋不一定葬在这里.其中最广泛的一个传说,当时南京城有13个城门,认为13个城门同时出棺木,你不知道他葬在哪里.但是我们经过了历史 考古调查,认为在这里的可能性比较大。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文化处副主任 廖锦汉:地面建筑由于清朝在咸丰年间受到太平天国战火的毁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是他的遗址部分和地下玄宫部分还保留完好,可以说明孝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还是比较高的。
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 潘谷西:它奠定了明清500年陵寝的一个形式的基础,也就是明清500年的帝陵的一个大头。
从整体上看,无论是陵墓的神道,还是陵墓的房屋风格,从朱元璋以后,明清历代皇帝的陵寝都没能逃出这个建筑风格。在距明孝陵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孝陵卫的地方,这里曾经驻扎着明孝陵的护卫队,而且兵力不少于5000人。
南京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工委书记 刘晓天:孝陵卫街道它整个辖区实际上就是因明孝陵得名.因为当时在孝陵王这块地方完全是明代的宫卫军,就是保卫陵园,守护灵柩的。
第25代明孝陵卫士 周崇熙:我们老家是安徽凤阳的,跟朱洪武是一起的.朱洪武当时选了两家姓周和姓李的来给他守陵.我们祖辈一直守到第24代,到了我这一代就是第25代了,25代以后从53年以后就不守陵了.我们全都搬出去了。
据这位孝陵卫的后裔说:在明孝陵的大殿中曾经珍藏着一幅朱洪武的画像,上面写着明太祖遗像大约有一米二宽,三米二长。他们每天早晨起来把它挂上去,晚上把它收回家。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也没有把他丢掉。
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 丁宏伟:从明孝陵的选址情况来看,在世界上,特别是在我们中国的帝王陵址上面,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大家都知道它的神道是采取比较曲折的形式,用以前的话讲就是风水这个角度.从现在的话讲,它就是结合周围的环境结合得比较好。
南京历来有金陵之称,明孝陵的地宫据说至今完好无损,它正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有朝一日它将让我们为它再度的辉煌而惊叹。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