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常熟]藏书楼传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27 10:20:45 2005), 转信



  常熟市是江南的一座县级小城,公元2004 年初始,一座颇具现代色彩的图书馆在常熟落成了。在这座图书馆里,拥有藏书80 万册,其中善本古籍达到 20万册,如此规模的图书馆在中国的县级城市中是罕见的,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在这座崭新的图书馆的周边,人们还可以看到好几处她的前身建筑。这是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市立图书馆。在100年的时间里,这座苏南小城竟先后出现了数座颇具规模的图书馆,而每次新馆的落成,都不断提升着建筑面积和藏书量。从中人们可以看出近代史以来,常熟藏书的规格和传承。如果我们把探寻的目光向久远的过去再次延伸,将会看到正是那由来已久的藏书历史铸就了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传奇。
        
        

  清代乾隆年间常熟古里小镇上有一个名叫瞿绍基(1772--1836)的读书人,开始整理他父亲留给他的遗产,那就是读书人最珍爱的前朝古籍,藏书作为一种人文现象,是中国文化人的精神体现,是智者对文化积淀的崇拜和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承传,瞿绍基用十几年时间已藏书十多万卷,小楼初名《恬裕斋》成为名符江南的藏书楼。瞿绍基逝世后瞿镛(1794--1846)成为藏书楼的第二代主人,当时瞿镛购得铁琴一张铜剑一柄作为镇楼之宝,铁琴,相传是唐代遗物,琴身为木制,外有铁衣。传说如在高山上弹奏,可以声振三十里。 “铁琴铜剑楼” 由此而得名。使“铁琴铜剑楼”成为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

  常熟的沙家浜是人们熟悉的地名,这里水网纵横,长年稻花飘香。就在沙家浜的湖边也曾经有过一座著名的藏书楼“汲古阁”,它的主人叫毛晋。(1599--1659)毛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私人刻书家,他的出版社叫“汲古阁”,也是著名的藏书楼。所藏书多达八万多册。仅收入《汲古阁珍藏密本书目》的就有四百八十一种。毛氏刻书六百多种,刻板就有近十一万片之多。相传当年汲古阁后有楼九间,多藏书板,楼下两廊及前后具为刻书匠所居。明末清初三百年间,海内学子,无不知汲古阁毛氏者。甚至朝鲜等邻国的书商也都慕名前来购买。

  在常熟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历史最久远的私人藏书楼就是“脉望馆”,`它建于明代和宁波的“天一阁”是同一时期的。主人叫赵琦美(1563--1624)。沿着被岁月打磨的很光滑的青石甬道,进入这座被称为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活化石的古老院内。虽然毁坏的比较严重。但还是可以看出当年的院落规模。青砖灰瓦,房脊中间刻有花卉,两头的龙头风尾砖雕简捷神气,可以明显感觉出明代民居的风格。屋内显得高大宽敞,梁架交接点都有精致的木雕,保存完好。有团鹤纹饰,两只团鹤翅膀上下各异,生动有趣。还有翻卷的风中荷叶栩栩如生。山墙内壁还有卷草纹的砖刻,透出主人的喜好。在横梁上还能看到残存的漂亮彩绘。可以看出几百年前它是一座很漂亮的院落。
        
        

  自汉代到清末,据文献记载大约有过130万种书籍,但是流传至今的不足10万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靠历代私人藏书家递藏流传至今。正是他们平凡的劳作,传播、收藏才使我们今天可以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里读到它们。“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朋友,请坐下来,轻轻的打开一本好书吧。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