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常州]刻刀的故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3 09:46:29 2005), 转信
很多年以前,常州西门外有条花市街、南门外有条木梳街,每日清晨,都能传来“淅淅沙沙”的削竹锯木声以及“木梳、篦箕”的叫卖声。梳篦中,齿疏的叫梳子,齿密的叫篦子,清代的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的官船每年七月必到常州,定制黄杨木的梳子和象牙梁的篦子,常州的梳篦又有“宫梳名篦”的美称。
300多年的卜家老号,因制作的梳篦品质精良,成为当年常州城里买卖最红火的梳篦店铺。常州生产的篦子工艺独特,经久耐用。从取材到成型,需要72道工序。篦子曾经是妇女每天梳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用具,由于古代的妇女都留长发,所以她们在洗头不很方便时,每天用篦子清理头发。
常州木梳的制作工艺精致复杂,工序繁多,须经28道才可完成。大多采用传统的雕、刻、绘、烫、嵌镶工艺制作的。木梳的原料往往比较精良,以珍贵木质为主,多为紫檀、黄杨、石楠木等。
随着岁月的变迁,常州梳篦不论从功能、式样、材质、制作工艺亦都有了重大的变化。除它传统的梳头功能外,又突出了梳篦的科学性,制作上融实用性、工艺性和装饰性于一体,使梳篦成为富有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被人们称为“神奇美妙的饰物”。
用竹子为原料制作的篦子,使常州手艺人闻名天下,很早以前,常州的手艺人就开始在竹子上雕刻各种工艺品,所以在常州有很多竹刻大师。
中国的竹刻艺术分为圆雕、透雕、皮雕、浅雕等几大类。其中的皮雕又称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留青,留青,顾名思义,是利用竹皮之青和竹肌之红两者的色差,在刀刻时以留青色为主,与竹肌浅刻和阴阳刻相结合,具有书画笔意墨趣的神韵,所以留青竹刻称得上是竹皮上的中国画。
留青竹刻,仅仅利用薄薄的一层竹青来反映自然界万物。刻成的作品,看似平面的书画,其实却是立体的雕刻。只是立体感因层次差别过分细微而显得特别精妙。一层竹青的厚度不超过一毫米,竹刻家却能刻出多种层次来。
徐氏家族从爷爷徐素白,伯父徐秉言、父亲徐秉方到徐文静、徐春静姐妹俩,至今已有三代人在竹刻界享有盛名。徐春静和徐文静,从小受到父亲徐秉方的熏陶和传授,虽说她们现在还只刻些花鸟,但父亲的竹刻山水是她们追求的目标。山水是留青竹刻当中高难度的,它每一刀下去都不是相同的,基本上就是自己画的稿子自己随意发挥,虚的部分很多,实的部分很少,一般临摹是很难的,临的很难,临的像的,不要说是神韵,一般的像都很难达到。临摹一幅画的话,整个一幅作品体现不出它的灵气,比较死板,比较工匠气,但是你要用心去刻,投入了,加入自己的思想,整个一幅作品就活了。
自古以来,常州人就善于用刻刀来创造艺术,他们在普普通通的竹子上刻出了一门精美的艺术,他们还在一张张不起眼儿的纸上刻出了一片绚丽的天地。这种在纸上镂空的艺术称为剪纸,在常州的金坛市,人们称它为刻纸,因为制作时用的是刻刀,而不是剪刀。
最早金坛人也是用剪刀剪纸的,用刻刀是近几十年的事。和剪纸不一样,刻纸主要运用划刻粘贴、阴阳对比及镂空等各种雕刻手法,—般作品比较大,整幅画面需千刀不断,万刀接连。
传统的民间剪纸因受到剪制工具的局限,作品大都属于装饰小品。而金坛刻纸的篇幅可以根据所表现的内容自由选定。长4米的《百美图》,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融于一幅画面。金坛刻纸具有精细秀丽,具有江南艺术的特点,《争艳》中的孔雀尾翎刻了1200根线条。而《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物披风更是刻了2万多刀,用来增加了人物披风丝质感和动态美。
周蕴华的作品现已被中国美术馆以及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剪纸专家所收藏。欣赏他们的作品,似乎感到每一张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心和手,充分表达了对那些老房子复杂而细腻的情感。
在常州,像周蕴华这样用刻刀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人有很多,汤友常也是一个痴迷于雕刻艺术的人,但他刻的却不是纸,而是比纸硬的多得花岗岩。
汤友常刻花岗岩,用的是特殊的刻刀――切割机,这需要过人的指力与臂力及超人的耐性。
俗话说:三十不学艺。十年前,已经而立之年的汤友常却迷上了金石书画。研究、临摹古代书画作品,学习篆刻技术成了汤友常生活的全部。于是便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铜刻作品《兰亭集序》,自书自刻篆书《唐诗三百首》系列作品,以及最长的铜刻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已经创了六项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汤友常,突发奇想的要在晶莹剔透的玻璃上,再创奇迹。汤友常仅用了十三天在厚1.5厘米的玻璃上,刻下了三种字体、513个字的李白《将进酒》,这件作品为汤友常荣获了第七项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也是中国玻璃雕刻领域的首创。
汤友常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能让更多的人认识金石书画艺术的价值。他说,我是属龙的,作为龙的传人,我要尽一点微薄之力,把民族最美好的东西留给未来,留给后人。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修改:·Gforce 于 Feb 3 09:48:06 修改本文·[FROM: 202.120.3.1]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3.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