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常州]天宁寺传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3 09:46:50 2005), 转信
在一千多年前的常州城里,有一位来自南京的僧人,行走在常州的大街小巷,为自己的寺院化缘、募粮。后来常州人为这位名叫法融的高僧建了几间茅屋,让他遮风避雨。两百多年后,一位名叫维亢的禅师路过常州,听说了法融的事,将他住过的茅屋建成了一所寺院,这就是今天的常州天宁禅寺。
禅宗是佛教中最神秘的流派,起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禅传到中国,祖师就是那个用一根芦苇渡江的高僧达摩。到四祖道信的时候,一天,在庐山讲佛的道信突然停下向南眺望,僧徒们很好奇,道信说:我看到南方有一片紫云。于是道信来到了牛头山,当他见到法融后,决定要点化他。
在1300多年里,历史的沧桑巨变,使得天宁寺历经了五次大毁大建。五代十国时,常州是南唐与吴国的交界地带,两国多次交兵,寺院逐渐被毁。南宋末年,常州军民奋起抗元,天宁寺也是在劫难逃。在太平天国战乱中,天宁寺几乎化为灰烬,仅存寺前的山门。天宁寺现存的主要殿宇,是四百年前,三代僧人,经过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修建的。
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把当时江南佛寺之多、景色之美描绘的令人神往。 清代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三次都到天宁寺拈香礼拜。
1761年,乾隆皇帝第三次来到天宁寺,正赶上寺内的大雄宝殿建成,于是乾隆皇帝挥笔题写了“龙城象教”的匾额。“龙城”是古常州的尊称,“象教”是“佛教”的别称。“龙城象教”颂扬了天宁寺以佛法教化僧人和信徒,是常州一方与人为善的净土。
大雄宝殿悬挂的三盏琉璃灯,各种饰件全部用香樟木,精雕细刻组装而成,琉璃灯四周装饰着立体凸雕的游龙,盘绕在直径只有4存的圆柱上。
天王殿中弥勒佛的高8.4米的木雕神龛,是天宁寺木雕中的精品,四根立柱上各盘绕着一条立体蟠龙,佛龛四周雕有88尊佛像。
天宁寺不但佛殿高大,佛像也以魁伟著称,大雄宝殿上供奉着三尊大佛,俗称“三世佛”,大殿正中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他的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三尊佛像高5.5米,加上神台、须弥座总高11米。
三尊大佛背后的海岛观音,高13米,有大小神佛127尊,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观音菩萨站在鳌鱼头上,手拿杨枝净水,把吉祥美好洒向人间。
屡毁屡建的天宁寺,能够保留到今天的文物已经所剩无几,大雄宝殿的两侧墙壁上砖雕《五百罗汉》,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已是今天天宁寺中最珍贵的文物。
据民国初年的《天宁寺志》记载,当年常州出洋经商的船主,在海上打鱼的渔民,担心航海时被大风恶浪袭击,于是就到天宁寺求佛祖保佑,并恭请一套罗汉拓片供奉在船上。从此,天宁寺的罗汉像漂洋过海,传播到了海外。200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天宁寺五百罗汉的拓碑。公元804年,一位日本僧人走进了天宁寺的山门,他就是32岁的空海和尚。为了到大唐求佛法,空海和尚跟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船来到中国,他历经艰难,勤奋学习,遍访中国各地高僧。在天宁寺修禅两年的空海和尚回到日本,把中国的汉字传到了日本。他参照汉字中草书的形式,创造了平假名,统一了日本文字,并创立了佛教真言宗。
为了弘扬佛法,1798年天宁寺设立了毗陵刻经处,建有“储刊楼”和“刷经楼”,用枣木雕刻经版,刊印各种经书,共刻有大小乘经774部,2469卷,这些佛经不仅流传到中国各地的寺院,而且还传到了欧亚一些国家。
一千多年来,天宁寺高僧辈出,从天宁寺走出了四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在近代天宁寺的历史上,让它声名远扬的是名僧冶开清融。他被称为天宁寺的中兴祖师,正是他使天宁寺成为“东南第一丛林,一郡梵刹之冠”。
冶开清融俗姓许,20岁到天宁寺拜师,读经参禅,深受器重。后又到镇江等地寺院潜心修行多年,1896年45岁的冶开清融回常州天宁寺任方丈。这时的天宁寺,因太平天国战乱而破败不堪。冶开发下宏愿四处募资,修复寺庙,历时十几年。修复后的天宁寺,殿宇嵯峨,僧舍连云,拥有寺田8600 多亩 。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修改:·Gforce 于 Feb 3 09:48:43 修改本文·[FROM: 202.120.3.1]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3.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