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盐城]归来的麋鹿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Feb  6 00:50:59 2005), 转信


  这是初夏的一个午后,一群人小心翼翼地走在枯黄的芦苇丛中。
      
  这个人叫丁玉华,他们一行的目的是要在这片铺天盖地的芦苇荡和交叉纵横的沟河港汊中,追踪一群异常珍稀的动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丁玉华追踪这群动物已经有一年了。但是,今天的发现意义却非同寻常。出现在丁玉华面前的,这种长得有点怪末怪样的动物便是麋鹿。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它的外形很奇特,因为它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在中国,麋鹿自古便被誉为吉祥之物,甚至被称为“神兽”。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在《九歌-湘夫人》中写下“麋何食兮庭中”这样的诗句。那时候,麋鹿千百成群,是先民们猎食的主要对象。

  大家公认的文字——甲骨文出现,麋鹿就有记载了,除了文字记载以外,另外还有传说记载。传说记载在什么时候?《黄帝内经》,与黄帝有关;这个《神农本草经》,与炎帝有关,这个的话,距离今天都有四千五六百年前的时间,都是上古时代的事情。再上头的记载,还要早,那就是用化石的、实物史料的记载,麋鹿这个属,可能要追溯到更早,要追溯的二三百万年。我们人类,也就是二三百万年前产生的。跟我们同时在这个地域上生活,在东亚这个地方生活。所以,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的话,是特殊的。

  据科学家考证,历史上麋鹿主要生活在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两三千年前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而当时地球上的人类数量总和不过1.5亿。但是汉朝以后,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到清朝初年,中国已只剩下一群二三百只的麋鹿,他们全部被圈养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而它传奇般的身世竟与一位法国传教士有着不解之缘。要不是当年阿芒-大卫偶然间地隔墙一瞥,恐怕麋鹿的故事就不会如此曲折跌宕、悲欢离合地充满戏剧性了。

  那是1865年,也就是清同治四年秋季的一天,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一脸风尘地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海子皇家猎苑,大卫从苑外土岗上向内窥视,他双眼一亮,那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科动物。

  作为一个博物学家当然以发现新种为荣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使他盘桓数月,不肯离去。他的惊骇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全世界惟一幸存的一群麋鹿。无奈皇家禁地不允许外人进入,大卫无法弄到一只活的麋鹿,直到第二年年初,大卫才设法买通了守苑的军士,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猎苑的守卒秘密地以20两纹银为代价将一对鹿骨鹿皮换给了大卫。

  不久,这用不光彩的手段获取到的麋鹿标本,便漂洋过海,寄送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鉴定,这不仅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属。

  当首次把麋鹿从科学角度公布于众,便轰动了西方各国。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这种鹿,从此麋鹿这种中国自古就声名卓著的动物便被称为“大卫神父鹿”。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卫对于麋鹿的发现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极大兴趣,他们通过明索暗购各种手段,共从北京南苑弄去几十头麋鹿,不久,麋鹿这一弥足珍贵的新鹿种就出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动物园里。清朝末年,麋鹿因大卫的缘故红极一时,从“养在深苑人未识”忽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了。这比大熊猫的闻名于世至少早了半个世纪。

  1900年秋,八国联军趁清朝政府腐败、防务空虚一举攻入北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使中国特有的这种珍奇之物从此绝迹。

  1900年,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无巧不成书的是,麋鹿的发现者阿芒·大卫也于同年11月在巴黎离开了人世。

  那些流落于异国他乡、被欧洲一些动物园圈养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种群规模逐渐缩小而纷纷死去,越养越少。与人类几乎同时起源,历史上一度与人类数量相当的麋鹿,最终只剩下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18头,几乎走到了灭绝的边缘。

  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一位酷爱动物的人士。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各国动物园的18 头麋鹿悉数买下,放养在英国伦敦北部的乌邦寺庄园内。乌邦寺庄园成为落难的中国麋鹿最后起死回生的地方,而这18头麋鹿也就成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个麋鹿种群达到了255头,乌邦寺庄园因害怕战火,开始向世界一些大动物园转让麋鹿。麋鹿又一次分散到世界各地。

  1983年底,全世界麋鹿数量达到1320头,遍及亚、欧、非、澳各洲,但惟独没有回到他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

  中国是麋鹿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许多中国动物学家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还家。

  采访

  丁玉华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副主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领导人和中国的领导人,两国领导人在会晤的时候,英国的领导人撒切尔夫人,她就讲了,她说,香港回归和麋鹿回家是中英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然后,就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我们中国政府,联合作了在它的原生地,恢复它的野生种群这样一项工作。

  1985年,经过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22头麋鹿从英国运抵北京,回到了它最后消失的地方——南海子原皇家猎苑。

  1986年,又有39头麋鹿从英国乘飞机返回故乡,被送到江苏省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久违的麋鹿回来了,一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便受到故乡人民的夹道欢迎。这一天,不论对中华民族,还是麋鹿,意义都显得不同寻常。

  至此,麋鹿结束了他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

  这是夏天的一个中午,黄海之滨的气温高达35度。丁玉华像往常一样穿着一件绿色大衣,脖子上悬挂着一架高倍望远镜,走在一人多深的芦苇丛中。他是大丰麋鹿保护区的负责人,也是闻名中外的麋鹿观察家。在到麋鹿保护区工作的19年中,为了亲近麋鹿,他曾经连续六年,不论春夏秋冬都穿着这件绿颜色大衣,因为麋鹿胆小且记忆力差,每次看到这个黄颜色并且没有威胁的人就不再惊恐。

  丁玉华在到保护区工作之前曾是一位兽医,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文明人类派驻麋鹿这一珍稀物种的使节。而立之年的丁玉华便带着这种使命感离开了城市回归自然,走进了海涂的这片荒原中,也将人类对麋鹿的友好与关切送进麋鹿部族。

  大丰麋鹿保护区紧邻黄海,这里有大面积的海滨湿地,历史上就曾是麋鹿大规模栖息的地方,这也是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麋鹿回归地点的重要原因。但是,毕竟麋鹿离开了太久,能否迅速地适应新的环境,仍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初春,是麋鹿产仔的季节。刚生下来的小鹿身上长着花斑,有点像成年的梅花鹿,这些花斑不久就会褪去。

  这头母鹿非常不幸,它的小鹿先把头露了出来。这是难产,一般来说母子难以两全。

  母鹿死了,留下了一个孤儿。

  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并且麋鹿的难产率很高,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普遍现象。

  失去母亲的小鹿受到丁玉华和同事们的悉心呵护。

  一般情况下,小鹿干一出生,首先看到的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在短时间内,都会误当作自己的妈妈。而这些被人类收养的孤儿们,他们吃牛奶长大,跟人的关系就更加亲近。对他们来说,人类就是它们的妈妈。

  1998年,大丰麋鹿保护区出现了一场大火,在大海与荒原的交接处燃烧。烈焰熊熊,持续了近半个月,相隔几十里都能看到那冲天的火焰。

  这火,是丁玉华的一项创举。葬身火海的有一种寄生虫,名叫长角血蜱,是麋鹿的天敌,它像附着在麋鹿身上的魔鬼,大量吸食麋鹿的血,同时带有病毒,长期严重地危及麋鹿的健康和生命。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没有治蜱的有效办法。

  采访

  丁玉华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副主任

  在九一年九二年那个时候,我们作了好多试验,作了上百种实验。用灭蜱的药物,有的口服,有的肌肉注射,还有的用这个水给它药浴。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为麋鹿是个野生动物,你去抓它也不好抓,给它口服,吃进去,它又吃不了。给它打针,很难捕捉它。

  于是就出现了那场大火。在这个早春的海边,燎原的烈火烧红了半边天,麋鹿被转移到安全的地带。上万亩荒草与无法计数的蜱一起化为灰烬。

  魔鬼消灭了,从此麋鹿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5月的下旬,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槐花飘香,绿草如茵,白鹭云集。在这个生动的季节里,雌鹿身上发射出一种神秘的气味,在没有风的日子里,这种气味相对稳定地在离地面约5米的空气中,沿水平方向在灌木和草丛间弥漫,成年麋鹿开始进入发情期。

  雄鹿陶醉在这种浓烈的气味中,它跟在母鹿的身后,猛吸一口,然后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歪侧着头,良久,再舒缓地呼出,那神态如醉如痴。之后,成年雄鹿开始装扮自己,他们往身上涂泥浆,用角挑戳青草作为装饰,在麋鹿的眼里,这是威武的象征。雄鹿希望以此来博得雌鹿的青睐。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在麋鹿的王国里,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在麋鹿的发情期里,尽管许多雄鹿徘徊在雌鹿身边虎视眈眈,但是,他们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在所有的雄鹿中,只有鹿王才拥有惟一的交配权。其他雄鹿稍越雷池半步,就会遭到无情的驱赶,甚至猛烈地攻击。因此,绝大多数雄鹿极有可能一生都无法留下一儿半女。

  但是,鹿王不搞终身制,每一年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采访

  丁玉华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副主任

  每年六月上旬,鹿王大选就开始了。在我们这个保护区里面,几百头的雄鹿,公鹿,就两个一组,两个一组,在野外开阔地上进行角斗,那个场面相当壮观。

  成群的麋鹿开始聚集,一对对,一群群,像是参加一场盛大的体育赛事。顶着青草的雄鹿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比赛的主角。

  一年一度的鹿王大选,便在这仲夏的荒原上激烈的展开。

  现场看不出谁是比赛的组织者,也没有主客场之分。参选者各自选择对手,两头一组,展开角逐。战败者落荒或退居二线,战胜者则展开第二轮竞争。

  六月,正是梅雨季节。一场小雨过后,天空碧蓝如洗,小河边各种颜色的小花姹紫嫣红,一望无际的狼尾草郁郁葱葱。

  河边的白鹭又升腾到半空,有两头雄鹿缓步走向开阔地。这是两头经过经过数轮残酷的预赛,淘汰了众多对手脱颖而出的雄鹿。接下来将进行的是强者之争,是争夺王位的殊死之战。

  一般来说,成年雄鹿体重可以达到200公斤,它的角长达80厘米。在激烈的格斗中,流血受伤在所难免。尤其在最后的决赛中,由于双方都势均力敌,残酷的争斗极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麋鹿的生命。或许这正体现出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也只有这样,才能下一代拥有最优秀的遗传基因。否则,很难想象麋鹿这一物种如何能在地球上延续近三百万年。

  新的鹿王产生了,一年之内,他将成为这个麋鹿王国新的主宰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麋鹿像自然界绝大多数生物一样,遵循着这样的自然法则。但真正决定他们命运的却是人类。历史上,正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麋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招致大规模灭绝。今天,也正是由于人类的关爱和拯救,麋鹿这一珍稀的濒危动物才得以保全。

  如果说,当年阿芒-大卫发现了麋鹿,并使它闻名于世,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收养了他们,从而使他们免于灭绝,那么,丁玉华可以说是第三个影响甚至改变麋鹿命运的人。

  2003年,丁玉华和他的同事们又完成了一项新的创举,他们打开围栏,将精心选择18头麋鹿放到野外。

  一年以后,当丁玉华在海边的荒滩上找到他们的时候,发现18头麋鹿健壮地生活着,并且顺利产下5头小鹿。这标志着麋鹿恢复野生种群的试验获得成功。

  采访 曹克清 上海自然博物馆 研究员

  准确地引进了它原来生活的地方,又引进的如此之成功,在世界动物史上是罕见的。动物的引进项目,重新引进项目在世界上要上百,但是的话,能够像,麋鹿这样成功的,就不到十分之一,或者将十分之一上下。这个的话,是成功当中最成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范例。

  今天,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已经由最早的39头发展到了七百多头,占全世界麋鹿总量的四分之一。而这个数量也意味着麋鹿的基因库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大丰麋鹿保护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乐园,麋鹿又开始了走向自然的新生活。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