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景德镇]坯房旧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2 19:11:53 2004), 转信
这是一双能点石成金的手。是这双沾满泥浆的手,做出了永垂史册的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是这双干瘪的手,做出的造型新颖、工艺精致的成化斗彩鸡钢杯,曾拍卖出了2000多万港币的高价;还是这双粗糙的手,做出了薄如蛋壳、轻如蝉翼的“卵幕杯”,据说映着光亮能够照见指纹。一双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手,在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然而所有这些奇迹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在景德镇被称为“坯房”的地方。景德镇的瓷工就是在这个地方,既分工、又合作,完成了所有的制坯工艺。用一双手,雕琢着泥石,书写着历史,一招一式之间转眼便是千年。
采访:郑鹏 景德镇市旅游局副局长
“在景德镇的老坯房里面,一般都有一组水塘,在水塘的上方是晒坯的架子,叫晒坯架,水塘和晒坯架组合在一起,景德镇人把它叫做晒架塘。这个水塘起什么作用呢?它主要是在雨季的时候可以蓄水,作坊里面很多操作过程是需要用到水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下面的水分蒸发速度会比较快,对上面的坯体的干燥速度会起到一个调节作用。”
晒架池与正间作坊的坯架仅隔一条过道,从作坊的坯架将摆满泥坯的挑板移至庭院中的晒坯架上只需转身即可,在当地多雨的季节,将晒架上的坯件移到作坊中,也很省时省力,其设计的合理性让人叹服。
在坯房里所有工序都井然有序,并且分工也非常明确。在开始作坯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准备泥料,传统的踩泥俗称“踩莲花墩”。
踩练过的泥料在做坯之前还要用手搓揉,称为“捺泥”,目的是将泥料中残余的气泡排出,并使水分进一步均匀,以防止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形或坼裂。
在做坯工序的中间有一条地坑,用来安放制坯和修坯的辘轳车,做坯工人可以席地而坐,在景德镇,人们将坐在地坑里工作的工人叫地下工人。这些工人的位置不是乱坐的,而是按照生产流水程序坐的。
拉坯师傅是坯房里最重要的、也是技术最高的一个工种,一般坯房里的师傅头都是由他来担任的。如果从生产流水线的角度讲,整座坯房的成型工艺,都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拉坯成型后,在碗的底部用手指把碗坯与余泥捏断,斜放在长型料板上,俗称“栽坯”。这看似简单的工艺,实则不易,关键是每个碗的形状,大小均需相差无几,泥量的控制,仅这量感的把握就不是一两年能达到的。
在陶瓷成型中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利坯,也称“修坯”,利坯师傅的工作是将坯的整体凹凸修平,产品的规格样式,产品的美观都要依靠利坯师傅的手艺。因此,利坯师傅在坯房中的地位仅次于拉坯师傅。
利坯工人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个部位的收缩比,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要严格把握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烧造时变形。
利坯是整个成型操作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所以,利坯工人一般是从小开始学艺,经过十几、二十多年的实践摸索后,才能成为个中好手。
在景德镇历史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双手搅,弯腰驼背受煎熬,死了不如一根草。” 瓷工们常常一辈子干一种重复的劳动,有的甚至连体形都有些改变。
景德镇的陶瓷装饰分为釉下装饰和釉上装饰,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加工,后上釉,烧成瓷器称为“釉下彩”。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装饰加工的工艺称为“釉上彩”。从事釉上彩绘的作坊,当地人称为“红店”。红店最初只是一个家庭手工作坊,镇中的居民,只要粗通绘画,便可买些白瓷胎来画,一家人皆可以此为生。红店的工作习惯是白天睡觉,晚上生产。一是因为夜晚安静少有闲人打搅,二是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比较保守,生怕自己设计的画面被别人学去。
在景德镇,坯房和窑房是分开的,从坯房挑坯到窑里去烧,往往要经过几条街穿过几条巷,镇上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撞倒了挑着的坯,不仅要赔偿所有的损失,还要请挑坯师傅吃顿米粉肉。
景德镇的坯房相当于现代瓷厂中的原料制备和成型车间,而窑房好像是现代瓷厂的一个炼烧车间。景德镇传统的柴窑房从外面看起来更像一座富有特色的江南民居,每栋窑房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因为要承担一百多吨重的压力,所以都建得十分牢固扎实。
历史上,景德镇烧窑的主要燃料是松木,另外还有蕨棘和松枝,烧松木的称为柴窑,烧蕨棘和松枝的称为槎窑。松木经久耐烧、温度高而均衡,多用来烧细瓷,而槎窑多烧粗瓷。
景德镇的镇窑,是综合了龙窑、马蹄窑、葫芦窑优点的基础上,并参考北方馒头窑的长处,又根据当地的松柴燃烧温度高、火焰长的特性而修建的。它在结构上,不用任何异型砖,没有复杂的排烟装置,也不用任何附属设备,仅以投柴时间以及投柴量的把握即可控制窑内适当的氧气和温度。
采访:郑鹏 景德镇旅游局局长
“我们看到在窑顶的两侧和头上,码放了很多砖。这些砖起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窑在烧到1300多度的时候窑顶会有一些变形。通过这个砖来调正窑顶的变形,所以这个砖也叫做压“棚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个窑顶上头部中部和尾部有三个孔。在它的尾部有一个抽率很大的烟囱。通过烟囱的作用,在烧成的过程中,使窑内的气压低于窑外的大气压,通过这三个孔要抽入一部分的冷空气到窑里面,对整个窑体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从镇窑的基本结构上看,它不仅从力学角度考虑到了窑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而且更多地从热力学角度上照顾到窑体材料的高温性能和整个窑体的高温变形情况,并运用高超的砌筑技术和合理的结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窑炉在常温和高温下可能出现的情况。镇窑的一个尤其独特的地方是全窑居然不用一块耐火材料,而只用普通的粘土砖,却能使窑体经受住1360℃以上的高温。
自古以来景德镇的瓷器都是泥做火烧,本来是那么平凡的一团泥,在那些灵巧的艺人们的手上加加工,再放到火里一烧,就成了一件精美的瓷器,熊熊的窑火让窑工们感到神秘、感到敬畏。千百年来,如果说农民敬畏的是老天,那么景德镇的窑工们敬畏的却是窑火。烧瓷器可谓是火中求财,因此,烧窑之前,窑工们都要焚香更衣求窑神保佑烧一窑好瓷器。
装窑,在景德镇俗称“满窑”,景德镇窑由于窑型及结构上的特殊性,所以在装窑技术上也特别考究,满窑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火路,保证全窑通风流畅,以使燃料能充分燃烧,否则极易导致生熟不均。
满窑后,要砌临时的火床和窑门,窑门上嵌入两个匣钵作为窑眼,其作用是为了便于窑工掌握。
烧窑的总指挥,在景德镇俗称“把桩师傅”。他对烧窑的全部技术了如指掌,在烧窑时既是指挥者,也是看火者,他决定什么时候投多少柴,什么时候投干柴或湿柴,什么时候可以熄火。这些完全是由把桩师傅凭经验根据窑内火势来决定。那么,把桩师傅如何判断窑内的瓷器烧没烧好呢?
采访:冯上论 把桩师傅
“烧窑我们一般都是凭经验看火候,火主要是看它的颜色,看它的红白,再就是看这个眼睛。
把桩的有决定权,什么时候熄火,什么时候烧窑。我们知道这个窑烧成没烧成,知道瓷器的好坏,我们心中就有数,这都是凭经验。”
按照景德镇的传统,瓷器烧坏了,烧窑的是没有责任的,只是做坯的认倒霉。不管坯做得如何好,装饰得如何精彩,只要一把火没有烧好,一切就前功尽弃。而这把火烧得如何,就靠把桩师傅的指挥了。在过去没有测温仪器的年代,全凭把桩师傅的眼睛判断,这种全凭直觉的判断能力,是长期积累的经验,这种积累有的是一代两代,甚至是几代相传的。所以过去景德镇有一句老话,叫做“年可以出一个状元,但十年出不了一个把桩师傅”。
景德镇柴窑使用的价值低廉的窑砖,虽然每年翻修更换一次,但比起价值高昂的耐火材料还是经济的,因为这些砌窑用的窑砖是放在窑炉里顺带烧成的副产品,所以窑户老板大可不必依赖别人供给建窑材料,而且换下来的窑砖还可以作为坯房和民房的建筑材料。所以,直到今天,在景德镇的老城区里还保留着许多用窑砖盖的房子。
在景德镇,手艺的传授是以血缘家族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从元代一直到清朝初年,景德镇居民都按族而居,成为匠族。今天的景德镇还留有几十条以姓氏为称的街弄。聚族而居的匠族集结成大大小小的行帮,进而控制、操持了景德镇的民间瓷业。
一件陶瓷佳器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又十分劳累的过程。一只普通的杯子,细分起来工序达到72道之多。在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中,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装窑的只管装窑,出窑的只管出窑,彩绘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分工明细,使得瓷工们长期,乃至一辈子从事一门单一的工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使每个从事单项工艺操作的工匠的技术水平得以精益求精。
这是一个为瓷而生、因瓷而兴的城市。小小的坯房伴随着景德镇人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兴衰荣辱,正是这延续了千年的制瓷手艺支撑着这片土地历经风雨、坎坷顽强地生存下来。这里有着对昔日辉煌的时光挥之不去的记忆,有着对下一个巅峰深深地向往。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