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景德镇]皇帝的瓷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2 19:12:12 2004), 转信
2002年至2003年间,有许多考古工作者来到景德镇的龙珠阁下,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龙珠阁是景德镇历代官窑的所在地,来到这里,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问:“景德镇到底是如何为皇帝生产瓷器的”?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就开始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每一次的考古发现,都使人们对景德镇御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最近的这次考古成果还被评为2003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景德镇关于御窑,关于皇帝的瓷器有很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四百多年前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御器厂奉皇帝的旨意要烧造一批青花大龙缸,由于烧制的难度很大,所以久烧不成。一个叫童宾的窑工在万般无奈之下纵身跳入窑内,以骨作薪,赴火而亡。几天后开窑一看,大龙缸居然烧造成功了。后来,朝廷就在御器厂的东侧修建了“佑陶灵祠”,为童宾立祠,并敕封童宾为“风火仙师”,从此“风火仙师”就成为景德镇窑工们每年都要祭祀的一位神。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用品都是专门为皇帝生产的,瓷器也不例外。而在景德镇专门为皇帝生产瓷器的几百年间,有成千上万名窑工在官窑中劳作了一生,童宾只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景德镇” 这个名字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已经和皇帝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景德”就是宋代一个皇帝的年号,虽然那时候宋代的官窑还没设在这里,但这里所生产的青白瓷已有“冰肌玉骨”的声誉,深得宋真宗的喜爱,于是在景德年间,宋真宗下令将这里所生产的瓷器进贡给朝廷,景德镇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历史的机缘出现在了元朝。公元1279年,元朝最终灭掉了南宋,统一了全国。而在此的前一年,也就是1278年,元朝就已经把统辖全国贡瓷的惟一官方管理机构――“浮梁瓷局”设在了景德镇。
采访:曹新民 《陶瓷研究》杂志编辑
“为什么元朝的统治者没有把管理全国的瓷局设在其他地方,而设在景德镇?这是由于景德镇在那个时候,吸取了北方定窑的不少的工艺特点,烧造出了含铅氧化物很高的一种白瓷,而蒙古族是很崇尚白颜色的,以白为吉。所以就因为景德镇的瓷器是白颜色的,很符合蒙古族人的民族审美心理,所以他们就舍弃了其他的所有的地方,而选定景德镇。”
如果说,最初景德镇是因为白瓷而得到了朝廷的青睐,那么浮梁瓷局的设立,则使景德镇的瓷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纷纷来到景德镇,使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很多新的品种在景德镇烧制成功,尤其是在元代中期,景德镇创造出了成熟的青花瓷,标志着中国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候景德镇的制瓷业在全国已经是举足轻重,但它还是隶属于浮梁县的。所以元朝在这里设立的瓷局还是叫“浮梁瓷局”。
浮梁设县是在唐代,这里曾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写道“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到了宋以后,浮梁县下属的景德镇瓷业税收数额巨大,而且在元代以后又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烧造皇家和官府用瓷的御窑厂,所以使浮梁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
浮梁县的县官尽管比其他的县官高出两级,但他也只能帮助维护社会治安、并负责提供窑厂所需的柴米油盐。尤其是到了明代,御器厂的设立使景德镇御用瓷器的生产完全在皇帝的掌控之下了。
在这些不同时期的景德镇地图中,最醒目的地方就是“御器厂”,后来也被叫做“御窑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帝之初的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在景德镇设置了御器厂。初建时御器厂有窑20座,以后增加至58座,最多时达80座。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全国最好的原材料、最杰出的工匠都汇集在景德镇,使景德镇进入了独领风骚600年的辉煌时期。
珠山是景德镇市区内一座不高的小山,珠山上的龙珠阁是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从元代的浮梁瓷局到明代的御器厂,再到清代的御窑厂,为皇帝生产瓷器的御窑都坐落在这里。
尽管御器厂在烧制时非常讲究,烧出的瓷器还是要经过层层的严格筛选才能最终送到皇帝的身边。在二十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官窑遗址里出土了大量的瓷片,但与一般瓷窑遗址所出土的瓷片不同的是,这里出土的很多瓷片最终都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器形,也就是说,这些瓷器是被有意打碎后再埋藏起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采访:江建新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这是从御窑厂挖出来的一些瓷器,我们过去曾经复原过一些青花瓷,像这两个盘子就是我们上次发掘的时候修复的。当时我们修复的时候,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发觉还是纹式画错了。比如像这个龙纹,龙爪就画成了六个爪子,这边这个龙爪画成了四个爪子。我们知道明朝的典章制度规定,皇帝所使用的瓷器就是两个角,双角五爪。当时就是这个原因把它砸掉了。像这个这个盘子大概有点变形,中间有点窝下去了,当时也是这样用一个锐器把它砸掉了。我们就感觉到当时的官窑,选择是非常严格的。”
在官窑被砸毁的无数件瓷器中,除了次品,还有一些是多余品。官窑在为皇帝生产瓷器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剩余产品,但普通人又不能使用,所以这些耗尽人力、物力而又没有任何瑕疵的精美瓷器也只能被砸掉并永久地埋藏起来。
另外,被深埋土中的还有一些可能是当时御窑厂烧制的实验品。在2003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永乐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红釉印花盖盒”、“黑釉刻花三足香炉”以及“里红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大碗”等,这些都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稀世珍品。
除了这些皇帝无缘一见的瓷器外,在景德镇的官窑遗址还发现过这样一些器物,这种器物在皇宫中曾深得皇帝的喜爱,但却因为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而几近失传。
虽然景德镇的御窑厂为宣德皇帝烧制了大量精美的蟋蟀罐,但真正传世的却非常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采访:李一平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确确实实传世的蟋蟀罐非常少,目前看得到的也就那么两三个蟋蟀罐,而且没有画双角五爪龙也不知道是不是宣德皇帝自己用的。我们刘新园老师考证,这个蟋蟀罐不用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他太爱玩这个东西了,他有一个太后非常爱他,也是非常维护他的名誉,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砸碎了,没有遗留这些东西,不让后面的皇帝再继续玩这种东西。”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宣德皇帝斗蟋蟀的故事只能在民间传说,直到景德镇官窑遗址的发现,才使这段历史得以真相大白。
除了官窑遗址,在景德镇还发现过很多民窑的遗址。景德镇官窑的设立同时也带动了民窑的兴盛和发展。当时,遍布全镇的大大小小的民窑生产规模也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一时间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
民窑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瓷器的产量,更为重要的是,民窑的瓷器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造之美,而这种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正是景德镇官窑所缺乏的。
元朝的卵白釉瓷、明朝的宣德青花、成化斗彩、清朝康熙五彩、雍正粉彩、乾隆的镂雕瓷……景德镇御窑厂辉煌的历史是以一个一个皇帝为坐标的,那些精美的官窑瓷器都有皇帝的年号,使后人能够清晰地辨别出每一位皇帝的喜好。在这些不同风格的转换中,有一种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督陶官。
当明朝政府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的时候,就派来了督陶官。此后的几百年间,有很多督陶官被派往景德镇,专门负责监督御用瓷器的生产。
在景德镇的历任督陶官中,清代的唐英是在中国陶瓷史上留有浓重一笔的督陶官。唐英初到景德镇时对陶瓷是一窍不通,于是他就利用九个月的时间,拒绝了所有官场上的应酬,深入到坏房窑厂,和陶工们一起生活,一起劳作,一起参加绘画等等,很快就熟悉了制瓷的各种工艺,由一个外行转变成内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直接干预宫内制瓷事务。他不仅对宫内瓷器的用途、形状、纹样等屡屡过问,亲自审定画样,甚至对于瓷器的烧制过程也极感兴趣。唐英就奉乾隆皇帝的旨意编纂了《陶冶图》,书稿图文并茂,详尽地展示了制瓷的全部工序,被后世誉为“集厂窑之大成”,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唐英历经了雍正和乾隆两朝,在景德镇前前后后待了20多年,由他领导的御器厂被称为“唐窑”,这个时期也是景德镇为皇帝生产瓷器的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景德镇官窑在达到顶峰后也开始随着它所依附的皇权由盛入衰,尽管如此,景德镇的瓷器早就从陆路、顺水路运到了世界各地。
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大明的旗帜飘扬在整个东南亚和印度洋上。在这支15世纪最庞大的舰队的船舱里,就堆积着来自景德镇的大量瓷器。它们成为郑和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国宣谕中华文明的最好的器物,也使无数为皇帝烧制的瓷器从景德镇官窑走向了更加遥远的地方…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