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闻过装喜(),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赣州] 兴国记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an 11 20:05:22 2006), 转信


  1929年,江西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一阵鞭炮声划破了山村的宁静,一对新人喜结良缘。新郎叫李才莲,新娘叫池育华。池育华后来回忆:那一晚,烛光特别红,丈夫特别温柔。 


  那时候全兴国县都流行当红军,新郎李才莲新婚第3天后也参军上了前线,临行前,他嘱咐妻子要守好家耕好田,多为红军做事,等他凯旋归来。 


  胡玉春,兴国县党史办干部,他常常一个人深入乡镇去采访当年苏区的故事。 


  “我到农村去采访,搜集当时两个党史文物,当时我找到那些东西的以后,离开那个老同志家里,走到门口,那个老同志突然问我,他说你知不知道李才莲?我说我知道啊,他在苏区时候是一个青年干部,写了很多文章,他说他老婆现在还在到处找他,我说她是在哪里?他说就在这个山背后”. 


  胡玉春步行20公里,翻过一道山梁,眼前是一条小河 


  采访: 胡玉春 


  在小河边站着一个老太太,一直在很远的地方她就看着我,我当时有一个直觉,我觉得这个地方就是我要找的地方,我要找的人,我就走过小河去,一到那个岸边,她就问我,她说你是对台办来的吗?我说不是,我说我是党史办来的,我是来这里调查落实李才连烈士的籍贯问题,这老太太听我讲完这个话以后,她手上抓了一把豆角,突然间那个豆角一根一根掉下来,她眼泪就出来了,她说李才连是不是真的不在了?我说是的,我是来搜集李才连烈士的材料,她领着我到她家里,她就告诉我,她说我就是李才连的老婆池育华。 


  池育华几十年一直生活在这个安静的小山村里。 也有人告诉她李才连可能已经死了,但她始终不肯相信。70多年过去了,村里跟她同时代的人差不多都已经去世,只有她还顽强地活着。 


  今天太阳很猛,池育华把自己的荣誉放到阳光下去晾晒,她觉得这是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以至于成为她生命的巨大动力。 


  这许多年以来,驰誉华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都奉献给了共和国。驰育华曾是乡县省三级人大代表,是省级双拥模范。然而她得到的荣誉越来越大,内心的疑惑却越来越深。 


  这面镜子,是李才莲给她留下来的惟一信物。从这面镜子里,驰育华似乎总能看到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兴国县当时总人口21万,参军参战的竟然多达5万人,李才莲只是其中一个。我们翻阅当年苏维埃的机关报《红色中华》,里面长篇累犊地报道了在“百万扩红”运动中,处处都有兴国子弟的身影。兴国,成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缩影。 


  小小的一个兴国县,为什么这么多人参加红军?当年身为红军领袖的毛泽东也想搞清楚同一个问题。有一天,刚好有一个整团的兴国籍战士从他面前经过,毛泽东很客气请他们停下来,抽取了其中不同身份、不同出身的八名战士,访问了他们的详细家庭情况并做了量化分析。写成了著名的《兴国调查》。 


  采访:赣州市党史办副主任 凌步机 


  “那么主席在这个《兴国调查》里面,跟这些农民一起,总结了12条利益,贫农得到的12点好处,第一分了田,第二分了山,第三分了池塘,第四呢有钱讨老婆了,第五有钱买耕牛了,第六死了人不用开支了,埋了就是,第七什么送礼给地主啊,送礼这些费用减少了等等,一共总结了12条,那么主席从中得出的结论就是,确确实实土地革命给农民带来了好处,得到了切身的利益,而且主席还在这个调查报告里面还总结出来,中农也得到了利益,所以我们兴国也好,整个中央苏区,那么多人参加红军,兴国县5万多人参加红军,整个赣南苏区当时33万多人参加红军,就是因为农民得到了土地革命的好处,所以他才参加红军,保卫土地革命的成果,保卫自己的切身利益” 


  采访: 胡玉春 


  “毛泽东是1929年4月从井冈山下来以后,到达兴国,当时兴国县已经开始在筹建革命政权,毛泽东指导兴国县建立了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是在这个地方呢,跟兴国县的那些早期党组织领导人,比如说陈奇涵、胡灿、肖华,在这里谈话,在这里制定兴国县《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它其实是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改正版,毛泽东在兴国进行调查以后,发现井冈山《土地法》它有一个缺点,它中间有一句话, “没收一切土地分给广大农民,”,他把这句话改成“没收地主和工头的土地分给广大农民,”这句话改得是很关键的,它缩小了打击面,扩大了同盟军,使我们党的土地法呢,有了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兴国创造了许多第一:苏区中央局、红一方面军总部、中央军委等核心机关都设在兴国,第一个红军兵工厂、第一所红军总医院、第一所苏区造币厂、第一个生产合作社都诞生在兴国。兴国县获得的荣誉,象创造百万红军的先驱、节约粮食的模范、妇女工作的模范等数不胜数,毛泽东发表评论,“兴国的工作,可以称为模范。”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时代,是真正的“红军年代”。当了红军就可以有田种,娶老婆可以不送彩礼,把地主家的财产分掉,经常搞各种竞赛,队里经常吹哨子开会,妇女跟男人平等,经常有文工团到村里来演戏,报纸上经常登载本村的消息,墙上涂满了白花花的宣传标语,种种一切,大家觉得既新鲜又亲切。 


  今天是农历冬至,新年就快到了。赣南剧院里人头攒动,赣州城里的采茶戏名角、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得主龙红,在晚会上声情并茂地唱了一首《十送红军》。兴国是山歌之乡,70年前,兴国出现了大量的送红军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的旋律来自于兴国附近的采茶戏音乐,原名《送郎调》。《十送红军》的魅力在于,它不是简单强调送别时的悲切,而是表现临行前对亲人的细细叮嘱。近年来在电视剧《长征》里作为主题歌播出以后,十送红军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但在兴国,它却见证过一段百感交集的历史,一段无法割舍的故事。在兴国人民看来,《十送红军》是一首属于他们自己的歌。 


  采访:赣州市采茶歌舞剧团副团长 龙红 


  这首曲子为什么那么能打动人,我就觉得但凡是对这一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要是给你一个相应的了解,如果有这一段音乐 再给予你的话,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肯定会更加的立体,更加的感性。 


  1934年那一个秋天,阴雨绵绵,这一年,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全部失利。在地里劳作的老乡,能够清晰地听到越来越近的枪炮声,前方的红军一股一股地撤退下来,每天都听说谁家的亲人在前线战死了。老乡们觉得很惶恐,朦胧地觉得红军带来的好日子可能快要结束了。 


  果然,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陆续从赣州的瑞金、于都、兴国、石城和福建的长汀出发,开始了艰苦的万里长征,至于具体要去向哪里,当时不是每个人都说得清楚。 


  采访:胡玉春 


  这座桥叫做红军桥,它是兴国县东门的主要通道,原来这个位置是城墙,后面是兴国县城的东门,是兴国县通往瑞金、于都的一个交通要道,当年兴国数万人参加红军,都是经过这个,原先是个木桥,经过这个桥过去,每次欢送红军,都在这个桥头,搭台唱戏,欢送红军。 


  后来,这座桥成了红军长征的五大起点之一,几万名兴国籍战士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由于红军提倡婚恋自由,兴国出现了大量的新婚夫妇、他们没想到结婚没多久就要去远征了,红军桥正是他们依依惜别的地方,当年送别的歌声在桥两头日夜响起。与兴国相邻的于都县,是长征的另一个起点。 


  采访:赣州市党史办副主任 凌步机 


  红军夜渡于都河的时候,于都县城,包括周围的老百姓,知道了红军要走,都赶来送行,当年河两岸,特别是在河这边,挤满了送行的老百姓,因为是夜晚渡河,行军部队都打着火把,送行的人也打着火把,那么当年送行的时候,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举行送别仪式,老百姓只知道军队要出发远征,但是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亲人,自己的部队呢要出发,要出去打仗了,那么在送行的时候,大家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 


  这是一次真正的骨肉分离,因为30万红军中将近21万是赣南子弟;这是真正的送别亲人,站在桥头目送他们远去的,都是他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 


  那一天早上,池育华天不亮就爬起床,悄悄地送李才莲到村口;她以为又是一次普通的分别,她哪里想到,正因为这一次分别,她足足等候了70年。 


  这是许多年以后,在兴国县城建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刻在上面的有名有姓的兴国籍烈士就有两万三千多名,所以有个说法,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每一里路就埋下了一名兴国子弟的尸骨。——迄今为止,兴国是全国革命烈士数量最多的县,所以也号称“革命烈士之乡”。 


  池育华又坐在门口梳妆,一边向远处张望。70年以来,每当家门口有人路过,她都要上前打听李才莲的消息,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得飞快,李才莲却一直没有回来。 


  池育华成了兴国人民的骄傲。最近歌舞团正在赶排一部《十送红军》的音乐剧,剧中的主人公就是驰育华。 


  今天天气好,团长拍板,去驰育华家门口演出,这个老太太对团里很多年轻人来说,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池育华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很广。歌舞团在村口挂起了大大的横幅,吸引了全村的村民来观看。 


  几个少女翩翩起舞。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龙红清了清嗓子,唱起了驰育华很熟悉的《十送红军》,龙红后来说,她唱到一半,眼泪在眼眶里打滚,几乎难以继续她的演唱。 


  曲终人散,驰育华仍然坐着不肯离去,她突然提出一个要求,想到县里去看一看。我们这才知道她已经30年没出过村口,我们决心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95岁高龄的池育华颤巍巍来到了县城,周围的人们都盯着她看。可能对她来说,县城里的环境和生活变化太大,她已经不熟悉了。走在钢筋和水泥之间,池育华明显显得拘谨和孤单。 


  突然,池育华又提出来,她要去看“兴国烈士碑”!她说她知道,当年动员参加了红军的战士,有好几个人的名字就刻在碑上;但驰育华不知道的是,她丈夫李才连的名字,也刻在上面。 


  人生的遭遇常常令人措手不及。幸好,老太太并没有看到李才莲的名字,在场的人更是没有一个忍心指给她看,生怕打破了她内心这守候了70年的安宁。 


  据调查:池育华的丈夫李才莲,为红军早期高级干部,文武双全,与陈毅、项英等齐名。1935年3月就已经牺牲在福建铜钵山,年仅24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