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湖州]湖丝神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7 10:34:48 2004), 站内信件
湖州城南7公里的这片大水塘,当地人叫做钱山漾。100年前,这里的村民经常发现,
河滩上散落着破破烂烂的瓦罐与陶片。这些东西,引起了一个10岁小孩的兴趣。他叫慎微
之,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中国考古界早期的代表人物。
1934年,中国江南发生了一次百年罕见的大旱,钱山漾这片水洼,几乎干得见了底。
趁这个机会,慎微之采集了大量钱山漾底的石器。根据他的发现,1958年,浙江省考古队
对钱山漾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除了这些新石器晚期的化石,这里还出土了距今4700年的
丝绸制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丝织物。
20世纪初世博会上的金牌,让辑里丝站到了世界之巅。辑里村,距离湖州古镇南浔七
里,因此又叫七里村。这里地处太湖之滨,土质粘韧、水网繁密,为育桑、养蚕和缫丝提
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这个小小的村庄在元代就已经开始生产后来享誉世界的辑里湖丝了
。
明清两代,辑里丝更是名扬海内外,具有 “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八
大特点。
后来,清皇室内务府规定,凡是皇帝和后妃所穿的龙袍、凤衣,都必须用辑里丝精织
而成,辑里丝因此成为皇家的御用之物。 辑里丝所以能成为湖丝当中的精品,主要有三
个秘诀:
一是因为这里的蚕种好。明朝万历年间,辑里村村民培育出了优良蚕种—“莲心种”
,用这种蚕茧可以缫出更细更韧的蚕丝。
其次是水好,缫丝讲究水质,据说辑里村的水矿物质丰富,比别处水重,因此这里所缫
的丝比别处的丝可多挂两枚铜钱而不断。可见它具有强韧的拉力。
三是村民高超的缫丝技术。65岁的沈春林老人从十几岁就开始使用脚踏丝车缫丝,现
在他还把这古老的手艺传授给下一代。
这种三绪脚踏丝车,是明清两代中国最先进的手工缫丝工具。通过它,就可以把一个
个的蚕茧变成细如发丝的蚕丝。辑里村人在缫丝工艺上注重“细”和“匀”,因而缫出的
丝富于拉力、丝质柔润、色泽洁白,是湖丝中的上品。
缫丝要用好的蚕茧,在辑里村,病茧和次茧用来做丝绵。无论是用来缫丝还是拉丝绵
,蚕茧都要先经过煮泡这一必不可少的头道工序。次茧用水煮沸后,脱除胶质,再用手工
把蚕茧剥开,拉成丝绵。辑里村出产的丝棉被又轻又暖,现在,这里家家户户依然保留着
手工做棉兜和拉丝绵的传统,谁家里逢上喜事,邻居们总要凑在一起,拿出自己家里的丝
棉,做一床丝绵被当作贺礼。
今天,在辑里村这家小小的缫丝厂,每年还在生产少量的辑里丝。清代末年,辑里村
人独特的缫丝工艺,被逐渐推广到了杭州、苏州、嘉兴各地,而且经由这些地区的吸收和
改进,蚕丝的质量也越来越好。而这时辑里村四周百里之内所产的丝,也统统被称为辑里
丝了。从此,辑里丝就成为品质优良的蚕丝的代名词了。
湖州市双林镇,自唐代就是著名的绫绢产地,直到清代,这里出产的绫和绢仍旧是皇
宫里的专用品。在现今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绫绢传统制作工艺中,踏元宝是保存比较完好
的工序。这是绫绢生产的最后一关。需要把绫绢放在石槽中反复滚轧,以使绫绢上的花纹
更加突出,活灵活现。绫和绢的生产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从制作工艺上说,它们是两种截
然不同的产品。
这幅元代赵孟頫的《浴马图》,就是因为画在绢上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湖州的绢轻如
蝉翼、薄如晨雾,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赞美说:“异彩奇纹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东晋时,双林镇已盛产绫绢。晋太元六年,大书法家王献之当吴兴太守时,就专门用双林
生产的绢书写。
而绫的质地柔软、色泽光亮,用绫装裱的书画。平挺均匀、不易露底、色雅耐晒。尤
其对于名贵书画,用绫来装裱可以使之在艺术上更臻完美。
中国古代称绢为练,早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在绢上写字作画。相对于
甲骨和竹简,丝绸不但质地软,重量轻,书写自由,运笔流畅,而且保存的时间也更长。
而绫更是得到了皇家的青睐。从明代起,朝廷大臣上奏用的奏本,就专用湖州双林的“倪
绫”做外包装,尽显皇家的气派。
每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都要从这家小小的绫绢厂订购绫绢,专门用来装裱国宝级的书
画。
双林镇不但是驰名中外的绫绢古镇,又是丝绸贸易的中心。隋唐时期,双林绫绢生产
初具规模,大批绫绢由广州销往越南、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等十多个国家。此
后品种日趋繁多,双林也成为和南浔、绫湖并称的丝绸重镇。
现在,绫绢制品不仅用来装裱和写字作画,还能代替纸张材料制作报纸、书籍,以及
宫灯、扇子、屏风等工艺品。在双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绫绢延续并焕发着它新的艺术生
命力。
清晨,宁静的南浔古镇在晨雾中醒来,古镇上的人们开始了又一天有条不紊的生活。
然而200年前,这里可是舟来船往的繁华集市。鸦片战争之后,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
岸。南浔也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丝绸重镇。
56岁的张德源,退休以前是南浔中学的一名教师。他的祖父张鹤卿,曾经拥有南浔镇
上最大的丝行,主要经营辑里湖丝。
比张德源的祖父再早50年,南浔镇因为丝绸造就了一大批富商。时人称为“四象八牛
七十二金黄狗”,这是南浔人对这些丝商巨贾的形象比喻。
这座小莲庄就是位列“四象”之首的刘镛的私家宅院。这个刘镛,不是乾隆年间赫赫
有名的宰相刘罗锅,而是200年前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富翁。小莲庄是他耗资千万,历时四十
年,历经刘家祖孙三代才建成的江南园林 15岁,刘镛就开始在绸布庄里学徒,17岁又到
丝行里当伙计。当时南浔有一句谚语,说丝行里的伙计是“头发梳得光,光吃鸡蛋黄”,
可见这是一个多叫人羡慕的职业。可是刘镛并不满足于此。20岁,他和几个同乡合伙开起
了丝行。并且凭借他的精明干练很快就成为江南丝行的大老板。
当时的这条河道上,到处是这种运丝的手摇小船。它们日夜不停,直达上海。上海出
口的70%的蚕丝,都是从这个小镇运出去的。
清代末期的南浔镇成为中国最大的生丝集中市场。南浔四乡大小丝行不下百家,镇上
的巨富几乎全是经营丝织业起家的。他们在南浔构筑豪宅,花园别墅,街市上一派繁荣景
象。它的富丽和奢华直可以和苏州、杭州相匹敌。
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来临,手工缫丝逐渐被国外的机器代替
,传统的丝行纷纷倒闭,有钱人大都搬到城市,繁华的南浔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200多年过去了,运河里来来往往的运丝船队已经被这些大船代替。成吨的建材与石料
被运往上海,构筑现代化的城市。南浔,作为丝绸重镇的繁华景象正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
忆当中。可是,在湖州,在每一条大街小巷,丝绸仍然随处可见。今天,湖州依然是中国
最大的蚕桑产地和重要的丝绸产区。湖州人也延续着祖先留下的骄傲。
许章伟,这个28岁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是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的设计室主任。他想告
诉他的学生,湖州人眼里的丝绸,绝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文化,一种信念。
在湖州,把重振湖丝当成使命的企业家大有人在,叶嫣嫣就是其中一个。经过十几年
的艰苦创业,她从一个下岗女工成为一家大型丝绸服装企业的老板,凭的就是对湖丝的那
份热爱与执著。
今天的人们到底适合穿什么样的丝绸服装,在设计师与企业家的眼里也许不一样。可
是美是永恒的。而每一个喜欢丝绸的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
在湖州,丝绸永远是生活的热点,引导着消费的时尚。丝绸,给了湖州人无穷的想像
力和创造力,他们永远为拥有湖丝这两个字感到骄傲。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