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湖州]南浔古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7 10:36:04 2004), 站内信件


  走进南浔,你几乎不会相信这是一个仅有5万常住人口的小镇,南浔的富裕、忙碌、繁
华会给每个初到这里的人留下强烈的印象。今天的南浔正在迅速地蜕变为一个新兴的城市
。而更让南浔人引以自豪的却是它的另外一面。 

  这似乎是另一个南浔,一个在时代的变迁中懂得坚守自己的南浔,它就像是一首儿时
的歌谣,口耳相传,滋润着几代南浔人的心灵。一代又一代的南浔人从这里出发,走向外
面的世界,却总不能忘记这片故乡的风景。一条运河古道在小镇中蜿蜒流过,小桥、流水
、人家,构成了南浔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在历史上,南浔一直都是中国丝业的一个重镇,尤其以当地盛产的辑里湖丝闻名遐迩
。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江南丝织业的发展和南浔便利的交通位置,南浔日益兴盛,成为
江浙一带重要的丝业贸易集散地,一时市场繁盛、商客云集。这片被称为百间楼的民居群
就见证了当年的繁荣。 

  
 
  
  百间楼前的这条河道在当时是一条繁忙的水路,昔日百间楼的房屋大多就是货栈和店
铺。 

  百间楼沿河而建,河岸边是一个个用条石砌成的河埠,这在过去就是为了方便船只停
靠、装卸货物。临街的房屋前大多都建有骑楼式的廊房,这些廊房彼此相连,就在河岸和
房屋间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走廊。长廊遮阳挡雨,方便行人,直到今天,这里的居民们仍然
享用着长廊带来的种种便利。穿过百间楼前长长的走廊,我们走进沈嘉允先生的家。和许
多百间楼的居民一样,沈先生一家也是世代居住这里的一个老住户。家门口的这块石碑就
是当年建房时留下的一个见证。 

  沈先生的生活也像许多老南浔人那样舒适安逸,祖上留下的老宅经过他的精心打理,
仍然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居所。沈先生说,也许就是因为住得久了,他特别偏爱这样的老
房子,这是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家,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知留下了多少往日生
活的记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浔人,沈先生对家乡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也正是因
为这种对家乡的爱,促使他在退休后仍然一直热心地参与着对古镇风貌的一些修复和保护
工作。沈先生认为,像南浔这样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城镇,也应该留下它历史的记忆。 
  

  与其他一些江南古镇相比,南浔对古镇风貌的修复与保护起步较晚,但早在80年代中
期,当地政府就接受了一些专家的建议,对南浔的城市建设制定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在这
个规划中,新的商业街、道路和工厂全部建在新区,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河道和老街巷
则被作为老区完整地保留下来。经过几年来全面的修复,南浔又重新恢复了一个江南古镇
应有的风貌,它也成为继周庄、同里等江南名镇之后又一个新兴的旅游点,许多来自海内
外的游客开始对这个原本陌生的小镇有了更多的了解。 

  每一个走进南浔的人,也许都会惊讶地发现,南浔不仅和其他小镇一样拥有江南水乡
的一般风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兴建于清末或民国初年的深宅大院和私家园林。它们的主
人就是清末和民国初年一些因蚕丝贸易而致富的南浔商人。  

  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南浔传统的丝业贸易也因此打通海外,仅仅几十年间就造
就了不少富甲一方的商人,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商人群体,而当地人更喜
欢把他们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这是20世纪20年代拍摄于南浔的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这位温婉的青年女子已不知是谁家闺秀,而旁边的这台老式收音机却足以证明当时
南浔这个江南小镇的富裕和时尚。  

  
 
  
  有人说南浔商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因为他们节俭、勤奋,似乎天生就有经商的才能,
他们可以把生意做到上海、杭州,甚至远到欧洲,而在成功后又仍然无一例外都把南浔视
为自己最珍爱的家园,纷纷在家乡兴建起巨宅和私家园林。这是南浔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
一个私家园林――小莲庄,它的创建者就是当时被称为南浔“四象”之一的巨富刘镛的儿
子刘锦藻。小莲庄占地一万七千多平方米,由内园、外园两部分组成,而整个园子,尤其
是占主体部分的外园主要就是围绕这样一个荷花池构建布局的。 荷花池的面积不是很大
,但因为与周围建筑相得益彰,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非常开阔的感觉,尤其是在夏季,满池
的荷花争相怒放,透视出主人乐观饱满、健康豁达的心态。 

  和许多南浔商人一样,刘氏家族在传统上是一个正宗的儒学世家,刘锦藻从小就接受
过完整的儒家教育,曾经考中过清朝的进士。而由于长年在上海经商的缘故,又开始接受
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双重的文化影响体现在小莲庄的建筑中,就表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
建筑风格。建于荷花池边的这座西式小楼,就集中体现了主人对西方文化的欣赏和接纳。
透过一扇西式风格的窗子,欣赏着一园洋溢着中国风韵的荷花,应该是主人当年刻意营造
的一个意境。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也许是当时南浔一个流行的时尚,这座被当地人称为红
房子的建筑,是刘镛的另一个儿子刘梯青的住宅,和小莲庄一样,宅院的主人也大胆借用
了西方建筑的样式。 

  20世纪初叶,西方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冲击着古老的中国文化,南浔商
人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了这种外来的影响,而在同时,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
,他们又始终在追求着两种文化间的平衡和统一。这一特色在这座名为懿德堂的宅院中就
得到了更为戏剧性的体现。 

  懿德堂占地5千多平方米,整个宅院采用中国传统的多进式院落布局,前后多达5进。
宅院内布局紧凑,建筑形式多样,有厅、堂、楼、厢、廊等多种类型,各类房间总计244间
。懿德堂的内部装饰也极其精制奢华,尤其是遍布各处的砖雕、木雕和石雕,工艺之精湛
、题材之多样,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建筑就如同是一个晚清江南雕刻的展览馆,透视出主
人的富有和优雅的生活品位。懿德堂整体上是江南晚清的建筑风格,其中又有不少地方采
用了西方的工艺和材料。这种铺地的瓷砖在当时就是明显的舶来品,窗棂上镶嵌的这些彩
色玻璃,也是专从法国购进的奢侈品,至今仍然鲜艳如新。更令人惊讶的建筑,却隐藏在
整个宅院的后部。在这里,主人居然完全仿照西方巴洛克式的风格建造了3幢西式的楼房。
 

  也许是出于一种传统的“藏富不露”的心态,也许更是为了有意掩饰自己对西方文化
的欣赏,主人把这些西式建筑安排在了整个宅院中最隐秘的一个位置,并且在四周用高大
的封火墙包围,不仅从外面很难窥见里面的玄机,就是一般的来访者,如果不进入宅院的
深处,也觉察不出其中的奥妙。在那样一个新旧交叠的时代,西方的生活方式就这样悄悄
潜入了一个江南小镇的豪门深宅。主人甚至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私人舞厅,舞厅里铺着法国
运来的地砖,设有乐池、衣帽间和壁炉。在那个男人还梳着辫子、女人裹着小脚的时代,
不知主人曾经在这里和家人密友们悄悄度过了多少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夜晚。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正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许多晚清的官宦世家纷纷败落,大批传
世古籍流入民间,当时已定居上海的刘承干酷爱藏书,又拥有从祖辈那里继承的雄厚家产
,于是就乘机大量收购,并在自己的家乡南浔,专为这些书籍修建了这座藏书楼。嘉业堂
在全盛时期,藏书18万册,总计60万卷,是中国历代私人藏书楼中藏书量最大的一家,而
嘉业堂创建之时,中国的现代图书馆业已经兴起,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传统形式的私人藏
书楼。 

  
 
  
  嘉业堂的藏书,洋洋大观,品种丰富,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其中有一些珍贵的
宋元刻本,也有大量明代的刊本和地方史志,尤其是一些明代刊本,由于清代的毁禁,不
少已是海内仅存的孤本。身为江南巨富的刘承干,一向生活节俭,但在藏书上却不惜财力
,为了让一些稀世珍本能够流传于世,刘承干又倾注不少心血和财力,把自己苦心搜集到
的一些古籍进行刻版印刷。 

  嘉业堂刊印的古籍,刊刻精良,版式阔大,深受当时读书人的喜爱。20世纪30年代以
后,刘家家道中落,为了生计,刘承干不得不开始陆续出卖藏书,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当
年藏书的志向,不为利诱,竭尽全力避免这些珍贵典籍遗失海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承干的家业日益败落,嘉业堂也终于难以为继,1951年,年近古
稀的刘承干把整个嘉业堂连同剩余的所有藏书捐献给了浙江省图书馆。今天,嘉业堂的藏
书仍然是当代中国图书馆藏中一批珍贵的古代文献。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