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温州]《百工之乡》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May 13 08:38:35 2004)
温州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各种各样的手工业在历史上曾经十分繁荣。今天走在
温州的大街上,仍能见到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
经历了100多年的“许大同”毛笔店,现在传到了第三代人许文龙三个兄弟手上。他们
的父亲许绵华偶尔也会来店里帮帮忙。象阳镇寺前村的细纹刻纸,据说来源于元代元宵节
的贴窗花,后来改为用纯白纸镂刻刻纸高手能在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刻出100来个小方孔的
细纹白花。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北京当曾见到细纹刻纸,他根本不能相信这是
由手工镂刻的。细纹刻纸作为一种礼品的生产,曾经是寺前村的支柱产业。仅温州市乐清
的象阳镇,全镇3.5万人中就有3000多人从事各种工艺品生产,他们以家庭或村落为群体,
各具特色。
温州地区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种有65个,这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百工”
不仅仅是指工艺美术,传统的制鞋、缝纫、弹棉花等手工业都属于“百工”的范畴。温州
的漆器、造纸、造船、丝绸、绣品等在我历史上均享有一定的声誉。
在历史上为什么独有温州能形成百工之乡呢?
人多地少,生存空间狭窄,要有一门手艺才能谋生。
再加上重商文化的影响。南宋时在温州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强调“通商惠工
”,把通过辛勤劳动 拥有物质财富看成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三面环山,对内交通闭塞,而一面临海更使温州深受海洋文化的熏陶。
在温州市博物馆有一件本地出土的三国时期吴国的瓯窑堆塑罐,上面令人惊奇地塑造
大鼻子外国人的形象。这至少能说明在1700多年前,温州就已经与海外有交流了。
在古代,温州的造船业曾经十分发达,温州的历史上也曾经有三次被辟为对外贸易的
港口。
由于交通不便,温州人村与村之间的口音可能都不相同,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怀揣
着各自家族学来的手艺四处谋生、闯荡江山。
温州制瓷历史悠久,现在已查明的古窑遗址有200多处。(并发现了晚商和西周时期的
原始瓷)两晋南北朝时期瓯瓷的产品釉色淡清、晶莹滋润,非常著名。
瓯瓷现在只有在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手中才能见到了,但古老的制瓷工艺却在一些地方
保存了下来。
这是位于浙闽交界处苍南县山中的一个村落,名字叫碗窑村,可以得知是由于做碗而
得名。
苍南县曾出土了多件15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瓯窑青瓷器。碗窑村的历史没有这么长
,但也有300多年了。
由于交通不便,陶瓷生产的工艺落后,兴旺了几百年的碗窑村逐渐衰落了。年轻人都
走出大山到外面去打工,村里只留下了老年人、古老的民宅和原始的作坊及工艺。
碗窑村的生产衰落了,而它的文物和旅游价值却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有人来了,村里
便会再做上几个碗,烧一烧窑。
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令人惊奇的是在温州的西岸乡泽
雅镇一带至今仍有十几个村落以竹子为原料,沿用古法造纸。与碗窑不同,它不是供人们
参观的古代生产技法的再现,而仍然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人们把泽雅俗称纸山,走进纸山只要是有溪流的地方,就能看到水碓滚动的叶轮和听
到捣刷的声音。
这里造纸的工艺流程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杀青》章中的记载几乎完全
吻合,有的工艺比记载的还要原始。
水多、竹林茂盛,又地处偏僻与外界隔绝,这就为古法造纸术的保留提供了条件。造
出的纸由纸行或经销商运到外面去。
这里的人被称作纸农,他们种地是为了解决口粮,造纸是经济来源。潘金松今年41岁
,但已经做了近三十年的纸了。他们夫妻二人现在做纸一年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
潘金松读初中的女儿和这里的许多孩子一样,只要有空闲也会帮助父母一起做纸。女
儿学习很好,潘金松最大的希望就是女儿将来不要和自己一样只能靠做纸来生活。
纸农们也许并不很清楚,他们世代相袭的土法造纸,被外界知晓后,竟被称为奇迹!
但不管怎样说市场是无情的,做纸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少了。
泽雅的手工造纸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了,销路越来越窄,年轻人也都不做纸了,
它的衰落是必然的。
但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它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是不言
而喻的。国务院已经把四连碓做纸作坊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水碓的叶轮应
该还能继续转动下去……
瓯江流经温州而入海,所以温州的别称为“瓯”,温州的许多工艺都以“瓯”字冠名。
这是一件瓯塑作品,它塑的就是瓯江。
瓯塑又称油泥塑,是由桐油和精白陶土加颜料、油彩进行加工的一种堆塑,是温州独
特的工艺品。它是由我国历史上堆漆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变而来的,距今已有1000多
年的历史了。
有史以来,温州的堆漆艺人一般都身兼多艺,不仅善于堆漆雕塑、绘画、还普遍会运
用漆器制作的多种工艺技法,作品带有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著名瓯塑艺人谢香如大胆尝试把矿物质颜料直接调入油泥中,从
而使瓯塑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坚固耐牢,表现力大为提高。
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瓯塑的技法进一步完善,光线学、色彩学的运用更加成熟,
并逐渐进入了建筑装饰领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艺术装饰效果,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可以说只要想得出来的题材都可以用瓯塑表现出来,规格小的可以做成书桌上摆设的
艺术品,大的可以装饰到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应该说古老的瓯塑艺术在今天展示出了更为
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瓯”中的瓯绣也有久远的历史了,“辞海”中有词条专门进行介绍。
瓯绣源自古代妇女的绣房习作,清道光年间,温州开始有专业绣铺,绣工人数曾达到
六至八百人。瓯绣的针法严谨、构图精炼,绣面光亮生动,色彩绚丽,具有浓厚的地域文
化特色。
瓯绣和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京绣合成为中国六大名绣。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
瓯绣开始承接国家级礼品、展品的生产任务,由于市场需要,形成生产高潮,这期间有许
多瓯绣名品被国内外的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
近年来,同许多工艺美术行业一样,瓯绣由于手工操作,千针万线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生产成本高,而太高的价钱又卖出去,致使许多人转行,瓯绣行业陷入困境。
瓯绣技艺精湛、魅力独特,是中华民间艺术百花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境况引起了有关
部门和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
2001年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国民聘请了几名绣艺高手,受命成立了“瓯绣艺术研究所”
,对这一民族魂宝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精品创作。来的几名绣艺高手,都对瓯绣有一
种执著的爱。
李小红在工厂下岗后,一天也没有放弃瓯绣、设计和绘画。
她开了个鱼圆店,生意挺红火,但瓯绣研究所成立后,她每天都要赶过去从事刺绣。
钱会少赚一些,但她觉得这样更有意义,心里觉得特别充实。
现在从事瓯绣的人仅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了,她们都对瓯绣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
虽然瓯绣要真正走出困境还要好多路要走,但他们一定会不懈的努力下去,他们对前
景充满了希望。
朱子常早年学习绘画和泥塑,清光绪年间他尝试性的创作了富有艺术价值的黄杨木圆
雕人物获得成功,在南洋劝业会国际比赛和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奖,黄杨木雕由此声名鹊
起。
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洁黄亮,纹理细腻,尤其适合于人物雕刻。
自从黄杨木雕作为一种独立工艺品种出现以后,发展迅速,从业人员众多,其中自然
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人和大师。
他们的作品人物神态生动、含蓄典雅、线条流畅、刀法洗练。有许多大师的作品为人
们所喜爱和收藏。
高公博便是众多大师中的杰出一位。由于黄杨木生长缓慢,所以异常珍贵,而木雕的
取材又很严格,要直而无缝、无疤节,因而大部分成了废料。
高公博便是从这些废料中发现了美,进行黄杨木的根雕并开辟了劈雕艺术,即劈开黄
杨木,巧妙利用纹理曲线和疤节,确立创作题材,进行雕刻。
高公博从1965年开始从事黄杨木雕创作,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三十八年来他基本上没
有一天停下雕刻的手。从传统木雕到根雕和劈雕,他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完成了“三级跳”
。
高公博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许多作品被各级博物馆所收藏,虽然获得
了许多荣誉而他却始终没有停止探索和追求。
高公博还创办了“黄杨木雕艺术研究所”,培养年轻人。
在这些年轻人中,他最得意的学生是他的儿子高敏。
高敏从小耳渲目染热爱上了木雕艺术,后来考入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高公博一样,
他热爱木雕艺术,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今天在温州有许多的手工行业,为了降低成本,适应市场化的需求,逐渐地由家庭作
坊式的生产转向了工厂化的生产模式。
过去意义上的修鞋匠、弹棉郎、缝纫女今天不仅在温州看不到了,家庭作坊式的手工
生产也越来越少了。
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年,“百工之乡”的温州,完全以新的生产规模和形式展现在了世
人面前。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