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丽水]奇石神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27 20:41:44 2004), 转信


  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访问中国。五百只出自中国浙江青田县雕刻艺人之手的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大洋彼岸的客人对这些石雕作品并不陌生,因为几百年前,欧洲和北美的不少人们正是通过这些石头,第一次了解了遥远的中国。此时,这些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又一次担当了远隔重洋的人们彼此沟通的使者。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青田石雕已经多次作为国礼馈赠尊贵的客人。 

  中国浙江青田县素以“山奇水异洞别致”著称,山石怪诞不经,瀑流无处不有。大自然慷慨地赐予了她清纯秀丽的山山水水,使得这里风光旖旎,气象万千。 

  
 
  
  这里的山上盛产一种石材,学名叫叶蜡石。它们价越珠宝,而且品类之多,色彩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最出名的石料被称作封门石。封门青、灯光冻、蓝星、封门三彩、黄金耀、五彩冻等许多名贵石料都产在这里。 

  封门的称呼来源于这座陡峭的山脉,它是所有石雕艺人心中的一个传奇。有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流传了许多年,说的是一位倔强的石匠,因为不满官府贪婪霸占这些美丽的石头,而躲进山洞。恼羞成怒的县官,命令把洞口给封住,谁知,洞口上方的石头倒塌下来,所有的人都消失在尘土中。 

  不知过了多少年,洞门重新打开,人们发现了一首暗示埋藏宝石的打油诗,按诗意寻找,果然有收获。后人为了纪念石匠,便把那座洞叫封门洞,洞里所产的石头统称为封门石,那条绵延的山脉因此也成了封门山。 

  这个故事发生的确切年代,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封门洞开采历史有资料表明超过1500年,到宋代已有较多的开采,到明代,青田石之名开始“艳传四方”。 

  青田石雕,从考古和出土文物及有关资料判断,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一张芭蕉叶片,叶片正面有五只形态各异、展翅飞翔的蝙蝠。它揭示了青田石雕正是起源于人们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美好愿望。 

  从明代的这幅山水作品中人们看到了最早的多层次镂雕的雕刻技艺。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山野中自然生长的葡萄。它体现了现代作品工具的改进和工艺的提高。经过漫长的发展,青田石雕已经形成了一门文化底蕴丰厚、技艺独特的特种工艺美术。其表现手法从形式上以镂雕最具特色。 

  它多用于山水、花卉作品上。石雕艺人凭着高超的技艺、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单面镂雕、透空镂雕和立体镂雕等多种雕法。 

  放洞,这是一道花时最多,技艺最复杂的重要工序,它关系到一件作品的成败。放洞,首先在景物本身的间隔和景物之间的间隔处进行。较多的洞一般多从侧面横向深入,用来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刻画。 

  镂雕是放洞的继续和深入。放洞在石料上留下了许多大小不同规格的洞,而镂雕则是改造圆洞,使圆洞成为实体之外的形态多变的空间。必要的空间都镂雕出来了,实体的造型也就完成了。经过随后的精刻修光、磨光打蜡等工序,一件精美的作品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巧取俏色是青田石雕的又一大特色。青田石的天然色彩十分丰富,石雕艺人则根据天然的一块石料中的不同色彩进行构思创作。俏色的巧妙运用,使青田石雕融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绚丽多彩,形象逼真。 

  真正使青田石名扬天下的是这些印章。据说最早用石治印的著名文人是元代的赵孟頫。清代青田名士韩锡胙在他的一部著作《滑凝集》中记载:“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而石印盛行。” 

  也许因为书画名声太大,而使赵孟頫首创用青田石刻印的功绩被漫漫岁月忘却了。到了明代,真正有史料记载第一次用青田石治印的是国子监博士文彭。据载,一天,文彭偶然遇到一位卖青田石的老汉,买下四筐石头。回家锯开一看,灯光下晶莹剔透,于是连声叫绝。从此,他治印都用青田石,不再用牙章。 

  文彭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长子,家学渊源,才华出众,对诗文、书画、篆刻均有造诣,在文坛上很有影响,被后人尊为篆刻艺术的开山鼻祖。 

  文彭以青田石治印,使沿袭了二十多个世纪的铜印时代寿终正寝,而进入以文士为主体,个性为特征,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石章时代。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因为青田石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印材,渐渐托起了一个以杭州为中心的最具权威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从此时开始,青田石也由市井玩物真正堂而皇之进入文人雅士的书斋和几案,登上大雅之堂,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 

  
 
  
  清代,来自宫廷的喜爱使青田石在众多名石中脱颖而出。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十岁万寿节时,浙江巡抚请青田石雕艺人选用上好的青田灯光冻石赶制成六十枚一套、形态各异的印章,每只章上各刻有“福”字,时称《宝典福书》,献给乾隆。乾隆看后,龙心大悦,后来清宫便收藏了数百枚青田石章;此后文人更是集石品石成风。青田石雕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早就成为了国内外各地博物馆的重要的收藏品。 

  青田石的材质美与艺术美魅力四射,点燃了文人雅士审美收藏的欲望,倾倒了古今中外无数的石迷石痴。 

  青田石以其分子结构均匀细密,少筋裂,色彩稳定,软硬适中,而成为理想的治印材料,雕镂时,线条可细而不断裂。篆刻时奏刀利落顺畅,因而受到历代篆刻家的推崇赞誉而被广泛应用。 

  今天的青田拥有石雕作坊上千家,石雕艺人三万多名。与入夜还在忙碌的作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条仿佛已被人们渐渐遗忘,但仍默默藏在老辈人心底的街道,它的名字叫“花旗街”。 

  三百年前,一批先民,竟然靠肩挑手提,带着沉重的石雕作品,穿过茫茫的西伯利亚大冰原,辗转到达欧洲,卖到哪儿,就在哪儿暂且歇息。他们首开了青田国际贸易的先河。 

  光绪末年和民国初,青田石刻作品大量向美洲输出,尤以美国销量最大。不少青田人就这样赚了钱,换回花旗银元,这些人当时被称为“花旗客”。花旗客们不远万里,从美国运来建筑材料,在当时大部分平原地区还不知道水泥、洋白灰为何物的时候,这个偏远的深山里,就立起了一座座颇具异域风情的房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旗街”。 

  今天的青田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城市。采访中,我们听到一个令人不解的事情。有顾客从店里购买了石雕作品,却并不取走。在不少经销石雕产品的商店橱窗里,人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牌子。牌子显示,它的所有人叫郑同舟。牌子还显示出它们甚至经年累月依然摆放在店家的展示柜里。 

  郑同舟先生早年旅居奥地利,改革开放以后经常回国返乡参与投资和开发建设。近年来,目睹一些山因考虑安全因素而不得不采取封山封矿等措施,青田石产量明显减少的现状,做出决定:不惜重金四处购买高质量的青田石雕作品。郑同舟这一代华侨,虽然无缘体验前辈们艰难的创业的经历。但是却能够体味这些石刻作品的丰富内涵。 

  青田的石雕艺人,他们凭着一双双智慧的手,让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有生命的艺术品。青田石雕的美,不单单体现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体现了创作过程中石雕艺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这是一件格外诱人的作品:几株壮实红透的高粱,沉甸甸地低垂着丰收果实,那淡黄的叶子犹如无数轻盈的飘带拥抱着累累的颗粒,而金黄的小米和娇艳的山花则散发着强烈的田园气息。这件作品创作于一九八二年,作者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 

  雕作之前,他曾经亲自种植过一大片高粱。自春至秋,沉浸在高粱地里观察、研究高粱生长、结穗,直至心中有了高粱的家谱。几个月后,高粱被大师“移植”到白黄相间的封门冻石之上。林如奎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农作物怀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之情。他创作的作品大多以农作物为题材,尤其对高粱的创作,造诣很深,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思想性,又能表现出彩石的特色,既“密而不乱”又“疏而不少”。有人说看大师的《高粱》久了,便分不清大师是红扑扑的高粱,还是红扑扑的高粱是大师。 

  这件作品犹如一名秀丽的女子披着薄薄的黄纱在小睡。准确地说,这其实是块原石,只是抛光去痕,几乎没有怎么动刀。是什么原因让大师的刻刀在这块石头面前停住了呢? 

  原来,大师们在创作前并没有草图,分析构思都在头脑中。因此给石头相面是创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考虑不到位的时候,宁愿让刀休息。在他们眼里每一块石材都是惟一的一件,无法重复。雕刻是在做典型的减法,因此,哪怕是石料上的一点点俏色都要把它用起来,用好。 

  
 
  
  这原是一片长三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厚仅两厘米的封门冻石。买下时,倪大师整整为之闭门三日。他运用镂雕、浮雕等手段,把月轮左边的普通石头镂刻成花满枝头的桃树。月轮右边的刻成茁壮茂盛的牡丹。一对"白头翁"在桃枝上亲昵地和鸣着一支美妙的乐曲......雕工和取俏之精绝,构图和意境之微妙,令人赞叹。 

  一九九二年,中国首次将特种工艺代表青田石雕推上了国家名片,发行了石雕特种邮票,四位青田石雕大师的作品入选。邮票在国内外发行,引起了轰动。 

  青田石的创作没有局限于传统,一批作品别出心裁、新意迭出。近年来写意的手法也是妙品横生。艺人用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将一块块石头演绎成一件件不可再得的艺术品。 

  伴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欣赏艺术的品位也进入更高的层次,越来越多的青田人在思考、在探索、在实践、在追求。 

  音乐人邵志培多年前突发奇想,用青田石制作乐器。经过五年的努力,成功地试制成了一只笛子。从此埋头于制作石雕乐器的研究,巧妙地将音乐艺术与石雕工艺融为一体,集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身。由于石头独特的共鸣性能,使石雕乐器的音色真正具备了金石之声的特点,它发音敏感,音量增大,泛音丰富,音色淳厚。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