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GOAL),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梅州]我手写我口——黄遵宪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Jun 19 13:50:19 2004)

梅州《我手写我口——黄遵宪》5月28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34

  编导:张朴 摄像:张朴 

  他站在中国十大古典诗人行列之中,但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革
新思想上承林则徐,下启梁启超。一百多年前,他用诗歌记录下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眼中
的世界,在民族存亡的黑暗中,他举起了中国近代化思想启蒙的火炬。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诗人,他不像李白、杜甫那样让我们熟悉,但他
的诗歌却写出了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渴望与世界同步的心声,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里为中
国的新生大声疾呼。中国人说他是十九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外国人说他是中国的但
丁。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2003年6月29日,刚出任中国总理的温家宝来到香港,参加香港回归六周年庆祝活动
,此时香港和内地正面临着Sars的严峻挑战,在一次面对香港公众的演讲中,温总理引用
了这样一首诗。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四句七言诗,一共二十八个字,共和国总理对国
家的感情和责任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深深打动了人们。 

  这是晚清诗人黄尊宪的一首诗歌,他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呢? 

  1894年,是中国的甲午年,这一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以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而告终。 

  一年之后,一位名叫黄遵宪的中国人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外交生涯,从新加坡回到国
内,这一年他47岁。这年的春天,痛感山河破碎的黄遵宪写下了《赠梁任父同年》诗六首
,“寸寸河山寸寸金”一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1848年,黄遵宪就出生在攀桂坊这座名叫德赞楼的客家民居里,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爆
发后的第八年。 

  梅州的黄姓人家最早生活在湖北江夏一带,因此,他们如今依然习惯地把黄氏宗祠老
黄屋称做是“江夏堂”。大约是元宋时期,黄氏家族因为战乱迁到了福建和江西 ,后来他
们中的一支又辗转来到广东,最后在梅州定居了下来。这里供奉着黄氏家族的二十六代先
祖,黄遵宪排位第二十三代。 迁徙的命运锻造出了客家人开拓的性格,同时,在迁徙中
客家人也一直保留着他们注重诗书的传统。黄遵宪的曾祖父靠做小贩起家,当家道变得殷
实起来之后,读书便成了黄家下一代人的第一选择。在经历一段不算太长的时间后,读书
的选择终于有了结果,黄遵宪的父亲在他出生后的第八年考中了举人。 

  儿时的黄遵宪曾由自己的曾祖母抚养,他两岁时,曾祖母就教他背诵《千家诗》和客
家民歌《月光光》,“呀呀初学语,教诵《月光光》”,这是黄遵宪对童年的回忆。黄遵
宪三岁进入私塾,九岁开始学习作诗。有一次老师以“一路春鸠啼落花”命题,黄遵宪则
以“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相对。次日,老师以“一览众山小”出题,黄遵宪竟以“
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破题,令人惊讶。 

  1860年,黄遵宪十二岁,这一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而地处沿海的广东更是饱受西方
列强的掠夺之苦,这种历史境遇极大地刺激了少年的黄遵宪,使这位身处偏地的少年开始
产生了忧民报国的思想。他曾说自己少年时,绝无求富贵之心,而颇有树勋名之念。 

  19岁那年,黄遵宪考中秀才,这一年的秋天,他到广州参加举人的会考,落第后,黄
遵宪开始对八股取士制度产生了怀疑,一年之后,黄遵宪写出了一首不同寻常的五言诗。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这一年,黄遵宪刚满20岁,他写下的“我手写吾口”这五
个字,被看成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宣言。 

  1875年秋天,黄遵宪经天津进京参加乡试,途中写下的《由轮舟抵天津》一诗,就表
达了他从家乡来到京城时极为复杂的心态。 

  地到腹心犹酣睡,人来燕赵易悲歌。然而,恰恰是这次北上,他考取了举人。这一年
,黄遵宪28岁。 

  来到北京的黄遵宪正好碰上了这样一件事,当时,被迫打开了国门的大清国正为如何
与西方列强打交道而不知所措,许多官员把出使国外看成是一件苦差使,纷纷避而远之,
而这对胸怀大志的在黄遵宪来说,却是一个机遇。 

  1877年,黄遵宪的同乡何如璋奉命出使日本,邀请黄遵宪以参赞之职一同前往,黄遵
宪欣然接邀请,彻底放弃了继续求取科举功名的道路。 1877年冬,黄遵宪一行启程前往
日本,正值而立之年的黄遵宪写下了一首豪情满怀的诗歌。  如此头颅如此腹,此行万
里亦奇哉。 

  诸公未见靴尖趯,待我扶桑濯足来。然而也正是这次日本之行,使当年考举人三次落
第的黄遵宪写出了一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著作《日本国志》。那么,他为什
么要写这样一部书呢? 

  黄遵宪到达日本的时候,正值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第九个年头,原来和中国一样面临西
方列强侵略的日本,这时已经开始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日本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
激了黄遵宪,使他对明治维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长达两年多的调查研究,他于1879
年开始了《日本国志》的写作。 

  《日本国志》全书40卷,分为天文、地理、军事、刑法、物产、礼俗等12种志,他在
写作中引用了日本政府大量的公报、法令和统计数字,用清晰的表格和精确的数字说明问
题,比如在“地理篇”中就有府县沿革、经纬度、寒暑等18个统计表。 1882年,黄遵宪
终于在奉命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出使美国之前,他把刚写成的《日本国志》呈送给了
清廷的总理衙门。在离开日本之际,黄遵宪作诗告别日本友人,他在诗中这样写到。海外
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这首诗有两层含意,其中写到了刚刚完成的《日本国志》,同时也描写出了自己在日
本的另外一段故事。 

  在日本期间,为了写《日本国志》,黄遵宪搜集了许多涉及日本社会各个方面的文献
,根据这些文献,他陆续创作了一批纪事诗歌,称之为《日本杂事诗》。这些诗歌备受日
本朋友喜爱。黄遵宪回国时,他的好友源桂阁把一部分诗稿埋在了自己家的院子里,现在
日本埼玉县还存有一座诗冢,碑志是黄遵宪当年亲笔所写。 

  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摅? 

  频年风雨鸡鸣夜,洒泪挑灯自卷舒。这一年的年底年,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出版,
这部曾经被当局束之高阁的著作终于因甲午战争的惨败而引起了朝野的关注,光绪皇帝曾
经命人找来《日本国志》,仔细阅览。 

  而这时的黄遵宪却正在远离京城的湖南办时务学堂,创办《时务报》,广泛宣传变法
主张,身边聚集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新人。1896年9月,急于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在北
京召见了黄遵宪。光绪问“泰西之政何以胜中国?” 

  黄遵宪回答“泰西之强,悉须由变法。臣在伦敦,闻父老言,百年以前,尚不如中华
”。 

  据说光绪当时的反应是:初甚惊讶,旋笑颌之。这次召见后光绪决定要重用黄遵宪,
因此,1898年,特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的钦差大臣,想经过半年的外放,然后再让黄遵宪
入主中枢。黄遵宪是六月接到任命的,而这时朝廷里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日趋剧烈
,光绪等不及了,他连下三道诏书催黄遵宪迅速来京。 然而,此时的黄遵宪由于在进京的
路上染上了痢疾,病倒在了上海。九月,戊戌变法失败,黄遵宪被慈禧定为新党要犯。 


  黄遵宪原本是要被押解到北京,后来由于日美等国的干预,才得以幸免,被罢官回乡
,这一年,黄遵宪五十岁。 这是坐落在梅州市东郊的黄遵宪故居,“荣禄第”三个字似
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主人曾经显赫的身世,而离此不远处的一栋建筑叫“人境庐”,是黄遵
宪晚年的书房,门上的这副对联却仿佛又让人感到主人心远地偏的淡泊。 

  但是在“人境庐”的厅堂上,至今却依然悬挂着一幅时局图,据说是当年“人境庐”
建成时黄遵宪亲手挂上去的。 

  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它的亭台楼阁带有明显的中原色彩,而它的楼梯回廊
则又传递出浓烈的欧美风情。据说这间藏书阁里原来藏有黄遵宪从海外带回来的八万多册
书籍,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 

  1899年初,51岁的黄遵宪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落和冷暖之后回到了故乡。 风雨鸡鸣守
一庐,两年未得故人书。 

  渔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予渠。 诗中提到的故人,其实指的是他的好友,如今流亡
海外的梁启超,政治理想的破灭使黄遵宪备感孤单。这是人境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间房子
,它叫无壁楼,黄遵宪称它是一艘船,比喻国土沦丧,只好借船暂住。黄遵宪晚年常在这
间屋里与诗友畅谈国事,他的同乡丘逢甲从台湾抗击日军失败回到故乡后,曾经在无壁楼
门上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陆沉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 黄遵宪非常喜欢这副
对联,当即便作“药是当归,花宜旋复,虫还无恙,鸟莫奈何”唱和,在无奈中表达出了
对时局的担忧。 药是当归,花宜旋复,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1900年,当又一个新世纪
悄然来到的时候,一场灾难也同时降临在了中国人身上,史称“庚子国变”。这年,五十
二岁的黄遵宪正在编写《人境庐诗草》,国难再次降临,促使黄遵宪在五十三岁时做出了
人生的最后一个选择。 

  1903年春天,在黄遵宪的奔走和倡导下,嘉应兴学会议所成立了,黄遵宪担任所长,
多方筹措办学资金。  第二年春天,当木棉花开的时候,嘉应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终于
在古老的梅江边面世了,从上层变法的失败中,黄遵宪看到了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他把希
望寄托在了对后人的培养上。 黄遵宪把晚年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家乡,在这一时期里,
他的诗歌充满了乡土的气息。 带着对家乡、对国家的美好向往,黄遵宪渐渐走向了生命的
尽头。1904年冬,黄遵宪写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 人言二十世纪,无复容帝制。举
世趋大同, 度时有必至。对理想的大胆预言,成了黄遵宪生命的绝唱。1905年2月,黄遵
宪病逝于家乡梅州,享年57岁。六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在中国终结。 

  这里是广州中山大学的“永芳堂”,这里树立着十八尊铜像,他们是1840年鸦片战争
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黄遵宪的铜像紧挨着林
则徐和魏源,身后是梁启超和孙中山。 

  历史最后没能给黄遵宪提供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因此,有人用“才大世不用,不幸
以诗鸣”来表达对他的惋惜,但是,恰恰是这些装进新思想的古典诗歌,使黄遵宪对“五
四”前夕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
│┌─┘│┌─┘│┌┐││┌┐││┌─┘│┌─┘
│┌┐││┌┘  │││││┌┐┘││    │┌┘  
└──┘└┘    └──┘└┘└┘└──┘└──┘


※ 修改:·Gforce 于 Jun 19 13:51: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9.*]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