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阳春]枯树根的寻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Nov 30 20:41:58 2004), 转信


  为了在树根中找一个字,廖正炎又一次踏上这条不能称之为路的路。年复一年,这已经是第多少次?他已经记不清了。这样的路走过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一顶草帽、一把镐头,廖正炎总是在这样寻找着。这树根中到底有什么?——竟吸引着这样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乐此不疲。 

  
 
  
  凡是对中国汉字有所了解的人,看到它肯定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是什么字。然而细细观察之后,便不难发现,“澳门回归”这四个字不是普通的书法作品。这横、竖、撇、捺,是四根天然根木的自然组合,没有粘连、拼接,一气呵成。这种以枯树的奇根异枝代替笔墨,依照书法的规律进行书写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根书。这幅作品的作者,正是廖正炎。你可知道,这幅仅有四个方块字构成的根书作品,耗费了创作者多长的时间吗? 

  采访:廖正炎 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 

  “1988年看那个联合公报,报纸上的公报,我就下决心搞‘澳门回归’。开始时找到了一个‘回’字,但是它比较小,我就换了。就找到‘门’字,‘门’字就是简化字,不好看,又换了两次。然后就找这个‘澳’字,找了差不多四年。然后就找这个‘归’,这个‘归’字是非常难找的,因为它很复杂,我们不能搞现在这个简化字,又要找跟这个一样的味道,又要这种根质,大小又差不多,风格又差不多,就难在这个地方。” 

  为了一个归字,澳门历经风雨等待了将近四百年。而廖正炎为了找到这个“归”字,几年之中寻遍了阳江、阳东、阳西的山山水水。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1998年的一天,廖正炎在自己的工作间整理杂物。突然,他看到一个不知是什么时候做根艺剩下来的边角料。这是个三层的根,廖正炎看来看去也没有琢磨出来能怎么用,于是就抱着随便试试的想法,把这个根一层层的分开来。没想到,他梦寐以求的那个“归”字竟然出现了。“澳门回归”终于完成了,他足足找了十年、也等了十年。 

  根雕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用根做书法,就不那么常见了。创作根书最难得的就是这根材。“漠水之阳,四季如春”的阳春,温暖的气候,充沛的降水,造就了这一方水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热带植物的生长。然而,只有那些经历百年风吹、雨淋、虫蛀,形成了“天然疤节”的树根才是根雕创作的上好材料。岭南山区生长的荔枝、龙眼、黄牛木、黄榜树因为色泽深沉、形态奇特、质地坚韧,受到了根雕爱好者的青睐。 

  廖正炎和所有根艺家一样,痴迷于在大自然那些枯死的废根中寻找和发现。尽管每一次寻觅的历程都充满了未知,但是其中蕴藏着的希望深深地吸引着廖正炎,每一件作品他都要反反复复、几易其稿。 

  采访:廖正炎 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 

  “这是80年代,1982年到湛江开会回来,半路人家开公路爆破,石头崩下来了,树也崩下来了。我看到这个能做一个字,但是看不出来能做什么字,看来看去,第一方案是想做一个“春”字,因为我们是阳春。做春字就不要这个,多了这个反倒这边,能做一个“寿”字。这个“寿”字就比这个“春”字内涵好,很多人喜欢,我就改了,改方案,改成了一个“寿”字。” 

  大自然把赐予根艺家的礼物悄悄地藏在隐秘的山林角落。廖正炎对根艺的执著和热情,感动了当地的老百姓,很多山民自愿做起了他的“树根情报员”,热心地告诉他哪里又新发现了好树根。听朋友说河口有一株多年不再结果的龙眼古树,因为妨碍周围农作物的生长,就要被它的主人砍掉了。廖正炎马上赶过来看一看。 

  凭借多年的寻根经验,廖正炎一眼就判断出这是一株有着300多年树龄的白龙眼树。经过百余年的侵蚀,树干枯朽得非常厉害,很多根随着地势蔓延生长,裸露在地面上。虽然龙眼树贵为中国十大红木之一,但是这种白龙眼的色泽不如红龙眼鲜明,而且时间久了极易生虫,所以相对来说价值不算太高。廖正炎似乎不太满意,没有打算把它挖出来的意思。 

  这些堆在田间地头无人问津的枯树根,在一般人看来,恐怕只能当柴火,没什么用处。而在廖正炎眼里,这些树根所内含的美可是他苦苦寻觅的无价之宝。 

  经过细心寻找、多次勘察,一株300多年的野荔枝树根进入了廖正炎的视线。野荔枝又名酸枝木,这种荔枝树结的果实又酸又涩,不宜食用,时间一旦久了就不再结果。但是因为野荔枝的木质坚硬细腻、耐温耐燥、色泽深沉,犹如古董一般,所以是根艺家眼中难得的好材料。 

  采访:廖正炎 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 

  “我们现在这几年搞的根艺,都是利用这种枯树头,腐朽的但是还能雕,这样就是我们的那个方针,化腐朽为神奇。” 

  别看这些枯死多年的老树根,可是它们每一个的重量都差不多有四、五吨。要想把它们连根拔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简易的起重设备在阳春被称为“葫芦”,它可是挖掘大型根材的好帮手。用几根木桩搭建起一个起重架,把树根绑好,挂在滑轮上,慢慢拉动铁链,就可以轻而易举将树头拔起来。 

  几个工人熟练地应付着这个庞然大物,没用多少功夫,根就松动了。随着树根慢慢浮出地面,不知道又有多少个象形文字在廖正炎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根艺创作讲究“七分天成、三分人工”。一个树根,只有琢磨透彻了,才能动手。这个枯根是廖正炎无意间从一个老百姓家的柴火堆里捡到的,为了把它从一个根变成一个字,还着实费了不少脑筋。 

  采访:廖正炎 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 

  “这是‘石’字上面的第一笔,这是一撇,第二笔。这样呢,就是这个口,这里弄断它,这就是一、二、三、四、五,‘石’字就成了。这里也是比较关键,但是也有两个方案,一个是留它,到这里开叉的地方。但最理想的,还是留这里,它就不那么圆,圆的就没有力。” 

  看起来,制作根书更像是一件体力活。然而钢锯、平凿、钩刀这些冰冷的铁质工具就是在这样一双手的指挥下,把平凡无奇的枯根变为一件艺术品。 

  捡了半辈子柴火的老乡怎么也不相信这东西也能成为艺术品,一定要亲眼看看。廖正炎笑着说,做根可不像写字那么简单,要完成整个作品还早着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象形文字延续几千年所形成的文化积淀成为廖正炎根书创作的丰厚土壤。自幼爱好书法的廖正炎偶然发现,行草的笔画与树根自然走势的形态非常相似,于是开始了大胆的尝试。 

  正是多年来的孜孜不倦,廖正炎一次次用慧眼和双手化腐朽为神奇,创做出了大量的根书作品。枯朽的树根成为手指的延伸,笔画的徐缓、顿挫利用了树根生长所形成的弯曲和棱角,既体现了根的自然美感,又不失书法的韵味。而要做到这些,其中的讲究可还多着呢。 

  采访:廖正炎 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 

  
 
  
  “根书它的特点第一,就是一棵树的根做一个字,不能用几个树的树根拼回来做一个字。第二,树根书法它不能做正书(楷书)艺术,只能是做行草。第三个特点,根和书法合在一起,它既是根艺,又是书法,有天(然)长的、自然的一部分,有人工艺术的一部分。第四个特点,就是主要的字跟落款要一样是根做的,不能用人写的代替。第五个特点就是要根质统一,还有颜色的统一。” 

  阳春市根雕雅石展览即将举行了,廖正炎特意挑选了几幅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拿去参展。在阳春,像廖正炎这样热衷根雕艺术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在一起切磋根艺,自发成立了根雕雅石协会。这次展览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会员们的代表作。虽然没有气派的展厅、豪华的展台,但无论是作者还是参观者的热情却都很高。为了不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很多根艺爱好者特意从外地赶来一饱眼福。 

  根雕协会成立之初只是几个根艺爱好者的艺术沙龙,大家经常聚到一起聊聊创作体会,交流一下根雕的技艺,互相展示最新的作品。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沙龙的参加者已经由最初的五六个人扩展到了二百多人,他们的很多作品在国内外的各种根艺比赛中获奖。如今在阳春,能够成为根艺协会的会员是一件很值得引以为荣的事情。 

  在今天的阳春,人们对根雕艺术的探求更是延伸到了课堂。面对老师手中这些奇妙的作品,孩子们是那样的好奇和兴奋。程老师自己就是一位根艺爱好者,在他的感染下,孩子们被这枯根散发的神奇魔力所深深吸引。 

  程老师经常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拿到教室里和孩子们一同分享,让他们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鼓励大家发表看法。别看只是一棵小小的枯根,竟能引出孩子们无限的遐想。 

  虽然孩子们手上只是一块普通的砂纸,但是他们打磨的不仅仅是这树头的纹理,实际上他们是在用一双稚嫩的手触摸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脉络。 

  走进阳春的很多人家中,都能找到根的影子。根台、根凳、根椅、根木花架……各种根艺家具、根雕摆设点缀着人们的家庭生活环境。根,就像它曾经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一样,也深深地融入到阳春人的生活中。 

  周末的娱乐山庄显得颇为热闹,各式各样的根艺家具摆放在山庄的院子里,让初来此地的人误以为到了根雕家具店。其实不然,这些都是山庄的主人吴世擎多年来的细心收藏所得。和许多爱根的阳春人一样,他也在根的世界里寻找着快乐。现在,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邀请很多朋友到自己的小院来坐坐。 

  采访:吴世擎 根艺收藏爱好者 

  因为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和各种植物打交道,所以对根比较了解,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虽然我自己不动手做,但是收藏这些根雕、根台,根凳,摆在这里可以让我的朋友喝喝茶、下下棋,一起聊天,一起分享这种其中的乐趣。 

  虽然紧张的工作也会让吴世擎很烦恼。然而每当他置身于这些根艺收藏之中,老树头斑驳的纹理,枯树根散发出的山林的味道,让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大自然,回到了童年时光,他的心轻松了。 

  阳春人爱根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人把根艺制品放在家里,时时把玩;有的人因为喜爱根艺而投身到根雕行业,历经创作的艰苦,也品尝收获的甘甜。 

  他叫郭炳春,是一位旅居印尼的华侨。十年前他偶然在一个展览会上看到了阳春的根艺作品,便为这神奇的根的艺术而着迷。几番思量之后,他和妻子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橡胶园,来到阳春安了家,边学边干、办起了自己的根雕作坊。从那以后,每天夫妻俩都会这样在自家的小院里敲敲打打。 

  采访:郭炳春 根雕艺人 

  我们自己采集那些根艺的材料,都是到山上去采,有时饿着肚子我们都要去的。但是我们认为辛苦的值得,我们每做一件产品,做出来的产品我们都很高兴的,就是说做出来了。我们是喜欢搞这一行,我们不怕辛苦,再辛苦我们都可以熬过去。 

  像郭炳春夫妇这样的根艺作坊在阳春还有很多。或者是因为喜爱根的艺术、或者是看好根艺市场的丰厚利润和发展潜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新兴的行业中,根艺制作也开始讲究细致的专业分工与合作。 

  现在,在阳春有专门的寻根专业户,他们熟悉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寻访,把找到适合根雕创作的根料、树头卖给各家作坊;有的作坊专门负责粗加工,将树头洗泥、去枝、成型之后,再出售给负责精加工的作坊,由他们打平、细磨、上油,最后送到营业部去卖。 

  和根艺爱好者的手工工具不同,在生产车间里,电钻、磨光机、沙光机这些专业化的工具都派上了用场。工人们往往还根据制作的实际需要,自己还发明了许多精巧实用的新工具。 

  这几年阳春根雕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外乡人来到阳春。这个小伙子叫陈向锦,是中国著名的木雕之乡浙江东阳人。四年前他来到阳春,开了一间规模不大的根艺作坊,专门负责给各类奇石设计、加工制作根座。 

  采访:陈向锦 根雕艺人 

  “我的老家是在东阳,我从十六岁读书毕业就开始学这门手艺,在家里差不多学了三年。后来我觉得阳春挺好发展的,我就自己一个下来搞,试一下,行不行。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生意特别好,而且收入也很可观呢。我觉得活忙不过来,我就叫我的那些老乡下来帮忙搞。” 

  起初人们并不太相信这个外乡小伙的手艺,但是没过多久,陈向锦就凭借独特的设计、公道的价格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了。现在,当地很多奇石收藏家都点名找他为自己的石头制作根座。每当陈向锦看着自己制作的根座与各种奇石相得益彰、妙趣天成,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像陈向锦这样因为爱根而扎根阳春的人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在阳春人的眼中,根的世界,就像一个藏着宝藏的富矿。有人跋山涉水,众里寻它;有人叮叮当当,乐此不疲;有人操刀弄斧,去粗取精……在外人看来,也许他只是山野中平凡的农夫,也许他后半生都将与这轰鸣为伴,也许他永远也不能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但是,他们依然执著地享受着根带给他们的那份快乐。 

  廖正炎又出发了。他说从老乡家捡来的那个“石”字如果独立成篇,显得有些单薄,想再找一个字与它相配。不知道这次他能否如愿? 

--

※ 修改:·Gforce 于 Nov 30 20:43:53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5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