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深圳]口岸述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an 23 10:53:26 2005), 转信
2004的6月20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深圳的罗湖桥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日子,这一天横跨在深圳河上的新铁路桥正式开通了,这件事情说起来不是一件特别大的事,但是就在滚滚车轮驶过这座新桥的刹那间,我们似乎又被历史的车轮带到了一百年前。罗湖桥所见证的正是深圳口岸一百年来不同寻常的一段历史。
摄影师何煌友一位老深圳人,也是一位有心人。自从拿起照相机的那天起,他就开始了用它来记录深圳的每一个历史瞬间。今天是罗湖新铁路桥开通的日子,他又来到了这里。
在中国的版图上,深圳是以深圳河而得名。由于它偏处中国东南一隅,原来只是隶属于中国广东的宝安县。是由于十九世纪中国的一段屈辱的历史,把这个一点不受人关注的小渔村推到了历史的前沿。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1842年的8月29日,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同意将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国占领港九地区以后,由于港英政府的纵容包庇,鸦片经香港内进入内地的情况特别严重。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经过协商,于1886年的9 月11日签订了管理香港洋药事宜章程。根据该章程的有关条款,清政府于1887年4月2日,在香港新界设立了九龙关,专门稽征鸦片税厘和查缉走私事宜,这就是深圳海关的前身。
1898年的6月9日,清政府被迫又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同意将九龙半岛北部直至深圳河的土地及附近岛屿和海域租借给英国,租期99年。1899年3月9日,清政府和英政府经现场勘测后签订了《香港英新租界合同》,具体界定了双方的实际边界,当时设在九龙、新界汲水门、深水步、佛堂洲等处的清政府关卡被迫移至深圳河一代,从此原本默默无闻的罗湖桥,就是那个当初的小木桥一下子成为隔绝内地与香港最重要的分解线,从此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小木桥的罗湖桥被生硬地画上了一道红漆线,线的那边是香港,线的这边是中国,小木桥下的深圳河从那时起变成了一条界河,河的对岸是香港,河的这面是深圳。
1909年,清政府与港英政府共同修建的九龙至广州的九广铁路由此通过,罗湖小木桥被该为铁路桥,罗湖桥因此被广为熟知。1911的 10月5日,广九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粤港双方官员在罗湖桥上主持了接轨仪式。令照片上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1941年,为阻止日军进入香港,英国人又亲手将这座铁路桥拆毁,日军进入香港后又复建了罗湖桥,撤离时又将其拆毁,真是多灾多难的罗湖桥。战争结束了,但笼罩在罗湖桥上的硝烟一直未尽,直到1957 年,罗湖铁路桥才得以重建。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粤港两地并无界限封锁,粤港两地居民可以自由往来。新中国成立后,港英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例,限制中国内地人自由地进入香港,罗湖这个小小的边卡从此成为粤港边境最主要的来往通道,这时的罗湖桥也由一个变成了三个。
1985年新的双层罗湖桥建成启用。到了2003年年底,单行的人行桥和铁路桥相继被拆。2004年6月,新铁路桥通车,罗湖桥从三个变成了两个,虽然在深圳河上永远不会再看到那座单行桥,但它在人心目中的印记将永远不会消失。
何煌友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成长的历史仅仅是罗湖桥起起落落的一部分,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深圳人他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去记录深圳发展的点点滴滴,罗湖桥一直是他的重要目标,他说只要自己还能拍,他就不会停止,拍深圳,拍罗湖桥。
口岸是一个国家的门户、窗口,深圳的罗湖口岸也不例外。罗湖口岸创建于1950年,从最初的政治边防到现在的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完成了从边防哨卡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改变。整整走五十多个年头,罗湖口岸所见证的正是建国以后深圳的发展变化的历程。
这座大楼是1985年建成的新的联检大楼......现在每天验放旅客 万人次,占全国所有口岸出入境客流人数总和的46%,是亚洲最大的旅检口岸。
改革开放以后深圳与香港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往来于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人员和物资都在不断递增,口岸的承载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了,据说罗湖口岸有一天最多验放旅客37万人这对口岸的工作效率以及现代化的程度是一个考验。
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和内地之间联络不断加深,在罗湖口岸的联检大厅,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群一群的小旅客,他们每天都要经过这里到香港那边去读幼儿园,下午再回来,每天接送他们的是保姆公司的职业保姆。这位叫芳姐的保姆做这个工作就有五六年了。
除了节假日,这群小旅客都会按时来往于香港和深圳之间,这无疑是深圳的一道风景,同时也是深港两地人密切往来的缩影。
深圳有这样一所学校,袁仪小朋友,他的爸爸是香港人,在香港工作,妈妈是内地人,暂时还未有香港户口,这样她就跟着妈妈在深圳读书,这个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这个情况,不是妈妈在香港就是爸爸在香港,他们经常要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之间,是标准 深港两地人。
袁仪小朋友和妈妈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最近她妈妈办好了香港身份证,不久她有可能就要到香港去读书了,她说在深圳上学的这几年,和老师还有小朋友们玩的特别好,真的很不愿意离开,不过为了给爸爸团聚只能如此了。
在深圳有一个村子叫罗湖村,就在罗湖口岸的旁边,这个村子与深圳的命运与罗湖口岸的命运密不可分。现在走在这个村子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广东南方的农村的景象,而是标准的现代化的城市构建,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年轻人所感受的是深圳现代化的步伐,冶游一些人在回忆儿时罗湖村的生活景象,位于村边的深圳河就是埋藏了许多故事的地方。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