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风雨兼程迎来第二冬(),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肇庆] 千年诗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21 08:58:31 2005), 转信
在将近6.5平方公里碧绿的湖面上,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由东南向西北,宛如北斗七星一样排列,“七星岩”由此得名。一幅“鬼斧神工”流露出在喧嚣的尘世中追寻仙境的人们难以掩饰的惊喜。这鬼字少了一笔,俗称无头鬼,在民间传说中是一种最厉害的鬼。意思是只有这样的鬼神才能造得出这山水景致。如今来到七星岩,人们感叹的不仅是胜似仙境的自然风光,还有千百年来先人们鬼斧神工一般在这山石之上留下的文明的痕迹。
导游小梁在七星岩风景区工作已经五年了,七星岩的七岩、八洞、六岗、五湖就像她自己的家一样熟悉。每天她的工作就是把七星岩最美的画卷展示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每次带着游客爬山、游湖,小梁总会说,同样是看风景,我们可要比古人有福气。
原来,七座岩峰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明代开辟的。在此之前,并非所有岩峰都能攀爬。人们只可远观,却不能畅游其中。那时七星岩周围虽然也有水环绕,但基本上都是沼泽泥塘,经常泛滥成灾。是百余年来世代人的不断修整、建设,才成就了我们今天在这里尽享青山、绿水的福分。
1200多年前,一个在宦海沉浮多年、富有才情的旅人途经肇庆。不知是慕名已久还是误打误撞,行色匆匆之间他闯进了这片山水。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李邕。
年近五十的李邕不知道这个地方真正的名字叫什么,也没能登高望远一览全貌。他只是遥望着被他称之为“江坟”的群山,进入了石室岩的水洞。就是在这个很少有人进来的水洞里,李邕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间仙境。于是就有了那篇《端州石室记》。
《端州石室记》内容大概四个层次、分四段。第一段,由这里开头到“聆其语”这个地方。这段是什么意思呢?那时候成天有人在烧香拜佛,到处去找神仙的地方。目的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成道成仙。他就说这个是不可能的事,这是个妄想。第二段从“偈若”到“福庭”这个地方。 他就具体描写了洞里面的景观是怎么好。他最主要用物状来形容景观。比如说,这里“伏虎奔象”,老虎伏在那里,想出来那样。奔象,那个象是很快的。浮梁抗柱,浮梁是仙桥 ,那个仙境一样。抗柱是像顶梁柱一样。第三段,他利用这个表达他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态。最后一段,他同时又反过来说这个景观怎么好,重新点点这个主题,说明仙境有没有?有!这就是仙境。
采访:文史学者 朱鼎元
“由于肇庆地处热带,石灰岩易于溶解,山体原有的洞穴、断层经过地下水长期不断地冲刷侵蚀,形成了各具神韵的喀斯特地貌。这位李白、杜甫眼中的偶像,肯定没能想到自己信手挥写的这篇美文,在他转身离去之后能够成为七星岩的镇山之宝。”
他(李邕)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书法界影响很大的一个人。但他主要是行书,作为楷书,留下来的惟一杰作就是这个。这个七星岩这么多摩崖石刻,是南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摩崖石刻群,它是这个摩崖石刻群的引领之作。如果说这个摩崖石刻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瑰宝,这就是宝中之宝。这块碑实际上是一块复原碑。真正的碑已经是有一块小小的马蹄印。你要看真正的,我带你去看真正的,就在前面。
这个马蹄怎么来的呢?也就是有个故事。这个故事怎么说呢?当地有个李绅,也是一个诗人,他听到李邕在这里刻了一个碑记,就说要来看,骑着马很快很快,来到这里,一下子收不住,马就踢到那上面去了,就形成这个马蹄。
这块刻在石室岩壁上的无价之宝,在七星岩将近1300年的漫长岁月中,被无数人观摩过、研习过。然而千年风雨的侵蚀已经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文的381个字,如今已经消失了85个字。
有一半大部分还清楚,下面有好几行,有些是三个字没有了、有些是四个字没有了。这实际上是李邕记这几个字。实际上都已经漫泛了,看不到了。
采访:文史学者 朱鼎元
这块大约1米见方的石刻,是李邕留给七星岩的。没有任何法律条文的约束,只是出于对文化的崇敬以及对前人的膜拜,千百年来人们悉心呵护着这份超越时空、珍贵的礼物。
1938年,一个叫李磊夫的人出资修建了这座“护碑亭”,为马蹄碑遮风避雨。又后来,随着到此参观游览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防止人们在用手抚摸碑文时,手汗的酸性对字面腐蚀,便修建了围栏。虽然现在我们失去了与碑文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却为百年后他人能够继续欣赏赢得了一份可能。而有的保护措施细致入微得很难让人轻易察觉。
分水渠也主要是怕那些雨水泹到字面上,使这个字消失。所以看这里搞的分水渠,使水分流到字的两边,不让它流到字面上。
就在李邕来到七星岩的300年后,一位在肇庆任职的地方官陪同上级官员,循着同样的路线来到了这里。也许他就是沿着这条山路拾级而上,也许他的手也曾轻轻抚摸这嵌在石壁中的化石,也许他在这里听过鸟鸣、也许他在这里看过夕阳……然而,一切都只是也许。他没有留下洋洋洒洒的诗篇,而是仅用了30个字淡淡地记录下了这次出游。这个人就是一代名臣包拯。
这就是包拯留下的摩崖石刻。他曾经在我们肇庆当过三年的父母官,有一次周湛和钱聿过来玩,他陪他们一起到七星岩来玩所留下的。根据专家考证,他所留在世上的石刻就这么一幅。不过这不是他当年留下的真品。真正的真品在洞里,我带你们过去看一看。你看这就是他的真迹了。他写的主要就是他们到此一游的意思。
因为这是目前发现的包拯留存世间惟一的一块石刻,所以它被七星岩视为珍宝。但是石室洞里的水汽很大,时间一久,石灰岩壁上的石刻就容易侵蚀、剥落。为此七星岩的文物保护者们想了一个办法:
相比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南方的摩崖石刻数量较少,而且分布也比较分散。那么为什么在七星岩会集中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摩崖石刻呢?
为什么这个地方有531幅摩崖石刻那么多呢?主要就是唐朝时候一个有名的大文学家李邕他到这来写了一个《端州石室记》。《端州石室记》刻在这个摩崖石刻岩壁上以后,很多人都知道了,所以他们也在这个地方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所以慢慢地一直到清朝,这个地方摩崖石刻就越来越多。那么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陈毅元帅到这个地方来,他看了以后,也非常感动,自己也写下他对七星岩的感受,其中有两句,就是壁上题词句,千年成诗廊,我们现在把这个地方叫做千年诗廊,就是从陈毅元帅的这个诗里面引申出来的。
这深谷峭壁上的字究竟是如何刻上去的呢?专家告诉我们,摩崖刻字要先将岩石打磨平滑后才能书写,有的还要用黄纸写端正后,复印到石面上再进行雕刻。为了镌刻文字,石工们要搭盖遮蔽风雨的蓬席,高的摩崖还要有攀登的竹架。据说这幅三丈余高、七星岩最大的石刻用了一年多才完成,光打磨石壁就三个多月,一共花费了四百四十四两白银,成为七星岩千年诗廊中造价最贵的石刻。
带着游客到石室岩的“千年诗廊”参观,是小梁在七星岩的导游路线中不可缺少的一站。其实我记得我刚开始做导游的时候,我更多提到的都是这里的自然风光, 把重点放在了山山水水里面。不过我记得后来有一次,我带团到千年诗廊的时候,有一位客人就指着俞大猷的诗问我,他说,虽然是写着俞大猷的,但是怎么证明呢?我记得当时我是愣住了。
后来通过查找资料、向专家请教,小梁才知道在地方志里面记载了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题诗这件事,而且通过他的笔体也可以推断出来。从此在小梁的介绍中,关于这诗廊的典故越来越多。很多来到七星岩观光的游客,一走进千年诗廊,都很好奇,为什么这些千百年的石刻看上去会如此崭新呢?
整个石刻的保护是同历代的保护和维护分不开的。
在历史长河中,这些石刻一旦被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我们的后人就只能靠这些拓片进行研究和修复。
在低的地方我们就是这样拓片。在高的地方,我们就是拿着排山或者是拿着梯子,爬得很高的地方也是这样的,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可以说,我们的汗水都滴在这个宣纸里面去了,都融在拓片里了。
肖健玲和她的伙伴们不断地叩击着石壁,好像是要打开一扇时空的大门。曾有过多少人站在这里雕刻碑文、制作拓片?这些石刻曾被拓印过多少次?沧桑岁月,而如今只有这些石壁上的文字默默地留守在这里。
张庆明,是肇庆有名的端砚刻字高手。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的他,早已经记不得来过千年诗廊多少次了。2004年张庆明买到了一块绝好的砚石,却始终苦于没有好的设计方案。就在他又一次走进这千年诗廊,看到岩壁上的摩崖石刻时,不禁灵机一动。
这方砚的形状跟那个七星岩的岩石相似的,有些共同点。千年诗廊砚就是把摩崖石刻设计在我这个端砚上。摩崖石刻的精品有34幅。这个砚的构图要饱满,像一个诗廊。后面也有,后面主要是李北海(李邕)的书法。也有当今刘炳森、柯绍刚的。这是陈毅的。
这块《七星岩千年诗廊砚》在“2004年肇庆·中国端砚文化节”中获得了 “最佳创意奖”。张庆明说,这个好点子是七星岩给的。
七星岩千年诗廊共有531幅摩崖石刻,内容包罗万象。有一副“泽梁无禁,岩石勿伐”的石刻是小梁每次必讲的。这是明朝万历年间当地的官府告示。意思是告知人们可以在七星岩里捕鱼、砍柴,但绝对不允许在山里开采岩石。如果没有这幅石刻以及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也许人们今天已经无法看到这么美的星岩风景了。
能在这样的人间仙境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是多少古人梦寐以求的事。为了让人们在南国也能看到美丽的丹顶鹤,经过多方面专家反复的论证和考察,七星岩风景区从中国北方地区引进了40只丹顶鹤。
生活在七星岩的丹顶鹤与那些动物园里圈养的相比更加幸福。它们与人们亲密相伴,却又能享受着自由飞翔的乐趣。回荡在鹤园里驯养员们的哨声,是它们心里最亲切的呼唤。
看到驯养员把精心准备的午餐端了出来,小家伙们一拥而上。它们的一日三餐都是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进行科学配餐。这是吃自助餐的,这是吃小灶的,瞧这位,吃完饭嘴都没来得及擦干净,就急着抢镜头来了。
这是七星岩目前年纪最小的一只丹顶鹤。因为胃出血,它已经打了三天的吊针。为了时刻观察病情的变化,七星岩风景区鹤类生态园的工作人员们三天都没有合眼,始终陪在它身边。
在他们看来,这些小生命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与它们在一起,虽然没有古人那般风雅,却也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就像丹顶鹤是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贝一样,千年诗廊是历史留给七星岩最珍贵的礼物。如果说填红、拓印这些文物保护措施是给予诗廊无穷的力量,那么,阿坡岩上崭新的当代摩崖石刻群就是在延续千年诗廊的生命。
200多米长,也是刻了100多幅上去了。上面都是很有名的名家。比如说关山月,是岭南画派的鼻祖之一。沈鹏是我们国家书法家协会的会长。郭沫若,人所共知,名气很大。赵朴初的“佛”字,他是我们佛教协会的会长。通过我们搞这个也是使得千年诗廊的历史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一千年以后,这又是一个千年诗廊了。
从李邕到包拯到郭沫若,从马蹄碑到环保石刻,千年诗廊记录了历史,也让历史记住了它。转眼千年之后,也许后人会在七星岩继续探寻今天的人们所留下的文明的痕迹。
--
钻过裤裆又是一片蓝天!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8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