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三亚] 南湾猴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Feb 25 21:26:17 2006), 转信


  在以阳光、空气和沙滩吸引世界各地观光客的海南岛,有一处独特的景致,使众多游客暂时抛却迷人的椰风海韵蜂拥而至,它就是南湾猴岛。 

  南湾猴岛位于海南省东南部陵水县的南湾半岛上,距三亚60公里,三面环海,是世界上惟一的热带海岛型猕猴自然保护区。 

  我们《走遍中国》摄制组随着如潮的游客,乘坐跨海观光索道踏上了小岛。 

  走进猴岛,就置身于一个猴子的世界。南湾的猴子都属于猕猴,体重一般不超过20斤,小巧玲珑,十分可爱。由于岛上的猴子全部都是野生的,零距离的接触,顽皮的猴子给游客带来一份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一份紧张和刺激。 

  然而,就在这猴子的天堂乐园里,我们在树丛中却发现了一个猴子拘留所,这是怎么回事呢? 

  采访:吴乾芬 海南南湾猴岛导游 

  这个是专门用来关那些拦路抢劫、打架斗殴,对游客不礼貌的猴子,就把它们关到里面惩罚它们。一般我们会关它一个月左右,严重的就关一个月,轻者关它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放出来了。现在里面关着两只猴子,有一个大猴子,还有一个小猴子。大的这个公猴是我们这里的黑社会老大,它经常会带着小猴子去打劫客人,所以我们就把它关到里面拘留起来了。这个小猴子呢,它是猴群里面的猴子,因为它在猴群里面没有地位,经常被人家欺负,没有好的东西吃,所以它就走上了歪路,跟大的公猴混到一块了,当上了小混混了。 

  在猴岛,目前生活着20多群近1500只猕猴,其中有三四百只猴子每天下山与游客同乐,为什么野生猴子会这么听话呢? 

  这位率领一群猴子迎面向我们走来的中年汉子叫匡三星,他是中原驯兽“四大奇人”匡书明的儿子,匡家驯猴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匡氏兄弟七人,有四人在南湾猴岛。 

  喊猴下山是匡三星的绝活。为了使游客一上猴岛就能与猴同乐,每天,匡三星都要早早起来。果然,在匡师傅的哨声中,山上的树木开始一片片晃动,像波涛阵阵。 

  不过,猴岛最精彩的一章,莫过于匡氏兄弟排演的幽默小品《毛毛的一家》,每每这时,小小的剧场总是座无虚席。 

  采访:匡三星 海南南湾猴岛驯兽师 

  驯化猴子,第一步先开始首先跟猴子建立一种感情,熟了以后你再开始慢慢地去给它驯化,这个熟的程度达到什么程度,你比方说咱们家养个狗,养的猫看到你“呦呦”的叫,猴看到你它就叫。 

  采访:王书梅 匡三星妻子 

  它如果要是肚子饿的话它叫的声音就是“呦呦”,意思是给我点东西吃吧。它要是渴的话,也是“呦呦”,“呦呦”的声音和这个声音不一样,稍微重了一点。 

  采访:王书梅 匡三星妻子 

  猴子很精的,我看这个猴子的智商,一般都和那七八岁,十来岁的小孩们的智商一样。 

  采访:匡三星 海南南湾猴岛驯兽师 

  猴拿那个帽子这一段,本来不是让它这样去做的,结果它把他做出来了,人一动,人往那跟前一走,它也往前走一下,这样我就把它利用上穿插到这里面去了。 再一个,有些节目,很小很小的节目,你比方说猴摇头、接吻、再见,但是做起来都非常非常难。那个摇头,摇头我起码搞了半年的时间,才把它做出来。 

  为了降低人类活动对猴子的影响,维护猴岛的生态,景区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每位进入猴岛的游客都要经过消毒通道,景区内定期消毒,真正使南湾的猴子能够健康的生活。 

  在猴岛,半驯化的猴子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猴子仍生活在丛林中,不与人接触,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面对大山,我们充满了好奇,但进入保护区有严格的规定。 

  江海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教授,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猴岛,并把青春留在了猴岛。江教授此行的目的是考察猕猴的夜宿点,猴子有没有相对固定的“家”,猴子是在洞里还是在树丛中睡觉? 

  为了揭开一个个谜团,经过一系列的手续和消毒措施,我们被破例跟随江教授进入保护区拍摄。 

  猴岛林木繁茂,峰峦起伏,有大小12个山头,上山的路崎岖而又艰险。为了防备野兽和蛇虫,匡三星师傅给我们就地制作了几根木棍。 

  南湾半岛的猴子可追溯到300多年前,当17世纪末这里有人类开始定居时,岛上已有众多猴子。在今天的《陵水县志》上,我们找到了有关记录。 

  采访:江海声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这个果子它就是一个叫做省藤的果子,这个果子是猴子很喜欢的食物之一,人也可以吃,有点酸酸的味道,涩的味道,我吃过猴子几种食物,都是带一种酸和涩的味道。猴子它采食的时候,它不会一次性地把它全部采完,它会留一些放在这,就是它不断地换地方取食,它会把一些生的继续留在这里让它长熟。 

  采访:江海声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这里就是一个猴子的粪便,另外这里,这些都是它的痕迹,这条路猴子会比较多的走。我们可以看到这边,这里有一条小道,那么这就是猴子在树下走的一条道。 

  就在我们不断地接近猴子,接近目标时,我们在丛林中意外地发现了几个山洞,这些山洞是做什么用的呢?会不会是猴子的栖息地? 

  山洞口面朝大海,很明显是人工开凿的。有一个洞口已被茂盛的野菠萝覆盖。 

  采访:江海声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看到这个洞口,就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陵水登陆陵水的时候,建立的一个工事,它洞口对着三亚,控制着整个海榆公路,就是海口到三亚的一条公路线。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占据新村港和猴岛作为军事要地。为修工事,日军不仅在猴岛上开挖隧道,还大肆砍伐林木,南湾猴岛的植被面目全非,这是猴岛的一次大劫难。猴岛丛林生态的破坏,使饿极了 的猴子只好下山到村里偷东西吃。 

  采访:许义祥 海南省陵水县新村镇南湾村村长 

  猴子下山的时候呢,它吃的主要农作物是芒果、水稻、地瓜。猴子吃地瓜非常灵活,它下来以后看到地瓜,它就把那个地瓜藤捆在它的脖子上,它用力这样拉起来,那个地瓜就跟着地瓜藤就上来了,上来它就吃。 

  于是村民们开始捕猎猕猴,扒皮、吃肉,有的甚至熬制成猴子膏。在保护区办公室,我们找到了几只猕猴的标本,在它们的脸上分明还写着无奈、痛苦和迷茫。到1965年建立猴岛保护区时,世代栖息于此的猕猴只剩下5群100只左右。 

  一晃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眼前的洞穴会不会成为猴子的一个栖息地呢? 

  采访:江海声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我们看到这个脚下的石头还是乱石堆一样的,那就是说,日本人当时上到这来以后,还没有彻底完成他的工事,他就已经打败了,战败了。 

  洞穴纵横交错,深不见底,我们没有发现猴子的一丝踪影和活动的痕迹。已是中午,我们仍未见到猴子的踪影。 

  采访:江海声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我们现在就是我站的这个位置,也是猴子下山运动一个比较经常走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有很多的石头,裸露的石头,这些石头恰恰是冬季,特别是寒流来的时候,它们大白天晒太阳的地方,这也是夜间快进入傍晚的时候,它们比较喜欢嬉戏的一个场所。我们决定在这里守候。 

  傍晚时分,一群猴子果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它们时而在岩石上奔走,时而在树枝上嬉戏,一副悠然自得,眼前的这堆岩石会不会就是猕猴的栖息地。但随着夜色的临近,猴子又在我们眼前消失了。 

  望着茫茫的丛林,我们的眼前充满迷茫。 

  采访:江海声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猴子的家这个问题上,在过去国外的一些科学家,在尼泊尔的研究,他们认为猴子是没有固定夜宿点的。但是事实上,后来经过我们在这个地方连续一年多的观察以后,我们证实在这个地方是有固定的夜宿点,或者说家的。 

  江教授判断,刚才这群猴子应该没有走远,它们的家就在附近。为了拍到猴子夜宿的场景,我们决定留在山上。 

  太阳慢慢消失在大海的天际。月亮悄悄爬上了椰子树梢,渐渐地,丛林里变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艰难地在丛林中跋涉。终于,我们找到了栖息于树上的猴子,或许是我们的灯光惊扰了它们,有两只猴子不安地在树上走动,但大多已入睡,林子里一片静悄悄的,为了不多打扰它们,我们决定下山。 

  在猴岛景区里,一尊4米高的奇特的青铜雕塑吸引了游客的思考,一只猴子坐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上,书上有7个国家的文字,猴子左手抚摸下巴,右手托着人类的头盖骨凝视着。 

  雕塑叫智慧猴,是仿照哈默博士送给列宁的一尊青铜雕像铸成。有红色资本家之称的哈默,和列宁有很好的私人友谊,在苏联遭受封锁最严重的时刻,他给列宁送来了这尊雕像,他对列宁说:人类应该学会相互尊重,学会遵循自然法则,否则,高度发展的文明不仅会毁灭自然,最终也会毁灭人类自己。 

  这位在猴群中与猴同乐的人叫代国夫,真正的猴岛岛主,正是他仿铸了这尊智慧猴雕塑。 

  采访:代国夫 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认为这个雕塑可以非常好的反映我们这个景区的主题,而且同时可以告诫大家,爱护我们这个星球,爱护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在猴岛,代国夫更喜欢称自己是仆人。 

  采访:代国夫 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在这里经营开发这个旅游景区。首先,无论从开发经营要确定一个定位。那么这个定位首先要明确这个岛上谁是主人,那么我们认为猕猴是主人,那么游客是客人,我们是什么角色呢?我们是仆人和管家。 

  由于猕猴是主人,在猴岛,受限制的不是猴而是人。在这种特殊的保护机制下,猴的本性完完全全的释放了出来。 

  今天,细心的游客发现,在通向猕猴核心保护区的一条山路上,树丛中残存着一些神像和恐龙之类的雕塑,在保护区里显得尤其刺眼。 

  采访:代国夫 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当年接手猴岛开发的时候,原有的经营者,修了一条上山的路,而且是一条上山的环路,沿着这个环路搞了很多的恐龙,一些佛,而且有两个比较大的景观,在山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他搞这个目的是想吸引游客上山来观赏(猕猴)。 

  按保护区条例,核心区是严格禁入的。代国夫接手景区之后,他首先封住了上山的路,并砸毁了几个影响景观的建筑和雕塑,把景区的开发退出保护区。南湾猴岛自然保护区占地10.2平方公里,对游客开放的区域只占了80亩地。把猴子的地盘真正还给了猴子。 

  智慧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当年列宁收到哈默博士的礼物后,非常珍视,直到逝世,他都把这尊青铜雕塑摆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太阳还没露出海面,山脚下已响起了匡氏兄弟唤猴下山的熟悉哨声,猴岛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又在猴岛的上空荡漾开来。 

  南湾猴岛,一方猴子的天堂,一方游客的乐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