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三亚] 番客之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Feb 25 21:26:47 2006), 转信
这是一群生活在海南岛最南端的穆斯林,他们不是当地的原住民.长期以来,人们称呼他们为番客,关于他们的身世,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他们到底来自哪里呢?
走遍中国带您探访三亚回族的身世之谜
这里是三亚湾西侧的一片海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这片寂静了许久的土地上,开始出现了忙碌的人群。
这是古尔邦节前一天回族人祭扫先辈墓地的活动,当地人称做“游坟”。在当地汉族人眼里,这大概相当于他们清明时节的扫墓活动。
这里的回族有这样的习俗——离家再远的人,这一天也要赶回来,为故去先辈的坟墓剔除荒草,然后培上一把土,默诵《古兰经》,缅怀前人,为他们的灵魂早日获得安宁而祈祷。
我们发现,“游坟”的时候,亲友之间也往往相互到对方的亡故者坟前凭吊,寄托哀思。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处的如同一家、几乎不分彼此呢?也许只有进一步走进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
做完晨礼,刘岳英老人也来到了自己家族的墓地。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墓地。前几年修建公路的时候有关部门为了保护当中的一座古墓而特意修改了设计方案,让公路绕行。随后,村里也不断增修了一些纪念和保护设施。
这座古墓记载着几百年前的一段传奇故事。
那时候,刚刚来到这里落脚的回族人,一边打鱼一边跟当地黎族人学习种植棉花等作物。有一天,两个回族姑娘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位奄奄一息的穆斯林同胞,显然这是一位遇到风浪而漂泊上来的落难者。善良的回族姑娘把她们仅有的饭食和淡水送给了这位陌生的老人.
接报闻讯赶来的村里人看到了蚂蚁含的沙子就把他埋没了。
随后,人们在他贴身的内衣里发现了一本紧紧绑在身上古兰经。种种神奇的现象使村里人惊讶不已。于是非常尊敬这位逝者,用隆重的仪式安葬了这位来自天方的“高人”。从此这片墓地被村里人称做“先贤古墓”。
打那个时候起,几百年来,这一带海边,形成了回族的聚居区。
当地回族人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因为在当地人眼里三亚湾像一条龙,而回族人的村子就坐落在这条龙的脊背上。也许是取龙凤呈祥的意思。今天,他们给自己的镇子取名——凤凰镇。
走进凤凰镇,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两旁浓郁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除了绿色之外,蓝色也是这些建筑上鲜明的标记,似乎是在刻意提醒人们——他们与海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不解的是,在这样狭小的一块地域当中,回族人竟然始终保持着纯正的伊斯兰风俗。
多少年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有人称呼他们为“番人”、“番客”,为什么称作番客呢?这些奇怪的称呼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仅仅表明他们的祖先来自遥远的异乡吗?
刘岳英老人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去年老人完成了去麦加朝觐的心愿,如今也算得上功德圆满了。每天五个时辰的功课是他雷打不动的定制。今天早晨的礼拜之后,按约定他要带我们去四十公里外的藤桥寻找一个早年教过的名叫李万豪的学生。八十年代,藤桥镇曾经屡屡发现被称作“番人冢”的伊斯兰古墓葬。当时的李万豪一边向刘老师介绍情况,一边不断向社会呼吁加强保护这些古墓。
这个发现引起了刘岳英的关注。由此,刘老先生第一次发现了远比他们祖先更早来到海南的穆斯林的踪迹。
人们陆续在这一带发现了五座古墓群,都分布在近海沙滩上,坟茔集中、排列有序,没有任何葬具和随葬品,而且墓葬方向一致——呈头北脚南排列。
有记载,早在汉代,海南岛作为海上交通要道,海上事故频频发生。
于是,人们猜测,这会不会又是一场海难带来的灾祸呢?
为此,考古专家曾经撰文分析:古墓数量多而且集中,墓碑镌刻精巧,古墓群只能是定居穆斯林的公共墓地,而决不像是过路船舶偶然抛下的遇难人员和遗物。
北宋时期,出现了最早记载回族先民落籍海南岛的典籍,其中就有关于西域商贾的船只遇到风浪漂入振州,也就是今天三亚市崖城镇境内,遭遇强盗和被劫掠为奴婢的记载。
仔细分析,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这些墓葬有一定的年代跨度,早期的上限为唐代,晚期则至元代。
千百年来,古墓群依靠着背后的番岭坡孤独地伫立在海岸边。没有人知道他们因何流落至此,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生卒年月,甚至没有名字,留下的只有一个笼统的名称——“番客”。
今天的干教湾依然是一块待开发的荒野,杂草丛生、荆棘遍地。
这些野生的椰枣是否就是千年前的番客们带来的,我们无法考证,因为除了古墓群以外,四周数里已经找不到这些番客的后裔。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今天地图上标注的“番园村”。村里人说村北面的田地,曾经称做“番人田”。
村南边几棵高大的椰子树下,巨石之间完好地保存着这样一口水井。
有记载说,几百年来,番客的后代逐渐融入当地汉族和黎族人当中。还有传说,居住在藤桥的这些番客于一夜之间,举家迁徙,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是源于一场突发的灾难还是战乱、瘟疫?无人知晓。
回族一向以精通生意而闻名天下。来到凤凰镇的游客不能拒绝的诱惑就是这路边上接二连三的鲜鱼汤招牌。
随便走进一家,鲜美的鱼虾、风味独特的椰子饭,不由得你大快朵颐,一顿饕餮。汤足饭饱之后,不免要打听如何才能做出这般的鲜味,细听老板的讲解,才知道奥妙原来出自这些特殊的杨桃。
食客满意而归,有心人却要刨根问底。
老板的介绍分明透露了一个更重要的信息——今天凤凰镇的回族人来源于古代越南。这一点与相关的记载不谋而合。当时的安南国以南有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占城国。
古代占城人因躲避战乱,四散飘零。前后几批驾舟来到三亚。这一事件发生在十一世纪初。这样算来,凤凰镇回族的形成时间比中国内地回族的形成时间还要早两个世纪。
从老辈人流传下来的歌谣中,充满着动荡生活带给他们的迷茫和感伤。以至于今天,在欢喜的结婚场面,姑娘出嫁离开家门时必须要大声号哭,哭声惊天动地,如同生离死别一般。
只有了解他们历史的人,似乎才能理解,也许不如此便不足以表达她们对故土的依恋,对亲人的眷顾。
他们究竟与千年前的番客有没有关系呢?在人们眼里,也许,他们世代摆脱不了“番人”、“番客”这样的称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与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据说,三亚地名的来历就与这些操占城话的回族人先辈有关。
今天,占城人的后裔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等诸多国家。他们之间有超过一半的语言是相通的。
语言相通为回族人的海外寻亲和联谊活动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几次海外省亲活动,联络到众多的亲友。其中甚至包括现任马来西亚总理和副总理都是他们的亲戚。
捕鱼是这些世代“散泊海岸”的三亚回族人传统的经济活动。这种长达几千米的大网需要的是众多人协同作业。一次从下网到起获,往往要经历大半天的时间。这不免有令人回想起前辈人生活的艰难。
明末清初,一些散居岛上和来自内地的回族逐渐迁移到今天的凤凰镇一带,形成了今天的多来源、多家族、多姓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格局。一份珍贵的家谱记载了近几百年里三亚回族人的来源和变迁。
镇里清真古寺前保存着这块清代乾隆年间立的《正堂禁碑》,记载着一户蒲姓回族人与当地一户徐姓汉族人为划定捕鱼地点而发生的争执。当地官吏的最终裁决是:“事已经久,殊难纷更,乃着照旧分管”。
由此,清政府明确了当地回族人捕鱼范围,划定东以旧崖县与陵水县分界的山岭为界,西以旧崖县西部的黄流为界。客观上保护了当地回族人捕鱼的权利。
《正堂禁碑》记载的这一争地矛盾的诉讼案,正从侧面说明明末清初出现了一个回族人从岛内沿海逐渐集中于三亚的过程,导致了人口大量增加。
今天的三亚,大街小巷、旅游景点,随处都有这些回族人开设的商店,他们以做生意诚信而著称。因此,他们很快成为三亚周边一带的乡村里最为富有的人。在三亚这些回族妇女的勤劳和能干是当地出了名的。
节日的凤凰镇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看得出,他们的生活不会缺乏色彩,一如这里回族妇女的五彩头巾。她们远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穆斯林妇女那样,总是将自己的面容连同喜怒哀乐一同深藏在一袭素色纱巾里。
今天,这些回族女子早已融入旅游和商贸业大潮中,甚至充当着挺立潮头的主角。一个个充满泼辣风格的忙碌身影和她们身上鲜明而独特的衣着点缀着三亚的风景。此时此刻,还会不会有人向她们提起,那个埋藏在她们心里的久远的身世之谜,是否已经解开了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