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三亚] 海上人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Feb 25 21:27:01 2006), 转信
这是三亚市的南海港, 看起来与中国沿海其他的港口没有什么区别. 但就是在这里, 生活着这样一个族群 ,他们与风浪为伴 ,以船楫为家 ,他们就是被称为“海上人家”的疍家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 ,疍家是个特殊的群体, 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 解放前他们被称为“疍家贼”. 因为常年漂泊海上, 他们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 ,甚至, 解放初期民族甄别时疍家差点儿成了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
那么疍家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为什么对于他们有这么多奇特的描述?我们决定走近疍家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面目.
如今的疍家人 无论从服饰还是体貌特征上都看不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们的好奇, 那就是疍家的民歌---“咸水歌” 咸水歌是疍家极富情调的歌谣 ,他们出海打鱼时唱,织网聊天时唱 亲友相聚时更是唱出满天星斗. 但他们唱歌包括说话,都用的是粤语 .可为什么不是当地的海南话呢?
那么疍家人是世居广东的吗?他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水居的呢?
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人类学家的说法是, 疍家人是原居于陆地的汉人. 秦朝时被官军所迫 ,逃入海河上居住, 以捕鱼为生 .此后世代传承.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无从考证, 不过 ,关于疍家人的记载, 最早见于史料的是宋朝的《太平寰宇记》其中有“疍户 多生于江海 ,居于舟船, 逐水而居”的记载. 由此, 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疍家人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水居了.
我们试图在三亚找到历史上所记载的疍家人居住的“疍家艇”但结果令人失望 .
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疍家人在政府的帮助下临水而建, 俗称"疍家棚" 的高脚棚屋 .这是我们在三亚所能找到的最早的疍家人的房屋.这是三亚市的一处住宅区,如果不是有疍家人在织渔网 ,我们很难想象 这就是“以船为家”的疍家人如今的住宅 .从表面上看 ,很难看出疍家人曾经水居的痕迹.
以前疍家人是不用摇篮的, 这是在他们上岸后才开始使用的 .不过他们是上下摇动以模仿海浪的涌动 给刚学走路的孩子系上带子是为了防止当家长不在身边时,孩子掉到海里去 .虽然上岸后早就没有了这种危险 .但这种生活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从这些生活细节不难看出, 疍家人曾有着怎样悠久的水居历史.
海洋文化的成熟表现是是否具有远航能力 ,疍人以船为家漂行于中国南方沿海各地 ,为了抵御海浪, 大约1000年前疍家人就造出了名为"了鸟船"的船只. 其船身狭长, 上阔下尖, 冲波劈浪无所畏惧 .因此, 可以说是疍家人维系了中国的海洋文化 ,并使之走向成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上居民都被称为疍家, 那么, 疍家人的“疍”字又作何解释呢?
关于这个问题, 各种解释不一而足.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说,疍家人的船艇其外形酷似蛋壳飘浮于海面,所以得名.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因为疍家人常年与风浪搏斗. 生命难得到保障 ,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可是, 为什么他们又被称为“疍家贼”呢?
有一种说法是说 ,疍民是东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卢循的部下 ,卢循兵败后 他们逃往江海,成为水上人家.后来历代的统治者们对他们约法三章,不准上岸居住 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由于很难与陆上的居民来往 ,又缺乏交流 ,长此以往岸上的居民逐渐对疍家人产生了歧视的心理.
如同我们陆居的妇女们打毛衣,疍家的妇女是用织网来打发闲暇时光的. 织网当然是用来捕鱼,关于疍家人捕鱼的记载,历史上有很多:《图书集成》“疍户以舟楫为宅,捕鱼为业” 清光绪《崖州志》“疍民 世居大蛋港 保平港 望楼港濒海诸处 男女罕事农桑 惟辑麻为网罟 以鱼为生 子孙世守其业 税办渔课 "
捕鱼是疍家人最古老的职业 ,在疍家人聚居的港湾 ,不过六七岁的儿童驾船 戏水, 随处可见, 或许在疍家人的身体里 ,所有捕鱼必需的技能已经成为固化的基因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
黄福森老人就是一位沿袭疍家人传统职业的老渔民.今年76岁的他 ,从16岁开始就在三亚的近海捕鱼 ,60年来三亚的近海渔场已经变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今天 他又要出发了 ,我们决定跟他出一次海 ,以体验疍家的渔民生活.
在夜间 ,利用鱼的趋光性捕鱼是疍家人传统的捕鱼方法 .只是现在疍家人的捕鱼灯由汽灯换成了1000瓦的电灯 ,一般来说到了固定的渔场, 只要不是满月天 就可以进行灯光捕鱼了.
如今在三亚 ,像黄福森这样, 出海捕鱼的疍家人已经不多了,取代捕鱼的是海产养殖业 .
在三亚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养殖良港.海洋学家称之为“泻湖”, 所谓"泻湖" 就是由于海湾外侧岛屿的不断延伸 ,使得海湾逐渐封闭而形成的.因为它被半岛环抱 ,所以大海的能量很难传递到里面 ,因此常年风浪很少, 泻湖内水流交换迅速 浮游生物丰富 ,水质 水温 盐度非常适宜养殖. 特别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石斑鱼, 现在三亚是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石斑鱼养殖基地.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 三亚的疍家人陆陆续续开始在泻湖内建造渔排进行海水养殖.
郑水金是年轻一代疍家人的代表,他每天的工作是从早晨买鱼料开始的.因为是海水养殖,并且为了保证海鲜的生猛,三亚的疍家人是以小鱼作为鱼料的.
采访:郑水金
“现在我每天早上买鱼料回来, 喂喂鱼 ,不像以前那么辛苦. 以前跟我爸爸出海打鱼的时候, 打鱼很辛苦又不安全 ,现在养养鱼比较好过一点”.
现今的捕鱼条件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安全系数也要大了很多, 而以前则不是这样 ,黄福森老人给我们讲述了几十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是62年 一开始还是风平浪静 ,忽然间 ,天就作恶了. 那时候是帆船,随风使船.可是风大浪大,帆船控制不了. 就这样一路漂 、漂 、漂 、越漂越紧张 ,浪大风急想靠岸返港 。但是不行, 最后漂到南山那里。 结果桅杆倒了, 帆也打烂了。上山后, 在山里过了一夜 ,后来大队来车把我们接回去了" 。
疍家人在世世代代与风浪相伴的渔家生活中, 形成了与陆上人不同的民风民俗 。
出于对大海的敬畏 ,疍家人在出海前都要烧香燃烛 、拜海神 ,以祈愿来去平安。
除此之外 ,疍家人还有崇拜祖先的风俗 。 在三亚 ,随便走进一家疍家人的房子, 都会见到祖宗的牌位像神位一般被供奉。
特别是在海上, 当遇到风浪时 ,疍家人会向海里撒纸钱并祈求祖宗的保佑 因为疍家的先人多死于海上 ,其子孙认为先人的英灵会在海上保佑他们平安。
往海水里倒油以防止海水起更大的浪花溅进船舱是为了避免伙伴们过度惊慌。
在日常生活中 ,疍家也有自己的禁忌。 去疍家串门 ,忌踏门槛 ,吃饭时碗 、匙忌扣在桌上 。夹菜时手心不能向下。 这预示着 "翻、沉、搁浅"之意 坐姿忌两脚悬空 ,这是"不到埠"的预兆 。
除了有人搞海水养殖外 ,现在疍家人中又出现了以前所不曾有的职业, 吴才贵是在1996年开始开办的这个鱼排餐厅 ,他是三亚最早开餐厅的疍家人之一 。
采访:吴才贵
“因为我们是疍家 ,我们这里有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就是这些渔民 。700多户的人家在这里养鱼 ,捕捞的人有船只 ,也有500多艘大船。 在这里捕捞打鱼 ,而且大海也很近, 一出门就是大海 ,港湾也比较大”。
疍家人有一道美食, 就是有“天下第一粥”之称的“老虎鱼”粥 。当老虎鱼被捞进网中时, 会自动充气以保护自己 ,放回水里后又会将气吐出恢复原状 但老虎鱼粥却并不是因此而享有盛誉的。
前一天灯光捕鱼的失败 ,使得黄福森老人坐在船头, 一言不发 ,因为与以前使用帆船不同 ,现在出海是要产生大量费用的。 并且对疍家人来说 ,没有打到鱼就返航是不吉利的, 于是大家都在默默的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采访:黄福森
“出海难做了, 近海难做了。船越来越多 、网越来越大 、鱼越来越少了 、越走越远 、远到要去公海打鱼”。
桅顶的瞭望者每三个小时换一次班 ,因为人多 ,水手们平均每两天才会轮到一次 。当所有的水手都轮值过两次以上, 当太阳第五次从桅杆后落下 ,终于又一次发现了鱼群。
现在三亚的近海渔业资源已经在逐渐衰退 ,其主要原因是近些年, 大量的外省渔船集结到三亚渔场作业 ,加上当地长期以来不受限制的一些捕捞业的发展 导致了过量捕捞,过量的捕捞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渔业资源自然的生产力,这导致了当前的衰退速度是比较快的。
现在,在三亚越来越多的疍家人开始由海洋捕捞业转向海洋养殖业。从空中俯瞰三亚的港湾,越来越多的疍家渔排告诉我们,也许不会太久传统意义上的以捕鱼为业被称为海上人家的疍家人将不复存在。我们有理由相信,疍家人的历史将再一次由他们自己改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