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佳木斯]黑土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10:32:21 2004), 站内信件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的抚远和同江县境内,它因地处三江平原而得
名。保护区的北部和东部,被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紧紧环抱着,以江心为界与俄罗斯的黑龙
江入海口湿地和西伯利亚湿地保护区隔江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广袤的幅员,使三江自
然保护区,成为中国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淡水沼泽湿地。 

  说到三江湿地,当地人没有不知道张喜祥的。他从小和这块黑土地相依为命,有着难
以割舍的感情。十年来,为了把湿地保护区建设好,他和同事们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工
作着。 

  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张喜祥:“我就出生在这个乡下 ,这就
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前面这片大湿地,我从小在这里玩耍 ,在这河里捕鱼 这是我经
常活动的地方 ,但那时候不懂得是湿地。” 

  三江湿地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被主要分为森林、草甸和沼泽三大类型。他们对
于净化空气、涵养水分,调节气候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又为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提供了
栖息地。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无节制的垦荒,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三江湿地的面
积急剧减少,许多物种濒危,甚至灭绝。 

  看到无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当时身为抚远县林业局长的张喜祥十分忧虑。
他多次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呼吁:停止开荒,把三江湿地迅速保护起来。 

  1994年,黑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了三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任命张喜祥担任保护
区管理局局长。   

  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张喜祥:“当时林业正是经济危机,建保
护区的时候一分钱也没有, 两手攥空拳。我们局办公室挤在一家民房里 60平方米 ,十几
个人挤在一间民房里办公 ,各管理站都挤在农户家里 。” 

  建区之初,为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张喜祥和同事们不顾蚊叮虫咬,在沼泽地和灌
木丛中风餐露宿、实地勘察,先后行程近两万公里,掌握了大量数据和第一手资料。 

  他们把这块总面积19,8万公顷的湿地划分为核心、缓冲和实验三种区域。根据中国的
国情,采取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实施不同的保护方案。 

  多年来,保护区坚持依法治区,通过各种方式让周边群众了解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提高,基本上杜绝了偷猎滥捕、蚕食湿地的行为,确保了资源的安全
。 

  张喜祥清醒地认识到,若大的保护区,仅靠几十个工作人员是保护不过来的。必须发
动群众,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如今,抚远和同江的老百姓,大都明白了湿地不是可有可无的水泡子、草甸子;爱护
湿地,保护野生动物,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因为工作需要,张喜祥经常奔波于哈尔滨、佳木斯和抚远之间。 

  正是凭着这种忘我精神,三江保护区的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
和专家的一致好评。2000年4月,三江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1月,经拉
姆萨尔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批准,进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近年来,三江保护区积极活跃在国际湿地舞台上。在外交部的帮助下,先后与俄罗斯
的大赫黑契尔和西伯利亚保护区,签订了《中俄两国共同保护黑、乌两江流域自然环境资
源协议》,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跨国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张喜祥:“保护区这个事业 ,我的理解
 ,它不仅是保护这一块生态环境 ,所保护的这块生态环境 ,实际上对全球有贡献 ,自
然保护不分国界 ,我们这种联合 ,正是实行世界自然基金会所提倡的, 跨国界 、跨流
域的联合保护。” 

  在张喜祥的带领下,经过十年努力,三江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野生动植
物逐年增多,成为国际重要湿地的组成部分。今后它将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发挥更大的作用。 

  富锦,三江平原著名的大豆之乡。这里田畴辽阔,土地肥沃,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
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在麻晶莉等一批农技专家带动下,富锦依靠科学种田,逐步告别了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1987年,怀着对家乡农业的憧憬,27岁的麻晶莉离开母校八一农垦大学的讲台,放弃
了当一名微生物学家的梦想,回到富锦市,到农推广站当了一名普通干部。 

  黑龙江省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麻晶莉:“当时我的想法非常简单 ,就是想
为家乡农业生产尽一点力让农民兄弟能够依靠科技尽快富起来 。” 

  第一次下乡搞调查,看到农民种西瓜的原始方法,麻晶莉惊呆了。 

  这件事对麻晶莉触动很大。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农民祖祖辈辈遗留的落后习
俗和观念。 

  那些年,她像明星赶场一样,从一个村屯赶到另一个村屯,为乡亲们举办各种培训班
,向他们传授科学种田的知识。在她指导下,许多人告别了愚昧无知,依靠科技富裕起来
。 

  有一段时间,为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她每天要骑车往返三十公里,和农民一起播
种、施肥、移栽、记录数据,一蹲就是一天。 

  不论哪的庄稼遇到病害,农民们马上想到请麻老师。麻晶莉得到消息,总要挤出时间
,赶赴现场,解决问题。 

  1992年,麻晶莉担任了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站长。针对农民的迫切需要,推广站
开设了专家门诊,咨询热线等实用、配套的服务项目。由于这些服务不收费用,加上推广
站的工作人员诚恳热情,一年到头,来这寻求帮助的农民总是络绎不绝。不论遇到什么困
难和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1995年,她主持了国家科委实施的“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开发与示范”攻关
项目。经过5年的探索实验,麻晶莉提出的,建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现代化大豆生产技
术体系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由于麻晶莉的努力,和富锦自身的优势,近年来,国家优质小麦基地,优质大豆基地
;国家高油脂大豆示范基地等项目,相继落户富锦。在她参与和带领下,富锦还先后承担
了国家有关部委和黑龙江省一系列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引进新技术30多项,这些新技术
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富锦农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10个亿。 

  麻晶莉在富锦忙碌了17个春秋,这期间,她过去的同学,有好几个成了几百万、上千
万的大款。其中一个看中她的人品和才干,多次登门,以年薪10万元加公司股份的优厚报
酬,诚聘她当副总。还有不少人找她,说只要借她一个名,经营种子、化肥、农药,保证
让她发大了。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对于这些劝说,她不是没动过心,但最终还是谢绝了
。 

  许多人难以理解,觉得她这些年辛辛苦苦,甘于清贫,究竟要图什么?麻晶莉有自己
的想法。 

  常住佳木斯的人,都认识这位碧眼金发的老外。他叫道格拉斯·申克,出生在美国密
歇根州。虽说申克不是什么明星,但在佳木斯却颇有知名度,这还得从七年前说起。 

  1997年,申克供职的美国著名的农机制造企业——约翰·迪尔公司与佳木斯联合收割
机厂合资,组建了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随后,申克担任了公司的美方董事
长兼总经理,从此与佳木斯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佳联与迪尔就有过广泛的合作。中方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
和东北人的热情淳朴,深深打动了申克。 

  佳木斯市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张淑华:“外方到这来, 和他
对口工作的中方人员, 诚心诚意地帮助他、 关心他, 甚至连每年他们过生日这样的小事
 ,我们都牢牢记在心里 ,每到他们生日的时候, 我们办公室的人 ,就会早晨上班之前
 ,在他桌上放一束鲜花。 

  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道格拉斯·申克:“我们刚来的时候 ,带来
对所有人员的信任 ,你信任别人 ,别人才会相信你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最初我们来
这的时候 ,我不会想我到了合资企业 ,而是想我到了这个集体来了 ,我到家了 。” 


  合资以后,中美双方管理层互相尊重,配合默契。他们明白,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验,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还必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把他们的利益与企
业发展挂上钩,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道格拉斯·申克:“让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参与
进来 ,你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就是说你成功了 ,所有参与的员工也就成功了, 从
大的范围来说, 你这个企业成功了, 相对来说, 他的总部迪尔也就成功了。” 

  申克的爱心,不仅仅体现在对自己管理的企业上。人们对1998年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
的那场特大洪水,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位于松花江畔的佳木斯市,汛情特别严重。为确
保外方人员的安全,迪尔佳联公司决定让申克和他的同事鲍勃暂时撤离佳木斯,飞到北京
。但他们两个不顾众人劝说,执意不走。就这样,人们在防洪大堤扛麻包的人群中,看到
了他们的身影。从此,佳木斯人记住了他们。 

  迪尔佳联公司合资之初,中方认为佳木斯地处边远地区,市容环境和其他条件与美国
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加上文化背景和语言不同,担心美方管理人员来了以后,生活不习
惯,但生来乐观的申克,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对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不论是锣鼓喧天的大秧歌,还是路旁叫卖的小摊,或是迎婚送嫁的热闹场面;这
些对当地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可在他眼里是那么新鲜生动,富有情趣。 

  通过对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了解,使申克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思
维方式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他认为,不断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不但对事业的成功有很身
大的帮助,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不少乐趣。 

  一转眼,七年过去了。从陌生到亲切,佳木斯给申克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 

  广阔的黑土地,满足了他在中国干一番事业的欲望,员工们勤奋好学,爱岗敬业的精
神,深深打动着他。还有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以及市场占有份额的不断扩大,这一切使
他对迪尔佳联公司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