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雪城牡丹江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22:24:29 2004)
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黑龙江省第三大城市。在东北以雪著称的城市中,牡
丹江降雪量最大,积雪期也最长,享有“雪城”美誉。由于牡丹江的森林覆盖率高,因此
牡丹江又有“林海雪原”之称。
主持人:
那现在我身旁坐的这位嘉宾就是一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牡丹江人,著名的剧作家
傅军凯先生。
傅先生,这个民谚里说雪白,雪大,雪最粘,我是哈尔滨人,这个雪白、大,我都见
过,但是这个雪粘是粘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你在哈尔滨从小长大,一定打过雪仗。
对,团雪球。
团雪球,你一捧雪团起来,大概要团一分钟,它才比较硬实,可以利用。
对,差不多。
牡丹江的雪十秒钟就行了。
我们编导这次从牡丹江拍片回来,给我带了几幅画。您能不能帮我看看,您觉得是怎
么画出来的。有点水粉,也不像,怎么画出来的,还真不知道,但是画的什么能看出来,
非常逼真。
我觉得有点像林海雪原的味道。
这幅画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我和傅先生都不知道,不过据我们的编导说,这个画有
个名字叫“冰雪拓真画”,所以咱们现在就去看看这幅画是怎么拓出来的。
于长春从小生在牡丹江,长在牡丹江。牡丹江的冬天到处都是冰雪,所有的房屋、草
木、山林都被白雪覆盖着,这给于长春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冰雪拓真画正是运用了自
然界物象形成的规律,再现了牡丹江冬天的自然美景。
在冬季,牡丹江处处是景,此时的镜泊湖也显得格外美丽。镜泊湖是中国第一大高山
堰塞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夏秋两季这里游人如织。每逢冬季,百里长湖白雪皑皑,四
周群山银装素裹,冰瀑雾凇景观堪称一绝。
在这里收获最大的要算摄影师了,每年都会有很多摄影师沉醉在镜泊湖的雪景中。
有这样一句形容雾凇美景的话:“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大约上午八
点钟的时候是雾凇最好看的时候,这也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
牡丹江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不管是对外地来的人,还是本地人都是一种生存的考验。
一件棉大衣、一副防寒手套、一双棉袜套是冬季牡丹江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傅先生,我特别佩服咱们刚才片子里看到的那个摄影师,因为我是北方人我知道,冬
天的北方大概是白天要零下十几度,甚至是零下二十几度。
零下二十七八度,经常。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子,
就在那样严寒的季节里头,人人坚持在户外活动。牡丹江江上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冬泳队
。再一个,你像在镜泊湖上,刚才咱们片子里有一个吊水楼瀑布。你大概听说过,中国悬
崖跳水第一人号称,他就是牡丹江的狄焕然。狄先生曾经多次,年年几乎就在大雪中,在
这个瀑布那儿,往下跳水表演。就穿一个小游泳裤往下跳,像燕子飞一样。
我听说除了从冰上瀑布跳下来之外,还有一绝,就是说叫“破冰捕鱼”。
对,那就叫“冬捕”,是那儿的一个独特的景观了。
冬捕,又称拉冬网,是冬季镜泊湖上渔民主要的生产劳作。由于生产机械化的普及和
提高,现在捕鱼的产量比以前翻了好几翻,平均一网都在万斤以上。当地的渔民说,最多
的一次,连续拉网拉了五天五夜,都没拉完,最后只好把网剪断,放走了一些,就这样一
网还打上了100万斤。
牡丹江有200多万人生活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气候条件,
冬天带给他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相反的,人们更愿意以冰雪为伴。不管是一条
被白雪覆盖的马路,还是一条结冰的江河,都能成为牡丹江人的天然乐园,他们可以自己
亲手制作一个滑板,也可以租一辆冰车,或是穿上一双冰鞋,去享受在冰上驰骋的感觉。
在这里人与冰雪没有了距离,有的只是欢笑声。
滑雪可以说是现在最时尚的冰雪运动了。牡丹江有得天独厚的雪资源,滑雪也就不再
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就能过一把玩雪戏雪的瘾。当然,让人陶醉的
并不仅仅是冰雪娱乐,还有那童话般的银色世界。
在冰天雪地里头,在这儿生存的人,必然的,本能的要向冰雪这个生存环境要乐趣,
造乐趣,寻乐趣,找乐趣。因此这都是,你看孩子们在那儿打冰尜,堆雪人,打雪仗,滑
冰等等,其实就是这个。
雪乡近年来的旅游开发是红红火火。家家开旅馆,竞争也在悄悄开始了,这样一来,
对于客人来说选择余地就变大了。旅游归旅游,雪乡还是那个雪乡,淳朴的民风依旧。房
子是木头的,吃的是山里的。在这里,你很难看到现代化的滑雪器具,只有他们亲手制作
的原始的滑雪板。
近几年,取景在雪乡的摄影作品频频获国际国内大奖,中国雪乡的名字也不胫而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外地人选择到雪乡来过年 。
雪乡的夜晚,家家户户挂上了灯笼,像过年似的。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温暖如春,香
喷喷的饭菜,热乎乎的火炕把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
以前进雪乡又没有火车,又没有公路,那你们是怎么进雪乡的?
是森林小火车。它拉着木头出来,在回去的时候是空车,我们主要是靠那个进山。那
个时候大概要走三天。
但是现在应该说雪乡的人也是很聪明的。市场经济、商品意识增强之后,他们现在学
会了向雪要经济效益。很多学者看到那儿的林业工人,经营这个雪,把雪打造的品牌,应
该说现在知名度非常高了。他们很感慨地说,以前只知道林海雪原,林海,把林海当资源
,伐木让它出效益,这个是司空见惯的,全世界都在这样做。但是把身边的雪,那是一分
钱不要的,老天爷下来的,把它当成资源,来经营起来,这是这儿雪乡人的聪明。
现在,在牡丹江有越来越多的雕刻艺人开始做起了雪雕。没有形状的雪在他们的手中
都能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他们用雪装点着自己的生活。
这是陈增刚为雪堡制作的雪雕作品,今年是牡丹江第三年建雪堡。牡丹江人爱雪是天
性,他们爱的、爱得质朴,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尽管是用人造雪建成的雪堡,但对于
牡丹江人来说,也是很自豪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装扮城市的是各种主题鲜明但常年不变的雕塑,而牡丹江却是
用雪来装饰城市,冬季的牡丹江遍地是雪雕,雪雕也成了牡丹江城市的一张名片。年年雪
不同,岁岁有新景;牡丹江,是一个属于雪的城市。
那么多雪的风景,你看有雪雕、雪堡、雪乡、雪场、雪原,那既然这样的画牡丹江为
什么不叫雪丹江或者是雪江,甚至可以叫雪乡?
很多外地人有个误解,以为牡丹江这个地方产牡丹,其实跟它没有关系。这是个满语
的译音,原来满语就叫牡丹乌拉。乌拉是江的意思。牡丹,满语里头就是弯曲的江。
它是因为江而得名的,叫牡丹江。现在由于牡丹江打造了一个雪的城市品牌,所以我
们又给牡丹江起了一个别称,叫雪城。
作为雪城的人,我希望全国各地的人都到雪城来观光。我讲一个最感动的镜头,一看
年龄很大的,牙都缺那么一个老人,雪已经下得很厚了,我看他蹲下来,在那儿轻轻地把
那个厚雪皮上那个拨开,拨开以后捧起来,这是要吃雪,但他好像显然不够,他把它搁在
这,再拨开,再捧,直到很大的一小堆了,他捧起来,哎呀,他就一大口埋在雪里头,吞
下这一大口雪。这个老爷子是外地来的,但是他是地地道道的牡丹江人,牡丹江解放的比
较早,日本投降以后,我们是全国解放的应该是大后方。第四野战军从东北、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这一路上,解放一座城市就留下干部,他就是被留在南方一
个城市的干部。几十年来,建国以后,因为公务缠身,也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回老家看一
看。这是退休了可能儿孙也都不用他操心了,才有机会回到老家来。正好赶上这场雪,他
埋在这个大雪团子里,这个画面特别让人感动。他粘的腮上都是雪粉,你想想,而且是像
孩子一样那么虔诚的,那么有滋有味儿地吞雪,我说这是一个人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
,对雪的爱,对大自然的爱,都在这一捧、一吞。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对于雪城的人来说不管他们离开家乡有多远,他们心中一直念着
雪城,想着雪城,对雪有一种特别真挚的、特别深厚的感情,所以我真的希望有机会能到
牡丹江去看一看,然后也从地上捧一把洁白的雪,尝一下这个雪的味道。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733毫秒